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985大学生VS普通大学生,真实竞争力究竟如何?

千金裘


上啥班,短视频招聘APP为您解答

以下回答来自上啥班用户互动留言


看到这个问题内心真的感觉很残酷。不是不愿意回答,而是有的时候我真的是不忍心回答。985大学生无论是表面竞争力还是真实竞争力,其实都要优于普通大学生。这不是个人偏见而是残酷的现实,因为我本身就是普通大学生毕业,而我深深地体会到和985大学生之间的差距。


我高中是在全国百强中学读的,地位在全省排第二,我的一个关系很好的高中同学,高中时她就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而我虽然在这么好的中学,身边又都是学霸,成绩却差得可怜,我倒也是班级前五,不过是倒数。高中时期和闺蜜之间成绩差距虽然大但由于朝夕相处这种差距并没有那么明显,可高考却实实在在的将我们分到了不同的路口,从此越走越越远。


闺蜜上了985、211大学,当了学生会主席,早早入了党,考过了雅思,项目论文一大堆,荣誉更不用说,奖学金拿到手软,研究生更是直接保送到了香港知名大学,接受全英教学,最后工作签约了全球500强知名企业,在北京实习期工资就已经月薪3万,实习期一过直接成为产品经理,月薪后来多少我已经不知道,因为差距巨大我实在是和她说不上什么话了。


再看我的大学,上了一个不知名的二本,虽然在班级成绩前几可是整体学校氛围却非常差。看着同学们通宵打游戏、泡夜店,身边的对象一个接一个得换,直接给答案复习,他们依然挂了好几科。混了四年,研究生也考不上就去找了工作,除了干毫无技术含量月薪只有2-3000的文职,女生几乎没有出路。或许面试官对于普通大学毕业生有偏见,然而实际上985大学毕业生绝大部分都具有良好的素质和学习能力,见识和经历都是普通大学无法提供的。


如果你现在是个高中生,那么我希望你能够发愤图强,因为高考是一生中最容易改变人生轨迹的途径了。


以上


上啥班,一个帮你在职场里做的更好的头条号。欢迎小伙伴们关注,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等你哦~

上啥班App


企业在做面向大学生的校园招聘时,对985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并不是一样对待的。如果普通大学生个人并不是拔尖到超出平均水平,那么大多数普通大学生的竞争力是不如985大学生的。


1,985大学生比普通大学生有更多概率在校园招聘时就能接触到好公司,知名公司。

不论是好公司HR部门自己直接安排的校园招聘,还是付费采购第三方公司提供的校园招聘服务,因为预算,精力,匹配度等考虑,企业只会选择若干所学校。如果是行业类的翘楚公司,一般会选择985或者211类学校,再根据距离远近,制定校招路线。如果是普通大学生,可能无法在自己学校内参加好公司的现场招聘。


2,985大学生比普通大学生有更多机会拿到各种奖学金。

985学校的知名度大,校友成才数多,不光国家方面对大学有更多的拨款,成功校友对学校的捐赠也更多。


3,985大学生比普通大学生有更多交换学习的机会,更多接触到一流学者老师的机会。

普通大学生可能没有校际的交换生机会,而985大学生可能不止有国内高校间的交换生机会,甚至还有海外的交换生机会,能大大开拓眼界。

985大学里,有更多行业领域内的领军老师,大学生能跟这样的老师接触到行业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和信息。


以上说的是普通的大多数。

如果个体是专注,自律,持续成长的,那么一时是985大学生还是普通大学生并没有太大差别。

在招聘中,我也遇到过一些进入职场前开局不好的,非名校,大专生,甚至还有中专生,人生第一份工作从生产线操作工,技术员做起。他们在进入职场后,用心工作,努力钻研,精益求精,要求上进,在工作5-10年后,这些普通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985大学生们相比,完全看不出劣势。


承认学历背景的差异,是存在的。

但也要相信,职场竞争力,除了学历,专业,岗位等硬件差别,更多是沟通能力,专注水平,表达能力等软件差别。

好的学校背景就像是开杆打出的好球,但一场球赛,当然不是只打一个球。


兰芳职场剧院


千万千万别拿个例出来比,如果这样比的话,很多没读书的都变成了成功的企业家,那说明没读书的竞争力更大吗?

