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有人说上海诞生不了BAT、华为,格力和海尔这样的独角兽企业?

gb上帝是个女孩


我在上海互联网企业呆了五年多了,虽不才,也来讨论下大魔都为什么没有超级互联网企业??

1,天时:早在十九世纪,上海就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各国租界,政府代理机构,都在这十里洋房打下基础!作为一个有着优良传统文化的地方,接受互联网转变的趋势就迟钝了!


2,地利:上海因为地处长江下游,靠近海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国内最为富庶忙碌的通商口岸,可以说上海的造船业,银行,证券,建筑,保险这些传统行业蓬勃发展!这些行业的欣欣向荣也是压制互联网发展的原因!

3,人和:上海人喜欢投资,尤其是伴随着房价一波又一波的上涨,前几年很多都是先买一套房,然后涨了以后卖掉买两套!还有股市,每天早上证券公司门口站着一大批大爷大妈都是等着开盘,黄金自不必说,前些年华尔街套牢上海大妈的新闻一点不新鲜!而且就我长期接触上海人来看,上海宁比较喜欢小资生活,新天地,老西门这些地方整个咖啡喝喝,聊聊天是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


4,教育环境:上海比较牛的学校复旦,上海交大,上海财经,外国语大学都是比较偏向于文科,这些学校的医药,金融,管理这些行业在国内首屈一指,基本上上海的大型医院瑞金,六医,十医这些都是学校附属医院!而北京有清华,北大,北邮,北理工这些理科见长的学校,为互联网创业打下环境基础!

5,创业环境:上海比较喜欢500强,银行,证券这样的公司入驻,而创业型小公司一般得不到政策扶持的话,基本做不下来!在上海创业成本远高于其他城市!


我是做互联网的,当时一门心思想要进大公司,结果网上一看就傻眼了,上海的大型互联网就是平安,恒大下面设立的部门而已,也在创业公司呆过,很难做下去!总部就在上海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就是xiecheng,shengda这些公司了,所以想要去大公司还是要去深圳,杭州,北京这些地方!

总的来说还是因为超前的传统行业发展,和本地人不喜创业,不冒风险这些本质原因压制了上海互联网发展,但是随着政府的政策扶持逐渐到位,上海的互联网肯定会如同雨后春笋般的诞生的!

我是谢逅,我工作在上海互联网,你呢?


此生唯一


这个问题不少人探讨过。如果仔细观察,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产业先发劣势。上海曾长期是中国经济龙头老大,工业发达,国有经济占统治地位,央企林立。特别是从轻纺食品到钢铁造船,门类齐全,大家对吃的大白兔奶糖、穿的的确良、坐的上海小轿车、抽的中华烟等都留下深刻印象。上海宝钢、江南造船厂全国闻名,上海金融、商贸、港口运输、钢铁等产业发达,GDP比重高。所以新的产业出现了,要培育,嫌麻烦,还不是传统产业搞搞好,全国领先不愁不急,结果优势产业守成,反而成了负担,不关注新产业了,优势变劣势了。



二、创新重视不够。互联网业兴起,新的产业、行业方向不明,创新风险大,投入失败概率高,还不如传统产业改造、新产品开发更有㡳气和熟门熟路,看不准,不敢投,冒险精神缺乏,所以马云的阿里巴巴得不到支持,只好回杭州。所以没有BaT生长的土壤。


三、民营经济滞后。独角兽一般是民营企业,上海国有经济发展越好,越没有民营企业的市场,民营越得不到支持。久而久之,民营企业独角兽的苗子都跑到国有经济比较弱的浙江、广东去了。

奋起直追有戏。上海当局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对民营企业营造环境大有改善的情况下,依靠上海的科技优势、教育优势,正孕育一批新兴产业独角兽。如拼多多市值已经超过京东,尽管争议不断,但发展前景十分看好。新能源汽车在特斯拉影响下可能产生独角兽。相信今年开通科创板,上海独角兽的春天来了,我们试目以待!


