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古今第一善書——《太上感應篇》

古今第一善書——《太上感應篇》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譯文】:太上老君說:“人的禍福,本來就沒有一定的門路,全都是自己招來的啊!”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譯文】:善惡的報應,就如同影子跟著身體一樣;人到那裡,影子也就跟隨到那裡,永遠都不分離啊!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譯文】:因為人的一生,無論是白天夜晚,時時刻刻,上下四旁,都有主管人間過惡的神明在鑑察著;依照各人所犯過惡的輕重,來奪除人的壽算。(人活一百天叫一算,犯輕的就少奪,犯重的就多奪。)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

【譯文】:人的壽命,既然已經因為犯過而被減少,而且還要被懲罰生活貧苦,家庭破碎;又經常的遭逢到憂愁災難啊!

人皆惡之。

【譯文】:人人都討厭造作惡事的人啊!

刑禍隨之。

【譯文】:刑罰和災禍,也就跟隨而來。

吉慶避之。

【譯文】:吉祥和喜慶,都遠遠的避他而去。

惡星災之。

【譯文】:惡煞兇星,也同時降下了災殃給做惡的人。

算盡則死。

【譯文】:使惡人的壽算減盡之後,惡人也就死了!

又有三臺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

【譯文】:這是說人的一身,行住坐臥,都有星神在鑑察著。三臺星神、北斗星君,常在人的頭上盤旋,記錄各人所犯的罪惡,並且依照他所犯過惡的輕重,來奪除他的壽命。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

【譯文】:又有三尸神,住在人的身體裡面,凡是人的心、口、意、語,總是瞞不過三尸神的;每到了庚申日,也就是天神決斷人善惡的這一天,三尸神就上到天帝的衙門,據實的報告人的罪過。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譯文】:到了陰曆每個月的最後一天,灶神也是一樣啊!

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

【譯文】:凡是人犯了罪過,都難逃神明的鑑察;罪過大的,就被奪除壽命十二年,過失小的,就被減去壽命一百天,這是決定不會錯的。

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

【譯文】:這些大的小的罪過惡業的事情,有幾百種之多,凡是想求長生的人,必須先要避免這些罪過惡業啊!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譯文】:凡是要做一件事,先要想一想,合不合道理;合道理的,就前進去做;不合道理的,就退避不做。

不履邪徑,不欺暗室。

【譯文】:凡是不正經的地方,例如賭場、妓院、舞廳、鴉片煙館等,都要視為邪徑,決定是退避不去。就是在陰暗的房間,別人所看不見聽不到的處所,也就是善惡才分的界限;都能夠正心誠意,絲毫都不願意欺騙人。

積德累功。

【譯文】:積德就要像積錢一樣,漸漸的積,就漸漸的多了;累功就要像築牆一樣,漸漸的築,就漸漸的高了。

慈心於物。

【譯文】:凡是積功累德的善人,不但是親親而仁民,尤其是他的慈心,遍及到了萬物啊!

忠孝。

【譯文】:為人臣子的,必須要盡忠;為人子女的,必須要盡孝。

友悌。

【譯文】:做人家哥哥的,必定要友愛弟弟;做人家弟弟的,必定要尊敬哥哥。

正己化人。

【譯文】:先要端正自己,還要去勸化別人,共同存著善心,共同去作善事。

矜孤恤寡,敬老懷幼。

【譯文】:矜哀憐憫孤兒,要盡力的教養他,成就他終身的事業;撫卹寡婦,要盡力的保護她,成就她一生的貞節;尊敬老人,使他們得到尊養和安寧;愛護年幼的孩子,使他們得到撫育和保護。

昆蟲草木,猶不可傷。

【譯文】:雖然是細小的昆蟲,無情的草木,也不可以傷害啊!

宜憫人之兇,樂人之善。

【譯文】:兇狠的人,常常作惡而招來災禍,應該要憐憫他、勸導他、感化他,使他能夠改惡向善,轉禍為福。善良的人,常常行善而招來福報,應該要為他歡喜讚歎,鼓勵他、成就他,使他更能積極的行善,後福無量啊!

