05.24 一碗大米饭让我又想了那个慈祥又善良的外公

我的外公是抗美援朝志愿军,经历了中华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外公祖籍陕南商州(商洛),出生于1926年(民国十五年),1947年征兵入伍。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丧心病狂的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朝战争,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庄严号召,组建志愿军入朝参战,外公就是赴朝志愿军中的一员。外公两次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直到抗美援朝结束时才回到家乡结婚生子。

一碗大米饭让我又想了那个慈祥又善良的外公

记得小时候,也就是六七岁的时候吧,特别喜欢和小表弟一起鼓捣外公的“洋玩意”。外公有一个淡蓝色的包袱,里面有一身军装,记忆深处还有个小红本本,喜欢和小表弟一起翻里面泛黄的纸张,我们两个每次都要猜里面写的什么字,当时由于我们的顽皮撕破了那个小红本本,我们以为肯定会被外公大骂一顿,所以就赶紧躲了起来;结果慈祥和蔼的外公什么话也没说,默默地找出胶带把被我们撕破的小红本本认真粘贴好,重新放回他的包袱里。直到长大了以后,我们才知道那是外公参加抗美援朝的有关证明物件——有朝鲜方面颁发的军功证明,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军人证明书,有部队编号、职务,还有他的师政委和几位战友的合影。

一碗大米饭让我又想了那个慈祥又善良的外公

外公一生为人正直善良,低调含蓄,但是每每谈到他年轻时入朝参战,抗击美 帝国主义的侵略时,仍然慷慨激昂,仿佛他又回到了那个时代。外公曾担任过生产大队会计、负责跑村上的“外交”(将村上村民烧的白灰运往西安并负责销售),而在跑“外交”期间,外公从来不多拿生产队一分钱,每次去西安都会详细记录每家白灰的斤数、钱数,“一份不会少和一分不会少”这是村民对外公跑“外交”期间的评价。

在我的记忆里,外公最爱吃的就是米饭了。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人生活贫穷,粮食短缺,就连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哪儿还能吃上米饭?在九十年代,大多数的农村都解决了温饱问题,大米对于我们来说仍是稀有之物。记得有一年父母去外地需要好几天,母亲便让外老公给我们姐弟三个做饭,我特别高兴,终于可以吃到外公做的可口大米饭了,当我吃完外公香喷喷的撒米饭时,才发现外公一个人坐在灶台前默默的吃着有点焦味的大米饭,原来是外公没有掌握好火候(那个年代没有电饭锅,蒸米饭时候一般将米饭倒进盆子里后勾兑1:2的比例),外公为了让我们姐弟三个吃好,他一个人默默地把已经焦了的米饭分离自己吃,那一刻我感觉眼睛里有什么东西在滚动。那次之后,我告诉自己长大了一定要给外公亲自做一顿香喷喷的大米饭。

一碗大米饭让我又想了那个慈祥又善良的外公

1998年的夏天,是我终身难忘的一个夏天,那一年外公和往常一样帮忙在麦场(关中地区为了收割麦子方便临时用的场地)里打麦、碾麦、扬麦(收割小麦后将麦穗变成麦粒的劳动过程),一直忙到晚上,由于那晚舅舅有事,外公替舅舅在麦场看麦子,外公当时已经70多岁,可能是由于太过劳累,外公一躺下就睡着了,直到凌晨两点,一阵激烈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舅舅家的麦场着火了,一场大火烧毁了所有的麦子,外公由于睡得太沉,直到找到他时昏迷不醒,家人赶紧将外公送往医院抢救,经抢救命是保住了,但是全身烧伤面积达70%,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加上夏天格外的炎热,外公的伤口不断的溃脓感染,医院人多休息不好,医生建议外公回家休养调理。我到现在都记得,我听到外公出院的消息后正在上作文课的我顾不上语文老师的呵斥声,一路奔跑到舅舅家,但是当我看到外公的样子时我吓得连忙倒退几步,外公被烧得面目全非但他依然认得我,写到这里我几度哽咽,又一次想起了我那慈祥而又善良的外公。

一碗大米饭让我又想了那个慈祥又善良的外公

记得在外公病重期间,母亲很想再为外公做一次米饭,一次外公人生中最后一次米饭,那怕只吃一点点也好!可是,那时候,外公的烧伤部位已经严重溃烂感染,他已经无法下咽,只能在我们的帮助下进少量的流食。最终,外公没有熬过那个夏天,也没能再吃到他一生中最喜欢吃的大米饭!带着对亲人的无限牵挂,外公去了,永远的去了……

当时十几岁的我第一次体会到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无奈,在外公灵堂前,他的音容笑貌不断出现在我已经泪流满面的眼前,我声嘶力竭地大哭“外公,您还没有吃到我给你做的大米饭。”那年夏天以及那年暑假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度过的,只记得母亲由于过度伤心生了很多华发。直到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害怕半夜的敲门声,我害怕听到亲人逝去的消息,我不想再次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

时光流逝,岁月匆匆。如今,外公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二十年了,但他善良、正直、坚强、隐忍的优良品质永远在我心里。在这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今天,我希望我的外公,在另一个极乐世界里,每天能吃到他最爱吃的、香喷喷的大米饭!

音容犹在慈祥笑, 片片追忆祖孙情;一缕思念寄夜雨, 两世重隔眼朦胧。

谨以此文怀念离开我二十周年的外公。

作者:刘超,女,陕西富平人,笔名:Super,现为中国神华神朔铁路分公司职工,爱好写作,喜欢用文字传递正能量。当孤独烦闷时就会想起文字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