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看待快手全資收購Acfun?

穆學國


6 月 5 日,據 36 氪消息,「快手」已完成對「Acfun」(A 站)的整體收購,這是對於從去年開始就波瀾不斷的 A 站是最終結局還是重生呢?最終是好是壞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來分析下這次快手對 A 站的全資收購對雙方是否共贏。

快手是中國大陸的一款短視頻手機應用,2011 年誕生至今已獲多輪融資,最新一輪融資時的估值是 150 億美元,截至 2017 年 11 月,其總用戶已達 7 億,日活躍用戶數已經超過 1 億。

AcFun彈幕視頻網,簡稱 “ A 站 ”,成立於 2007 年 6 月,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彈幕視頻網站, 截至 2017 年 11 月,A 站日活用戶量將至 160 萬,對比之下,同為彈幕網站的 B 站的月活躍用戶達到了 7180 萬人 。

那麼,此次快手全資收購 A 站對雙方有何利弊呢?

一、對快手來說:

  1. 高調進入二次元領域。快手擁有上億級別的用戶和鉅額流量,但大都是二三四線城市的青年人群(一線城市基本沒什麼人使用快手),而 A 站大部分用戶都是極具粘性的 90 後 和 00 後的二次元核心用戶群,並且這些年輕高消費用戶大都集中於一線城市。而本次全資收購 A 站可以幫助快手更加順利進入二次元領域。
  2. 為快手商業化與 IPO 鋪路。關於快手要 IPO 的消息一直都存在,而在上市之前收購 A 站,也有可能是快手出於擴大營收和支撐估值的考慮。在盈利模式上,快手主要依靠直播和信息流廣告,而如今大熱的抖音日活 1.5 億早已超越快手,以品牌廣告為主盈利,收購 A 站,也許能夠幫助快手最快實現自己的商業化與IPO之路 。
  3. 為自己的外在形象證明。快手一直以低俗的外在形象而存在 ,2018 年 3 月,央視在新聞調查節目中集中曝光快播等直播平臺亂象,包括低齡生子、早戀直播等問題,快手也因此清查並封停大量賬號。 此次全資收購 A 站,或許也有擺脫低俗的外在形象之意。

二、對 A 站來說:

  1. 扭轉一直虧損的局面,實現盈利。A 站雖然一直有融資,但也在不斷易主,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此次被快手全資收購,或許可以在快手的經營與合作下實現盈利,當然具體能否盈利,如何盈利,不得而知。但被全資收購,對 A 站來說就是好消息。
  2. 走出困境,實現正常運營。從去年開始,就不斷有 A 站要關閉和轉手的傳言流出,從阿里巴巴到今日頭條,最終都不是。甚至在 2018 年 2 月 2 日 10 點半開始,A 站網站顯示無法訪問,諸如 “ 停服 ” 和 “ 關閉 ” 的消息就開始不斷被傳出。快手全資收購 A 站,起碼可以讓 A 站走出困境,實現正常運營。

綜上,快手全資收購 A 站對雙方是可以共贏的。但是,商業上的事情,瞬息萬變,雙方最終結果是好是壞,不得而知,我們拭目以待就好。


stormzhang


最近,小編被一張圖片刷屏了,圖片上的猥瑣大叔和高冷美女形成強烈的反差,隨著這張圖片的還有網友的鎮臂高呼:我A站亡矣!

哈哈,如果單從這張圖片上看,小編真的想一拳打到那個猥瑣大叔的臉上來保護軟萌妹子,但仔細想想看妹子自身都難保了,找個大點的靠山也未嘗不可啊!

