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赵云指挥的箕谷之战,战败了,是赵云不会打仗吗?

殿下~



箕谷之战,赵云是必败的,跟会不会指挥,会不会打仗,没有任何关系!!?就算他再会打仗,就算孙武、吴起在世,也无法改变箕谷兵败的结果!

箕谷之战,发生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战役中;当时诸葛亮急于北伐,表面上看是浩浩荡荡,有势不可挡之势;而实际上呢?他们却处于劣势,而且还是是大劣势;他甚至连一道防御曹操大军的屏障都没有,所以他只好采用声东击西之计,希望可以在街亭,建起一道屏障;

他扬言从斜谷道出兵,假意进攻曹魏郿县,以吸引曹真主力大军回防郿县;然后派遣马谡领兵,进驻街亭,与曹魏大将张郃争夺街亭的实际控制权!当然最后以马谡大败而归!!赵云、邓芝本来就为疑军,兵微将寡,而他们的对手,恰恰是一个强者,是曹魏主力曹真大军;赵云、邓芝的疑军,要与曹真交手,其胜率基本为零!!而且又不能不交手,既然是为了拖住曹真,就必须去攻打郿县!!而且还不能演得太假,否则曹真回军街亭,马谡更加完蛋了!!!


其实马谡街亭战败,已经标志着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失败;蜀军全线溃败,已成既定事实,赵云、邓芝这股疑军,也不可能例外;他们能做的,只有减少损失,使自己败得没那么惨!!!当然!最后他们做到了,迅速收缩军队,固守险要地势,使战败的损失降到了最低!!!从这一点看,赵云、邓芝不算失败!!!


爱尚文史



虽然很多云迷不承认,但是事实上,箕谷之战的结果,是赵云的客观作战能力的体现。赵云一直以来就是一个贯彻“正战”,而非“奇战”的人,而且他是一个儒将型人物,与诸葛亮类似,但能力远不如。赵云在治军方面是有一套,而且纪律严明,这也是为什么他能率军,却很少打仗的缘故。


说回到箕谷之战本身,引《三国志.曹真传》: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帝遣张郃击破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史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将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


这里的关键,【帝遣真督诸军郿】,是魏明帝派遣曹真在郿县督诸军,根本没在萁谷。所以箕谷之战,赵云的对手,根本不是曹真。


而《三国志》: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另云于邓芝往拒,而身攻祈山。


这里的【遣大众当之】,光从字面上解释,既有可能是派遣,也有可能是亲率。但联系曹真传里面的说法,当时曹真在郿县督诸军,主要的方向是张郃的街亭战,所以本人是不会出现在箕谷,所以只能认为是派遣别人去的箕谷和赵云做战。


所以这个战役,并非是赵云输给了曹真,而是输给了曹真派来的对手。当然,这当中因为赵云是疑兵什么的其他暂且不说。只就正史记录,足以说明赵云率军治军没问题,但是领兵打仗能力不足是事实。


伏桀


箕谷之战时赵云所率的本来就是疑兵,主要目的是吸引魏军注意力而已,真打起来肯定吃亏,和赵云能力无关。

箕谷之战发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在《三国志》里其实已经写的很明白了: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

诸葛亮故意说要出斜谷道攻打郿,并以赵云、邓芝为疑兵占据箕谷吸引魏军。郿距离长安不过250里路,因此魏国大将军曹真亲率大军前往堵截,结果陇右空虚。诸葛亮趁机率大军出祁山,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但是随着诸葛亮主力的出现,赵云这路疑兵无疑处境是很危险的。以蜀汉的实力,和前后史料的对比,诸葛亮北伐能动用的机动兵力最多不过5、6万人,而赵云所部作为疑兵,不可能兵力太大。

而他的对面是曹真所统帅的大军,虽然《三国志》里并没有明确写魏军有多少,不过既然是写了“大众”,那数量肯定很多,而且曹真也是久经战事的老将,并不好对付。在这种情况下,赵云能做到“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资物品损失也不大,在主力大败的情况下做到这个程度,应该已经算是非常出色的表现了。


不沉的经远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箕谷之战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此次北伐诸葛亮的真实目的是夺取陇右一带,为后续的作战打出一个立足点。所以他派赵云带一部分兵力出斜谷据箕谷做出一副直指长安的样子,用以牵制魏军主力,自己则带大军攻略陇右。


本来一切顺利,谁知道马谡失街亭,导致诸葛亮进无所据,不得不撤退。诸葛亮大军一扯,赵云在箕谷的部队就成了无根之萍,只能撤退,但是赵云一扯,曹真就压了上来,赵云遂让邓芝先撤,自己断后。保住了大量军资兵力。

守仁君认为这不能说是战败,更不能说是赵云不会打仗。

赵云本就不是主力,诸葛亮退了,赵云只能撤退,而且赵云撤退有方,亲自断后,不仅自己军队没有什么损失,而且也拦住了曹真的进军,赵云老当益壮,还是有功的。


守仁读仁


一是赵云没有带兵作战经验,二是曹真虽是曹操养子,但不是纨绔子弟。三是曹真接到的命令是拒住各要口,不与战,而赵云是以五千兵为疑兵攻箕谷,也有不用交战的意思。按理双方在箕谷对恃,事后都是大功一件。但赵云看到各处都是蜀汉占优,居然以区区五千兵真打箕谷重地,从而被曹真识破击败。


逍遥1906


肯定不是,箕谷之战本来赵云的部队就是作为疑兵来牵制曹真大军的。诸葛亮北伐,对外宣称从斜谷道出兵,但其实是让赵云和邓芝率领少数部队作为疑兵在此,而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进攻祁山,因为街亭失守,祁山一战也失败了。箕谷的失败在于敌强我弱,绝对的实力压制,必败的。但是在失利之后赵云还能迅速的整合军队,将损失降至最低,可见赵云的领兵能力是非常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