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并没有“疯”,你只是在经历痛苦

大学本科时,我学的是英语专业。当时我并不知道自己将来到底能做什么,只是简单地觉得因为读了英语专业,将来就应该做个翻译。于是,抱着这样的念头,我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翻译专业,但后来才意识到它并不适合自己。

你并没有“疯”,你只是在经历痛苦

经历了无数个灵魂搜索的日夜,我才发现最让我感兴趣的事情,是帮助他人。在那之后的很多年,我终于依靠个人努力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荣幸地成为一名资深临床心理咨询师。

很多家人和朋友最初都无法理解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职业。“你每天与那些精神和心理有问题的人打交道,难道不怕自己变得像他们一样抑郁吗?”这是身边几乎每一个人都曾问过我的问题。

你并没有“疯”,你只是在经历痛苦

最初听到这个问题时,我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我感到欣慰和感恩,因为我知道这个问题是出自他们对我的担心和关切。然而,我更多地感受到的却是绝望和无奈,为人类社会整体来说对于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困惑仍然存在着很多偏见和误会。

由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大众普及度依然很低,加上媒体对有心理和情绪困惑人群的艺术化描写,导致很多人都对这方面有极大的误解。大众普遍觉得一个有心理或情绪困惑的人是“疯子”“精神病”“玻璃心”“不正常”“内心扭曲”,甚至“有暴力倾向”,唯恐避之不及。

而有心理和情绪方面困惑的人,对自己也会有同样的误解。因此,他们恐于和他人倾诉,也不去找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就算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他们也非常担心被别人发现,这进一步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病耻感。

很多时候,明明是简单的、轻度的问题,却越积越严重,导致很多人的内心越来越痛苦,最后甚至会选择轻生。香港大学在2014 年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93% 有自杀行为的人没有看过心理医生,在每年8 万自杀未遂者中,被进行心理评估的还不到1%。”

每当看到这样的调查数据时,每次读到某某因何事而自杀的新闻时,我都感觉自己的心在隐隐作痛。有时,我甚至会想,我那刚满三岁的女儿现在虽然对这些都还不懂,但要是将来有一天,她问我:“妈妈,‘自杀’是什么意思?”我该如何回答……

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我深刻地知道,如果介入及时,这些都是完全可以被及时挽救的生命,很多时候根本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你并没有“疯”,你只是在经历痛苦

初入这个领域的时候,一想到要改变一个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固有认知,我就会感到无比绝望和无奈。那个时候的我,觉得自己非常渺小,根本没有能力去做些什么。然而,和来访者工作的过程,也是我自己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宝贵的东西。当我无数次鼓励来访者从小事做起时,才突然意识到,我也应该从小事做起,因为改变的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就是为什么每当又有人问起我上面那个问题时,我不会再感到绝望和无奈。相反,我会非常认真地告诉他们:

在心理或情感层面遇到困惑的人并不是“疯子”,也不是“精神病”或“玻璃心”,更不是“不正常”和“心理扭曲”的。他们内心的困惑,都是因为自己曾经或现在受到的伤害,并因此感受到痛苦。试问,谁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过伤害?谁又能保证一辈子不会经历几个内心痛苦的瞬间?内心感到痛苦,是每一个经历过伤害和挫折的人都会有的正常体验。

你并没有“疯”,你只是在经历痛苦

这些话,我也想说给每一个在内心深处正在挣扎的你。

其实你并没有“疯”,你只是在经历痛苦而已。经历了你所经历的事情而感受到内心痛苦,这是正常的!你也并不是“心理有问题”或“性格有缺陷”,更不是“不够好”,而是你的心灵失去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爱和关怀。你,因为没有得到爱和关怀,而感到痛苦、孤独、绝望和迷茫,这是正常的!

因此,我从未觉得和我的来访者们在一起工作会让我感到抑郁或焦虑,因为我选择把更多的关注力放在阻碍他们成长的障碍物上。我关注的是,是什么阻挡了他们情感自愈的过程。我坚信,只要我可以帮助他们找寻到移除障碍物的有效方法,那么他们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成长为参天大树。

要记住,这个世界上只有唯一一个你,没有谁能比你更“你”了。所以,请一定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其实你最真实和完整的样子就很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