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5年40億,攜手定位的洽洽新品能搶到三隻松鼠的菜嘛?

文 | 張夏雨 發自上海


“過去幾年,我們的日子比較好過,太安逸,導致我們的狼性不夠。”洽洽食品董事長陳先保說。


於是,近兩年,洽洽動作頻繁——組織架構調整、建立員工激勵制度、產品升級……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其與里斯中國達成合作,並揚言要在5年內,讓洽洽每日堅果實現40億銷售額,這意味著“再造一個洽洽”。


1

目標直指40億

日前,“贏響世界——2018洽洽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峰會暨里斯定位發佈會”在上海召開。

洽洽董事長陳先保、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里斯中國公司總經理張雲、國際堅果及乾果協會(INC)主席 Pino Calcagni 及洽洽食品(以下簡稱:洽洽)主要經銷商客戶等悉數到場。

5年40億,攜手定位的洽洽新品能搶到三隻松鼠的菜嘛?


儘管“大咖”雲集,但當天會議的“C位”當屬小黃袋每日堅果——上臺發言者大多提及該產品的運營。

至於原因,如張雲所說,“在聚焦瓜子品類的同時,洽洽會把每日堅果打造成為未來的主幹品類。”

比“主幹品類”更為具象的描述是:小黃袋每日堅果未來5年的營收目標是40億規模。

5年40億,攜手定位的洽洽新品能搶到三隻松鼠的菜嘛?



對標一下的話,2017年洽洽營收36億元。上述目標就意味著,再造一個“洽洽”。

對產品發展空間的嚴密計算,狂妄,還是有夢想?目前未可知。但業內廣為接受的是,每日堅果已展現出成為“爆品”的可能性。

2017年,洽洽推出每日堅果產品。一年多的時間裡,該產品累計營收達4億元;今年上半年,百草味推出每日堅果產品,有百草味高層聲稱,該產品在2個月累計營收達1億元,預期是,“明年衝到10億元。”

來自天貓快速消費品事業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中,每日堅果的搜索量在整個堅果品類裡排名第一。

洽洽此次會議的舉辦宣告著,它“看好”小黃袋。

當天,洽洽總裁助理王斌闡述了,小黃袋每日堅果產品在“新鮮”與“穩定”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張云為小黃袋每日堅果打造了“暢銷歐美四十國,當然更值得信賴”的口號,並提出“小黃袋”的“視覺錘”。

值得注意的是,洽洽在多款產品上,試圖建立包裝袋顏色與產品的聯想。其稱傳統香瓜子系列為“紅袋”、山核桃瓜子系列為“藍袋”。

會上,陳先保與江南春完成了合作簽約儀式。

陳先保還表示,公司在小黃袋每日堅果的品牌宣傳上投入1億元左右,包括2萬場每日堅果mini秀(試吃、陳列、促銷)等。

5年40億,攜手定位的洽洽新品能搶到三隻松鼠的菜嘛?


有經銷商告訴快消記者,中秋期間,小黃袋每日堅果開展了禮盒團購活動,市場反饋良好。近期,這款產品單月銷售業績最高突破4000萬。


此外,相較於三隻松鼠等品牌,洽洽在線下渠道優勢明顯,除KA、便利店外,能完成在高鐵等特通渠道的鋪貨。


2

為“造血”大“換血”

有投資人士近期對洽洽進行了考察,他觀察到,“目前洽洽事業部領導基本調整到位,總監以上均為新提拔的80後,業務條線以內部PK晉升為主;職能條線以外部專業人才招聘為主。

5年40億,攜手定位的洽洽新品能搶到三隻松鼠的菜嘛?