马云是杭州师范学院毕业的,普通二本,现在马先生肯定秒杀99.99%的清华北大毕业的,但这样比较有什么意义没?

任何比较一定要从统计学层面来比较才有意义。比如没读过大学的人和读过大学的人平均比起来薪水肯定差很多,这就是统计学。

回到问题,985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比,真实竞争力如何?

从统计学上来说,985大学生总体上都要比普通大学生能力强,大家看到的所谓的成功人士,还是从名校毕业的多,这点大家会承认吧。

那到底哪里强呢,我并不觉得他们学的东西比我们多,中国的大学都是这样,大部分学生都是在打酱油,所有好学校打的酱油和差学校的酱油,基本没区别。

最主要的不同点,在于自信心程度。

985毕业的,从来都是自视甚高,天之骄子,做事和说话不会畏畏缩缩,敢想,因为再往上就没有比他们更好的一个层次,所以他们会觉得,如果连我们都做不出来,那就没有谁能做出来了。

而普通学校的学生,从踏入校门口开始就陷入一种深深的自卑,学校太普通的学生一般都不愿意提母校的名字,被问到哪个学校毕业的,都是说“很普通的大学,你肯定都没听过”,问985学生肯定就不会得到这种回答,他们一般都挺直腰杆,底气十足地报自己学校名字,不怕你不知道,如果你不知道那就是你的浅薄。

遇到问题时候,不敢想,觉得自己不如985学校学生学得好,解决不了是正常的,所以会强行给自己设立一个玻璃天花板,思维始终被限制在天花板以下。

普通学校的人还会把自己混得不如归咎于学校不好,找了这个借口后心里就舒服很多,而不会去找除了学校不好之外的因素了。。。

更多同款文章,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史蒂芬的专栏」(ID:stehoue)。


史蒂芬的专栏


强,就一个字。

更强,就两个字。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进的是上海某知名985,其他进了普通大学的同学每天在朋友圈发社团活动搭帐篷对瓶吹过家家的时候,他已经跟中核集团签约了,类似于提前委培的概念,毕业直接进入核工业去研究核动力/核弹/核能源(具体我也不太懂是哪个……技术含量太高了),什么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就是。

总之,学校作为一个王牌,可以提供的平台是明显优于普通大学的。

而他只是我高中母校众多佼佼者之一,各地不定期的校友会上,你可以明显分辨出大部分985毕业校友跟普通大学毕业校友的差别,最明显的就是行业平台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细微之处就是谈论问题的逻辑性、条理性,一场演讲的调动情绪能力……所以说,人比人气死人真不是随便说的。


有些回答和评论里的观点我也分析一下。

1.“贴标签是不对的,何必给人分三六九等?”

我们说人人平等说的是人格平等,不是说能力平等。在你去医院就诊的时候,你是希望实习生给你开刀还是主治医师?有些行业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就是极高的,稍有不慎连专业人员都可能酿成大祸,何况其他人。

2.“985高校里也有没出息的,那谁谁谁不是卖猪肉去了吗?普通大学也有出人头地的。”

你不能拿别人的脚指头跟自己的脑袋比高低,我们比高低的时候,要一起站在平地上,看谁头顶更高。

3.“进入社会看的是能力,学历什么的不重要。”

对不起,没有几个正规公司的HR有空去了解你的能力,大家都很忙,时间就是成本。大部分情况下,能力强的不等走上社会、已经在高考时考进985了,因此学历已经是一种能力的筛选,的确有后知后觉者进了一般大学发愤图强后来强过部分985毕业生,但毕竟是少数。


这篇回答语气重不重?其实,觉得重的都是没受过社会大学打击的,真正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学历不高能力出众者,根本没空在这里争,有时间不去赚钱逞什么口舌之快呀对吧?


