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中華讀書報》:《卓爾的故事》解讀詩人企業家閻志的商業與人文

《中華讀書報》:《卓爾的故事》解讀詩人企業家閻志的商業與人文

閻志是詩人,更為人知的身份是企業家。閻志是“2016年中國十大經濟年度人物”,入選“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是卓爾的創始人,但他的好友、詩人楊克提醒說:“是詩人閻志成了企業家,而不是企業家閻志也寫詩了”。

這是一個相互對撞的身份,詩人要遊離具體事物於外,漂浮於現實之上,而企業家,不僅是入世的,而且要是高效的,要堅定不移地投身於企業持續增長的追索中,要堅定不移地對整體利潤的追索中。

商業發展與人文精神,二者看似對撞割裂,但古往今來,不少人都致力於二者的融合。既要人文,也要商業,不僅所創企業希望二者兼顧,作為企業家自身的成長,也希望商業頭腦與人文理想之間平衡前行,甚至達到圓滿。

《卓爾的故事》記述了閻志創業的故事,企業發展的故事,詳盡記錄了二十多年來,這家企業從0到千億元規模的增長曆程。該書是記述卓爾控股這家知名民企最完整及高度精煉的讀本,財經作家陳潤歷時5年,深入採訪所得100多小時採訪錄音,參考電子文本資料300多萬字,甚為難得。

我認為,書中最讓人心動的,正是閻志對人文精神與商業發展融合並行的矢志不移。閻志調皮、跳躍、暴躁、沉靜、多元、和諧,身邊的人似乎總琢磨不透他,他卻總能蹚出一條條的新路。

書中,我們能看到卓爾作為集團企業的高速發展,期間有高潮也有低窪,有拼勁全力時的疲憊,也有王者歸來時的風範,呈現出卓爾20多年變化不止的過程。作為卓爾創始人的閻志,也許他有著從未變化過的一面,那就是他對本性的堅守,對集團企業邊界的不停探索,對企業家定有所不同的探索。生命不止,探索不止,這樣的精神從未變化過。

《中華讀書報》:《卓爾的故事》解讀詩人企業家閻志的商業與人文

詩與創業兼得

  • “……穿越隧道後,看見兒時的我,奔跑在列車之後,歡叫著,一點心事也沒有地歡叫著。”——《列車》
  • “……把一個靈魂,變硬,變得虛無,變得不需要安慰。”——《寶石》
  • “我要在故鄉的群山之中,修一座小廟;暮鼓晨鐘,與過去再也不相見;原諒了別人,也原諒了自己……”——《風過耳》

2018年亞布力企業家論壇年會上,閻志在命題作文《給40年的一封信》中,用了《列車》、《寶石》、《風過耳》三首詩回顧了自己40年來的成長及求索之道。他說:“我終究是個小鎮少年,我真希望永遠是個小鎮少年”。

閻志的詩很美,也容易體味,但閻志所創的卓爾這家企業,卻未必能讓人們那麼直觀地看明白,看清楚。乍看之下,已讓人眼花繚亂。

閻志從做廣告創意起家,實業觸及酒廠、紡織廠,後在產業園領域大炮而紅,第一企業社區、漢口北、武漢客廳等能看出他的大手筆,上市之後的資本運作志向長遠,最近幾年,卓爾的互聯網轉型故事,讀之也讓人驚心動魄。這些片段串聯起來,好似他追逐了不少風口,好似瞎趕盲練,卻總見激情澎湃,卻總見大有所成。

20多年前的1996年,閻志為書商寫了一本劉德華的傳記《天若有情》,圖書大賣,他拿到兩萬多元的稿費,還清了欠債,從此奔騰向前。卓爾廣告公司成立兩年後成為湖北最大的廣告公司。幫別人做品牌,做策劃,還不如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於是閻志殺入實業,買酒廠、辦學校、建藥廠,進行了諸多嘗試,讓他真正得以有企業家之實的成就,是在產業地產的創新與突破。

創業之初的故事都比較雷同,都是極其之艱苦的起步,都有各種戲劇化的轉變,得以成為企業家的,都能踏到堅固的、屬於自己的一片大地,從而完成懵懂創業到初嘗財富甜滋味的過程。

《卓爾的故事》作者陳潤概括說:“閻總寫書很賺錢的時候,發現做廣告公司很有前途,馬上就不寫了;當他做廣告公司很賺錢的時候,發現湖北有很多實業企業退出,覺得是個好機會,就一頭扎進實業;當他發現沿海商貿物流業內遷和漢正街搬遷的機會後,他就做起了漢口北;當他覺得產業互聯網大時代來臨的時候,又收購了眾多產業互聯網平臺……”