濟人之急,救人之危。

【譯文】:遇到他人急切的需用,例如生病的時候,急需用醫藥,死喪則急需要殮葬,飢寒則急需要衣食等等;我們應該要慷慨的解囊,及時的幫助,以應急需;遇到他人發生災難,例如水災、火災、車禍、家破人亡等等,我們應該要隨著自己的力量,去救護、解除他人的危難,使其能夠轉危為安。

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

【譯文】:看見別人運氣好得意時,就如同自己得意一樣,而且還要盡力的去扶持;看見他人運氣不好失意時,就如同自己失意一般,應該要多方的救護。

不彰人短,不炫己長。

【譯文】:不要彰揚別人的短處,應該要為他極力的隱瞞;不要炫耀自己的長處,更要韜光養晦,涵養自己的德性。

遏惡揚善。

【譯文】:我們應該遏阻人去做惡,以免得他漸漸的橫行,那麼別人就會受到他的毒害;另外應該要讚揚人的善行,使他更能夠為善不倦,那麼別人也都會受到他的導引。

推多取少。

【譯文】:無論是兄弟分財產,或是朋友通錢財,都應該要推讓,把多的部份,分給兄弟或朋友,自己則拿取那少的部份,讓給別人便宜,自己甘願吃虧。

受辱不怨。

【譯文】:雖然受到了別人的侮辱,也只是責備自己的德行薄、功德淺,不能夠感動他人;因此更應該要積德累功,決不會去怨恨別人。

受寵若驚。

【譯文】:凡是在受到升遷獎賞等榮寵的時候,應該要有若驚若懼的想法,怕自己的德薄功淺福報不夠,不能夠長久的保持啊!

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

【譯文】:佈施給他人的恩惠,絕對不求回報;贈送給他人的財物,也絕對不後悔。

所謂善人。

【譯文】:把前面所說的眾善,都能夠奉行的,才叫做善人。

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

【譯文】:善人一生所行的善事,下順人心,所以世間的人都恭敬他;上合天理,所以天道的神都保佑他;使富貴長壽康寧的福報,和居官受職的財祿,都跟隨著他;使他能夠不用去求自然就有;許多的邪神厲鬼,都遠離他、避開他,不敢侵犯他;而聰明正直的神靈,冥冥之中都在保衛他、幫助他。

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譯文】:使善人所作的事業,必定會成功,而且永垂不朽;並且還可以冀望成神仙,名登天府呢!

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

【譯文】:想求天仙的人,應當要積一千三百件的善事,日行一善,只要四年就能成功;想求地仙的人,應當要積三百件的善事,日行一善,只要一年就能成功。

茍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

【譯文】:如果有人違反道義而動了惡念;違背天理而做了惡事。

以惡為能。

【譯文】:反而以作惡,認為是能幹。

忍作殘害。

【譯文】:忍心去作傷人害物的事情。

陰賊良善。

【譯文】:對於忠厚善良的好人,應該要愛護他、推薦他、讚揚他,卻反而陰謀的加以賊害。

暗侮君親。

【譯文】:對於君王、國家元首、和父母親,應該要忠誠、要孝順、要尊敬;卻反而暗中的欺瞞君親,去做不忠不孝的事情。

慢其先生。

【譯文】:對於傳道授業解惑的先生,應該要恭敬的受教,卻反而輕慢,真是大大的有失弟子事奉老師的道理啊!

叛其所事。

【譯文】:對於所應服事的長官或主人,不能夠效忠,就是背叛啊!

