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我國馬鈴薯加工業在國際中的地位

一、我國馬鈴薯加工業在國際中的地位

中國加入 WTO 之後,國內農業和農民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國際化和市場化使得我國傳統農業產業結構必須進行戰略性調整。由於馬鈴薯行業的其地域性、鮮活性等特點,中國在全球馬鈴薯行業中佔據重要位置。亞太地區各國,因氣候、氣象條件制約,馬鈴薯種植量小,不成規模,沒有工業加工基礎,馬鈴薯澱粉全靠從中國、歐洲進口。歐洲受土地資源和環境保護的影響,總產量逐年減少,市場空間有限。因此馬鈴薯加工業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業產業。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馬鈴薯加工行業發展戰略分析及市場前景投資專項預測報告》

二、馬鈴薯加工行業發展特點

1、 行業集中度較低

馬鈴薯加工業行業集中度較低。馬鈴薯主產地寧夏、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山西等省區,以民營小型加工企業為主、企業數量多並且分佈範圍廣,各省區均有數百家。小型企業設備簡陋、工藝落後、出成率低、產品質量低,並對當地環境造成嚴重汙染。國家馬鈴薯加工業“十二五”計劃已經將產業整合、產業升級、環境保護、食品安全和完善質量體系建設作為重點任務。

我國馬鈴薯加工業在國際中的地位

A 類:採用世界薯類澱粉加工領先水平的北歐工藝和成套設備,產品質量大部分符合國標(GB/T8884-2007)優級品,規模較大,一般產量在 8000 噸/年左右,價格較高,廠家十餘家左右,例如:華歐澱粉、青海威思頓薯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大荒馬鈴薯產業集團、麗雪澱粉公司等。

B 類:採用世界中等水平的東歐國家工藝和成套設備或國內的仿製北歐設備,質量符合國標(GB/T8884-2007)一級品標準,生產規模 3,000 至 5,000 噸/年,價格中等,廠家 100 多家,例如:寧夏綠色六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甘肅祁連雪澱粉工貿有限公司、甘肅藍天澱粉等。

C 類:採用國產小型工藝、設備,質量較差,多使用氧化劑等,指標在國標合格品及以下,規模在百噸至千噸/年之間,價格低,廠家近千家,各省區均有。

D 類:小型作坊或農戶家庭自磨,無正常工藝設備,以攪拌池或流槽分離、漂洗為主,以各種氧化劑增白,自然晾乾,雜質成份多,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標準,價格很低。

2、加工鏈條較長, 加工產品種類較多 , 利潤空間較大

馬鈴薯加工鏈較長,加工產品種類較多。馬鈴薯加工業的初級產品為馬鈴薯澱粉、馬鈴薯全粉、馬鈴薯食品和馬鈴薯加工副產物等。其中、馬鈴薯澱粉通過物理化學工藝處理後,可生產出多種類型的變性澱粉,可以作為添加劑、粘結劑、穩定劑等。發達國家通過先進的加工技術,不斷延伸馬鈴薯加工產業鏈,變性澱粉類型上千種,廣泛應用於造紙、紡織、石油化工、日化、食品加工和醫藥等行業。

我國馬鈴薯加工業在國際中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