閻志的創業故事放在2019年的當下,都堪為典範,對我們的啟發是:敢於夢想,敢於嘗試,永不放棄,終有光明。

如今的卓爾,過去5年連續5次進入中國500強之列,閻志本人入選“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陳東昇在推薦序中評價說:“卓爾在一次次生死存亡的掙扎中成長為中國500強企業,這是中國絕大部分民營企業成長的縮影,或許只有詩人閻志,才能在不斷蛻變重生的體驗中找到浪漫和詩意。”

《中華讀書報》:《卓爾的故事》解讀詩人企業家閻志的商業與人文

《中華讀書報》:《卓爾的故事》解讀詩人企業家閻志的商業與人文

壯志與溫情

“卓爾雲市場:中國第一個互聯網批發市場平臺”、“買全球,把棉業做實”、“打造中國最大的B2B企業”、“構建全球智能交易生態圈”、“眾邦銀行:做有溫度的交易銀行”……看書中的這類標題,就能看出卓爾控股的實力及志向。舉卓爾智聯為例,交易規模已超過5000億元,成為中國B2B領域的領軍企業。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我也為自己和團隊勾畫了藍圖。一者是智聯天下生意,搭建消費品、農產品、大宗商品B2B交易平臺,通過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手段連接交易和貿易;二者智造美好生活,把紡織產業、飛機制造、文化旅遊、金融服務等已有產業做精做優,構築人們新的生活方式,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閻志在《給40年的一封信》中對企業的未來如此定義。

閻志成功地把卓爾送到香港上市,成了“湖北首富”,如今他的理想是把卓爾送進“世界企業500強”,還規劃了2020年實現三個“千億”藍圖。不少人都希望閻志能貢獻出一些“卓爾密碼”、“變革之道”、“成功方法論”之類的東西,但作者陳潤認為,閻志根本不存在什麼不傳之秘,《卓爾的故事》總結出閻志的七大企業家精神,都非常平實而簡單,它們分別是:積極變革、穩健務實、堅韌執著、公信為本、高效執行、志存高遠、合作包容。

《華為基本法》沒有什麼神奇之處,閻志的成功之道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認識到這些、信奉它們,從而真正遵循它們、實踐它們,則是難之又難之事,是人、財、物不斷更迭、不斷糾偏的艱辛歷程,過去20多年如此,將來20年依舊。

最後我們不得不承認,閻志更貼近讀者內心的,還是他的“詩與遠方”,他有關人文情懷的舉動尤讓人動情、動心。

  • 2007年,閻志出資創辦《中國詩歌》,並親任主編,不論多忙,閻志每個月都會抽兩個半天參加《中國詩歌》編前會。閻志與聞一多基金會共同主辦中國詩壇最高獎“聞一多詩歌獎”,每年一屆,獎金10萬元。
  • 2013年11月10日,總投入超過一億元的卓爾書店正式開業,卓爾書店成為武漢市新的文化地標、名片。2014年11月,卓爾書店成為武漢第一家24小時不打烊的大型書店。
  • 2017年12月,由卓爾控股和小米科技共同建設的長江青年城正式開工,這是全國首個大學生居住創業社區。
  • 2018年8月28日,閻志捐款6000萬元建造的武漢大學卓爾體育館正式啟用。
  • ……

“詩本身來自生活,來自堅實、厚實的生活。我覺得這對於我們做企業,腳踏實地,從自己立足的這塊土地出發,是非常重要的;詩來自心靈。我們對待我們的客戶,對待我們的產品,我們應該用心來經營,這與詩也是相通的;詩應該是有激情和跳躍的。這對於一些創新思維應該也有巨大幫助。”

在“2016年中國十大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作為獲獎企業家,閻志如此總結詩歌對創業及經營企業的幫助。

這或就是閻志成長為傑出企業家與知名詩人的根本之處吧。

《中華讀書報》:《卓爾的故事》解讀詩人企業家閻志的商業與人文

《卓爾的故事: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和轉型樣本》 陳潤 著 中信出版社 2019年1月 定價:68.00元

(出處:《中華讀書報》2019年3月13日)

邱恆明,財經作家,活躍創投圈人士。暢銷書《創業大浪潮》位列新浪好書榜、《新聞出版報》好書榜。作品還包括:《創業第2課》、《入埃及記》、《這個星球不配我死:特斯拉創始人傳》,《淘寶創業英雄》,《紅黃藍燕飛來》等。

超過15年財經媒體經驗。歷任編輯助理、編輯、編輯部副主任、主任,後擔任《中國投資》流程總監,《中國企業家》特刊部資深編輯,曾任中國青年天使會總幹事。

新浪、騰訊、鳳凰網、今日頭條、《中華讀書報》等多家媒體專欄作者。藍獅子“首屆公司史創作研修班”學員;清華大學首屆EMBA媒體公益班學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