其實快手收購A站,在今年年初就已經初現端倪了,相信朋友們都還記得今年年初A站的“欠薪門”事件吧,由於一直未能盈利,A站在今年年初已經欠了員工三個月的工資,員工離職也達到高潮,A站官網也一度宕機,在這個危難的時刻快手這位“土大叔”慷慨解囊幫AC娘解了重圍,正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AC孃的以身相許也在情理之中。

對於快手來說,快手的用戶群體相對比較集中,就像拼多多和趣頭條一樣,快手的用戶也足夠下沉且比較平均,用戶流量相當部分都是三四線城市的人群撐起的,所以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土味視頻”較多,不像抖音80%以上的流量都是90後甚至零零後,以至於每次都能在年輕人的群體中引領潮流。

而從A站的用戶畫像來看,A站的用戶基數雖然小,但一二線用戶是是其流量的中流砥柱,且二次元文化在年輕人群體中的滲透率也是非常高的,這樣正好可以補足快手在用戶圈層上的不足,隨著年輕人消費能力的提高,90後甚至零零後逐漸變成消費的的主力軍,討好這群用戶尤為重顯得要。

“南抖音、北快手”一直被人們成為短視頻界的兩個大哥大,作為快手的最直接對手,抖音擁有今日頭條的流量引入,在今日頭條的短視頻矩陣中擁有強大的創新力和產品運營的能力,可以已較低的代價獲得大量的用戶流量。

快手相比下來就顯得比較薄弱,如今抖音的日活用戶已經達到了1.2億之多,已經超過了較早成名的快手,而用戶對快手的第一印象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在年輕用戶群體之間的滲透。如此收購在年輕用戶中知名度較高的A站不失為轉變自身形象的一條捷徑,至於這條捷徑以後能不能運營好,還要看快手的能力。

此外,A站的二次元文化的受眾人群和手遊市場的受眾有著很高的重合度,B站的成功上市就印證了AGC模式在商業上的成功,A站在二次元長視頻上的IP一樣也是吸引快手收購的重要因素,以二次元帶動快手在遊戲市場上的佔有率不失為為未來的發展下了一部好棋!


我是蘇小文,歡迎更多的朋友關注我哦!


蘇小文


作為此次被收購的A站,曾經是中國二次元文化的開創者,這麼多年來發展卻有些不盡人意。經歷過多方資本的干預、4次管理層大換血、內部管理層面上的混亂,從而導致A站的運營情況每況愈下,十一年間,多次面臨網站被停止訪問的尷尬局面,一度走向死亡。

對於這樣一個煩憂纏身的A站,快手選擇直接收購,看來是有點想法的。有業內人士說,快手接盤A站,是看中了A站的社區屬性和視頻內容的分發出口。A站曾是用戶量巨大並深度垂直於年輕人的二次元社區,有著優質UGC長視頻內容,而快手在經歷高速發展後正逐漸走入瓶頸期,急需尋求新的增量,而A站可以幫快手補齊短視頻領域在ACG原創內容方面的短板。

對快手而言,收購A站可以融入新鮮血液增強底層實力,快手與A站的用戶群重合度低,有利於用戶圈層擴展,因為二次元的年輕用戶對於產品有著極強的忠實度、認同感,購買力強大,是很好的粉絲用戶群體。目前互聯網行業短視頻領域競爭激烈,快手的直接競品公司頭條從去年開始對外投資和併購佈局,而收購A站卻是快手第一次戰略層面的收購,匹配這麼大規模的優質、原創、個性化的內容後,和競品的鬥爭也會更加有意思,這對快手來說意義重大。

不管怎麼樣,A站終於獲得了一個較好的歸宿,快手也獲得了新的子彈。兩者的聯合有機會再度逆襲,而快手也算是找到了一條快速商業化的路子,甚至有望藉此成功IPO。


天方燕談


今天早上36氪發佈了一篇關於快手全資收購Acfun的文章,雖然文中提到具體交易細節暫時還沒有向大眾公開,但是快手方面已經向36氪確認了這一次的交易。所以,A站再一次被接盤這件事情的真實性還是比較大的。那麼,快手收購A站到底是看中了A站的什麼地方呢?

