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豬難求,養豬人的翻身仗該怎麼打?

2020年春節過後受疫情影響,存在道路封阻,人員管制、豬肉供需緊缺等問題,國內各地生豬供應也紛紛出現不同程度的緊缺情況,價格一路看漲。隨著疫情的控制逐漸趨於平穩,屠宰企業也都慢慢復工復產,各省市“菜籃子工程”方面的交通運輸在農業農村部的強令下,也都逐漸恢復。

似乎養豬人的春天為期不遠,未來可期。然而面對各大利好形勢,準備補欄、復養,打一場翻身仗的養豬人突然發現:一豬難求,生豬補欄受阻。

到底什麼原因造成現在這種局面呢?

1. 豬價看漲,有豬不出

3月4日智農通APP行情寶數據顯示,全國生豬均價上漲0.08元/斤,漲幅增大。其中,上漲省份9個,無下跌省份,其他省份保持穩定。根據多省規模豬場上調出欄價及兩廣消費進一步好轉(廣東止跌反彈,廣西局部上調豬價),進一步推測高價或可創歷史新高。為此,很多手裡有豬的養殖企業,都期待高價而不願此時拋售。

一豬難求,養豬人的翻身仗該怎麼打?

2. 能繁母豬存欄量少

一豬難求,養豬人的翻身仗該怎麼打?

據我的農產品網《2010-2019年能繁母豬存欄數據走勢圖》可以看到,受去年非瘟影響,2019年9月能繁母豬存欄量達到了最低。即便隨著豬瘟逐漸得以控制,生豬市場的母豬數量也仍未恢復元氣。受豬瘟影響,市場上繁育比較好的二元母豬稀缺,很多養戶只能用產能較低的三元母豬繁育。再加上今年受新型肺炎疫情影響,道路受阻不暢,飼料運輸不便,使得部分規模豬場飼餵供給受限,也是影響了能繁母豬的產能。可以說能繁母豬的存欄量低是導致仔豬出欄量低的直接原因。

3. 運輸不便調運困難

隨著疫情的平穩,在農業農村部的強令下,生豬運輸道路也逐漸打通。但畢竟疫情還未過去,很多偏遠地區或者農村地區仍然嚴防死守,控制人員流動。為此,很多貨運出車還是存在一定困難。再加上很多人還在觀望價格,不肯大量出售。如果少量運輸又會造成運輸成本過高的問題。這也是阻礙生豬交易的主要因素。

雖然困難重重,但面對市場需求“飢餓式”增長的勢頭,養豬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也是勢不可擋的,難道遇到困難我們就放棄嗎?當然不是。小編給您以下三點建議,希望能對各位養戶有所幫助。

1.自繁自養,提升產能保增量

此時現有豬場內有存欄母豬的養戶,可以說是非常幸運的。完全可以通過想法提升母豬產能的方式,實現自繁自養。沒有母豬的養戶,小編也建議儘量尋找渠道採購母豬,哪怕只是產能較低的母豬,只要有產能,就有希望育繁更多仔豬。

2.周邊少量收豬,積少成多

雖然一豬難求,運輸受限,但只要認真尋找商機,總會有豬可求。尤其中、小規模豬場和散養戶,完全可以就近尋找豬源,可以採取少量、多次收豬方式進行採購。只要經濟允許持續不斷的收豬,積少成多慢慢也能達到持續擴展的目的。

3.借力助農企業,尋求生機

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很多像農信互聯、生豬交易市場、大北農等助農企業都有生豬交易業務,建議規模豬場或生豬需求量大的企業不妨聯合借力,尋求發展。

總之,雖然困難重重,但是方法總比困難多。相信我們大多數養豬人都能順利迎來養豬業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