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林业信息化的新任务新要求

深化大数据应用 推动高质量发展

李世东在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暨生态大数据论坛上的讲话

林业信息化的新任务新要求

林业信息化的新任务新要求

今天,林业信息人迎来了新的机遇期和发展期,我们要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信息化发展,全面支撑引领林业现代化建设。面对当前信息化发展的短板问题,我们要深入分析,上下齐心,密切协作,加快推进重大工程,优化完善政务服务,创新大数据应用,着力提升信息化支撑核心业务的能力,为林业现代化作出新贡献。今后一个阶段,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林业信息化的新任务新要求

(一)深入落实总体思路,确保蓝图“高站位”。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工程带动、智慧引领、共治共享、信息惠林四大战略,推动林业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一是理念上做到“高立意”。深刻认识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坚持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全面贯彻全国网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把准时代脉搏,踏准时代节拍,领准时代航向。二是部署上做到“高推动”。新时代为林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各单位要将林业信息化作为“一把手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主动适应新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积极推进“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落地。三是行动上做到“高标准”。坚持高标准开展林业信息化建设,认真落实中国林业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指导意见,深入贯彻第五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做好本地智慧林业建设新一轮动员部署,高标准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大力实施智慧引领,务求发展“高质量”。

林业信息化的新任务新要求

重塑林业管理机制,提升林业创新能力,全面推动林业向智慧化迈进。一是开展林业人工智能战略研究。国家局和各地各单位要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应用战略研究,了解功能作用,明确思路方法,找准工作重点,推动实践应用。二是实施智慧林业综合示范。探索建立示范建设长效机制,启动智慧林业综合示范,应用云物移大智等前沿技术,建立涵盖森林培育、利用、管理全周期一体化智慧林业示范应用。各地各单位要在政策落实、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成果推广等方面加大力度,开展综合性示范试点建设,打造林业信息化示范品牌。三是深化林业物联网应用。做好吉林长白山和江西井冈山国家物联网示范建设总结和应用推广,充分发挥首批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部委带头作用,将优秀的物联网示范建设成果经验发挥应有作用。四是推动林业移动互联网应用。充分利用移动终端优势,加快发展林业移动政务,扎实推动林业移动业务,积极推进林业移动服务,实现移动互联网应用与林业主体业务的融合发展,提升林业主体业务智能化水平,增强林业业务开展的实时性、高效性、便捷性。五是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积极推动国家生态大数据研究院等智库平台建设,建立定期专家交流机制,探讨前沿技术,开展专题研究,加强标准制定,加大培训力度,开展评测咨询,为解决高质量发展问题提供对策建议。

(三)有序建设重大工程,合力共筑“大平台”。

林业信息化的新任务新要求

经过多年努力,林业信息化实施大工程的时机已经成熟,要加强对工程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务求通过工程建设实现统一平台。一是建设中国林业云平台。着力推进国家级云平台和省级云平台两级林业云平台建设。大力开展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国家局整合后的信息系统统一部署在国家级林业云平台,同时对接全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网站,充分实现数据共享协同。各地要加快信息系统清理整合,部署在本省级林业云平台,并实现与国家级平台对接和数据共享,真正形成全国林业互联互通、业务协同的大平台。二是统筹推进重点工程。深入推进“金林工程”,现阶段要着力完善核心业务数据收集整理,为金林工程提供基础数据打下坚实基础。协调推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监测平台建设,建设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核心数据库,实现各类监测数据的资源共享。统筹实施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北斗示范应用系统工程,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林业资源监管、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业务中的应用,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广东、四川、甘肃、湖南和内蒙古等试点省区要积极做好试点建设有关工作。三是强化“互联网+”林业应用。选取适合的试点地区,推广应用“互联网+”义务植树示范成果,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示范基地树木生长情况、生态状况等的实时监测与管理,并通过网站向公众展示“互联网+”林业成果。四是推动各地重点工程建设。各地要结合实际,选准突破口,启动实施一批重点信息化工程,如黑龙江国家储备林智能管理系统、湖北省林业大数据平台、湖南林业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安徽林长制指标管理系统、四川业务系统数据深度融合项目、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管理系统等,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四)纵深推进战略合作,协同共建“大数据”。

林业信息化的新任务新要求

以生态大数据战略合作为契机,以区域林业大数据建设为牵引,以业务数据汇集为基础,协同建设互联左右、贯通上下、融通内外的大数据体系。一是构建生态大数据体系。深化生态大数据战略合作,积极会同国家发改委,聚合社会资源,打造开放式、社会化、创新型智库。建设以国家生态大数据中心为主中心,以三大战略、东北和西南等为区域分中心,以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大数据中心为省级分中心的生态大数据体系,构建横向贯通、上下结合的生态大数据体系,在生态大数据建设中发挥支撑作用。二是汇集生态大数据资源。推动生态大数据基础平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有关工作落实。推进国有林管理现代化局省共建示范项目,实现东北地区生态大数据汇集,深化国有林智慧资源监管数据、国家公园监测数据、林业一号二号卫星遥感数据等的汇聚、融合、分析、共享。

林业信息化的新任务新要求

三是推进区域数据资源协同共享。完善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林业数据资源协同共享平台,适时启动二期项目建设,形成三大战略区域生态数据共享、管理协同的良好态势,全面支撑林业现代化发展。

(五)优化完善政务服务,实现管理“上水平”。

继续加强网站智慧化建设,深化网上政务服务,提高政务管理效能和决策水平。

林业信息化的新任务新要求林业信息化的新任务新要求
林业信息化的新任务新要求林业信息化的新任务新要求

(六)全面强化网络安全,提升保障“上层次”。

林业信息化的新任务新要求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安全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网络安全系列决策部署,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基础保障、建立防控机制、推进智慧运维、构建立体屏障,不断提升林业网络安全防护水平。一是“强基础”。加强基础网络体系建设,要尽快建设和接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内网,加快完善覆盖省、市、县和重点乡镇的信息网络,着力推进偏远林区、基层单位的网络建设,破解林业信息交互“最后一公里”难题。二是“补短板”。积极推进林业行业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体系建设,研究建立数据同城或异地容灾备份体系,不断完善安全防护措施,部署急需的应用防护软件和设备,强化网络安全整体防护。三是“练内功”。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强化新信息系统上线的安全测试,完善林业软件准入制度。四是“提能力”。积极推进全行业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技术,敏锐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实现全天候、全方位感知和有效防护。加强运维智能化建设,提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五是“重保障”。要将网络安全纳入重要日程,领导同志坚持靠前指挥,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建立网络安全工作人员培训制度,提升安全意识、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信息革命正在加速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人工智能正在颠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大数据正在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基础战略资源。让我们顺应时代潮流,以更加科学的态度、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凝心聚力,协同创新,努力开创林业信息化发展新局面,为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林业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林业信息化的新任务新要求林业信息化的新任务新要求
林业信息化的新任务新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