你对此有什么观点,欢迎分享在评论里。

我是墙笑裂,一个永不停止自我成长的职场小强。


墙笑裂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不能做出一个肯定句! 其实不论是985、211还是普通大学,都要看两方面,一是客观环境,二是主观因素。 比如学校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学习氛围、学习机会等等,这些客观条件一定是985学校占优势,因此这些为985学校学生的竞争力增加了优越的客观条件,而普通学校却做不了。那么如果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你拿什么和人家比,所以此时提升自身能力是最重要的,时刻具有危机意识。



如果自己拥有优越的客观条件却不好好学习,主观能动性太差,那么和普通大学普通学生又有什么区别呢?反看普通大学的学生,如果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自律意识强烈,大学几年通过不断努力,虽然客观条件不足,但是如今时代想要学习还不容易?所以客观条件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之前有一位学生,自己是普通大学的,谈了一位女朋友是985的,那位男孩照样能融入女孩的圈层,没有什么鸿沟。他身上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愿意去学习,愿意去了解女朋友的生活,工作后两个人也没啥大的差别,所以这里还是要看人的主观能动性。

另外,普通大学的学生较名牌大学学生能看到的范围有限,如若认为自己比周围人出众了点,便怡然自得,却不曾想过外面的世界多么宽广,这样的人永远都是落后者! 所以,一句话送给正在关注这个问题的你:只要你肯努力、能力够出众,早晚都是会放光的!


许悠然


A:很多好一点的企业在进行校招的时候会选择985/211的学校,现在还有刚刚出台的“双一流”大学。更不用说BAT,或者国企的招聘。更好的企业招聘时候就会有更高的要求。不是对大学有等级划分,而且为企业的发展和长远考虑。那么985/211大学真的比普通大学学生强么?

985/211大学,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那么这些学校会的国家更多的资源和帮助,那么学校的学生也就有更高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去见识,参与一些高质量,高等级,高规格的活动。他们的平台会更加广泛,而不局限于本校或者本省份。而普通大学就没有那么高的平台,学校也没有那么多国家的资源进行学生工作的提高。但是学生的真实竞争力还是靠个人的发展和个人意愿的。

比如我有一个同学和我一个学院的,同样是山西一个普通二本的学生,不是985/211,更不是“双一流”工程的,但是他在大学的发展已经远超大部分985/211学校的学生。他可以做到省学联学生主席,可以做到全国100名优秀大学生和全国大学生骨干精英,青马工程优秀学院等等一系列的国家级奖励。相比另一个在首都师范大学的同学来说,一点不差。所以说普通大学和985/211大学的学生,只要自己想要发展,只要自己有心去提高自己,那么就不存在学校的差距。

智联校园 学生回答

智联校园:求职 | 学习 | 活动 | 吐槽 | 故事 | 专属大学生的聚集地


智联校园


最近几年大家一直能在各种鸡汤文中,看到乔布斯,高晓松等人即使辍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有不少人鼓吹读书无用。

虽然嘴上说着“我们更看重人才的个人实力,学历不是最重要的”

但HR们还是在发工资,发OFFER的时候很诚实...

有许多朋友为学历论愤愤不平,质疑歧视的企业,委屈只是因为学历,就被拒之门外

“985毕业有什么了不起”

其实,985毕业确实有以下几点竞争力:

1.国家帮我筛选了人才

我的朋友小叶在某大公司做HR,每天要看的简历数不胜数,用她的话说:

“国家通过高考帮我筛选了人才,985出人才的比例比别的学校高吧,我何必再花时间去看其他普通学校极少数可能的人才”