周思梦想


上海诞生不了BAT和华为这样的独角兽企业,与其城市风格和定位有关。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在1990年浦东大开发之后,制造业开始逐渐退出申城。

与深圳以及广东相比,上海在吸取外资方面,主要倾向于欧美国家。在数量与等级上明显高于港澳资金。上海外资企业的技术含量以及规模,都远高于深圳、青岛、杭州等地的中外企业。正因为上海引进的世界500强企业比比皆是,所以没有民营企业开拓创新、做强做大的经营环境。

从苏沪两地的人文特征来分析,江苏和上海擅长于技术及管理,在创新、创业方面逊色于广东和浙江。上海是最佳白领人才的聚集地,但不是创业型人才的天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创业型人才都奔广东深圳闯荡,而技术型人才则进军上海。

浙江互联网企业阿里从低端产品做起,对于精打细算,讲究商品品质的上海人来说,没有此类企业的生长空间。

由此可见,上海暂时没有独角兽公司,乃天时地人和所决定的。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顺祝长假之后有一个好心情上班。


陆燕青


先分析一下上海的就业市场大环境,从1990年代开始,上海由于其高素质外语人才优势、开放公平的环境、诚信契约精神、服务型政府,逐渐成为全国最多外企、世界五百强、外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所在地。上海白领将进入外企工作作为首选,在现阶段,一个工作不到10年的白领,在公司从事技术或基础或中层管理岗位,年薪三、五十万,已经是最低配置了。民营企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更多已经具备非常大的规模,并且,已经认识到曾经的家族企业管理方式的落后,已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进入10年代,大量的民营企业从外企挖角,充实企业中高层,引入外企的先进管理机制。并且,为了吸引人才,工资待遇比外企还要略高一筹。因此,有能力的白领,在市场上会有很多高薪的机会。白领的工作虽然辛苦,压力很大,但优在收入稳定。

而如果创业,有几个大的问题:一,上海有全国最贵的人工成本、租金等办公成本;二,自主创业除了工作本身的压力之外,作为老板,还要承担资金、盈利、管理、沟通协调等等的压力;三,很有可能面临亏损、关门的风险。所以,一边是高薪的稳定收入,一边压力山大、入不敷出的不确定的将来。所以,绝大部分的人都心甘情愿的做一枚高级打工仔。


秋风催叶红


不是每个城市都需要诞生所有类型的公司,这是不显示的,上海的优势在于金融,不是制造业也不是互联网。

上海被称为十里洋场,在很早就已经是通商口岸,发展非常迅速,也是因为地理位置优越,上海的金融市场一直很发达,到现在也是这样。你能看到很多的国际银行,券商总部都在上海,这不前不久,特斯拉的研发中心也落户在上海的临港地区,如果投入使用,每年可以生产20万辆车。


那为什么上海没有格力等等制造业呢?

1、制造业需要极为低廉的人力成本

制造业需要非常低廉的人力成本,这个人力成本是巨大的,需要数万人一个工厂,但是上海的物价和房价注定制造业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2、制造业需要上下游产业链生态,上海没有生态

制造业需要上下游产业链。原材料中心,研发中心,硬件中心,比如华为就诞生于深圳这个硬件中心,格力诞生于珠海,海尔诞生于青岛。同样诞生在深圳的有大疆,华强北等产业,珠海有魅族,老板电器,青岛还有海信,可以看到企业都是成批出现的。

而上海一直都缺少制造业上下游产业,现在也没有,也不可能成长,这和互联网为什么不在上海诞生是一样的,土壤不合适。


3、上海有什么产业?

上海有时尚产业,几乎所有的时尚公司,比如lvmh,比如Bvlgari ,比如nike,adidas ,比如prada都在上海,比如汽车公司,大众,特斯拉都在上海,比如金融公司,几乎所有国外银行总部都在上海。

所以上海有自己的核心产业,上海就是上海。

你认为上海需要发展互联网业务吗?