如果從一名ACG愛好者的角度來看,快手收購A站總覺得雙方的用戶重合度並不高,快手自稱是中國最大的短視頻社區,算是一個發展速度比較快的應用,受到了國內相當一部分用戶的歡迎。而A站是國內首家彈幕視頻網站,用戶的愛好以及網站的主要內容以動漫遊戲為主。所以,在快手收購A站的消息一出來之後,就有一張圖在網絡上被大量轉載,這張圖非常形象地描述了這一次的收購事件。

拾部君以為A站最終會投奔到阿里旗下,又或者成為今日頭條繼收購半次元之後的另一個旗下的二次元平臺。結果A站還是被快手接盤了。雖然說這兩家平臺的用戶氣質很不一樣,但是他們可以做到內容互補,各取所需。拾部君覺得,快手可能看中的,是A站的長視頻資源,這是快手所缺乏的,而且長視頻的商業模式要比短視頻更加成熟。

根據36氪方面的消息,快手此次收購A站的價格很大可能性會低於A站上一輪融資時7.5億人民幣的估價,而快手投資A站最大的目的看來還是希望能引入更多不同屬性的用戶群體,從視頻的種類上充實內容和數量,同時也可以提升A站的用戶活躍度。畢竟,現在A站與B站的日用戶活躍度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A站如今已經遠遠被B站拋離。

有人接盤A站總歸是一件好事,畢竟作為A站的忠實用戶來說,雖然老是喊著這個網站藥丸了,但還是真心捨不得這個網站就此消亡。A站被快手收購之後,起碼是能夠繼續活下去了。就是不知道之後誰會來掌管A站,繼續引領著A站的發展,而快手收購A站後這兩家平臺究竟能不能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以及是否能使兩家平臺都健康發展呢?作為一名ACG用戶而言,還是希望A站在兼容快手其他內容之後,還能保持自己的本心。

關注【拾部動漫】,每天推送有態度的動漫推文

如果覺得拾部君的回覆對你們有幫助,麻煩給我點個“贊”吧!


拾部動漫


快手全資收購ACFUN,論ACFUN的窘迫與快手的無奈


於18年6月5日,在經歷了數次高層動盪,甚至在今年2月連服務器負擔不起被迫關站10多天的ACFUN再次賣身,而這次的東家是同樣陷入停滯不前頗為焦慮到短視頻APP大佬快手。

雖然具體交易細節並未披露,但快手方面已向部分媒體確認了此次交易,可以看得出這次交易顯然是實錘。

ACFUN的窘迫

其實快手全資收購ACFUN並非急風暴雨,早於2月就有民間傳聞,幫助AC擺脫資金困境的公司正是快手。

而ACFUN這位國內第一家彈幕網站,其精力堪比一份令人掩面逃避的屈辱史。

2007年,AC的第一任猴子xilin在這一年的6月6日,創建了ACFUN。

而在那時,僅因為愛好原因仍是大學生的xilin顯然無力管理一家公司,整個ACFUN隨著用戶的加價問題愈發嚴重。

2009年6月,A站爆發員工內訌導致ACFUN一個月無法訪問。

與此同時,徐逸(⑨bishi)蹭此機會建立了一個mikufans的網站,這也是Bilibili(簡稱B站)的前身。

2010年的陳少傑接盤A站,併成功孵化出鬥魚直播。

2014年年初,陳少傑將A站轉手賣給楊鑫淼,並帶走了鬥魚直播。同年4月27日,時任A站站長的賽門離開A站。

2014年4月,奧飛入股A站,依靠空降新領導的方法將老人全部遣散殆盡。

2015年8月,優酷土豆對Acfun進行實名舉報,A站3名高層人員被逮捕,導致大批員工離職。同年,優酷土豆母公司合一集團以5000萬元領投A站的A輪融資。

2016年1月,A站獲得軟銀中國A+輪6000萬投資,管理層再一次遭到清洗。

2017年6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通知,關閉了AcFun的視聽節目服務。

2018年2月,ACFUN竟然無力支付服務器費用,被迫觀戰十多天。

可以看得出,ACFUN這10年的光景極為可悲,高層動盪數次,人員多次洗牌。

借ACFUN站長之一辰音奈奈的話,ACFUN就是一個有點姿色的土妞,誰都想揩把油,但誰都不喜歡它。

快手的無奈

和ACFUN相比,快手顯然沒到如此為難的級別。

但不可否認,原180億美元估值、市場上流量最大的短視頻App快手。其日活被抖音迅速追趕,頗有趕超之勢。而騰訊的微視也開始發力,在政策上快手的地位也愈發敏感,危機意識不斷加強。

