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军队里怎么划分军衔的?

草根公益


你好,迷彩派论剑来回答这个问题。

别的国家的军衔制度在这里不过多解释,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衔制度。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衔主要分为将官、校官、尉官、士官、士兵以及专业技术和文职人员六种,其中以上将级别最高,列兵级别最低。其主要划分如下(由高到低):

将官主要分为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分为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可以分为上尉、中尉、少尉;士官可以分为一级军士长、二级军事长、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士兵分为列兵和上等兵;文职和专业技术军衔则是分为三级以上和三级以下两种。

作为一名从部队退伍的老兵在这里再详细介绍一下:当兵入伍第一年授衔是列兵,第二年是上等兵。到了第三年被授予下士军衔、(服役期三年)第六年被授予中士军衔(服役期三年),这是初级士官阶段;到了服役第九年被授予上士军衔(服役期四年)、第十三年被授予四级军士长军衔(服役期四年),这是中级士官;第十七年被授予三级军士长军衔(服役期四年)、第二十一年被授予二级军士长军衔(服役期五年)、第二十六年被授予一级军士长军衔(服役期五年)。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服役年限的问题,每年的老兵退伍之后开始算起的。打个比方说我2009年12月入伍,2014年11月下士服役期满转为重视军衔。而这个中士军衔就是在当年老兵退伍工作完成之后开始算我第六年也就是中士服役期开始,也就是2014年的12月开始算起。


防务锐视界


解放军的军衔体系大致分为士兵、士官、军官和文职。其中士兵分为二级,士官七级、军官分为三等十级、文职人员没有军衔(军衔部位由其他标志代替)。其中军官分为专业技术军官和非专业技术军官,文职又分为专业技术文职和非专业技术文职。

士兵

士兵军衔分为两级,分别为列兵和上等兵。其中列兵为现役义务兵第一年,义务兵第二年晋升上等兵。军衔底色海陆空三军分别为松枝绿色、深藏青色、蓝色。

士官

士官军衔分为七级,由低到高为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服役期满30年可以直接在部队退休,其中一级军士长是最高级别,享受副师待遇,数量也并不多。军衔底色海陆空三军分别为松枝绿色、深藏青色、蓝色。

军官

军官分为三等九级,由低到高分别为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少将、中将、上将。除此之外还有一套职级体系,分别为排级、(副)连级、(副)营级、(副)团级、(副)师级、(副)军级、(副)战区级、军委级。职级与军衔存在对应关系,详细见下图。与西方军衔体系不同的是,解放军设有大校军衔,没有准将军衔。军衔底色海陆空三军分别为松枝绿色、深藏青色、蓝色。

文职

很多人对文职干部存在误区,认为某些人特别是文化艺术类的军衔很高。其实文职干部不存在军衔这一说,对文职干部高低的区分专业技术等级。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由低到高为:专业技术14级、专业技术13级…(中间省略了,按数字倒叙)…专业技术2级、专业技术1级、专业技术特技。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由低到高为:办事员、二级科员、一级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局、正局。

其中在标识上只有两种,一种是专业技术三级及以上和专业技术三级以下。军衔底色海陆空三军分别为松枝绿色、深藏青色、蓝色。

资历章

另一个大家去分不清的就是胸前挂的花花绿绿的小格子。在外军制度中,胸前佩挂的是勋表,简单来说就是勋章的简化版,不可能每天带着一堆勋章在身上,就算人受的了衣服也受不了。但是解放军由于勋奖制度并不完善,目前胸前佩挂的是资历章,简单来说从资历章你可读出军官的服役总时间和职级。下图为排布方式,其中排、连级只有一排,营两排、团三排、师四排、军五排、战区六排、军委七排。但是无论几排第一排中间的那个代表职级。

其中第一排中间格子为职级,一颗星为副职、两颗星为正职,不同颜色对应不同职级,比如下图。剩下的部分代表年限,每个图案代表的年限不同,将所有格子年限加起来就是总的服役年限。下图为图案年限对应图。

举个例子,下图资历章排布为6排,第1排中间为金黄色两颗星,推定为正战区级。服役年限为1+2+3+4+5+1+2+3+4+5+1+2+3+4+1+2+装饰一共43年。