誑諸無識。

【譯文】:對於許多沒有知識不明事理的人,反而說些假話來誑騙他們,使他們誤信為真而害事。

謗諸同學。

【譯文】:對於許多同學朋友,反而妄加的毀謗,破壞他們的名譽。

虛誣詐偽。

【譯文】:用虛偽、誣陷、詐騙、欺偽種種的手段,來指責攻擊他人的隱私和過失。

攻訐宗親。

【譯文】:指斥宗族和親戚的隱私或過失,而加以攻擊。

剛強不仁。

【譯文】:氣質剛強性情火爆的人,他的待人接物,就不能夠仁慈溫和厚道啊!

狠戾自用。

【譯文】:性情兇狠暴戾,而且又喜歡剛愎自用,自以為是。

是非不當。

【譯文】:對於惡人做壞事,反而說他是對的;對於善人做好事,反而說他不對,這樣的認定是非,就顯得太不允當了啊!

向背乖宜。

【譯文】:對於惡人,應該要遠避,反而要心向他;對於善人,應該要親近,反而要違揹他;這樣的向背,實在是很不適宜啊!

虐下取功。

【譯文】:有的做官的,竟然膽敢施行暴政,虐待百姓,以貪取功勞獎賞。

諂上希旨。

【譯文】:奉承在上位的長官,以迎合他的意旨。

受恩不感。

【譯文】:受到人家的恩惠,不但不思感恩圖報,竟然還忘恩負義。

念怨不休。

【譯文】:對有仇怨的人,不思以德報怨,卻要懷恨報復;而且還念念不忘,不肯罷休呢!

輕蔑天民。

【譯文】:惡人做了官,不但不會愛國愛民;而且竟然還敢任意的輕視欺侮天下的人民。

擾亂國政。

【譯文】:惡人做了官,不但不能愛國愛民,卻擾亂了國家的政務,破壞了社會的秩序!

賞及非義。

【譯文】:不能夠賞善罰惡,以彰顯勸善懲惡的功能,竟然卻獎賞到不義的惡人。

刑及無辜。

【譯文】:刑罰到無辜的好人,使他們含冤受屈。

殺人取財。

【譯文】:故意把人殺害,以奪取他的錢財。

傾人取位。

【譯文】:陷害別人,以奪取他人的官位。

誅降戮服。

【譯文】:賊寇若是已經投誠降服,反而把他們殺死,最是大大的違逆天理。

貶正排賢。

【譯文】:貶謫正直的官吏,到邊遠的地方;排擠賢良的同僚,使他失去官位。

凌孤逼寡。

【譯文】:欺凌孤兒,逼迫寡婦。

棄法受賂。

【譯文】:做官的竟然敢拋棄法律,接受人家的賄賂。

以直為曲,以曲為直。

【譯文】:把理直的變成理曲,把理曲的反認為是理直。

入輕為重。

【譯文】:把應該判輕刑的,卻把他判了重刑。

見殺加怒。

【譯文】:看見有人被判死刑執行死刑的時候,不替他哀憐,反而加以嗔怒,這種人實在是太殘忍了!