而變現能力,快手的用戶大多集中在4線城市以下,與抖音用戶的變現能力相比差距甚遠,因而愈發被資本厭棄。

在此情況下,快手必然會依靠投資的方式來擺脫局面,而ACFUN便是它的第一步棋。

收購後的改變

首先兩者在用戶群上有互補。

acfun主打二次元文化與一、二線城市用戶,快手則更多是生活化內容與大齡用戶群。

考慮到兩者年齡層的差別,或許在獲得ACFUN後,快手能借此收穫一些20-30歲年齡層的一線城市用戶。

而最重要的便是遊戲變現問題。

在B站對於手遊聯運的成功下已經證明,高社區化的平臺可以利用遊戲獲得高額利潤。

而快手也在一直嘗試如何突破其盈利模式的天花板。

可以看得出,未來在遊戲與盈利方面,兩者可能會燃燒出不少火花。

最後針對此次全資收購,快手錶示理解A站的獨特性質,保持其獨立品牌、維持獨立運營、保持原有團隊、獨立發展,快手也會在資金、 資源、技術等給予A站大力支持 。


正義的催眠


A站或許迎來了它真正復活的機會。

很多人拿這張圖調侃。快手是國民級的短視頻app,Acfun是年輕人的二次元社區,所以在典型用戶對比上,可能確實存在這樣的差異。但是要注意到的是,快手是日活躍用戶過億的超級app,而A站在2017年的日活曾從800萬跌到160萬(據36氪),兩者相差數十倍。

而且,如果把A站的創始和管理團隊跟快手做下對比的話,那上面這張圖就要反過來了。

這是好奇心日報統計的A站10年來的資本史:

這中間,創始人Xilin一開始只是把A站作為個人愛好,但網站的快速發展導致的高昂的帶寬費用超出了他的能力和願望,400萬,他就把A站出售給了潘恩林和陳少傑。

之後的A站就像寒門出身的絕世美女,被各色人等以各種目的收入囊中,再加價轉手。

  • 陳少傑用A站的流量為鬥魚倒了第一批用戶;

  • 做玩具出身的奧飛娛樂創始人蔡東青,為了股票的概念以及長遠的佈局,花費巨資把“最大的二次元社區之一”這個概念收入囊中;

  • “富二代”創業者楊鑫淼,拿下A站41%的股權,然後依然把所有心思放在自己的遊戲公司上,派了一個對二次元,甚至對互聯網都瞭解甚少的朋友莫然主持工作;

  • 優酷“趁火打劫”,利用A站盜播視頻的原罪,用訴訟的手段又獲得了A站一大筆股權。

這中間,還有不少資本看到了二次元社區的價值,通過各種渠道進入A站的股東名單,各種勢力的糾葛,讓A站的內鬥無比精彩。媒體、知乎、匿名爆料社區不斷曝光著A站的技術、權力鬥爭、欠薪的醜聞。

反觀快手,創始人宿華曾在谷歌中國負責搜索和系統架構;而後谷歌退出中國大陸,宿華又去百度做鳳巢系統架構師,離職創業直到快手做成,他說自己經歷了33次失敗。快手的技術和互聯網運營經驗是非常紮實的,同時又用了非常剋制的堪稱美式方法論的運營機制,很長一段時間內,快手用戶間沒有等級,沒有歧視,這讓它實現了“記錄世界記錄你”你使命,在美國也有一個類似的網站,叫YouTube,它的使命叫“Broadcast yourself”。

A站10年卻一地雞毛,敗在七零八落,犬牙交錯的股權關係。但是,A站仍是國內最知名的二次元社區之一,這也是之前的各個投資人在網站長期虧損且盈利無望的情況下依然不願意放手的原因,也是阿里巴巴無法入主的原因。

這一次,不知道快手花了多大的代價,但不管怎麼說,全資收購就意味著各個利益糾纏的投資方將全部退出,現在是一個專業的互聯網團隊來接管A站,即使快手目前的管理團隊不懂二次元,他們至少能找到一個平衡二次元和商業的,類似B站陳睿一樣的掌舵人。

