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 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的外籍党员们,跨越国界的信仰

1956年的八大党章中规定,只有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才有资格成为中国共产党员。然而,在先前有关共产党员的资格是没有这样的硬性规定的。

一大党章中,就明确指出,只要是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是“性别、国籍”的,二大党章上也是指出“本党党员无国籍性别之分”,即使是共产国际解散(1943年)后,1945年通过的七大党章中,也只是提及到“凡承认本党宣言及章程并愿忠实为本党服务者,均得为本党党员”,并未明确规定党员的国籍,所以说,至少是在1956年前中国共产党在吸纳党员方面是没有国籍限制的。

这也造就了在那个时代,诸多的外国人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外籍党员中的杰出优秀分子为中国人民的抗日及民族解放事业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国度,不仅促进了中外友谊及文化交流,还为中国诸多领域的提高提供了技术与帮助。

毕士悌(1898-1936)

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的外籍党员们,跨越国界的信仰

毕士悌,原名金勋,又名杨宁、杨林等,朝鲜平安北道人,曾因参加三一运动,为日军通缉,逃亡到吉林省。1921年,他进入云南讲武堂就读,1925年,他又考入黄埔军校,并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毕士悌曾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三营营长,参加过汀泗桥战役和贺胜桥战役。1927年,毕士悌参加了南昌起义,之后,受委派前往苏联进修,回国后被派往东北工作,直到1932年调到中央苏区,,出任了红二十三军军长、红一军团参谋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等职。

1934年,毕士悌跟随红军长征。1935年,顺利会师后,毕士悌出任了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参谋长。1936年,毕士悌率领部队东征,在东渡黄河的战役中身受重伤而逝世。

武亭(1905-1952)

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的外籍党员们,跨越国界的信仰

武亭,原名金武亭,朝鲜咸镜北道人,参加过三一运动,1923年秘密来到中国从事革命工作。1924年,武亭考入北方军官学校,学习炮兵专业。1925年,武亭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他组织参加了上海工人暴动。

1930年,武亭在红三军团中,开始从事炮兵教练工作。1931年,他被任命为红军中央军委炮兵团团长。1934年,武亭跟随红军参加了长征,并全程走完了所有路程。1936年,武亭曾进入红军大学进修,之后,他出任了八路军总部炮兵团长。因为在炮兵事业上的功勋卓著,武亭被称作为“红军炮兵的鼻祖。”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武亭回到朝鲜,1945年,在北朝鲜五道行政局选举中,武亭被选为第二号领导人,但之后被排挤出高层。1948年,朝鲜人民军成立,武亭出任炮兵总司令,被授予中将军衔。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武亭因旧疾胃溃疡恶化而逝世。

洪水(1906-1956)

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的外籍党员们,跨越国界的信仰

洪水,原名武元博,曾用名鸿秀、阮山、李英嗣等,越南河内人,早年留学法国,1924年受胡志明委派,洪水来到中国广州。1926年,他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还参加了之后的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到泰国,跟随胡志明。

1928年,洪水再次来到中国,出任东江游击队连政治委员,1930年被调往红十二军。1934年,洪水跟随红军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又被调往晋察冀边区任《抗敌报》第一任社长。1945年,洪水回到越南,协助胡志明发动八月革命,1948年,他被授予越南军队中当时最高军衔少将军衔。

1950年,洪水因越南国内不得志,重新来到中国,之后出任了中央军委条令局副局长、《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兼总编等职。1955年,他还被授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1956年,洪水因病回到越南修养,当年在河内去世。

爱泼斯坦(1915-2005)

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的外籍党员们,跨越国界的信仰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出生于波兰华沙的犹太家庭,1917年跟随家庭迁移到中国,1920年开始定居在天津。爱泼斯坦工作后主要从事新闻工作,曾经是英文《京津泰晤士报》的新闻记者。1938年,他加入了宋庆龄发起的保卫中国同盟。