毛琳Michael


是的,上海没有BAT,没有华为,没有格力海尔,但上海有些其它地方没有的企业。

比如上海电气,是全国最大的两家电气企业之一,也是国内的主要核电设备生产商之一。比如上汽,是全国三大车企之一。比如华谊集团,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几家化工企业之一。比如上海百联,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企业之一。比如光明食品集团,是全国三大牛奶企业之一,下属的上海糖酒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制糖企业,还有益民食品厂,你懂的。上港是全国最大的港口运营企业。上海机场集团下属的浦东和虹桥两个机场,是全国管理最好的机场。还有已经改制了的上海家化,原本也是国企,这是国内硕果仅存的日化企业。上海大众出租车是全国运营最规范的出租车企业。

所以,上海没有BAT,没有华为,没有格力海尔这样的知名私企,但和北京、广州、深圳以及其它城市相比,上海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靠谱,做事比较规范。比如最近几年说得比较多的,从上海的机场出来,排队打车是比较快的,等的时间不算太长。出租车也比较规范,至少在网约车出现之前,除了早晚高峰期,其它时间段基本上不太会出现太多的拒载的情况。

整体而言,就城市运营和管理来说,说上海是全国做得最好的,应该没有太多人会反对。最起码的,刚到上海的人即便是第一次来,在火车站前广场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也不会有太强的恐慌感,不会觉得很不安全,不觉得特别乱。而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的老火车站,只有为高铁建的新车站才不太会有比较强烈的感觉。而上海的城市管理,就是建立在如此众多的大型国企的基础上的。因为,上海的国企除了这种制造业企业,还有大量企业是服务于城市管理和运营的,比如上海城投。

上海国资系统还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马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曾经找过上海的一个科技投资企业融资,但被拒绝,理由是他们在当时认为,马云在说的事情很不靠谱,他们搞不懂,他们搞不懂的事就不去做。做事必须谋定而后动,这是上海国企领导人的普遍心态,宁可保守一些,也不愿意冒太大的风险。因为,一旦失败,损失的不只是国有资产,还有领导的前途——他们本身就是市管干部,要和党政干部经常性交流。也因此,上海的干部大多数有在国企工作过的经历。

国企在上海经济中至今仍然占据半壁江山,其中在上海的央企如宝钢等贡献一半,上海本地国企贡献一半,外资和私企占据剩下的一半。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要知道,国企经过多轮改革之后,留下的已经不多了,就全国来看,国企占比最低的时候只有20%,目前全国平均也只能占到25%上下,而上海的国企却仍然顽强的占据上海经济的半壁江山。也因此,在一些极端市场派人士眼里,上海现在是全国硕果仅存的计划经济堡垒,必欲除之而后快。但这些年来,除了上海家化已经完成了改制之外,其它国企不但没有被私有化,反而在日益做大做强。

按照一般的经济学家的观点,私企是市场活力的源泉,私企太少,经济就会缺少活力。但上海提供了一个反例。上海虽然没有太多的知名度比较高的私企,但上海经济并不缺少活力,至少表现并不僵化,反而一直表现比较平稳,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那段时间之外,其它时间的经济增长一直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大起大落。

上海经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相对而言,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周边的江浙地区私企发达,所以形成了比较好的产业带,比较适合高技术行业企业。尤其是张江高科,更是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聚集地,包括华为也有规模比较大的研发基地在这里。所以,虽然目前上海没有华为、没有BAT,但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逐步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会越来越多,未来也许会出现一大批高技术企业。

所以,在提出上海为什么没有华为没有任正非,没有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的同时,要先想一想,上海目前的经济体系中是否需要这样的企业和这样的人,如果没有,是不是对上海经济会有特别重大的影响。如果没有这些企业,没有这些人,上海经济也一样可以发展得很好,为什么非要让上海有这样的企业和这样的人呢?


萧武


上海虽然没有诞生像华为、格力、海尔、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但是经济地位在我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一线城市。上市公司数量更是高达283家,拥有高新企业、创投企业甚多。并且所言的“独角兽”企业也并非华为、格力、海尔等制造企业,而是阿里巴巴、腾讯、今日头条这般新兴巨头企业。

要说没有诞生什么“独角兽”企业,这与上海城市的历史以及定为有着极大的关系:

一、外贸、金融时代的上海。每个重要的城市所针对的经济布局是存在不同的,而对于伤害来说所针对的经济呈现是什么?就是“对外窗口”“金融中心”“港口”“外贸”。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与制造业有着相背的条件。重要的发展目标与制造业有着较大的出入。

