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8 「海军故实」海军礼炮背后的秘密

「海军故实」海军礼炮背后的秘密

1891年访问日本期间拍摄的“致远”舰照片

「海军故实」海军礼炮背后的秘密

日本美术作品:1891年访问日本期间,北洋海军在“定远”舰甲板上举行的招待会。

1891年北洋海军应邀出访日本,6月30日中国军舰到达神户,旗舰“定远”代表舰队鸣放21响礼炮,向日方致以国礼。当时神户港的炮台没有火炮,港中仅有的一艘日本军舰又恰在上坞,均无法施放礼炮还礼,使得中国军舰的行礼变得寂寥无和。就在北洋舰队各舰泊定后,日方立刻派人登舰告以没有还礼的原因。随后,第二天日本军舰“葛城”匆匆赶到神户,在入港时首先根据中方舰队司令的官阶,鸣放了17响礼炮。继而,在第三天,“葛城”舰长专程登舰拜谒丁汝昌,请求代神户港炮台还前天之礼,得到中方同意后,“葛城”舰郑重其事鸣放了21响礼炮,补上了欠中国舰队的回礼。

「海军故实」海军礼炮背后的秘密

日本海军炮舰“葛城”

上述这幕在今天看来,可能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太过于拘泥教条,乃至有迂腐之感。按照常理,只要是双方达成互谅就大可不必大费周章再来专门补礼。然而就是在这种围绕着海上礼仪的一丝不苟,以及绅士化的往来交流、协商,恰恰展现了作为外交军种的海军所具备的特质。

礼炮(Gun Salutes),在清末中国称作贺炮,也是一种完全舶来的西式海军礼节。

众所周知,在导弹等武器尚未出现的近代,火炮是一艘军舰最具攻击力的武器,可以说是一艘军舰的战力基础。17世纪时,军舰上的火炮还都是前膛炮式样,这种火炮在第一轮发射后如果需要再装填,将会耗费相当长的时间。正因为如此,当两国的军舰在海上相遇时,为了表示对对方没有敌意,除了将舰上发号施令用的旗语全部挂在桅杆之巅,表示放弃指挥外,海军中又蕴育了一种独特的海上相见礼节,即将自己舰上的火炮依次进行一轮鸣放,示意己舰无敌意,将火炮中装填的弹药射空。因而,鸣放礼炮,最初其实是一种海上军舰相会时,互相表示没有敌意的活动。

由之引申,礼炮的鸣放次数最初是根据鸣放礼炮的军舰所装备的火炮数量来确定,例如72门炮战舰为示意无敌意,那么就应该将72门依次发射一遍。后来嫌这样的形式过于随意和不确定,自英国皇家海军开始,逐渐将这种海上舰只相见时示意无害的举动程式化,不再根据军舰所装备的火炮数量来确定礼炮鸣响的次数,而是根据一定之规来鸣放。例如英王的礼炮为21响,而当以大不列颠兼印度皇帝的身份受礼时,则鸣放非常夸张的101响礼炮。之所以以21响作为向英王致敬的礼炮声数,源自1881年美国北大西洋舰队旗舰“田纳西”在观舰式时向英王致敬,这艘总共装备11门火炮的军舰共鸣响了21响礼炮(每舷10门炮各发射2次,中央的换门架主炮发射1次)。

根据中国的史籍记载,礼炮这种海军礼节进入中国海军,可以上溯到北洋海军蕴育的1875年,遇有重大场合,中国海军已开始使用礼炮这种海上礼节,当第一批前往欧洲接受军舰的中国海军军人从祖国出发时,沿岸的炮台就以鸣礼炮壮行。和近代中国海军是以英国为师一样,中国海军的礼炮制度也源自英国,即对国家、元首行礼鸣放21响,其下根据受礼者身份的不同,再分为19、17、15、13响等。

现代,礼炮已经不仅为海军所独用,在遇有国家交往的重大场合,陆上也会沿用这一形式。甚至于在现代中国诸如结婚典礼等场合,新人们也乐于享受礼炮声声这种独特的烘托气氛的形式。

不过,无论是海军或是陆上或是民间,在沿袭礼炮这种古老的仪式的同时,有一个程式则被遗漏了。

按照海军传统,在鸣放礼炮时,每一声的间歇,督放军官都会念念有词,翻译过来就是这样的句子:

“倘吾等非炮手,即无缘置身此间。第二发,开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