再举个例子,下图资历章排布为3排,第一排中间为紫色两颗星,推定为正团级。服役年限为1+2+3+4+5+1+10+装饰一共26年。


雏菊西瓜Peterpan


我国的现役军人包括:士兵、士官、军官和文职干部。士兵军衔分为:列兵和上等兵,第一年是列兵,第二年是上等兵;士官军衔分为七级: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和一级军士长。其中,一级军士长被大家尊称为“兵王”。军官军衔分为三等十级:尉官:少尉、中尉和上尉;校官:少校、中校、上校和大校;将官:少将、中将和上将。其中,上将是我国目前最高军衔。文职干部是指被任命为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办事员级以上职务,不授予军衔的现役军人。但是,文职干部也有自己的领章和肩章。士兵只有义务兵,士官分为:指挥士官和专业士官。军官分为:普通军官和专业技术军官。文职干部分为专业技术文职干部和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以下是我国士兵和军官的军衔:




朴实的大车


这个问题应该这么回答,分为解放前和解放后,解放后又分为1955年授衔和后来的恢复军衔时期。

解放前我军没有军衔,只有职务。

1955年我人民解放军开始给三军第一次授衔,大家都知道,大元帅军衔本来是专门为毛主席设定的,但毛主席坚决不要,就没有授出去。

然后是授予朱德为首十人为元帅,授予粟裕为首的十人为大将以及上将,中将和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和少校,还有大尉,上尉,中尉和少尉。

军士三级,上士,中士和下士。

兵两级,上等兵和列兵。

1988年恢复军衔时,不再设大元帅,元帅,大将和大尉,而以一级上将为最高军衔,但一级上将没有授出。

此次授衔士兵出现军士长和专业军士,其它没有变化。

1999年军衔再次改革,主要是士兵军衔的变化,增加士官军衔一到六级,列兵和上等兵。

现行军衔军官还是三等十级。

士官由低至高为,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到一级军士长。


兵天兵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加强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制度经历了1955年至1965年首次军衔制、1988年后恢复军衔制两个历史时期。

新的军衔制进一步理顺了军官的编配关系,有效地调整军官队伍的比例结构,对于增强军人责任心和荣誉感、提高军官素质,加强军队的指挥、管理、保障和协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是深化军队改革的重要步骤,标志着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军官军衔共分3等10级,即: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武警军官警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武警”。专业技术军官,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还另设有文职干部与学员军衔,但关于文职干部的改革条例也已经下发,今后文职干部将不再属于现役。

士兵军衔制分为士官和义务兵。

士官军衔设置由低至高为: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武警部队还设有礼仪士兵军衔,分为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2等5级。

目前我国的军衔制与其他国家军队相比更加全面,完善了军队的管理体制,也更加的符合我国、我军的实际情况,充分保障了“能够消灭一切来犯之敌,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中国军人热血志向和崇高精神。


冰雹蓝天


怎么划分军衔大家回答的都对,我就不再罗嗦一遍了,我主要解释一下军衔靠什么晋升。

军衔是军人的荣誉和象征,只要是个军人就会有军衔,军衔对军人的意义非同小可,在军衔制为主的国家,一切看军衔说话,军衔就是军人的一切。

我国虽然并不是彻底的军衔制,军衔对一名军人也是极其重要的,对军人的处分项目中,降衔是仅次于开除军籍的第二严厉的处分项目。

我国军官的晋升是军衔和职务两条腿走,军官可以只升军衔不升职务,也可以只升职务不升军衔,总体来说还是以职务为大,军衔为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军职务和军衔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存在一衔多职和一职多衔的情况。

举例来说,一个上校:对应的职务可以为:旅级正职、师级副职、团级正职。可以干团长,旅长,副师长。

军衔一般四年一调,级别一般三年一调,这就是老生常谈的三年一调级,四年一调衔。年头代表资历,年头够了就有晋升的机会,可以给你升职,也可以不给你升职,如果你表现够优秀就可以晋升职务,表现不好就没有。我原来部队有个排长就被压了6年,干了6年排长也没升上去,如果你够优秀,6年够能升两级干到副营了。

转业军官中校相当多

军衔到中校,级别到副团是个坎,有2/3的军官倒在了这个坎前面,团以下还属于基层单位,有足够多的职位(参谋、干事、助理、协理)容纳基层军官。团以上就没有那么多职位了,基本上3个军官里要走2个。再往上就是大校和副师,选升制,到这一步要卡掉百分之九十九的军官,能升成将军的军官是凤毛麟角,军中精英,必须要有过硬的军功才能称为将军。

战士的军衔没什么好说的,到年头就升,士官也是这样,到年头一选改,不存在提前或者推后,行就上,不行就退伍。


一坑四弹


中国军队军衔分为军官军衔和士官军衔两类!

