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军工航母之中国重工

军工航母之中国重工

公司简介:在中国,中国重工是一家研发生产体系最完整、产品门类最齐全的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业务贯穿整个船舶配套业的价值链,可生产从铸钢件、锻钢件等基础船舶配套材料到船用柴油机、甲板机械等复杂船舶配套设备等。有强大的研发力量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专注于船用柴油机及部件、船用电子设备、卫星通信导航设备等船舶配套设备的技术研究。现拥有专利技术188项,正在申请的专利技术114项,代表着国内船舶配套设备技术领域的前沿实力。公司先后获得9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

核心竞争力:中国重工为我国海军舰船装备的主要研制和供应商,一级子公司23家,其中重要军工企业11家,多数子公司均具有军工生产许可资质,具备航母、潜艇、护卫舰等防务装备研制生产线。公司充分利用军工技术、设施、人才和能力优势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培育和发展高技术产业,充分利用设备设施的通用性以及较强的研发制造能力,实现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应用。

中国重工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持股40.99%),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股权100.00%)。

中国重工最新财务情况:

中国重工2017年三季实现营业收入258.96亿元,同比下降23.13%;净利润为11.05亿元,同比增长22.8513%;每股收益为0.06元。

备注:1,报告期内中国重工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3.13%,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5.29%,主要系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大船海工与山造重工鉴于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建造合同终止的情况,冲减报告期内海工营业收入48.37亿元,冲减营业成本46.84亿元所致。 2,报告期毛利率为11.54%,同比增加2.56个百分点。主要系报告期毛利率较高的军工产品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增幅较大所致。,3,报告期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1.20%,同比减少8.56亿元,主要系本公司下属子公司确认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同比增幅较大所致。4,报告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上升22.85%,主要系本公司下属部分非全资子,公司亏损金额较上年同期增幅较大,相应少数股东承担的亏损额同比增幅较大所致。

军工行业市场前景: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军工市场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地缘政治问题逐步显现,中国的地缘战略非常复杂,周边与15个国家接壤。目前仍与两个国家——印度、不丹还未明确陆上边界,同时领海主权也存在许多争议:中日围绕东海问题、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围绕南海问题以及中韩围绕黄海问题等。中国的强大崛起对旧世界格局形成挑战,使得政治、军事冲突难以避免,而军事工业、国防力量的强大则是保证国泰民安最直接最有力的手段。

在周边局势不稳定的局面下,2017年中国国防预算增加7%,约 10211亿元,预期未来5-10年内,我国军费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预计到“十三五”末期,我国国防预算将达到13000亿元。

目前,我国国防投入占GDP的比例仍然较低,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军费预算占GDP的比例仅为1.28%,显著低于美、俄等世界军事强国以及印度、越南、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考虑到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在国际上话语权的提高,军费预算未来的提升空间较大。

全球军费总额(单位:万亿美元)

军工航母之中国重工

12 月4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这是继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后,针对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细化政策和落实指南。

12月6日,国防科工局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意见》进行解读。国防科工局表示,今后我国在军工产业领域将进一步向社会开放,鼓励和引导军民融合深入发展。

总体来看,中国军工综合实力还是落后于欧美国家,但中国的国有体制在重大项目上发挥着独有的作用。从生产角度考虑,中国军工行业活力比美国强,且是一个上升期行业,潜力更大,对于行业中的企业和项目投资的机会也更多。由于美国的垄断程度已经很高,所以市场体制下受到的限制也相应增加;而在中国,虽是国有体制,但体制内企业的竞争力也不可小觑。目前中国的工业深度按当前的生产速度与零部件的精密程度及复杂程度而言无法和二战时期相比,且造价方面也有差异。在生产效率方面,中国相对落后于美国,其原因在于过去缺乏可以大批量操作的市场,能够出产的装备量也较少,行业内的可塑性比较差。以流水线生产作业为例,因为过去没有大量生产需求,因此投资出口与紧迫性就无从谈起,但现在来看,军队对军备品的需求增加,量产及生产制造方式方面还存在可上升空间。市场需求存在,再加上中国数年来厚重的积累,军工行业将会蓬勃发展是个不争的事实。

军工航母之中国重工

中国重工面临的主要风险:

民船市场持续低迷,国际航运市场复苏不及预期,国家政策变化。

其他重要事项:

中国重工2017年11月4日发布公告,公司拟5.78元/股价格向中国信达等8名交易对方以发行股票的方式,预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8.00亿股股票,总计作价219.63亿元,收购大船重工42.99%股权和武船重工36.15%股权。其中,大船重工42.99%股权评估价值为165.97亿元,武船重工36.15%股权评估价值为53.66亿元。交易完成以后,中国重工的控股股东仍为中船重工,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本次交易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8名交易对方取得的对价股份自发行完成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交易尚需取得国资委、股东大会以及证监会的审批或核准。

此次中国重工引入8家新股东,开启军工央企混改新模式。公司债转股的操作流程或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步骤:第一步,引入一般合伙人或者有限合伙人(引入中国信达等8家股东);第二步,债权转移,基金以债权或者现金的形式对于子公司形成注资,用于偿还贷款(公司8月16日公告显示,拟引入八名投资人以债权或现金的方式对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大船重工、武船重工增资,其中中国信达资产、中国东方资产以债权方式增资,标的公司所获现金增资用于偿还债务);第三步,债股转换,按照定价将对公司的债权转换为公司股权,(公司8月16日公告显示,中国信达资产、中国东方资产分别与中国重工签署《债转股协议》,8家投资人增资完成后每一投资人持有标的公司的持股比例=该投资人出资金额/(投资人出资总金额 中国重工股权评估值));第四步,上市公司实现股权多元化(公司10月27日公告显示,上市公司通过向8家投资人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信达资产等机构的持股结构上移);第五步,通过二级市场或协议转让形式退出(8家新投资人均为国家队,且为中船重工的一致行动人)。

大船重工和武船重工是我国航母、驱逐舰、护卫舰、常规潜艇、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骨干企业,也是中国重工的重要子公司,通过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中国重工实现了对大船重工和武船重工的全资控股,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中国重工对子公司的控制力,有利于提升经营效率促进子公司与母公司协调发展,进而增强中国重工的持续盈利能力。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国重工的资产负债率将显著降低,财务负担有所减少,从而为中国重工未来的技术研发、产品拓展、产业升级赢得发展机遇,有利于维护中国重工广大公众股东的利益。中国重工实现了对大船重工和武船重工的全资控股,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中国重工对子公司的控制力,确保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

结语:中国重工是中国军工装备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军工装备企业业绩方面整体上都不理想,比较差,但是鉴于军工行业未来广阔的空间以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个人认为军工企业后续在盈利方面会逐步好转。中国重工在二级市场的最新价格6.10元/股,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其估值正在趋于合理估值水平,具有中长期的投资价值,中长期投资者可以对其保持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文章的内容仅为投资者交流、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投资者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文章内容做出投资决策。文中所列个股仅作为案例分析,并非具体推荐,不作为投资者买入或卖出的参考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