1944年后,爱泼斯坦曾一度居住在美国,出任了《联合劳动新闻》的总编辑,并出版了《中国尚未结束的革命》。1951年,应宋庆龄的邀请,爱泼斯坦来到中国,参与《中国建设》的创刊工作。1957年,他加入了中国国际,并于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爱泼斯坦后来曾受到冲击,1973年得以平反,于2005年去世。

马海德(1910—1988)

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的外籍党员们,跨越国界的信仰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出生于美国纽约州,1927年进入北卡罗来纳大学读医学预科,1933年从瑞士日内瓦大学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来到中国上海,考察东方热带病。

1936年,由宋庆龄推荐,马海德前往保安,考察红军情况。1937年,马海德经过实地考察,向红军提出了诸多医疗改革的意见,被任命为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卫生顾问,并在当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前往山西五台山八路军总部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马海德在陕甘宁边区从事医疗工作,诊治伤病员达到4万余人次。1950年,马海德正式加入中国国籍,并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顾问。之后,他致力于皮肤病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于1988年在北京去世。

罗生特(1903-1952)

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的外籍党员们,跨越国界的信仰

雅各布·罗生特 ,原名雅各布·罗森弗尔德,是犹太裔奥地利人,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早年加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曾被关入过集中营,1939年来到中国,在解放区工作长达10多年。

罗生特几乎是将他这一生的美好时光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他是唯一获得正规军高级军衔的外国医生,跟着军队跑过华中、山东和东北等地,在军队中担任着高级职务,1941年他来到江苏盐城的新四军军部,1942年被吸纳为特别党员,之后出任了生部顾问、纵队卫生部部长筹职,被称作为“新四军中的白求恩”。

1949年,罗生特回国,1952年,罗生特因患心肌梗塞去世。

中西功(1910-1973)

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的外籍党员们,跨越国界的信仰

中西功,三重县人,早年就读上海东亚同文书院,1930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因从事秘密工作在上海被捕,被引渡到日本,1945年被释放。

1946年,中西功加入日本共产党,并在同年创立中国研究所。之后,他出任了神奈川县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务,主要从事中国问题研究,于1973年去世。

汉斯·米勒(1915-1994)

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的外籍党员们,跨越国界的信仰

汉斯·米勒,出生于德国,1933年进入瑞士巴塞尔大学医疗系学医,1939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来到中国,并前往延安。1943年,汉斯·米勒出任了国际和平医院内科主任,救治了无数伤病员。

抗日战争时期,汉斯·米勒一直在太行山区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他出任了冀察热辽军区野战总医院院长。1951年,汉斯·米勒加入中国国籍,出任了长春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沈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兼儿科系主任等职,1957年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后,汉斯·米勒曾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医学院工作,还当选过全国政协委员,于1994年去世。

傅莱(1920-2004)

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的外籍党员们,跨越国界的信仰

理查德·傅莱,原名:理查德·施泰因,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是奥地利共产党党员,1939年来到中国上海,在上海多所医院工作过。1941年,来到晋察冀边区,从事医疗工作,先后在白求恩卫生学校、延安中国医科大学工作,先后出任晋察冀边区医药指导委员会委员、华北军区卫生部顾问、重庆医学院顾问等职。

1944年,傅莱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加入了中国国籍。2004年,傅莱在北京去世。

李敦白(1921-)

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的外籍党员们,跨越国界的信仰

李敦白,英文姓名是SidneyRittenberg(中译为悉尼·里滕伯格),出生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犹太家庭,早年加入美国共产党。1942年参军,1945年被派往中国,1946年来到延安,出任新华总社英语专家,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李敦白因卷入“斯特朗国际间谍案”而被捕,关押在北平监狱,直到1953年斯大林死后才被释放。之后,李敦白主要是在广播事业局工作,并且较为激进。1968年,李敦白因过激行为再次被捕,直到1977年得以平反。

1979年,李敦白回到美国,成为《纽约时报》的撰稿人,之后,他一直定居在美国。

柯棣华(1911-1942)

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的外籍党员们,跨越国界的信仰

柯棣华,原名德瓦卡纳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出生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1936年从孟买助学医学院毕业并考入英国皇家医学院,因二战爆发,没有前往英国上学,于1938年来到中国。1939年,他前往延安,加入了八路军医疗对,主要在晋察冀边区开展工作。