其中军官军衔分为将官、校官和尉官三等十级!如上图所示,其中将官为最高等级军衔,包含上将、中将、少将三个级别。而上将又是现行将官军衔中的最高等级。一般只有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各大战区正职主官(战区司令、政委)等才能被授予!而中将则授予副战区级主官(战区副司令、副政委)等、以及战区海陆空军司令等。而少将则是集团军正副军长的主要军衔!


而校官作为第二个等级的军衔包含大校、上校、中校和少校四个等级。其中大校主要授予正师级别的军官。而上校主要授予副师长级别(正旅长级别)以及正团长(副旅长)级别的军官。而中校则主要授予副团长级别的军官!少校主要授予正营长级别的军官。

军官中最低一个级别为尉官,分为:上尉、中尉和少尉。其中,上尉主要授予副营长级别和正连长级别的军官,中尉则对应副连长级别军官,所有军官军衔等级最低的少尉对应排长级别军官!

至于士官根据级别由高到低可以分为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共七个档次。其中资深的军士长可以担任排长或司务长!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军官军衔,虽然上面给出了具体的职务与军衔对应的大致情况,但是实际上可能存在一个军衔对应三个职务的情况。比如中校军衔可以担任正营长、副团长、和团长三个级别的军官!


地震博士


国民党军在军衔定制上的奇葩规定

军衔是各国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军人荣誉的象征。军衔代表军人的职务和权力,因此,每个国家在军衔的定制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一般来说,军衔的定制是按照军人入伍的年限、资历、军功、职务来确定的,但在民国时期,国民党军队在军衔上确有着不同一般军队的做法,很是奇葩。下面就说一下国军在军衔上的奇特规定。
中将加上将衔
在国民党军队中,我们常看到有的将领的军衔是中将加上将。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在国军系列中,上将的名额是有限的,不可随意变动。如一个中将因职务或军功需要晋升时,但此时又没有上将名额的空缺,便这样变通一下。中将加上将衔后,军服上配戴上将军衔,行使上将职务和权力,但薪俸仍按中将最高级给。等到上将名额空出来,再晋补。如:卫立煌等、胡宗南等。
上校、少将配戴中将军衔
我们从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到或知道,国军中不少上校、少将却配戴中将军衔。如:
戴笠在1938年任军统副局长(主持工作)时,就配戴少将军衔,后来又配戴中将军衔。实际上,戴笠是1945年3月才晋升为少将的,死后追赠为中将。
廖耀湘在1947年10月底被任命为第九兵团司令时,他的军衔仅是上校。廖耀湘1948年9月才被授予少将军衔。
著名将领胡琏1944年8月被任命为国军第十八军军长时,他的军衔也是上校,胡琏是在1945年6月才晋升为少将军衔。
孙立人1944年5月任第一军军长时,也是上校,他是在1945年3月才晋升的少将军衔。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来,当时的国军晋升军衔时,必须根据年限和资历,而不是根据军功或职务。这就出现了很多低军衔,实际却配戴高军衔的奇葩情况。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雲绯文学号:芳绯文学
欢迎点赞和评论

雲绯


义务兵分为列兵和上等兵;士官分为下士、中士、上士,还有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军士长;军官分为尉官、校官、将官。

1.义务兵。第一年军衔是列兵,就是一道拐;第二年是上等兵,两道拐。

2.士官。义务兵服役2年后,如果表现可以,愿意留队可以转下士,3年后可以转中士,3年后转上士,4年后转四级军士长,尔后再继续转三级、二级、一级,这几个都是越来越难了。

3.军官。尉官、校官、将官,除了校官是少、中、上、大四级外,其他都是少、中、上三级。一般本科毕业直接定中尉,尔后逐级晋升。到了少校,一般是转业的高峰期。能够干到中校以上的就不多了,大校以上包括将军的更是微乎其微。

如有关于报考军校、入伍参军及后续发展相关的问题,欢迎关注咨询。


起步一二一


军衔产生于西欧,一战前已经很完善了。

国家元首为武装部队总司令,

总参谋长和集团军司令为上将,

军长为中将,

师长为少将,

旅长为准将。

团长为上校,

副团长为中校,

营长为少校,

连长为上尉,

副连长为中尉,

排长为少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