知過不改。

【譯文】:明明知道自己的過失,卻是不肯悔改。

見善不為。

【譯文】:明明看見善事就在眼前,卻是不肯勇敢的去做。

自罪引他。

【譯文】:自己犯了罪,不肯承認;反而牽引他人,希望脫卸自己犯罪的責任。

壅塞方術。

【譯文】:故意阻撓醫卜星相或是一技一藝等類的方術存在,使這類人不能夠用所擅長的方術,來養家餬口,濟助世人,這就說明我們的心量不夠廣大。

訕謗聖賢。

【譯文】:對於古聖先賢,不能夠恭敬的崇奉,竟然敢任意的毀謗。

侵凌道德。

【譯文】:遇到有道有德的人,不尊敬他、不親近他,反而侵犯他、欺凌他。

射飛逐走。

【譯文】:射殺飛禽,逐捕走獸。

發蟄驚棲。

【譯文】:發掘蟄伏在土裡的蟲,驚擾棲息在樹上的鳥。

填穴覆巢。

【譯文】:填塞蟲蟻居住的洞穴,翻倒禽鳥棲息的鳥巢。

傷胎破卵。

【譯文】:傷害了動物的胞胎,破壞了它們的蛋,都是殺生的行為。

願人有失。

【譯文】:常常願人失敗而幸災樂禍。

毀人成功。

【譯文】:毀壞別人成功,使他功敗垂成。

危人自安。

【譯文】:使別人承當危險,只求自己安穩。

減人自益。

【譯文】:克減別人的利益,只圖自己的利益。

以惡易好。

【譯文】:貨物交易的時候,竟然把壞的東西,暗中換了好的東西。

以私廢公。

【譯文】:以自己的私心而廢棄了公理。

竊人之能。

【譯文】:竊取他人的技能,據為己有。

蔽人之善。

【譯文】:隱蔽他人的善行,不使別人知道。

形人之醜。

【譯文】:形容他人的醜事,並且還廣為宣揚。

訐人之私。

【譯文】:揭發他人的隱私,而且還到處的傳播。

耗人貨財。

【譯文】:消耗別人的貨財,從中謀取利益。

離人骨肉。

【譯文】:使別人的骨肉至親分離或是不和。

侵人所愛。

【譯文】:侵奪別人所喜愛的東西。

助人為非。

【譯文】:幫助他人為非作歹,共同去做壞事。

逞志作威。

【譯文】:任意的自作威勢欺凌別人。

辱人求勝。

【譯文】:侮辱他人,以求得自己的勝利。

敗人苗稼。

【譯文】:毀壞別人所種植的秧苗稻穀。

破人婚姻。

【譯文】:破壞別人的婚姻。

苟富而驕。

【譯文】:苟且致富,僥倖的得到財富,就驕傲自大。

苟免無恥。

【譯文】:不當免而求倖免,毫無羞恥之心。

認恩推過。

【譯文】:把別人的恩,冒認為是自己所施的恩,企圖討好;把自己的過,反而推在別人的身上,企圖卸責。

嫁禍賣惡。

【譯文】:把自己的災禍,轉嫁給別人;把自己的罪惡,推卸給別人。

沽買虛譽。

【譯文】:沽買虛假的名譽,使得別人讚揚自己。

包貯險心。

【譯文】:表面上裝出了一幅笑臉迎人和善的樣子,但是骨子裡,卻包藏著陰險害人的心。

挫人所長。

【譯文】:挫折別人的長處,使他不能發揮所長。

護己所短。

【譯文】:掩護自己的短處,不知道要悔改。

乘威迫脅。

【譯文】:利用威勢,逼迫脅制。

縱暴殺傷。

【譯文】:放縱暴行,殺傷人命。

無故剪裁。

【譯文】:無緣無故的剪裁布帛,或是綢緞。

非禮烹宰。

【譯文】:違背了禮法而烹宰牲畜。

散棄五穀。

【譯文】:任意的浪費散棄五穀糧食。

勞擾眾生。

【譯文】:勞擾百姓,將百姓視同牛馬一般的驅使而不愛惜。

破人之家,取其財寶。

【譯文】:破壞有錢人的家,以奪取他的財寶。

決水放火,以害民居。

【譯文】:決水沖毀,或是放火焚燒,以毀害人民居住的房屋。

紊亂規模,以敗人功。

【譯文】:紊亂他人策劃的規模,以破壞他人事業的成功。

損人器物,以窮人用。

【譯文】:故意把別人所使用的工具器物損壞,使別人要用的時候,無法使用。

見他榮貴,願他流貶。

【譯文】:小人看到別人榮華富貴,就願意他被流放,或是被貶官謫放到邊遠的地方充軍。

見他富有,願他破散。

【譯文】:看見別人家裡多錢富有,就願意他人破家散財窮哈哈。

