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 虎扑步行街skr之战,一场积怨已久的流量质疑

文 │ 乒乓媛

最近无数人的朋友圈被“步行街skr之战”刷屏,简单说,就是凡凡的3000万少女粉丝和虎扑60万中二直男杠上了,起因是虎扑网友上传了一段“干音版”视频,质疑吴亦凡在《中国新说唱》中的说唱水平。

此次对战双方实力悬殊之大,堪比赤壁之战。结果本应无需怀疑,但这场持久战却打得难舍难分、各有胜负,更引来无数圈外路人坐地吃瓜。

一场饭圈出征演变为全民趣事,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们对吴亦凡“流量明星”身份和饭圈疯狂控评行为的不满。

事实上,相比前几年观众对流量明星们的普遍追捧,近来人们对流量明星的态度确实不再宽容,甚至不时有质疑谴责的声音流出,路人们对借流量赚取关注度、夺取市场的行为,越发难以容忍。

虎扑步行街skr之战,一场积怨已久的流量质疑

单看今年上半年部分流量明星的成绩就可见一斑。由多位流量明星参与的《高能少年团第二季》只收获了豆瓣4.7、累积播放量7.7亿的成绩,与同期几十亿点击量的综艺相比,表现实在平庸;四大流量之一鹿晗,主演的竞技偶像剧《甜蜜暴击》虽然点击量不俗,但口碑与卫视收视率却一再下跌。

反而一些曾经默默无闻、专心演戏的演员逐渐熬出头来,收获高口碑与关注度。

徐铮监制兼主演的剧情片《我不是药神》虽然没有一位流量明星参演,却取得了超过30亿的票房成绩(目前还在上线),和豆瓣8.9的高评分;《镇魂》即使有五毛特效和奇葩剧情,朱一龙的演技还是被粉丝以0.5倍慢速截屏保留下来。

一边是成绩式微的流量明星,一边是攻势渐猛的实力派演员。无怪乎广大网友惊呼即将见证“流量时代的崩溃”。

虎扑步行街skr之战,一场积怨已久的流量质疑

然而,我们真的能就此断言,流量明星开始走下坡路了吗?

流量仍是万金油

事实上娱乐行业天然就有着追求“流量”的本质,当然,这里的“流量”并非指“流量明星”。

互联网时代,“流量”指在一定时间内网站的访问量,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所耗费的字节数。而人物化的“流量”则是指那些粉丝多、人气高、影响广、商业价值大的明星。

娱乐行业虽然属于文化艺术领域,但商业化早已浸入骨髓。商业代言、商业演出和影视综艺机会等资源,在落到明星身上的同时,也要求给投资商一定的经济回馈。而粉丝对明星“爱的奉献,钱的供养”正是明星商业价值的基石。所以庞大的粉丝基础,就是流量们获取资源的保障,也是他们在娱乐圈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

虎扑步行街skr之战,一场积怨已久的流量质疑

专注表演的演员,能号召的粉丝多是演技粉和随时来去的剧粉,对娱乐圈的资源之争无从了解也并不关心;而流量明星却有大批颜粉、女友粉、亲妈粉等名头五花八门的粉丝,随时准备为蒸煮的前途奉献精力和金钱。

一套荒诞的娱乐圈逻辑因此产生:流量明星风头无两,邀约大把;实力演员却寥落沉寂,无人问津。演员何冰就曾表示自己片约越来越少,担心“是不是已经快被时代淘汰了”。

于是,为了至少有戏可拍,很多演技精湛的演员开始向流量靠拢,希望凭借自己商业价值的提升,争取更多演艺机会。童星出身的杨紫,出演过《心术》《战长沙》等一系列收视口碑双丰收的优质作品,她一直被观众定义为“青衣”型演员。但近来她却突然转战古偶剧,在观众面前频繁“刷脸”,虽然演技依然不俗,但混在俗套剧情中,多少有些浪费。