事實上,近幾年,洽洽為“造血”施行了多種舉措。

陳先保在2017年股東大會上總結稱,包括完成組織架構調整——將原有的5級變為事業部和BU制。

建立員工激勵機制。團隊有新品立項,公司給予5萬元費用支持;新品通過試銷審批後,若市場反應良好,公司給予相關團隊50萬-150萬營銷費用支持;新品第一年銷售額的千分之六將作為相關團隊獎金(上限150萬)。

陳先保還提到,“2017年是藍袋瓜子上市第二年,銷售額實現5.3億元,毛利43%。該產品研創團隊負責人現已提拔為國葵事業部和營銷中心的老總。”

此外,洽洽還引入了TPM精益生產系統。“我們請了前聯合利華相關總監負責管理,每年150萬。對公司生產線上食品安全、生產質量和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積極改革的背後,是2013年-2016年,洽洽的“內外交困。”

內部,洽洽陷入主營業務營收增速滑落的境況;外部,洽洽“遭受”來自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等零售服務企業崛起帶來的“衝擊”。

而洽洽的“改變”伴隨著企業創始人陳先保的“迴歸”——擔任洽洽食品總經理一職。

2014年,洽洽葵花子業務營收增速斷崖式下滑。


5年40億,攜手定位的洽洽新品能搶到三隻松鼠的菜嘛?


次年(2015年)陳先保“出山”,任洽洽食品總經理一職。洽洽的業務與產品有了新動態。比如,洽洽焦糖、山核桃瓜子新品於2015年上市。

2016年,洽洽在電商渠道投入精力。彼時有業內人士評價為,“做的一般。”線上渠道“淪”為新品“試銷地”。

2017年,員工激勵機制、產品原料升級等系列措施顯效,“新品藍袋系列高速增長、黃袋每日堅果開闢增量市場。”

期間,洽洽聘請“外援”,與里斯(中國)團隊達成合作。

里斯團隊給洽洽的建議是:聚焦瓜子品類和每日堅果,資源集中;利用自身領先地位的“資源”,確立全球的領導者定位,如“享譽世界的中國瓜子”。


5年40億,攜手定位的洽洽新品能搶到三隻松鼠的菜嘛?


月前,陳先保在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繼續砍掉低毛利的品類。”日前,張雲成為會議的首位發言人,並擁有最高的演講時限。


二者合作的“契合度”可窺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會議中,張雲表示,“品類王通常佔據品類價值的70%-80%。”於此同時,“達到3、4成的市場佔有率較為容易,達到7、8成的市場佔有率非常難。”企業需要“收割區域市場”“承擔行業領導者、消費者教育的責任”“品類分化產品創新”等。

對此,陳先保對洽洽經營狀態的總結,或可以回應張雲列舉的上述“挑戰”。陳先保提到,“過去幾年,我們的日子比較好過,太安逸,導致我們狼性不太強。”

5年40億,攜手定位的洽洽新品能搶到三隻松鼠的菜嘛?


3

上規模路還遠

中國堅果炒貨食品市場潛力與國際地位如何?

市場潛力方面,國際食品飲料巨頭紛紛用“產品佈局”投票。

以百事為例。今年7月,百事公司拿下澳大利亞堅果品牌“慄祺”的商標許可和經銷協議。9月始,慄祺品牌的杏仁、夏威夷果和每日堅果產品在中國上市。

對此,百事公司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柯睿楠表示:“隨著消費者對健康和營養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進入中國的堅果產品市場將成為我們增長戰略的一個關鍵部分。”

國際堅果及乾果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堅果消費國之一,消費了全球45%的核桃和21%的松子仁。


央視網報道,“美國佐治亞州生產的碧根果有70%都銷往中國。”


同期,越來越多的國際堅果炒貨行業會議選擇在中國舉辦。

5年40億,攜手定位的洽洽新品能搶到三隻松鼠的菜嘛?


儘管消費市場前景廣闊,中國堅果炒貨行業鮮少有達到百億營收規模的企業。

此背景下,中國堅果籽類發展聯盟應運而生。


有聯盟成員表示,產業聯盟需推動堅果炒貨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融合


“融合的密度和範圍越高,產生的協同效用越高,從而擴大行業規模。”具體而言,如研究種子基因、存儲標準、工藝參數等。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堅果炒貨專業委員則積極組織聯盟會議,積極推行“每天一把堅果、瓜子,有益健康”的消費者教育,創辦“917中國堅果健康周”活動。

有業內人士向快消記者表示,市場開拓成本越來越高,通過產業聯盟可以實現營銷整合和資源整合,“

大企業降低成本,小企業借船出海。

此外,聯盟也有助於“創新點”推行,洽洽在聯盟內號召同業在瓜子產品外包裝上印刷“營養成分表”等。

不過,有聯盟成員指出,要看到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融合的路還很遠。企業需堅守初心,邊學邊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