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太原市某中學一月績效工資表,你們學校的都怎麼發?

起點1終點無


太原市某中學的績效工資表,我認為真正體現出了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之所以被曬到網上,估計是上傳者想要讓人看看現在學校的績效工資發放方案是多麼的不公平。但是,正是因為曬出了這張表,才讓人瞭解了一箇中學教師中的人生百態。



首先,看第一項“教務”,我認為這個學校沒有任何特殊的地方。中層領導只有一個沒有擔課,其他人都擔課。從表上可以看出,這些領導沒有搞特殊化,擔的課節少,這一項無一例外的都比普通教師積分少,其中有個沒有擔課的,可能是校長,這一項是0,中層領導和普通教師一樣積分,哪一點不公平?

然後看“品德”積分,幾乎全部是一樣的,注意,同樣是有個中層這項積分竟然也是0,說明什麼?是這個中層領導品質低劣?我認為很可能是工作的失誤,但是因為工作的失誤品德一項被定為0分,難道別的同志還有怨言?

再看班主任一項,有兩個中層領導也擔任了班主任,並且工作成績也不錯。這樣的中層領導難道不是身先士卒?

然後是教研和考勤一起說,這兩項無一例外的是,所有中層領導都是0,難道這些領導都不參加教研活動,也不領導學校的教研活動?恐怕不是,唯一可以解釋的就是這學校的領導高姿態,不與同志們爭利。這從考勤一項更能夠看出來,難道領導們考勤真的全都是0?任誰也不會相信,可以做出解釋的一定是中層領導記錄考勤,為了顯示公正,就把自己的作為0來記錄了。

中層領導補助一項,上傳者故意用黃線畫著,以顯示領導的特殊化。其實,正是這樣,才更可以使人看明白。這個1142怎麼來的?我大致上看看,基本上低於平均數,最高不超過平均數。也就是說,中層領導承擔的管理工作工作量的計算並不到或不超過全體教師的平均數。我認為這是合理的,因為我發現了其中有個管理者只有這一項才有,其他各項都沒有,也就是說,他是個專職的管理者,不知道是不是校長,我們這裡只有校長才專職管理,就是不是校長,一個專職管理員,獲得的績效佔全體教師的平均數,你還認為他特殊了,他還是領導嗎?其他中層比照他的,也同樣不能算是特殊吧?


最後是彙總的一項,有些人看後或者乾脆只看這一項,認為中層領導不擔課,或是少擔課,比同志們得的多很多。說這話的人要麼是老眼昏花,要麼是有色眼鏡,他們看不到的是,基本上和同志們持平,但確實有兩個比較高的,一個1800多,一個1700多,他們憑什麼?憑的是,這兩個人既擔課,還擔著班主任,還幹著學校工作,他們不應該高嗎?難道應該和只承擔教學工作同等多?學校的工作算是白乾?
確實,在學校裡有部分人,他們認為只有純粹教學,才是一線教師,如果兼任班主任就不是一線教師了,再兼任中層領導,那就更不是一線教師了。還有人認為,學校工作就是教學,除了教學,別的都不能算工作,認為那些工作都是閒扯淡。可以想見,這些人的認識是多麼的荒謬!


初中語文王老師2




我們學校體制內教職員工400+,內含4位校長,中層領導30位。自我為例,以前績效工資年終需要對這一年進行考核,各科室、教研組推選上報,評定“優秀”“合格”“不合格”等次。我得“優秀”那年到手績效9040,“合格”等次到手7000多一點點,不到7100。後來又改革了,具體不太清楚怎麼調整,“優秀”8000多點,“合格”變成6400多了。今年,我們用目標考核獎來評定了,績效大家都均攤,績效加第13個月到手8100左右。我們這裡中層領導的津貼、班主任津貼,市裡為了給普通老師降低分攤的壓力,從財政中拿出10%來承擔還是很不錯的!你們表中的差距好大,有的人好多有的人好少,這樣是怎麼裁定的?



廣土湘


原本看到很多大咖們回答這個問題,不想再來趟這譚水了,但是好多人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我還是表達一下我的觀點,不洗勿噴!