虎扑步行街skr之战,一场积怨已久的流量质疑

杨紫,以及和杨紫经历相似的艺人,虽然一直将自己定义为“演员”,但却不得不向流量时代低头,俨然成了“流量类演员”。

除了这些自发转型的“流量演员”,还有一些中生代演员(经验丰富的成熟演员),本来一直在默默拍戏,不至于被人遗忘,也不会被过多关注,但却因为突如其来的流量,收获大批粉丝,成了娱乐圈的一个特殊群体:中生代流量。最近走了花路的山争哥哥、C位出道的居老师,都是其中代表。

流量演员和中生代流量的大量涌现,看似是实力演员力压流量明星的一次狂欢,实际上却是演员搭上了流量的顺风车。

虎扑步行街skr之战,一场积怨已久的流量质疑

好剧本难求,好演员怕老

娱乐圈是个宽容的世界,艺人只要有粉丝号召力,能带来高流量回报,就会在其中如鱼得水;娱乐圈又是个残酷的环境,更新换代频繁,对中生代演员并不宽容,失去关注度的艺人,只能黯然退出角斗场。

目前一部分流量明星确实面临困境,但要说流量时代即将结束,倒也为时尚早,至少目前娱乐市场对非流量型中生代演员重视明显不够,实力演员的崛起之路还远得很。

很多年纪渐长的演员,都不得不面对一个选择——是继续在年轻人的世界里扮乖装嫩,还是过早地在中年人的环境中成为孩子爹妈?

这道横亘在中生代演员面前的选择题,就此圈定了他们未来的道路。

虎扑步行街skr之战,一场积怨已久的流量质疑

但当然,有些演员选择第三条路,蛰伏等待,等待一个难得适合自己的角色。机会不是没有,比如何冰遇到了《白鹿原》中的鹿子霖。但市场对男演员更宽容,相比之下,中生代女演员无论走哪条道路,都可能得到个“送命选项”。

选择“年轻”的演员,都是“不敢老去的一代”,她们不得不在偶像剧中扮演着相似度极高的少女心角色。尽管一直被吐槽“违和”“没有上进心”“角色千篇一律”,但其中的无奈与窘迫,只有她们自己知道。

前几天,演员杨蓉就因在《沙海》中扮演“花痴、孩子气”的梁湾,被网友质疑戏路幼稚。作为出道十多年、演技备受肯定的30+女演员,杨蓉只能无奈表示:“不是我害怕老去,而是当今影视圈不允许女明星老去。”

虎扑步行街skr之战,一场积怨已久的流量质疑

而选择“老去”的演员,或许能遇到几个合心意的角色,但更可能不得不面对“不当爹妈就消失”的窘境,成为“非常有名非常美但没有戏演的中年女演员”。

非流量演员处境如此尴尬,除了因为娱乐市场的逐利性,还因为适合中生代演员的剧本实在稀少。

实力才是流量的最佳保障

目前,流量仍是娱乐行业重要评判标准。就连正在进入观众视野中的实力演员,也大多得益于流量的推动力。这个夏天扎堆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实力派演员,和去年圈粉无数的“TF老boys”“达康书记”“潘粤明潘粤暗兄弟”等都是如此。

与其说人们对流量明星不再买账,不如说人们对实力的重视正在超越对皮囊的倾慕。故而曾经在人们眼中完美化身的流量明星,却因为实力不足,逐渐“色衰而爱驰”。观众审美的变化,必然会引发一波流量明星的变迁。

虎扑步行街skr之战,一场积怨已久的流量质疑

今年年初,凭借着现象级选秀综艺《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又一批流量新星被创造出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几代流量们拥有的待遇,如今的他们只多不少。

以前鹿晗和吴亦凡要靠回国发展和恋爱的代价挤爆热搜,今天蔡徐坤染个头发就能让各路大V吵个天翻地覆,真是一浪更比一浪高。

回到吴亦凡和虎扑的skr大战,在这场过程大于结果的口水战中,第一代流量吴亦凡本人亲自参战,似乎也暗示了他身为流量明星对自己实力和定位的焦虑。

是“嘻哈王语嫣”,还是“实力说唱王”,最终都得靠能力证明。

虎扑步行街skr之战,一场积怨已久的流量质疑
虎扑步行街skr之战,一场积怨已久的流量质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