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

這個寒冷的中午我在電影院看了《芳華》,走出電影院已是一點多了,想起還沒吃飯,於是在電影院旁邊找了一個咖啡廳坐下,慢慢地吃著點心,咖啡是清咖有點苦,正合我的口味。

腦子裡始終回想著劇終時的那支樂曲: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

結尾旁白:一代人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可還是不難看出歲月帶給每個人的改變。原諒我不願讓你們看到我們老去的樣子,就讓熒屏,留住我們芬芳的年華嗎。

那一瞬間,我哭了。

有多久沒有被一部電影深深感動,讓人有一種在咖啡館寫文章的衝動?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

電影,講的是1970年到1980年代,某軍區文工團發生的故事。一群芳華正茂的年輕男女,經歷了愛情萌芽,經歷了戰爭洗禮,時代在劇變,劇中每一個人的命運,也悄然轉變。

無疑是一部老少咸宜的影片,有人看到了人心,有人看到了晚年,有人看到了年輕。

電影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善良是本能也是一種選擇。

電影裡的男一號劉峰,就是一個特別善良的人。

他任勞任怨,對人特別好。

劉峰重活髒話搶著幹,好吃的都讓給戰友,上級給他進修的機會,劉峰卻把這個名額讓給別人。

但是他的善良一度沒有回報,反而歷經磨難。

他喜歡文工團的女孩子林丁丁,情不自禁止抱了一下,卻讓林丁丁揭發被髮配遠疆。

他是戰鬥英雄,退伍後卻一直不得意,老婆都跟長途司機跑了。

然而,劉峰並不在意。待到年歲漸長,他自食其力,風清雲淡,因為他常想到那些為國捐軀的戰友,相比他們,能活著已經很好。

何小萍,影片一開始,就以被拋棄的形象出現:她的繼父和母親不喜歡她,弟妹們欺負她,親生父親從六歲起就沒見過面。

何小萍以為到了部隊就可以重新活過,可是,一切事與願違。

沒有人對她好,她身上的餿味成為笑料。因為偷穿人家的軍裝去拍照被舍友搜身。

只有劉峰對她公平,對她好。

所以當劉峰發配到邊疆時,只有她一個人去送別劉峰,二十年後,當劉峰成為殘疾人並患上重病時,她細心照料他,相伴終身。

不被善待的人更懂得感恩。

何小萍是個明白人,她只對好人好,懂得珍惜和善待善意。

平時,她活得很隱忍,但在大事大非面前,為了維護正義,她不惜引爆自己。

觀影的過程中,幾次落淚,身邊也有抽泣聲。《芳華》感動了我,電影拍得很美,特別音樂,我以為自己是被真實感動,其實是被慢鏡頭和音樂所常渲染的氛圍打動,《送別》和《駝鈴》的音樂一起,百感交集。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

在看電影的時候,我想起了一個真實的事情。

多年前,有一場對越自衛還擊戰。

在一個江南小鎮,生活著一戶鄧姓人家。家中兩個兒子,大兒子特別特別優秀,高中畢業後考上了軍校,並且當上了營長。

他的妻子在小鎮上一家工廠工作,是一名技術科的繪圖員。

他們的女兒只有兩歲,結婚後夫妻離多聚少,不過,營長已經要轉業了,一家團聚的日子指日可待。

後來戰爭來了。

有半年的時間,妻子只是收到丈夫部隊寄來的工資,卻得不到愛人的只紙片言。

其實營長已經在前線犧牲了。

我那時還年少,卻是對那場葬禮記憶猶新,部隊來了許多人,上級領導來了許多人,軍嫂渾身縞素抱著丈夫的骨灰盒哭不出聲了,邊上烈士的弟弟抱著只有兩歲的女兒,小孩子不懂,仰著小臉好奇地看著隊伍。

那時候有一部電影《高山下的花環》,同《芳華》一樣深深打動人心。

許多年過去了,想來現在鄧家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他會不會也在看《芳華》,想到為國奉獻芳華生命的父親?

致敬,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雄。

繁華落盡,終見芳華。

一代人的芳華已逝。

《芳華》讓人想起美好的青春,是芳華流逝後對青春進行回憶的最好方式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

太湖梅子新書《人間味》熱賣中,加微信zm317317317購作者購名書。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