見她色美,起心私之。

【譯文】:看見別人的妻子女兒美麗動人,就立刻起了淫慾的心,想要與她私通。

負他貨財,願他身死。

【譯文】:負欠他人的貨物錢財,不想償還;反而願他死掉,就可以不用還了。

幹求不遂,便生咒恨。

【譯文】:凡是向別人懇求拜託的事情,若是不能夠遂心如意,就發生了咒罵怨恨。

見他失便,便說他過。

看見他人有失便不得意的事情,便說這是他平日的過惡,所召來的惡報。

見他體相不具而笑之。

【譯文】:見到他人四體殘缺,或是形象醜陋,不哀憐矜愍保護,反而加以譏笑。

見他才能可稱而抑之。

【譯文】:見到他人的才能,可以稱讚宣揚,不但不稱讚不宣揚,反而卻阻止壓抑他。

埋蠱厭人。

【譯文】:刻了木頭人像,在上面書寫符咒,然後埋在地下,用來魘魅害人。

用藥殺樹。

【譯文】:就是用毒藥來殺死樹木。

恚怒師傅。

【譯文】:因為師傅的教訓責備,而對師傅產生了恚恨憤怒。

牴觸父兄。

【譯文】:衝撞觸犯了父親兄長。

強取強求,好侵好奪。

【譯文】:用強迫的方式取得財物,或用強求的方法要別人供給;或是喜歡用侵佔的方式,或是喜歡用搶奪的方法。

擄掠致富。

【譯文】:用強力搶奪別人的財物以致富。

巧詐求遷。

【譯文】:用奸巧詐偽的手段,來求取自己的升遷。

賞罰不平。

【譯文】:賞罰若是失於輕,或是失於重,就是不公平了。

逸樂過節。

【譯文】:安逸快樂,應該要有節制,不可以過度。

苛虐其下。

【譯文】:苛薄虐待自己的部屬或奴婢。

恐嚇於他。

【譯文】:恐嚇他人,使他人心生害怕。

怨天尤人。

【譯文】:不能夠安分守己,反而怪天怪地恨別人。

呵風罵雨。

【譯文】:因為風雨的失時不調,而去呵斥風咒罵雨。

鬥合爭訟。

【譯文】:唆使他人鬥爭,撮合別人訴訟。

妄逐朋黨。

【譯文】:不問是非可否,就隨便的追逐,分朋立黨,或是附社結義。

用妻妾語,違父母訓。

【譯文】:聽信妻妾的話語,而違背父母的訓示。

得新忘故。

【譯文】:得到了新的,就忘記了舊的。

口是心非。

【譯文】:就是心口不一。

貪冒於財,欺罔其上。

【譯文】:因為貪圖利益而冒領錢財,竟然敢欺瞞了君王長官。

造作惡語,讒毀平人。

【譯文】:編造了壞話,捏作了惡事,任意的讒毀好人。

毀人稱直。

【譯文】:毀謗好人,卻稱自己為正直。

罵神稱正。

【譯文】:辱罵神明,卻稱自己有正氣。

棄順效逆。

【譯文】:放棄應該遵行的六順,而去學習六逆。(《左傳》中所提出的六種違逆,即“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是指:卑賤的妨礙高貴的;年幼的欺凌年長的;疏遠的離間親近的;新人離間舊人;權勢小的超越權勢大的;邪淫破壞道義;表現了儒家思想中順從的道德。《左傳》中所提出的六種順應,即“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指:國君行事合乎道義;臣子奉命行事;父親慈愛;兒子孝順;兄長友愛;弟弟恭敬。)

背親向疏。

【譯文】:背離了自己的家親骨肉,而厚待或心向著異姓的親戚朋友。

指天地以證鄙懷,引神明而鑑猥事。

【譯文】:為了要表白自己沒過失,竟敢把卑鄙的心懷,指天地做見證;為了要堅固期約,竟敢把猥褻的事情,請神明來鑑察。

施與後悔。

【譯文】:施與之後,感覺後悔。

假借不還。

【譯文】:借人家的錢財物品,據為己有而不肯還。

分外營求。

【譯文】:不依本分,分外的去鑽營求取。

力上施設。

【譯文】:極盡自己力量之所能,而盡意的施威設法。

淫慾過度。

【譯文】:夫婦間的房事頻繁,超過了正常的限制。

心毒貌慈。

【譯文】:心意惡毒卻又面貌慈祥。

穢食餧人。 (餧字同音“喂”)

