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一封情书│有一种爱情叫做三毛与荷西

一封情书│有一种爱情叫做三毛与荷西

一封情书,一段尘封的往事。

大家好,欢迎收听《一封情书》,我是尔雅。

每周三晚21点,在这里用声音为大家读一封书信,

讲述一段情人故事。

大家好,今天为大家读的这封信,是来自荷西写给三毛的一封家书。

三毛在她《万水千山走遍》一书中曾说:

“谁喜欢做一个永远漂泊的旅人呢?如果手里有一天捏着属于自己的泥土,看见青禾在晴空下微风里缓缓生长,算计着一年的收获,那份踏实的心情,对我,便是余生最好的答案了。”

我想,三毛是幸运的。因为荷西就是属于她的那片泥土。

她把与荷西的故事写进自己的书中,从婚前的相识到婚后的相守,满满地幸福洋溢在纸上,令多少人对婚姻心驰神往。

如能像三毛一样,遇到一个如荷西一般的人,此生便也足矣了。

三毛在西班牙马德里大学与荷西相识。

荷西比三毛要小上几岁,三毛在马德里念大学三年级时,荷西还是她学校附近的一个高中生。

第一次见面是在一次圣诞节晚上,荷西戴着一顶法国帽在三毛公寓楼下等着送她节日礼物和祝福。

那时候三毛完全对眼前比她小几岁的荷西没有任何想法,也许她也完全不会预料到,荷西,会在后来成为牵绊她一生的男人。

但是荷西却时常逃课来看望三毛,而那个时候,三毛身边已有许多的追求者。

直到有一天,荷西一脸认真对三毛说,Echo,你等我结婚好吗?四年大学,两年兵役,好不好?然后哭着对三毛说:“Echo,再见,Echo,再见...”

六年很快便过去,三毛早已不记得荷西的六年之约了。所以当荷西在再一次出现在她面前时,她是如此地感到惊喜和开心。

我想,当时的三毛,内心就早已和眼前的荷西解不开了。

从不讲理的爱情,已经将他们捆绑在一起。她居无定所的心,也许当时,就已停留在荷西的身上,终于不再流浪。

每次讲起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总是让人觉得,爱情是最平凡而又美妙的,最卑微而又最珍贵的。

在三毛的《大胡子与我》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结婚以前大胡子问过我一句很奇怪的话:“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

我说:“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

“说来说去,你总想嫁有钱的。”

“也有例外的时候。”我叹了口气。

“如果跟我呢?”他很自然地问。

“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

他思索了一下,又问:“你吃得多吗?”

我十分小心地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从这样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三毛是爱荷西的,但她也是无比任性的。

她会在跟荷西吵架后生气地要回娘家,然后潇洒地把婚戒一摘就跑上飞机,从西班牙飞回台湾,一呆就是一两个月...任凭荷西如何苦苦地写信哀求,她也不为所动...

但荷西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三毛的软肋在哪里。

为了催促三毛快快回家,他在信中编造了一个女邻居卡洛,每天在信中和三毛分享他与卡洛的趣事...直到三毛气得要回去跟他拼命...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这封信,便是荷西写给三毛的其中一封...

荷西写给三毛

一封情书│有一种爱情叫做三毛与荷西

三毛:

我旅行回来,就看到你的电报,你突然决定飞回来,令我惊喜交织。为什么以前苦苦地哀求你,你都不理不睬,而现在又情愿跑回来了?

无论如何我是太高兴了,几乎要狂叫起来。这几十天来,每天吃鸡蛋已经快吃疯了,你又没有什么同情心,对我的情况置之不理。我当然知道,要一个逃亡的妻子回到家里来不是件简单的事;更何况你逃亡的动机不是生气出走,而是回家去游玩,这就更无回头的希望了,因为台湾听说很好玩。

我在你出走时就想用爱心来感动你,也许你会流着泪回到我的怀里来,再做我唠叨的妻子。但是我用的方法错误,你几乎把我忘了,更不看重我的信。

那天卡尔来看我,他对我说,你们中国的孔夫子说过,这世界上凡是小人和女人都是难养的,你对他们好,他们会瞧不起你,你疏远他们,他们又会怨个不停。

我听见卡尔这样说,再细想,你果然就是孔夫子说的那种人,所以我假造出邻居卡洛的故事来,无非是想用激将法,将你激回来。现在证明十分有效,我真是喜不自胜。

唯一令我担心的是你也许不相信我这封信上的解释,以为我真的被卡洛在照顾着,又跟她一同去度假了。其实哪有什么叫卡洛的人啊!

我是不得已用这种方法骗你回来的,这的确不是君子做的事情,但是不用这种法子,你是不肯理睬我的啊!

你在电报上说,要回跟我拼命,欢迎你来。

新家窗帘未上,花草未种,一切等你回来经营。

请转告岳父母大人,我已经完成使命,将你骗回来了。万一你相信了我以上所说的都是真的,可能又不肯回来非洲,因为我点破了自己的谎言,于是你又放心下来,不来拼命了。

如果真是如此,也没有什么不好,因为我和卡洛正要同去潜水哪!

你是回来还是不回来?

你忠实的丈夫荷西

一封情书│有一种爱情叫做三毛与荷西

配音:尔雅、徐鸿翔

书信内容来自原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尔雅慢生活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