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金岳霖先生的两个红颜知己

金岳霖先生的两个红颜知己

感情是个无法言说的东西,若果喜爱上一个人,痴情的人总会铤而走险,甚至会矢志不渝。古语说吴三桂为红颜冲冠一怒,至于周幽王也是,为了褒姒的莞尔一笑宁愿烽火戏诸侯,不要江山只爱美人。这样的人大概都是名声赫赫的大人物,其实平常人或许也有这样的心情。假如他喜爱的女人已经结婚或者早已名花有主,现代人往往是比之不及,发誓不在一个城市里,或者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如今却说一个人却是一个文弱的书生,此人是大哲学家金岳霖,这个人也有一股子痴处,为了两个女子终身不娶,堪称民国时代的暖男,或者叫男闺蜜。

金岳霖先生的两个红颜知己

众所周知,金岳霖先生对大才女林徽因是情有独钟的,只是林徽因当时已经是梁思成的夫人,可这并不妨碍金先生对林徽因女士的眷顾,后来索性住在林女士隔壁。金岳霖第一次看到小她几岁的林徽因就不由自主的被她渊博的学识,和无形的气质所吸引。走出她家的时候都失魂落魄,那时候的他就已经爱上了林徽因。

金岳霖先生的两个红颜知己

后来林徽因去世,金岳霖悲痛万分,在吊唁林徽因时感情热烈的写下了一对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可见对林女士的尊敬是发自骨子里的。

金岳霖先生的两个红颜知己

事实上金岳霖还真是个多情种,不仅仅对貌美才高的林徽因痴心一片,而且还有一个女人让金岳霖思绪万端,这个女人叫沈性仁,也是一个文文静静而又才气高妙的女人,据说当日林徽因看到这女子也格外的喜爱。当然这个女人也不是凡人,而是大名鼎鼎的北大教授陶孟和先生的夫人。沈性仁才气的高超,早在“五四”时期,就有翻译作品在《新青年》发表。1925年她翻译的房龙的《人类的故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经久不衰的“房龙热”。不想金岳霖一见到这个沈女士立刻就有了诗情,他在给沈女士的佳作中写了一句藏头诗:“性如竹影疏中日,仁是兰香静处风。”

金岳霖先生的两个红颜知己

这个沈女士到底容貌怎样,可以看朱自清先生的日记:1933年1月22日,入城,在杨今甫处午饭,“旋陶孟和夫妇来,陶夫人余已不见数载,而少年似昔,境遇与人生关系真巨哉。” 朱自清提到的“陶夫人”即沈性仁。

金岳霖先生的两个红颜知己

沈女士到底身子骨不太好,去世之后,金岳霖写了一篇长文表示悼念:当他得知这一噩耗时, “就好像坐很快的电梯下很高的楼,一下子昏天黑地。等到我稳下来时,又只看见性仁站在面前。我总不大相信电报所说的是真的……” 由此可见,他们的友谊多么深厚。

金岳霖先生的两个红颜知己

紧接着,老金以书信为由谈到对方的才华。他说:性仁给他写的信 “条理分明,字句之间充满着一种淡味,一种中国人和英国人所欣赏的不过火的幽默。看她的信总是如见其人。有时你也许感觉她连信也起草稿,有时你明知道她是顺手写来,可是无论如何信总是那么有条有理。我所认识的朋友中对于事理的辨别能力如她那样大的很少。我常常劝她写论事文章,虽然明知道她是不会写的,因为她另一方面的性格不会允许她写。”

金岳霖先生的两个红颜知己

老金还说:“有一次我们因为敌机轰炸谈到了死,我说: "我不愿意在最后胜利降临之前死去", 但性仁却没有那种"躬逢其盛"的心理。 她认为如果一件事情的结果已经确定,我们又何必一定要等它实现呢?” 这种颇有哲理的想法特别耐人寻味。

金岳霖先生的两个红颜知己

这就是民国时期的爱情,爱的虽然动人却也很理智,虽然炽热却也很纯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