【譯文】:用汙穢的食物賣人或給人吃。

左道惑眾。

【譯文】:用旁門左道來蠱惑眾人。

短尺狹度,輕秤小升。

【譯文】:私自非法使用短尺狹度,輕秤小升,來貪利佔便宜。

以偽雜真。

【譯文】:把假的貨物,雜在真的裡面。

採取奸利。

【譯文】:採取奸詐的暴利。

壓良為賤。

【譯文】:用勢力壓迫良家子女,使他們成為卑賤的婢妾奴僕。

謾驀愚人。(驀:讀音mò)

【譯文】:使用詭計來欺騙愚人上當。

貪婪無厭。

【譯文】:貪得無厭而不知足。

咒詛求直。

【譯文】:在神明前告狀、發誓或詛咒,求神馬上證明他的道理是對的。

嗜酒悖亂。

【譯文】:嗜好飲酒而常醉,違背情理而亂性。

骨肉忿爭。

【譯文】:父子兄弟骨肉至親,在忿怒的爭吵。

男不忠良。

【譯文】:男的不忠厚善良。

女不柔順。

【譯文】:女的不溫柔和順。

不和其室。

【譯文】:丈夫與妻子不和。

不敬其夫。

【譯文】:妻子不尊敬丈夫。

每好矜誇。

【譯文】:每每喜歡驕傲自誇。

常行妒忌。

【譯文】:經常爭寵妒忌。

無行於妻子。

【譯文】:丈夫對待妻子不義不慈。

失禮於舅姑。

【譯文】:媳婦對待公婆,不孝順不恭敬。

輕慢先靈。

【譯文】:輕視怠慢祖先之靈。

違逆上命。

【譯文】:違背了上面的命令。

作為無益。

【譯文】:所作所為對自己毫無益處。

懷挾外心。

【譯文】:暗中懷藏著外心。

自咒咒他。

【譯文】:自己詛咒自己,而又詛咒他人。

偏憎偏愛。

【譯文】:所憎所愛,有了偏差。

越井越灶。

【譯文】:跨越了井灶。

跳食跳人。

【譯文】:跳過食物和跳過人的身體。

損子墮胎。

【譯文】:損害已經生下來的小孩,墮掉仍在胎中的胎兒。

行多隱僻。

【譯文】:行為多是不光明不正大。

晦臘歌舞。

【譯文】:在晦臘之日,唱歌跳舞演戲。

1、晦,是陰曆每月的最後一天,是司命灶君向上天奏報世人功過的日子。

2、臘,是指五臘:正月初一是天臘,五月初五為地臘,七月初七叫道德臘,十月初一為民歲臘,十二月初八叫王侯臘。這些日子天君在玄都舉行朝會,率領人間、地府、五嶽等三萬六千陰陽之神,校定世人的善惡罪福、榮祿壽算和吉凶生死等事,一一都記錄在簿冊上。

凡是遇到這些日子,萬一有了過失,被登記在黑簿上,就很難贖罪。況且酆都北帝和太陰天君,也是在這些日子,牽引出陽世的人久遠以前的祖宗、父母和眷屬,乃至幽禁在地獄中的鬼魂,詢問他們住在陰府年代的遠近,以及積累罪業而到陰間受罪的原因,墳墓現在何處,子孫的名字是誰。既已取得子孫、兄弟、親戚、九族的姓名,就將他們聚集校定,來審定陽世人的罪狀。如果經過累劫,陽世子孫沒有替他們懺悔贖罪,必定會連累到陽世的人。況且在這一天,祖先的靈魂和死去的眷屬,都會被釋放出來,各自回到本來的家,領受子孫的祭祀。作為子孫的人,自然應當憑藉道法,來為祖先祭祀懺悔贖罪。如果此時任意唱歌跳舞,就是得罪天地祖宗。

