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荀子每日经典修身一

荀子每日经典修身一

【荀子每日经典】修身一

——木白研修荀子《修身》

第一

1.原文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曰:“噏噏呰呰,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此之谓也。

2.译文

看到善良的行为,一定要一丝不苟地拿它来对照自己;看到不好的行为,一定要心怀恐惧地拿它来反省自己;善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洁身自好,以保持善良;不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要被害似地痛恨自己。所以恰当指责我的人,就是我的老师;恰当赞同我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贼人。君子尊崇老师、亲近朋友,而极端憎恨那些贼人;爱好善良的品行永不满足,受到劝告就能警惕,那么即使不想进步,可能么?小人则与此相反,自己极其昏乱,却还憎恨别人对自己的责备;自己极其无能,却要别人说自己贤能;自己的心地如虎狼、行为似禽兽,却又恨别人指出己恶;对阿谀奉承自己的就亲近,对规劝自己改正错误的就疏远,把善良正直的话当作对自己的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戕害,这样的人即使想不灭亡,可能么?《诗》云:“乱加吸取乱诋毁,实实在在很可悲。谋划本来很完美,偏偏把它都违背;谋划本来并不好,反而拿来都依照。”就是说的这种小人。

荀子每日经典修身一

3.木白分析

在修身篇,荀子首先提出了君子处事和小人出事的一个对比。也是善与不善采取的一个态度。君子处事是见贤思齐反观自己。“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所以君子之道是尊崇老师、亲近朋友,而极端憎恨那些阿谀奉承的人;爱好善良积极进步,虚心接受告诫,从而无为而治,不用刻意追求成功,最后也会成功。而小人处事态度正好相反,小人自己能力不行,还想让别人夸赞和奉承自己,不接受批评和劝谏,所以“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这样的人,虽然不想失败,也会失败。这就是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正如弟子规说:“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过错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恭维自己就高兴,那么,有损德行的朋友就会来与你接近,对你有益的朋友就会和你远离;听到别人赞美自己就感到惶恐不安,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欢喜接受,经常这样做,那些正直诚实的人,就逐渐与你亲近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