排除掉特殊情况,能考上985是一件需要较高毅力,耐力和智力的事

从某种程度上这项学历的隐含意义是,拥有它的人有很大比例是具备高毅力,高耐力和高智力的人才,平均素质较高,而这些优点与企业的基本要求相符,HR为了节省时间就会直接从这个等级开始筛选

2.不要以为名校生都是死读书,他们能玩的很溜

很多人会说,名校出来好多都是死读书,书呆子,实际不会干活,再举出几个清华学生找不到好工作的个别例子

然而事实是,名校中不仅死读书的人少,很多都很能玩,不仅优秀,而且还非常努力

名校中有很多学生有一个大优点,也是企业非常看重的一点,就是

他们的学习能力通常都不差

学习能力不仅只是说背书做题的能力,而是融会贯通,快速摸清某个不熟悉的东西的能力,也就是你在职场能不能快速上手

3.极高的危机感和不停歇的努力

很多人觉得名校生都是骄傲的,有优越感

其实身处其中你会发现,他们很多保持着极高的自我危机感和不停歇的努力

211的同学知道还有985的同学,985的同学知道还有TOP10高校的同学,TOP10高校的同学知道自己不是清华北大的

在这个环境中,危机感无时不在

因为知道身边的人,以及全中国厉害的人有多多,所以一刻不敢骄傲,一丝不敢懈怠,即使进入名校,上进和努力也不敢停止

一个一直保持着高竞争状态的人自然有很多优点容易被企业青睐

也就是传说中的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当然,中国人这么多,各种环境都会有人品不好的人,也有贪图玩乐混日子的人,所以

985也有很多混不出头的,普通学校也有优秀人才

不要听信学历无用论,也不要觉得学历就是一切,你能走到多高的地方,还是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和努力

毕业后,你给母校拖后腿了吗?

关注前程无忧,收获职场干货,陪你走过求职路!


祝你前程无忧


985大学生和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确实是有一定优势的。

同时,我们也要明白一点,在985学校也有学渣,在普通高校也有学霸。所以,在分析这两类大学生的真实竞争力的时候,其实主要是从一个大概率的方向去看。

一、起点更高

相对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在大学毕业初期,985学校的毕业生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因为学历的关系,他们也容易受到一些知名企业的青睐。因此,起点会比部分普通高校毕业生更高一些。

二、专业知识更扎实

在985高校,学生们的学习氛围会更加浓烈一些。因为他们本身在高中就是妥妥的学霸,所以他们会更自觉专注于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而且,在985高校,也有更多的机会去参加各类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活动,增长知识,丰富专业知识。

三、思维更活跃,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

能考上985高校的学生,他们自己本身心理素质就不错,再加上学霸的活跃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就是一个大优势了。所以,在大学还能继续努力学习的话,出来社会,工作上可能会更容易得心应手。

四、有自律性,自我要求更严格

在985学校,学生们的自我要求会更加高,也更懂得自律。所以,他们会比较自觉地学习知识。而出来社会以后,如果还对自己有要求的话,可能就容易让他们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大部分985的学生的优势确实是摆在那里,但是作为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我们也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的。

最基本的就是还在学校的时候,就要立足于本专业,把专业知识学好,学精,学深。然后,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经过大学四年的稳扎稳打,相信当毕业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加勇往直前。

另外,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不管是来自985学校的学生还是来自普通高校的学生,都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人的一生都在学习,一旦停止了学习,就停止了进步,就容易止步不前,甚至退步。


路上言语


名企挑选大学生就像果农挑选苹果是一样的,大苹果品相好的一箱,送往精品超市买100元一箱;小苹果品相差一堆,就在村口摆地摊,10元一撮论堆卖。你不服气,凭什么接受同样的阳光雨露,大苹果就要摆在超市,我小苹果就甘心摆在地头?说不定小苹果味道比大苹果还甜呢?!名企选大学生,也是用的“网格晒”机制,我不管你的味道,小苹果被网格晒掉了。你服气不服气,那是小苹果的事,我选大苹果那是我的事。