朔旦號怒。

【譯文】:在每月初一和每天清晨的時候,大聲的呼號,忿怒的叫罵。

對北涕唾及溺。

【譯文】:對著北方擤鼻涕、吐痰、吐口水、小便。

對灶吟詠及哭。

【譯文】:對著灶歌唱和哭泣。

又以灶火燒香。

【譯文】:又用灶火來點香。

穢柴作食。

【譯文】:用汙穢的木柴來煮飯燒菜。

夜起裸露。

【譯文】:夜間起來的時候,裸露著身體。

八節行刑。

【譯文】:在八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這八個節日)的日子裡,執行死刑徒刑,或是對犯人用刑拷打。

唾流星,指虹霓,輒指三光,久視日月。

【譯文】:向流星吐口水,用手指虹霓,常常用手指著太陽、月亮、星星,用眼睛久視著太陽和月亮。

春月燎獵。

【譯文】:春天的時候,焚燒山林而打獵。

對北惡罵。

【譯文】:對著北方惡罵。

無故殺龜打蛇。

【譯文】:無緣無故的殺烏龜打死蛇。

如是等罪,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算盡則死,死有餘責,乃殃及子孫。

【譯文】:如前面所說種種的罪過,司命之神就會隨著這個人所犯罪業的輕重,而奪除他的壽命;罪重的奪除壽命十二年,罪輕的奪除壽命一百天,一個人壽算若是奪除盡了,那麼他的死期也就到了;而且死有餘辜的話,就要殃及子孫了啊!

又諸橫取人財者,乃計其妻子家口以當之,漸至死喪;若不死喪,則有水火盜賊,遺亡器物,疾病口舌諸事,以當妄取之值。

【譯文】:還有許多利用自己的威勢而橫取他人錢財的,也多是為了自己的妻子和家人在計算;然而司命之神,也正在計算他的妻子和家人,以報應他的貪惡,使得罪報能夠相當,若是漸漸到了惡貫滿盈壽命盡了的時候,自身也就不免死喪;若是幸而罪惡稍輕,尚不至於死喪,就會有水災火災、盜賊偷搶、遺失器物、疾病醫藥、口舌官司等等許多的禍事發生,以當原來妄取他人錢財的總數。

又枉殺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殺也。

【譯文】:又有冤枉而殺人的,就象換刀相殺一樣啊!

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飢,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

【譯文】:凡是貪取不義之財的人,就象是去吃那屋漏水浸到的肉,去喝那鴆鳥毛浸過的酒一樣;這種的漏脯鴆酒都是含有劇毒,不但不能夠獲得暫時的醉飽,而且死期也馬上就到了啊!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譯文】:這個心起了善念,善雖然還沒有去做,就已經感動了吉神,跟隨著護衛,希望他善行圓滿而多方的賜福;或是心中起了惡念,惡雖然還沒有去做,就已經感動了凶神,跟隨著監察,等待他惡貫滿盈而多方降禍。

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悔改,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

【譯文】:若是有人曾經做過惡事,後來自己懺悔改過,並且必須要斷除一切的惡事,奉行一切的善事,這樣行之久久,必定就能夠獲得吉祥喜慶,也就是所謂的轉禍為福啊!

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譯文】:所以勉勵力行眾善的吉人,因為他的語言善,視善,行為善,在一天之中,就有了三件的善行,等到三年滿了,他的善行也就圓滿了,上天必定會賜福給他,增長他的壽命;而常做諸惡的兇人,因為他的語言惡、視惡,行為惡,在一天之中,就做了三件的惡行,等到三年滿了,他所造的惡也到了惡貫滿盈的時候,上天必定會降禍於他,減除他的壽命啊!所以人為什麼不肯勉勵力行眾善,以轉禍為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