要说“独角兽”企业,据2017年数据显示,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了7642家,未来像“独角兽”企业也会相继在上海这座城市出现。

二、制造业在上海“制造”不起。制造业对应的有基材成本,还有人工、居住、土地等成本。而上海被称之为什么?魔都。一平米居住房产的价格就是几万、十几万,对于庞大的工厂来说,成本太高。为了更好的降低成本,大型制造业也只能是退居二三线城市。

三、城市面积63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2418.33万人,城市群体已经十分拥挤,势必发展的目标未来逐渐会向着高新所技术所出发,而对于制造、加工业,可能会处于上海周边,形成一条河里的产业链条。


厚金说


  • 为什么上海诞生不了BAT和华为、格力、海尔这样的独角兽企业?其实阿里巴巴之前就想要在上海创业,但是,上海各方面的创业成本太高了。可以说上海是白领、金领的天堂,但不是创业者的天堂。


  • 初创企业想要成为独角兽,在前期是很困难的。在最困难的情况下想要生存下来,其成本就不能太高。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无论以前还是现在,给人的感觉一直是高大尚。人力资源的成本非常高。没有一定的年薪在上涨是混不下去的。而初创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其人力资源的成本在刚开始都不会太高。腾讯有几次想要变卖了。华为也遇到多次的困难。因此,这方面上海没有多少优势。
  • 至于象格力和海尔这样的制造业企业,更加不适合上海。上海的定位是金融中心,不是制造业中心。也不必纠结这个问题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所在。北上广不就是这样一直叫吗?没有独角兽,上海也一样风光无限啊。

最近问答点赞好少啊,虽然行情不好,但还是希望多多帮忙点赞哦,谢谢!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股海重生2015


产业结构不同,自身发展地位不同。上海没有BAT、华为、格力、海尔,但上海有上汽集团、宝武钢铁、江南造船厂、中国商飞、交通银行、太平洋保险、浦发行等巨型企业。

(C919大型客机——上海制造新名片)

每个城市的资源禀赋不同,相对优势各异,因此产业发展也就大不相同了。就拿上海和深圳来说,金融发展是两座城市的共同点,但各自优势产业就有很大不同了。上海发展金融+航运+贸易+时尚+现代制造,深圳发展金融+互联网+电子,路子很不一样。(上海洋山港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

很多人以为上海已经没有了制造业,大错特错。上海只是把附加值低的产业迁出去了,留下了高端制造业和附加值高的产业。现在上海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上海电气、振华重工)、汽车制造(上汽集团)、钢铁(宝钢)、飞机、造船等行业。2017年上海工业增加值依旧高达8300亿元,而作为制造业重镇的深圳和广州工业增加值分别是8087亿元和5459亿元,均低于上海。

(上海201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标杆特斯拉与上海签订合同,准备在上海临港地块建设“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这将成为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家生产工厂。

虽然现在上海已经在往航运、金融、贸易等服务业转型,但它并没有放弃制造业。按照上海的说法,它不但不会放弃制造业,还要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努力发展高端制造,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推动“上海制造”不断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建设全球卓越制造基地。


财经知识局


独角兽企业很多,诞生独角兽企业的地方可是不多的,一个企业可以成长微独角兽企业,是和很多方面逗分不开的,比如政策,成本,人才等,这些都是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的。

上海是金融中心,成本高

上海是国内的金融中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一直是贴在上海上面的标签,金融发达就意味着主要以服务产业为主,制造产业也有,但是相对来说,占比少,以金融为主的城市当然互联网公司和制造企业少啊,百度腾讯阿里的都会互联网公司,格力海尔是制造企业,都会不适合在上海的。



另外,上海的成本也是巨高的,制造企业一定会综合考虑各种各样的成本来选择合适的地址,上海人多低少,各方面的支出都大,不适合格力和海尔这样的制造企业落地发展。


每个城市都有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方式,有的偏向金融行业,有的偏向实体制造行业,有的偏向旅游行业,上海就是属于偏向金融行业的城市,更加适合金融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