1941年,柯棣华接替白求恩出任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院长。1942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因为癫痫病发作而逝世。

郑律成(1914-1976)

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的外籍党员们,跨越国界的信仰

郑律成,原名郑富恩,出生于朝鲜全罗南道光州,参加过三一运动,1933年来到中国,加入到南京朝鲜人的抗日革命组织“义烈团”。1936年,他又参加了抗日救亡组织“五月文艺社”。1937年前往延安,就读于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

郑律成在延安期间创作了大量的革命歌曲,如《延安颂》、《保卫大武汉》、《八路军进行曲》等,他被称作是继聂耳、冼星海之后的又一位优秀作曲家,有着“军歌之父”的美誉。1939年,郑律成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太行山区工作。

1945年,郑律成曾经回到朝鲜,谱写了诸多朝鲜革命歌曲。1950年,郑律成再次来到中国,加入中国国籍,当年他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76年,郑律成因病在北京去世。

许亨植(1909-1942)

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的外籍党员们,跨越国界的信仰

许亨植,又名李熙山,出生于朝鲜庆尚北道善山郡,1913年跟随父亲流亡到中国东北。1929年开始,许亨植便秘密从事革命工作,1930年,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许亨植在当地组织起抗日游击队,对抗日本人。

1934年,许亨植出任了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政治指导员,参加创建珠河抗日游击区。1939年,许亨植任职东北抗联第3路军总参谋长,在松嫩平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42年,在庆城青峰岭与日军作战过程中,许亨植壮烈牺牲。

金正国(1912-1938)

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的外籍党员们,跨越国界的信仰

金正国,出生于朝鲜庆尚北道礼泉郡,1916年来到中国东北定居,1922年开始投身于革命事业,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出任汤原中心县委秘书,于1933年建立起汤原反日游击队。

1936年,金正国出任了东北抗日联军独立师一旅政治部主任。1938年,在参与革命活动时由于叛徒出卖被杀害。

巴苏华(1912-1986)

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的外籍党员们,跨越国界的信仰

巴苏华,全名为比乔埃·库马尔巴苏,出生于印度达卡(现属孟加拉国),1934年加入印度共产党,1936年,从加尔各答大学医科毕业,1938年参加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1939年到达延安。

巴苏华曾出任过八路军总医院外科主治医生,也在晋察冀军区治疗伤病员,参加过百团大战,于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他回到印度,于1986年去世。

李铁夫(1902-1937)

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的外籍党员们,跨越国界的信仰

李铁夫,原名韩伟键,化名金元镐、胡国明、云岗等,出生于朝鲜东北部咸镜南道洪原,曾参加过三一运动,是朝鲜学生独立运动总指挥部的负责人之一,1919年因受通缉流亡到中国。1920年,他曾前往日本留学,1924年回到朝鲜,参与创建朝鲜共产党工作,1926年,当选为朝鲜共产党中央委员。

1928年,朝鲜共产党遭到破坏,李铁夫再次流亡到中国,不久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李铁夫被派往北平工作,出任北平反帝国主义大同盟党团书记。1932年后,李铁夫还出任了河北省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等职务。

1937年,李铁夫被安排往陕甘宁西北局工作以及修养,因为积劳成疾,最终病重去世。

佐藤猛夫(?)

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中国战场上的外籍党员们,跨越国界的信仰

佐藤猛夫,日本人,1937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医学系,1938年应征入伍,在日本陆军医院服役。1939年,他被派往中国,同年8月被八路军俘虏。1940年,经过思想改造教育后,开始转变,加入“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并出任了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卫生部野战医院内科主任。

1943年,佐藤猛夫经批准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还出任了八路军野战医院副院长和卫生学校讲师。1944年,前往延安,进入日本工农学校学习。1945年,他还旁听了七大。1946年,佐藤猛夫回到日本,当年加入日本共产党。之后,他出任了日本共产党涩谷区议会议员、代代木医院院长、日本民医联副会长、保险医协会会长等职。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费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