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當CPA遇上王者排名,備考指南在此(附詳細科目搭配與學習方法)

2017考試已經告一段落了,相信不少同學都在著手準備18年的考試,那麼18年應該報哪些科目,科學複習方法是什麼,我們給出最詳細的答案。

當CPA遇上王者排名,備考指南在此(附詳細科目搭配與學習方法)

如何確定2018年CPA考試報考科目:

通過CPA考試,首先要安排六科的報考順序。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提前謀劃好,能夠讓你事半功倍!

@湖北中公會計 hbzgkj還可以領取財會書籍一套哦~

1、提前瞭解CPA考試整體規律與各科特點;

2、對於大多數考生而言,一次性報考六門的可能性不太高,所以合理規劃考試順序,很大程度上決定能否打贏CPA這場持久戰;

3、根據自身學習精力與對時間的把控合理選擇科目搭配,比如在職與脫產備考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

各個科目的特點:

小編這裡將各科難度量化為每一科零基礎備考所需時間,難度可劃分為:《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稅法》>《經濟法》>《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會計是基礎,審計是關鍵,財管是難點,稅法是先決條件,經濟法比較超然,戰略內容少而固定。

從學習角度上, 《財務成本管理》需要掌握和運用公式;《會計》和《稅法》重在理解和記憶知識;《審計》重在理解知識;《經濟法》和《公司戰略與經營管理》重在記憶。

下面小編簡單粗暴地用王者農藥排名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各個科目:

專業階段

1、會計是最強王者,難度大,重要性高。

會計是CPA考試的基礎,也是重中之重。所以沒有基礎的人最好看看企業會計學、新準則應用指南,準備必要的知識基礎。

會計最難的地方在於金融資產與長投,2017年教材已經將這兩部分合在一起,更加符合學習規律。彬哥的教學過程中,一直將這兩部分合在一起進行講解,今年官方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做出了相應調整。

對於金融資產與長投的學習,大家可以緊跟著彬哥的框架法,熟練使用“三段論”;不同的類別有不同的學習套路,結合題目使用六步法或者四步法就可以得分過關。

另外,注意一會計的考試特點是覆蓋面廣、系統性強,因此考生要進行全面地系統地學習。

2017年的會計考試,小編給評:會計的考試內容都偏基礎。廣大考生普遍反映2017年會計難度較低,估計中注協就是想考驗一下大家的基礎紮實不紮實吧。

總結:比起去年,題目還是稍簡單的,更多偏向基礎知識,但是考得又細又碎,很多坑在前方等著。也驗證了彬哥的話:學好基礎是戰勝一切的關鍵!

不過,有那麼少數幾個同學的呼聲,抽在下午場考試的會計可以說相當難了,可能出題人想給掉以輕心的同學們喝點醒酒湯~

@湖北中公會計 衛星hbzgkj還可以領取財會書籍一套哦~

附《會計》科目近18年通過率:

當CPA遇上王者排名,備考指南在此(附詳細科目搭配與學習方法)

2、審計是超凡大師,對於很多人來說與最強王者會計不分上下。

審計是難度比較大的科目,需要一定的會計基礎。考生的反饋經常就是:“明明每個字我都懂,可是連起來我就不懂了(手動無奈.jpg)”,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審計=天書”。

審計工作是在會計工作基礎上進行的,因此會計基礎一定要有。審計需要按照流程走,跟著彬哥的思路,理一下順序,對於廣大考生整體把握審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會計和審計一起報考的時候,要注重這兩門之間的關聯性。

2017年的審計可以說是史上最簡單的審計。相比起去年考完審計時的哀鴻遍野,今年的心情可謂是相當歡快了,很多同學都表示,這真是出題人最良心的一次了。

附《審計》科目近18年通過率

當CPA遇上王者排名,備考指南在此(附詳細科目搭配與學習方法)

3、稅法是璀璨鑽石,雖然難度沒有王者和大師高,但是也需要“操作”的。

如果說會計是王者的話,那麼稅法就是奪目的璀璨鑽石了,讓你不得不去重視。

稅法的處理原則雖然和會計趨同了很多,但是始終保持著自己的處理原則,實際發生原則直接導致了和會計的差異,從而引起了遞延所得稅的發生。掌握好遞延所得稅就能把會計一半左右的知識點聯繫起來,重要性不容小覷。

2017年的稅法考試大部分同學都表示還是比較簡單的,但同時也有少數同學認為稅法很多坑,尤其是大題,很多坑。

附《稅法》近18年通過率:

當CPA遇上王者排名,備考指南在此(附詳細科目搭配與學習方法)

4、財管、經濟法和風險管理:黃金鉑金區別不大。

征服了王者大師包括鑽石,接下來的黃金段位都不算什麼了,當然要比一般的青銅強啦~哈哈~

財管看起來難度比較大,但是套路性非常嚴重,歷年考生,只會吐槽會計審計等等考的偏,出題怪等等,吐槽財管的很少。財管變的不多,也讓我們有規律可循。

按照彬哥的說法“越文科越理科,越理科越文科”。在2017年的CPA備考中,很多考生也發現了這一規律。《財務成本管理》看似需要很多數學公式,但其實可以運用“文科”方式來解決。《財務成本管理》歷年出題相對固定,題型不外乎就那麼幾類,“把真題練熟了,出的題目你差不多都會,你不會的題目,再怎麼費時間精力在考場上也不可能做出來”。2017年BT學員反饋這種方法非常有用,掌握《財務成本管理》的出題規律後,就像“文科”一樣便於掌握了。

彬哥把財管分為:籌資、營運、融資三大塊,以及後面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如果有會計和稅法基礎,財管的難度相應會降低很多。

2017年的財管考試:計算量大到驚人,但就難度而言,其實跟去年的差不多。那麼小編就要說了,咱們平日的日常測驗小同學你們有沒有認真做呢?彬哥強調了財管就是要用考試來要求自己,鍛鍊自己的速度呀~

《財管》科目近18年通過率:

當CPA遇上王者排名,備考指南在此(附詳細科目搭配與學習方法)

戰略和經濟法歷年來看難度並不大,和其他科目聯繫並不是很緊密,本身學習起來並不費力。可是2017年就給廣大考生來了一個下馬威,讓大家不再敢輕視經濟法和戰略了。

2017年的經濟法考試真的可以說非常難了~

《經濟法》近18年通過率:

當CPA遇上王者排名,備考指南在此(附詳細科目搭配與學習方法)

2017年的戰略考試,考了之前基本不會考的藍海戰略、鑽石模型等比較偏冷門的知識點,給了同學們一個大大的驚嚇。

《戰略》近18年通過率:

當CPA遇上王者排名,備考指南在此(附詳細科目搭配與學習方法)

綜合階段

綜合階段還要小編多說嗎?最後娛樂局了呀~

綜合階段測試屬於順理成章的事情,雖然說綜合階段測試綜合了各個科目的內容,但終究屬於是“烏合之眾”,沒有一個統一的主線和領導,所謂群龍無首形不成戰鬥力,有的只是嚇唬人的老虎架子。

曾經說綜合階段測試會有很多實務內容,但是考試畢竟是考試,實務方面的也也會點到為止,有專業階段的知識基礎和適當的培訓學習,每個人都能夠勝任綜合階段考試的要求。所以應對綜合階段考試重要的不是專業知識,而是應對考試的信心!

各門科目的聯繫及報考各門的建議:

(一) 報考科目時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

1、知己:個人學習基礎、所能支配的時間,甚至包括身體狀況都需要考慮在內

2、知彼:對考試科目及範圍、考試時間等都要事先做必要了解。

(二)把握大小年規律

2017年注會考試結束後,很多考生都在感慨傳統最難的三個科目會計、審計、財管今年全面坍塌,在2017年的難度發生了墊底,往年比較簡單的經濟法扛起了難度大旗。

而2016年是剛好把難度低的三科和難度高的三科做了對調。難度較高的三科依次是稅法、會計、審計,難度較低的三科依次是財管、戰略、經濟法。

2015年和2017年的難度排行很相似,難度高的三科依次為戰略、審計、經濟法,難度低的三科依次為稅法、會計、財管。這也就意味著,會計、稅法、財管從2015年到2017年的難度變化趨勢為低、高、低;而戰略、經濟法從則剛好相反。

所以,2018年CPA考試的難度很有可能呈現出會計、稅法、財管、審計難度高,戰略和經濟法難度低的出題趨勢。六科難度也可能整體提升。

但是,如果再分析歷年通過率就會發現,難度的“大小年”和通過率並沒有什麼關係。各科的通過率基本穩定在12%-15%之間,所以,還是要保證自己的分數考到參考人數的前10%,才能最大程度的通過考試。

所以,考生可根據往年規律對要報考的科目進行一定調整,安排相應的複習時間和計劃,以確保最高的通過率。

(三)報考方案:

1.報一門的方案:

其實不推薦只報考一門。CPA考試共六門,而考試有效期是5年,如果一年考一門,你可以考一輩子。

如果因為特殊原因,或者想練練手,那麼推薦如下:

(1)《經濟法》或者《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原因:知識體系相對於CPA較為獨立,即使遺忘也不會影響後續考試。

(2)《會計》。

原因:會計是CPA重中之重,也是最基礎的。在一開始花費精力拿下會計,對於CPA整體的把握以及後續的考證都將大有裨益。

2.報兩門的方案

會計和審計

難度★★★★★

聯繫度★★★★★ 

時間花費★★★★★

一般來說會計和審計聯繫度就比較高的了。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審計就是審會計,那麼自然兩科相輔相成。

審計的流程,可以結合會計做賬來理解和掌握。在學習會計的時候,也可以進行思考,作為一個審計人員,面對會計師的行為如何進行決斷,判斷會計師的行為符不符合規定。

一個是老鼠,一個是貓。做貓的時候可以想老鼠會怎麼做;做老鼠的時候可以回憶貓的思維。

當然,這兩科難度較大,所以在選擇這兩科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準備充分的時間。

會計和稅法

難度★★★

聯繫度★★★★

時間花費★★★★

會計和稅法聯繫也比較多。稅法制度也一直趨同會計準則。但是大家要記住,會計準則和稅法一直是不同的,所以在學習的時候就可以有針對地進行區別。

當然,學習稅法也有利於會計的學習理解。會計中應付稅金及附加等等科目都是一筆帶過,對很多考生而言可以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此外,會計的大題經常也會出增值稅的計算問題,有稅法較好的知識也有利於這些大題的得分。

學習稅法,可以順著會計增值稅計算的思路來,按照彬哥的套路,一步一步往下做,就可以做出來。

所以學習會計的時候學習稅法是個不錯的選擇,對於整體把握會計教材幫助都是很大的。

經濟法和稅法

難度★★ 

聯繫度★ 

時間花費★★

經濟法和稅法兩者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屬於法的範疇,但是稅法不屬於注會經濟法範疇。而且稅法考慮的是實體如何徵稅,經濟法考慮的是法律關係,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層次,兩者基本上可以說沒有什麼聯繫。

戰略和經濟法

難度:★★

聯繫度:★★ 

時間花費:★★★

戰略和經濟法大家可以理解為傳統的記憶科目,也是傳統較為簡單的科目。當然,2017年考試有失偏頗,但小編這裡還是照顧大局,將這兩科作為最簡單的科目。

各位考生如果時間不充足,同時想多過幾門寫在簡歷上,這未嘗不是一種選擇。當然,初試牛刀的考生想獲得一些信心也是可以的。

3、報三門的方案

新制度因為有六門,所以大多數人選擇一年三門的速度報考,加上最後的綜合階段測試,大致三年通過注會。這樣的速度適中,不會很有壓力感,也會讓你保持學習的盡頭。此外還避免考綜合的時候忘記了前面的東西。

(1)會計、審計和其他

難度:★★★★★

這個組合中會計和審計兩座大山拿下,之後就輕鬆很多。正所謂一鼓作氣,那麼在第一年就考過去,之後會輕鬆很多。

(2)會計、財管和非審計

難度:★★★★

財管很多人是很惱火的科目,如果你也是這樣的情況,建議將財管放在第一年考。

(3)審計、財管和非會計

難度:★★★

相對於第二點來說,審計比會計難度低一點,是上一點的替代選擇。不過還是建議各位考試在第一年就學習會計。

(4)會計、稅法和經濟法

難度:★★★★

這個主要突出的是會計和稅法的關係,以及經濟法和稅法的聯繫來考量的。

(5)審計、稅法和經濟法

難度:★★★

這一選擇相較上一選擇降低難度。

(6)財管搭配非會計審計

難度:★★

這種組合比較輕鬆,適合一開始不自信,想要試試的考生。或者第一年時間不充分的考生也可以這樣選擇。

(7)其他組合,兩個聯繫比較緊密的科目,加上戰略或者經濟法作為調劑

這類選擇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小編這裡不做贅述。

4、報四門的方案:

(1)會計、審計、稅法和經濟法

難度:★★★★★

(2)會計、審計、風險管理和稅法/經濟法

難度:★★★★★

(3)財管、風險管理、審計和稅法/經濟法

難度:★★★★

(4)審計、風險管理、稅法和經濟法

難度:★★★★

其他方案主要考慮到自己的基礎、時間安排和未來的計劃。

5、報五門的方案

可以在之前分析的基礎上,增加一兩門比較簡單的或者自己擅長的科目。

6、報六門的方案

根據往年的情況,報六門過四五門的比較多;報四五門過兩三門的比較多;報兩三門的過一門的比較多;報一門的大部分都沒過。這裡不是說要你多報,是讓你理性對待,很多人在學習中途都會放棄一些科目,大部分都是因為對自己不夠了解,沒有理性判斷自己的時間和學習能力。

全科通過的大神雖然少,但是每年都有!全國數量都在20個左右,但是BT學院勵志讓這個數量翻倍!