B站上市了,現在有接近50億美元的市值;A站一口氣還在,現在走上正軌,或許為時未晚。


蔣鴻昌


快手收購 A 站不是突然說收就收的,今年 2 月 A 站曾經出現一次網站停運危機,當時 A 站面臨的是拖欠員工工資與股份談判的雙重困境,而當時出手幫助 A 站度過難關的就是快手,據傳是快手為 A 站支付了員工的三個月工資,而現在快手直接全資收購 A 站可以說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有意思的是在快手為 A 站支付工資到快手全資收購 A 站期間,還有媒體報道過頭條與 A 站方面的接觸,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個消息很有可能 A 站是為了抬升自己的收購價格而故意放出的煙霧彈。

快手這次收購 A 站可以說是低價買入,媒體的報道中是說快手收購 A 站的價格很大概率是低於 A 站之前的融資估值,也就是以小於 7.5 億的價格購買,這筆交易對快手來說還是相當划算的。

如果關注最近 A 站官方微博的話,就會發現他們的官博也開始發一些短視頻類的內容,加上 A 站自己站內在娛樂區和遊戲區內有一些時長可以算是短視頻的內容,快手的收購如果未來能打通 A 站和快手平臺直接的視頻數據互通,或許憑藉快手的體量,可以為 A 站帶出新量。

但問題是快手的用戶或許會好奇的去 A 站看看,但 A 站的用戶未必就會看得起快手,儘管快手無論從資金和數據上都是 A 站難以企及的。收購 A 站後快手面臨的是一個移動端日活只有 B 站 1/70,獨家內容稀缺的 A 站,而且 A 站更多的是一個長視頻的平臺。快手對 A 站的投資或許主要目的不在於短視頻如何也不在於 A 站用戶如何,而是希望能買到一個長視頻平臺,為快手之後的一些長視頻領域的打算提前謀劃佈局。尤其是長視頻適合一些 IP 的運營開發,短視頻領域抖音和快手已經基本吃盡了用戶數量上的紅利,接下來就是要看誰能在 APP 內產生更多優質的內容,爆款的話題。


ACG狗屋


A站終於迎來了新主人。從去年年底至今一直有傳聞巨頭準備接手A站。傳聞中的買家從阿里變到頭條,始終沒有定論。今日塵埃落定,A站花落快手,7億老鐵喜提兩百萬二次元小可愛,畫風如一張今天刷屏的圖所示,次元壁被破的稀碎。

但仔細思索,這不是一樁難以理解的生意。

快手成立8年,註冊用戶7億,活躍用戶早已超過2億,上一輪估值已經達到180億美元,不缺用戶不缺錢,在對手今日頭條在大肆擴張地盤的關鍵時刻,快手同樣需要補充彈藥,而最先需要補充的便是品牌。

一直以來快手最被詬病的就是用戶過於底層,而這導致其品牌長期無法正名,商業化進展也始終比較緩慢,收購A站,雖然不能幫助你在用戶層面獲得更多優勢,但卻讓快手有了不同於以往形象的另一面,之後快手在品牌層面,主打年輕人的有A站,主打大眾的有快手APP ,品牌形象瞬間不再單一。

除了品牌因素,收購A站實際上也發出了一個新的信號,那就是短視頻平臺在生長到一定規模後,必然會像行業的上游或者下游持續推進。此前就有傳聞今日頭條想要進軍長視頻市場。如今短視頻極強的流量獲取能力已經得到證明,而在這一波短視頻浪潮中成長起來的企業,如快手頭條,既有資本助力,本身技術優勢也很強悍,加上運營短視頻UGC社區的能力,他們如果想要打造圍繞自己的產品矩陣,成功的可能性極高。

但從用戶層面來說,這些都是比較遙遠的事情,重要的事是以後在A站也許也能看到”老鐵雙擊666了。”是不是感覺很興奮?