所以,在名企外企还国际化企业,或者一切自以为高大上的企业,宁选“贵的”,不选“合适的”,千万别怪人家是势利眼,人家这么做追求的恰恰是大概率事件。在一些职业中,985毕业生就是比普通院校毕业生有实力啊,人家当年考高分,不是智力强就是学习能力强啊,那么,智力和学习能力在职场上同样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啊。至于你跟别人理论情商和吃苦精神,好像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就“低分高能”了,“学习差”就“情商高”了,那也不一定吧?现在的趋势,甚至是985的“智商”和“情商”比翼双飞了。

当然,985比普通本科竞争力强,也不一定啊。主要看行业和职业领域。比如,我们公司招不到985,即使有985来,我们也不愿意要,因为人家留不住啊。这是资深HR才能体会到的,有些行业有些职业,比的不是智商,而是坚守。举例说吧,石油工程行业,985的学生还真看不上,因为比较艰苦,所以,这些企业不想招985,当然了想招人家也不来啊。实践证明,普通的石油院校的学生,就踏实了,经过十年奋斗,扎根一线,熟悉业务,很快成长为技术专家,如果到了海外工程项目,年薪也是百万了。那么985喜欢去的那些名企,达到百万年薪的也不多吧。这个竞争力怎么比呢?

985名校生自带光环,心气也高,期望值更高。普通本科,自我认知好,工作踏实。可能985在入职名企时,敲门砖效应好,但长期实践来看,职场发展拼的不仅仅是学历和智商,还有踏实的作用、长期的坚持,也许,五年十年之后,普通本科生后来者居上,在职位上和事业上超越那些名校生,也是比较常见的。所以,高考只是一条路,文凭只是一个敲门砖,人生路漫漫,需要无数个敲门砖,谁敲开成功的大门,不看你这么来的,要看你怎么干的。


职场火锅


中国的教育,说好听一点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说不好一听一点,就是在培养高级打工仔。


我们学习的知识,有多少到社会上是能用上的?

知识的淘汰速度相当快。

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学习更多的就是靠记忆,背诵,然后逻辑分析。

其实多多少少有点类似于过去的科举制度的,八股文。


其实学了也就学了,但并不会让你有什么太多真正的收获。

但不能说没有收获,学习了很多知识,是学。

但是高考的目的。


本质上,并不是在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教育上。

而是筛选人才。


给各个阶层的人一个机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让大家,把智商高的选出来。


相对而言智商高,但是非常刻苦的人。

这样的人,说实在的,更大的概率进入了,名牌大学。

出来他们一般会进入世界500强,做一个高级白领。


高考本质选拔的是笨功夫加上刻板的教条。


但说实话,是选不出来,创造性的人才的。

而且,创造性的人才,很可能就会开始厌恶这样的制度。

早早的就对学习不那么用功了。


所以,往往真正成大器的还可能是一般的大学出来的人。

但不过,我说的只是一个概率。

名校生更多的培养的高级打工仔。


当然,也不排除也有十项全能的人,比如,马化腾,李彦宏这样的。

但是,他们也更多的接近于高新技术科技新贵。

类似于马克扎克伯格,盖茨那样的,典型高富帅创业。


而屌丝逆袭的,更多的还是2流大学出来的。

一般大学的。


我只能说,创业者,企业家,更多的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天生的。

社会出来,更多的除了看你的智商。

还要看你的情商,就是你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这个也不是一流大学出来能培养的。

情商高的,其实也有很多没上大学的。

大专的。


真实能力,除了考察学历、智商,吃苦,更多的忽略了情商。

而往往情商才是决定一个人一生成败的关键。


我从概率上讲,一般大学的学生,可能情商更高,因为他们更喜欢吃喝玩乐,把时间花在人际关系上。

而一流大学,很多孩子,是相信智力,学习的。

所以本质上是一种选择。


但是,企业家本来都是万里挑一。

做好一个打工仔,往往是一个稳妥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