先說一下我的工資吧,工齡10年,助理講師,一月份漲過之後打卡上是2730元,每年大概要交保險,公積金什麼的,400左右/月,績效工資,半年發一次,我這初級教師1800*2=3600元/年,從沒問過領導拿多少,唯一問的就是,我的工作和待遇匹配不,要不要繼續幹?問過之後,自己接著好好備課。

矛盾的重點☞就是領導們工作量少,核的績效工資卻比一線教師多。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不患寡患不均”。並不是自己工作值多少錢,而是,別人比我多分了,我心裡不爽!

這個多分在哪呢?我仔細看了一

下你的表單,並沒有看到不妥的地方,中層有一個補貼,應該是領導們的補貼吧,我不知道你們的分配製度,應該是公佈過的,不會只給一個結果。我是一個教師+班主任,在我們學校,說實話,有些領導可能不怎麼稱職,但是確實很忙,基本上天天在值班,工資比我們高一些也能接受,至於其他的收入有沒有,咱不去考慮。

你們學校的績效拿到手的,整體相


差不多,單獨教務也有一千多的,我覺得沒必要,在網上探討。唯一可能的就是這個領導不合格,換一個!但是分配製度不會變的!如果真的是分配製度有問題,可以去和領導談或者向上級反映,我想在八項規定大力整治的今天,確實不公,會有人查的。

如果只是發出來發洩心理的不平衡,恐怕只會引起更多人對你們工資的羨慕嫉妒,激化地區差異的矛盾,沒有一點好處。


寶媽小八卦


看著好多兄弟學校績效工資發了,羨慕不已。每年我們都得等到學期結束才發,扣除全校班主任費,請假,亂七八糟的錢,到手裡每個月扣了一百多。

我擔任兩個班課,才能拿到屬於我的全額績效工資,工作量不夠,還要扣錢。反正領導說了績效工資就是一塊大蛋糕,切來切去還是大家的,至於拿多拿少靠自己的努力。我去了,績效工資本來就是工資裡的一部分。班主任費用關我啥事,憑啥要扣我的錢。

其他學校元旦一過就發錢,我們總是等到年關再發。考個全校前一兩名發100元, 幾天這錢還得從績效裡出。我就納悶了,人家其他學校是咋操作的?反正我們領導只管拿錢說事。

所以,績效工資這塊大蛋糕真是好吃,人人都有,但人均又不一樣。


溪溪寶寶媽媽


我校的績效工資不分月發。年底統一數字化考核,按每個人的分數來決定你的績效工資。財政撥款分為兩塊:績效撥款人均3.1萬,能效獎人均1.8萬。兩塊相加大約5萬。全校80位財政撥款在編教師,計400萬。拿總金額除以教師考核得分總數,得出每分是多少錢,然後就可以算出你的績效工資了。舉例:2018年,每分績效是278元,我的得分是119分,那我的績效就是33082+效能獎+教研組長獎勵+兩個班主課獎勵+班主任獎勵+其他。

說明一下,校長的獎是教育局考核的,獎勵級別是一等獎10萬,二等獎8萬,三等獎6萬。副校長的得校長的0.8,中層正職得校長的0.6,中層副職得校長的0.4。中層以上幹部的獎勵不在總盤子裡分,由財政另行撥款支付,以確保普通教師的權益。

其他,諸如加班、學科獎、代課費、各種活動經費等,統統由財政另行撥款。

不知道其他地區學校是如何分配績效工資的?

歡迎大家出來吐槽


姑蘇講堂


看完題主的績效工資表,我覺得你們學校還是很幸福的,相比之下,我們就有些慘不忍睹了。先說我們學校績效工資的發放政策。每個月績效工資的基數是五百塊,一百塊預留到放假的時候一起下發。而政策規定校長是普通職工的1.5倍,副校長是1.4倍,主任、副主任和年級長以此類推。每個月下來,基本上都是領導階層瓜分了大部分的績效工資。他們基本每月的績效工資都是上千塊。普通職工一般只有一兩百塊,甚至有的出現負數。

再說班主任的績效工資。你們的班主任津貼有三四百塊,績效工資都有上千塊。我們的班主任津貼只有兩百,還是提升之後的,之前只有一百六。我剛剛查看了一月份的績效工資是367.6塊。作為班主任,每天勞心勞力,結果就這一點錢,還不到平均數,搞得是力不從心。

