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這個政策出臺,為樓市注入強心針,是要重新洗牌,還是加速破滅?

這個政策出臺,為樓市注入強心針,是要重新洗牌,還是加速破滅?

樓市調控已經越行越遠,從一開始的可控性變成了現在的畸形市場。開發商、購房者、炒房客,所有人都盯著這處於旋渦中央的樓市,不知該怎麼出手,買吧?塵埃落定前怕成為板上魚肉,不買吧?規則重新洗牌後自己真的還有機會嗎?以前還能跟著市場隨波逐流,現在?丟硬幣吧!

而就在所有人都在樓市的圍牆外觀望時。6月5日,深圳低調頒佈“再啟房改”沒能躲得過群眾的眼睛。在此政策中,深圳明確了未來18年的住宅樓市的發展目標:預計到2035年,深圳將籌集建設各類住房170萬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總量不少於100萬套,佔住房供應總量的60%。據悉,在未來,深圳還將陸續出臺其他政策以推動“房改新政”的落地。

作為“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之一,深圳市此次率先發布了樓市穩定政策,讓自己又一次走在了房改的第一線。“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住不炒一直是調控的核心內容,但是從我國目前的樓市大環境來看,雖然隨著一系列政策的不斷落地實施,樓市逐步得到降溫。炒房客們也不再猖獗,但市場中仍然還有著大量泡沫存在,樓市的惡循環也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新一輪住房制度改革也在慢慢探索。

就目前深圳的樓市來說,由於近幾年泡沫增多房價上漲過快,而老百姓工資水平並沒有跟上房價上漲的步伐,正負比較出現了不和諧。除開部分高收入人群與本土居民,想買一套深圳本地的房屋看起來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中國自古就有往大城市跑的習慣,大量人才湧入雖然給城市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但也會出現供給不足等問題。

當然,主要原因還是部分投機者炒房的結果,也有部分城市生活節奏加快,人口流動上下限不同的原因,但是究其根本,還是因為供給端出了問題。

就在全國人民都在為樓市而舉棋不定的時候,深圳首先下了一劑猛藥,也算是給不算健康的樓市打了一針強心針。至於這隻針是會讓這個病入膏盲的病人起死回生,還是加速它的滅亡,我們將會從深圳這座熱點一線城市中去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