AI財經社


不出意外的話,這可能是今天最大的新聞啦:據36氪報道快手確認已完成對Acfun的整體收購,未來,A站將保持獨立品牌、維持獨立運營、保持原有團隊、獨立發展。而快手也會在資金、資源、技術等給予A站大力支持。不過截至本文發出之時,快手與A站對此消息均不予置評,不過A站的官方微博放出了一條“念念不忘,必有迴響:A站招人啦!!!”的招聘啟事,似乎已經準備好吸收新的血液。

隨後有媒體放出了相關公司的股權出質書,其中顯示出質人為北京賽瑞思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廣州彈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而質權人則為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後續A站股東中文在線又在今日發佈公告稱,已於2018年6月5日與快手簽署《轉讓協議》,擬將公司持有的全部A站權益以1.4億元的價格出售給快手。就目前種種跡象來看,一直徘徊在“涼”與“涼透”之間的A站這回可能是真的被我們的老熟人快手收購了。

吃瓜網友:“學生時代的女神嫁給了摳腳大漢”

對於A站被快手收購一事,不少網友的情緒很不穩定,表示“這個衝擊有點大”,非要說的話這筆收購案的既視感有點像——

更有網友用一張圖來形容看到A站被快手收購這一新聞時的具體心情——

不過,網友反應如此劇烈倒不是因為無法接受“A站被收購”。自今年開年以來A站就頻頻傳出將被收購的消息,用戶和粉絲們早早就被打了預防針。只不過當時A站緋聞的對象都是阿里、今日頭條等大佬,他們自家就有相關的“二次元產業”,A站就算被收購,其“二次元愛好者集群社區”的定位估計也不會發生大的改變。但是現在A站遇上的是畫風相距深遠的快手,這落差感一下子就爆發了。

雖然快手方面目前表示會保留原班運營人馬,保持A站的獨立品牌運營。但是從A站隨後就發出的招聘啟事來看,不管是新媒體運營還是產品經理,不管是設計師還是各種策劃,不管是開發工程師還是客服,都是A站現在急缺人手的崗位,那麼所謂的“原班人馬”可能根本就沒剩下幾個人了,是否能真的“保持獨立運營”也就打上了一個問號。

試想,一向走二次元萌妹路線的A站,可能會在這次收購後變成滿首頁的“社會搖”,以往各種玩梗的彈幕,可能會被“老鐵666”的刷屏掩蓋。這或許就是眾多網友瘋狂刷屏“我不能接受”的原因了。

A站用戶:“有人接盤已經很不錯了”

不過,拋開這種落差感,從更加實際的角度出發,這場收購其實也並不像網友吐槽的那般糟糕。至少在A站網站中,不少用戶相關消息情緒穩定,甚至還鬆了一口氣——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髮展,這兩年視頻類網站迎來了高速發展期,根據App Annie的近期報告顯示,從2017年開始,Netflix、騰訊視頻和愛奇藝等視頻類App下載量排進前五。但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A站的境遇依然可以用“糟糕”二字來形容。對A站近年來現狀瞭解的朋友都知道,A站缺的不僅僅是錢,而是什麼都缺。而另一方面,年初被傳估值180億元的快手無疑在A站最缺的部分(資金)能幫得上忙。

A站的另一個致命傷是用戶、流量的流失。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11月,A站的DAU(日均活躍用戶)是160萬,而在2017年年初,這一數字則是800萬,也就意味著不到一年時間裡,DAU縮水了80%以上,搞不好就真像A站粉絲常調侃的,“破綻就靠文章區流量在過活”。而另一邊,快手發展至今最大的優勢,就是“7億用戶,1.2億日活”,可以說這兩個網站在這方面互補性極強了。

快手為何又盯上了A站?

轉過頭來說這場收購中的另一方快手,對於它而言,這次是收購了一家和阿里沒談攏、與今日頭條也未能達成共識、DAU每況愈下、與自己風格南轅北轍相去甚遠的彈幕視頻網站。這樣一筆收購對於它來說,既對原有業務無法起到明顯的裨益作用,為平臺引入的新增流量也極為有限,那麼收購A站對快手到底又有什麼好處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承認自己時尚又新潮是不需要有什麼心理建設的,而承認自己土味又低俗則是需要一定的勇氣的。快手對於自己的平臺定位,就是給三四五線農村青年聚集的直播短視頻網站。“低俗”“奇葩”“low”是很多人對快手這一平臺的第一印象。在抖音沒有火爆起來之前,快手的這一定位也幫助其穩固了自己在短視頻行業中的定位,但是當其他的短視頻開始用高大上的設定吸引用戶之後,快手原先對自己的定位也就成為了平臺發展的枷鎖。