三說教研和考勤。我們學校只有教研組長有教研費,每月兩百。其他組員都沒有。至於考勤,我們採用人臉識別的考勤制度。全勤是二十分,一分每月大概是一塊錢,也就是說你全勤獎也只有二十塊錢。

總之,說多都是淚。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對我們來說,績效工資就是雞肋,食之無味,還不如不要。績效工資只會把我們的錢拿去獎勵學校的領導幹部而已。痛,很痛。

我是師者道,教育我知道。歡迎大家關注點評,一起談論交流。


師者道


學校教育就是一場盛大華麗的演出,校長是導演,把握演出的方向與節奏,協調各部門人員。老師是光鮮豔麗的明星,中層是燈光師,音響師,化妝師,服裝,道具,劇務……每個人都在努力為孩子們準備一場l知識的饕餮盛宴,只不過有的在臺前,有的在幕後,分工不同罷了。我不是會計,不會去計算水多了幾塊,誰少了幾毛。但是這個工資表至少從表面來看是比較合理的。

1.首先獎懲分明,能夠起到獎勤罰懶的作用。有兩名教師沒有參與教學活動,績效只拿到二三百,還有兩位教師沒有正常上班,他們的績效工資為零。

2.飽受詬病的中層績效基本是合理的,不擔班主任中層幹部,績效略低於班主任,高於普通教師,這是一個合理的範疇,擔任班主任的中層幹部因為除了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還要分擔學校管理事務,這部分人是在學校裡績效工資最高的,這也可以理解,多勞多得嗎。沒有教學任務的中層,只擔任管理事務,績效是1142,不及普通老師。

3.中層的工作冗雜而繁重,各種檔案,資料,彙報,總結,學校活動的前期準備,後期總結,學校的各種宣傳林林總總,還要與局裡的各個科室對接,所以相對任課教師一點也不輕鬆。

4.學校領導確實要深入課堂,加強業務能力和教學研究。但是相對於教課,學校領導更重要的任務是學校發展方向的引領,協調上下級關係,協調教師關係,制定管理制度規範,監督指導各項工作的落實,為教學工作保駕護航,是學校的主心骨和精神領袖。

5.人類社會形成之初到現在,哪來的絕對公平,所謂不公平都是自我內心的慾望的不滿足,所以換位思考很重要。


令狐公子111


從題主所附的"一月績效工資表",並特別標記了"中層"領導一欄情況,用意很明顯。目的已不在於想了解他校的"積效工資"怎麼發。因此,"三味”便直接就該校"一月績效工資表",發表幾個完全不同的看法:


這個積效工資的分配方法,應該還是比較公平公正的。基本不存在"行政領導少勞多得"的嫌疑。

首先,從績效工資數字上看,據計算,總額為62539元,按54位教師人均為1158元。而學校"中層"領導統一為1142元,尚低於教師人均數。

其次,從績效工資分配具體項目看,學校"中層"領導,該有的就有,不該得的並沒要,並沒任何"特權"。如:班主任、教研、出勤3項,均為0,且教務項中,基本比普通教師要少很多。而這些項目工作,作為中層領導應該是正常的。

其實,在"三味"看來,要說存在"不公平"現象,主要還是在於中層領導人數偏多了些,這無疑會加重教師工作量。但反過來想,這是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原因,與學校工作關係不大。

編後語

一個學校必須有行政領導,他們也是一名普通教師。只是在工作任務上分配不同而已,工作也有他們的難處,同樣很辛苦。只要領導們沒有私心,處事公平公正,老師們應予以理解與尊重。學校是大家的,其生存與發展需要大家同心協力。何況大家同事一場也是緣份,走出校門,還是親戚朋友呢。


三味聊教育


看了表,在發表觀點之前我們需要弄清楚幾個問題:

第一:從表中我們不難看出,中層和校長應該都代課的,有教務教研活動,有教學工作量的,山西的規定是校長是普通教師的三分之一吧,副校長是二分之一吧,這在很多學校是沒有的,很多校長甚至主任都是不帶課的,