2016年,彬哥一個人帶出7個人過六科,15個人過五科,這都是可查的,也給了廣大的考生以極大的信心。CPA考生不是那麼可怕,關鍵是學會方法!歷年來六神班的經驗都指出,如果決定報名多科,就要踏踏實實跟著彬哥的進度,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堅持下來了跟得上,一次性拿下六科不是問題!

如果考生時間充分,或者有毅力堅持擠出時間,我相信彬哥會給你一個奇蹟!

4注會學習方法

這裡介紹一種學習方法(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可以取其精華)。

關於16年通過率,2016年從3月15日開課到10月考試,彬哥基本帶大家每科都學習了4-5遍以上了。截止12月5日,已經核實的一次過六門的學員共7名(提交了13個,還在審核,全國每年一次過六門的大概20個左右),一次過五門的15名(已核實名單),一次過四門及以下的幾百名。要知道這個成績是基於BT學院市場佔有率不到0.4%的前提下的(16年報名注會的近100萬人,BT學院學員4000多個)。

2017年成績還沒有出來,不過大家都相信,我們的成績只會更好!讓我們拭目以待!

現在,跟大家分享一下幾個學習方法,期待對各位有所幫助。

框架法學會去總結每科的框架,每科總有自己獨特的框架。比如會計:我們可以將會計的所有資產全部拿出來,包括金融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然後用三段論來概括,都是從“購入(外購或自建)——後續計量(折舊、攤銷、攤餘成本、公允價值、成本法權益法)——處置(賣掉怎麼影響損益)”,所有的資產我們都套進這個框架就行,然後學習起來進行對比學習,或者做成一個表格,甚至自己用 20 分鐘把這塊背誦一遍也行;再比如稅法,其實稅法不管怎麼亂,都是從“納稅人、徵稅範圍、稅率、應納稅額的計算、稅收優惠”五個方面去學習,比如增值稅看似很亂,其實我們如果也可以歸為這五個方面。(空間有限我不詳述,如有需要可以聯繫小編索取課件和語音)。

三遍法:不知道你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沒有經常遺忘的這種習慣!其實不是你們基礎差,是因為學習方法錯誤,我經常倡導三遍法,就是我們昨晚一些習題之後,特別是經典習題,我們應該馬上連著做三遍,不用等待,假設第一遍你需要 30 分鐘,第二遍就只需要10 分鐘,第三遍就只需要 3 分鐘了,不要小看後面這個 13 分鐘,這兩遍可以徹底幫你打通關節加深記憶!

改錯本法:我們的改錯本首先必須手寫,不要想著藉助各種軟件,基本沒用!其實 每個人的定勢思維非常恐怖,第一遍錯誤,你簡單看一遍,基本會原封不動的錯第二遍。因此一定要建立改錯本,改錯本越到考前你會發現越好用!改錯本該怎麼建立?首先簡單的題目可以抄寫,太過複雜的不用抄寫,直接寫出問題所在;其次,一定要在每道題的下面寫一下自己錯在哪裡,思維誤區在哪裡,這個題目的經典之處在哪裡;最後的最後,一定要去多翻多看,而且要學會經常刪掉改錯本上面已經掌握的題目!

真題法:學注會或者司考這種考試,一定要扔掉模擬題!!你們想想看,書就這麼厚,每道題都是有題眼,有考點,我們考了這麼多年了,考點其實都八九不離十了,再多的只是稍微變換一下形式了!而且真題的出題思路具有一貫性,而模擬題其實出題思路跟真題沒多大關係,你們應該做模擬題有種感覺,感覺這個題很陌生,其實不是難,是因為他的出題思路跟真題沒有什麼關係,我們一定要做真題!怎麼做真題?我訓練學員的方法就是,整套整套的訓練,然後就抓出一些專題再做,然後將選擇題打亂重新做,反正就是達到熟透的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