所以快手也一直在尋求自我定位的突破。早前在知乎問答“快手為什麼惹人嫌?”的問題下面,快手就曾打出一套感情牌試圖挽回自己的平臺形象,不過當時被不少網友嗤笑為,“第一次看見把這麼low的炒作說成追求夢想”。至於現在快手爆發對涉及未成年用戶內容審查不嚴等問題,並接連導致下架、整改,最後成立內容專家委員會,這一系列的變動似乎證明了快手原本給自己的定位出現了偏差,現在它繼續一個新的發展突破口,而這個突破口還不能和自己過去的業務太過相似,或許這就是它找上A站的原因。

至於A站和快手之間的碰撞到底會發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是不是會發生“小女初音未來直播吃200根大蔥老鐵雙擊666”這樣的變化,現在我們也還不得而知。總之,不管A站用戶也好,二次元愛好者也罷,調整好心態,還是那句話,對於網站自身來說,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三易生活


有人說,快手這次收購A站是抄底撿了大便宜。這句話不太準確,抄底或許有可能(其實也未必,晚點出手沒準更低),但顯然沒有撿到大便宜。所謂撿便宜是買到了超過價錢的東西,A站標價低了但不代表便宜,因為它的實際價值也同步下降了相應幅度甚至更多。

坦白說,A站近年來一直在走下坡,up主、用戶和員工流失嚴重,處於被掏空的邊緣狀態。我們以用戶這一項指標來看,艾瑞網的數據顯示,A站一年來月度獨立設備一路狂跌,今年4月僅為287萬,還不到去年6月660萬臺的44%。相比之下,B站穩定發展,今年4月的月度獨立設備數達到了6563萬臺,是A站的22倍之多,而且還處於平穩增長的態勢。

如果說目前A站最大的資產是什麼,或許就是品牌了。在提問也說到了近年來A站的估值逐步縮水,從18.5億元到10.3億元,再到7.5億和快手未透露估價,可謂是一跌再跌,比較真實地反映了A站的真實價值。那麼快手在這種情況下還執意收購A站,其目的何在呢?

我覺得快手主要出於這麼兩個目的:

一、為自己正名,擺脫low的外在形象

以往說到互聯網品牌low,我們都會想到頭條和快手。如今,頭條通過商業化後的規範和新產品抖音的崛起,逐漸擺脫了low形象。快手卻仍然深陷其中,空有數億用戶在手,卻難以討好品牌爸爸,這對於快手的商業化非常不利。因此,快手迫切需要為自己正名。

近年來,二次元文化也從亞文化走向主流舞臺,形象日益正面為社會所接受,甚至成為潮流時尚的符號。作為二次元文化先鋒的A站如今雖然落魄,但聲名仍在江湖。將A站納入自己的旗下,讓快手的整體品牌內涵得以充實和延伸,有利於正名轉型。這實際上與頭條推出高逼格的抖音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抖音是頭條的內部產品而已。

二、基於內容價值的深度挖掘

儘管外界對快手上的內容印象是low,但實際上它積攢了非常有厚度的海量內容資源。快手有low的內容,同時也有非常多優質的內容,只是限於產品設計和算法,很難展現給用戶。或者可以說,快手的內容其實是一座富礦,只是它一直沒有合適的開採方法。

在收購A站之後,快手有了一個較合適的內容輸出渠道,可以將快手平臺上一些有特點的優質內容集中到A站,供用戶觀賞。如果大家不信的話,可以去看看B站用戶的關注內容,現在很多抖音小姐姐視頻佔據相當大的比例。而小姐姐內容同樣也是快手的強項,此外快手在各行各業、生活才藝上的視頻內容沉澱,屆時也能夠通過A站愛好興趣的細分用戶獲得相應關注。

當那些有特點的優質內容被深度挖掘之後,快手有望實現內容、創作者和平臺的多贏局面,有利於推動商業化。

快手這次對A站的收購,很多人都在關心A站的未來發展。其實我倒覺得,這樁收購對於快手可能更加重要。如何利用好A站的品牌和平臺,充分挖掘內容價值、實現商業化,將是今後快手的策略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