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知名数学家丘成桐来宁,与南外学生畅谈“做学问”

摘要:5 月 24 日,69 岁的美籍华人、国际知名数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来到南京外国语学校,与师生畅谈"我做学问的经验"。

5 月 24 日,69 岁的美籍华人、国际知名数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来到南京外国语学校,与师生畅谈"我做学问的经验"。据统计,从 2012 年至 2017 年,南外学子一共获得过"丘成桐科学奖"金牌 2 枚、银牌 4 枚、铜牌 4 枚,这一成绩让丘教授印象深刻。

知名数学家丘成桐来宁,与南外学生畅谈“做学问”

丘成桐教授

以《史记》开篇,数学家是个"诗词控"

"《史记 • 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幼时学剑于叔父项梁,他曾教育项羽说,‘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今天跟大家聊聊如何在学术上‘学万人敌’ …… "丘成桐教授以《史记》作为演讲开篇,瞬间吸引了学生们,"没有想到这位鼎鼎大名的数学家,拥有这么丰厚的文化底蕴。"他解释,自己从小受到父亲的教诲,喜欢背诵诗词,也喜欢读历史,久而久之,深受中华文学的感动,这些作品也影响着他做学问的态度和观点。

丘成桐表示,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顿、高斯、爱因斯坦 … 都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工作和人类的进步历史分不开,但是他们不是基于名利为出发点进行他们伟大的研究和发现。他借用清华大学四大导师之一的王国维提出的学问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知名数学家丘成桐来宁,与南外学生畅谈“做学问”

丘成桐教授与曾获得"丘成桐科学奖"的部分学生合影

拿下"丘成桐科学奖"金奖的他,将赴美留学

现被美国杜克大学物理系录取的南外小伙子耿建超,曾经凭借《克拉尼图形:二维板振动理论、振动模式测定和板上颗粒动力学研究》获得 2017 年丘成桐科学奖(物理)金奖。

耿建超告诉记者,简单来说,在这次比赛中,自己研究的是颗粒在震动的板上会自动形成对称图案这一有趣问题,与另外两位队友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工作,这个成绩也是对自己两年多物理学习的回报。

"喜欢一门学科并不需要什么功利的原因,只是生活中的一个人或是一件事让我们偶然发现了自己对某一领域的强烈兴趣,这样不仅能让我们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对今后的发展也是大有益处的。"耿建超说,自己从初中就很喜欢物理,"丘成桐科学奖"这次参赛经历,让他更坚定地在物理学方向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