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赢在执行:指挥别人完成任务

赢在执行:指挥别人完成任务

赢在执行:指挥别人完成任务

指挥别人完成任务是领导者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实际上,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的话,你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但如今能够名副其实的合格领导者又有多少呢?有些领导会竭尽全力地扼杀那些比自己强的人,封杀他们的创造性。还有些领导遵从的是微观管理的哲学,他们总是不相信别人的能力,很难相信别人能够在没有自己指导的情况下先成工作。事无巨细,这种领导总是要亲自做出决策,所以他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把精力集中在更为重要的事情上面。还有一些领导则会完全把任务交给下属,他们遵从放任自流的哲学,敢于让下属享有充分的自主。他们所做的只是对当前的形势进行一番分析(有时这种分析甚至抽象到了肤浅的地步),然后把寻找解决方案的任务完全交给下属。这种人并没有为自己的工作设定阶段性目标,更不会对某项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追踪。当形势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发展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非常沮丧。这些领导风格都会给组织的发展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还有一些人属于过于冲动型,这种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也不能与别人很好地共事。

拉里:虽然我认为自己非常善于聘请人才,但我也的确犯了不少错误。比如说,我们曾经聘请过一位名叫吉姆的人担任公司副总裁。这是一个非常引入注目的家伙,他聪明伶俐、能说会道,而且善于与上司合作。一年之后,我们开始让他负责公司一个主要的业务部门。但再过一年之后,该部门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他并没有将新产品及时推广到市 场上,公司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生产力水平也开始呈现低落趋势。

在对他的业绩进行评估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为他工作的人都无法容忍他。他们觉得此人态度粗暴,一位曾经与之共事过的执行官认为他“简直像军营里的军官”。在决策过程中,他从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久而久之,他和下属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甚至到了无法开展工作的地步。我们必须让他离开,即便如此,他的继任者也花了一年的时间才使该部门的工作回到正轨上来。

那些无法指挥别人的领导会浪费大量时间——不仅是自己,还包括别人的时间。这种领导就像我在第3章中曾经谈论到的查理那样。我总是在问这样的人:“你在忙什么,其他人也参与进来了吗?”在业绩评估的时候,我经常告诫那些刻苦而聪明的领导者,“你们应当改变自己的工作习惯,每周工作80小时不是好习惯。”这种人总是迫使自己和其他员工在办公室里停留很长时间,即便在星期六、星期天和节假日也不例外,直到把自己以及那些和他一起共事的人全都累得筋疲力尽。我告诉他们:“你必须学会用更少的时间完成同样的工作,而且质量上不能有任何下降。学会如何指挥别人,因为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的话,你就不能称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如果他们以长时间工作作为提升其他人的基础——当然,那些习惯长时间工作的人希望如此,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在以这种标准来评价自己的工作——其他人就会遇到相同的问题。

不能与其他人合作共事的人将会给整个组织带来麻烦。他们无法领导员工发挥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不仅浪费了大家的时间,而且无谓消耗了自己的生命。

赢在执行:指挥别人完成任务

跟进

跟进是执行的核心所在,所有善于执行的人都会带着宗教般的热情来跟进自己所制定的计划。跟进能够确保人们执行自己的预定任务,而且是按照预定的时间表。它能够暴露出规划和实际行动之间的差距,并迫使人们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协调整个组织的工作进展。如果情况发生变化以至于使人们不能按照预定计划开展工作的话,领导者的跟进就可以确保执行人员及时得到新的指令,并根据环境的变化采取相应的行动。比如说,通用电气的高级领导人员都会在90天后—出s组会议开始之前——对c组会议的决议执行情况进行跟进,他们会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一次45分钟的电话会议,对那些时间跨度较长的项目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讨论。

领导者可以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跟进(比如说我们在第3章讨论的迪克·布朗的课后讨论会形式),也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收集反馈。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每个参与讨论的人都能从中学到一点东西。持不同观点者之间的争论,使得人们能够看到决策的标准,判断的方式以及各种决策的利与弊。在提高人们判断能力的同时,这种讨论也0n强了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每次会议结束之后,你一定要制定一份清晰的跟进计划:目标是什么,谁负责这项任务,什么时候完成,通过何种方式完成,需要使用什么资源,下一次项目进度讨论什么时候进行,通过何种方式进行,将有哪些人参加。如果没有精力对某个项目进行彻底跟进(直到其最终渗透到整个组织的生命当中),我建议你千万不要批准这个项目。

拉里:一旦准备实施某个项目,我就一定要确保它能够切实完成,否则不仅浪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大大降低我在下一次进行决策时的决断力。因为人们会想:“天呀!我们要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三个月时间,而那时老拉里可能早已将其抛之脑后了。”甚至他们的行动也可以表明对我的决策的怀疑态度。所以在每次进行决策的时候,我都会再三强调我们对该项目的信心以及我们实施该项目的决心。当然,对于有些项目来说,可能我们并不需要所有人的配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树立别人对我们的信心,因为只有这样,人们在接到某项任务的时候才会对自己说:“这次是来真的。”

赢在执行:指挥别人完成任务

下篇:赢在执行:如何做到量才适用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大家对文章内容有什么好的看法,可以留言进行交流下。

赢在执行:指挥别人完成任务

赢在执行:指挥别人完成任务

关注《郑奕雄频道》并转发一篇文章,每周抽出一位幸运观众,赠送柳传志同款“弘毅”书法一幅

赢在执行:指挥别人完成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