第二:都說學校一線教師是最辛苦的,這說發不完全準確,學校行政教輔班主任這些幕後工作者,不光要完成自己的教學量,還需要為學校能正常開展教學做大量的工作,我以前也不理解,後來接觸了學校行政工作後,才發現,在一所學校裡最難做的是非教學的工作,如何排課,如何確保學校安全,如何調節各科教師之間的關係,黨建工作,教研工作,等等,遠不是隻備課上課又不是班主任的一些教師能理解,能想到的。

第三:衡量學校工作量,就一定要去關注那些在學校兼職比較多的學校教師,學校行政值班人員為了自己的教學,為了學校正常運轉,要付出的經歷是一線教師無法想象的。

績效工作的發放有中層這一項合理不合理?中層工作確實忙,但也一定要有考核標註,很多學校還配備有大量的幹事,具體幹活的人,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中層,一定要有行政工作考核標註,我之前遇見一個學校在績效工資裡發校長津貼的,能不能這樣發?現在也沒有統一的定論,但校長在制定績效考核標準的時候不能把中層和一些教師對立起來,因為學校中層是學校的中流砥柱,學校教師是學校的聲譽是學校教學質量的保證,更是學校的代言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以前沒有績效工資的時候,校長津貼,中層補助還有班主任費從哪裡來?為什麼現在都從績效工資里扣i?還有就有績效能不能考慮分組,分片或者分科室來考核,這樣在一個組裡工作性質都差不多,這樣分配也相對透明,也更公平。


一介布衣小書生


太原市某中學這張績效工資分配表上的數據,用“觸目驚心”來形容絲毫都不為過。

但是,對於全國大多數公辦中小學校來說,這張績效工資分配表卻非常具有代表性。

咱們先來分析一下這張表格:

1、 從“中層”一欄的數據看,1142元應該是該學校每月人均績效工資數。

2、 該學校的績效工資總量不低。1142元*10個月=11420元,這是30%浮動績效。11420/0.3=38066元,這是該學校人均績效總額。

3、 師德和考勤平均分配,沒有拉開差距,分別為80元和57元。

4、 全校共有15個班級,班主任津貼應該是每月400元。

5、 全校54名教職工,管理幹部16人,幹群比為2.375:1,管理幹部人數佔全校教職工總人數的29.6%。

6、 一箇中層職務津貼是一個班主任津貼的2.855倍。

7、 未帶課領導2人,未帶課非領導1人,在編不在崗1人。

從以上分析結果可以發現,該學校在幹部配置和績效工資分配上存在極大問題:

1、 管理幹部職數嚴重超編。一般來說,中小學校的管理幹部數量應控制在教職工總人數的10%為宜。

有人認為幹部多,則事事有人管,有利於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

其實不然。幹部多,層級也多,影響工作效率;幹部多,部門也多,各部門權限與職責交叉,遇事容易踢皮球。

2、 管理幹部很少帶主課,既佔用了教學編制,又加重其他老師的任課負擔。一箇中層職務的績效工資竟然和全校平均績效工資相當,也就是說,這16名幹部一節課都不上,也能拿到平均數,這簡直太荒唐了!

3、 班主任津貼每月400元不算少,但班主任的工作量及重要性,都不是中層幹部可以相比的。一名中層幹部職務工作量,是一名班主任的2.855倍,這極不合理。

國家自2009年開始,在公辦中小學實施績效工資,本意是想獎勤罰懶、獎優罰劣,更好地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雖然國家一再要求,績效工資分配時,應向教學一線傾斜。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完全走了樣,變成了向領導幹部傾斜。

而這30%的績效工資,並非增量工資,是從教師工資總額中切出來的一塊。絕大多數一線教師沒有拿到績效工資平均數,他們的說法是“割自己的肉餵了領導”。

因此,一線教師普遍對績效工資深惡痛絕、怨聲載道,工作積極性也大受影響。這與設計績效工資的初衷完全悖反。

筆者認為,各地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對中小學校幹部職數設定上限,最好不超過教職工總人數的10%,並明確崗位,競爭上崗;管理幹部津貼原則上不得超過班主任津貼,可依據職務高低適度調整;將30%績效工資歸還教師本人,另設增量績效工資,用於平衡工作量和激勵教師努力工作。


分享教育資訊,觀察教育動態,關注教師群體。歡迎大家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