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父母退休工资每个月8000元,一直放在银行活期里面,买什么理财好?

枫夏4


路人蚁的世界:聊社保,侃商保,说财经,专业答疑

1父母退休了,每个月有8000养老金,那你的父母应该是在机关事业单位,才可能这么高的退休金。老人到了退休年龄,其实需要的不是理财收益,而是安稳的生活,开心最重要,首先就是要做好基础的健康保障,家里的老人先配置基本的医疗和意外保险,几百块解决,避免因病和意外导致对家庭财务和老人养老金的消耗。给老人配置一份老人防癌险,同时加入一些老人大病互助社群,比如相互宝老年版,解决老人的基础健康保障问题。

2把家庭基础保障解决了,这个时候我们才可以开始规划老人养老金如何理财,在安全的基础上提升收益的问题,首先老人的理财必定是保守型的,而且本金要有保障,不能冒险做风险投资。安全理财的选择,可以选择银行存款类保本理财,比如定期存款,选择三年期定存,利率也在4%以上。而且本金保障,可以灵活存取,收益固定。第二种比较适合老人理财,也是长辈比较喜欢的理财方式,买国家债券,国债是国家信用背书,安全可靠,而且起投门槛低,千元即可配置。5年期国债的利率也在4%以上。也是属于保本型固定收益理财方式。

综上;老人的养老金理财,应该是先解决基础健康保障,然后再考虑安全理财。


路人蚁


退休待遇这么高,真的让人羡慕。我跟妻子一个月工资才7000元不到。

其实我岳父母也一样,每人3000元左右的养老金,实际上基本不动,放在里边存活期,每到年底会一次性取出来,存定期。

定期存款利率目前各银行是在基准利率上上浮20%到30%,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一般能够在3.3%到3.6%之间。



如果我们存的额度比较大,够上20万的大额存款标准,能够达到4%到4.2%之间。

老年人理财确实也是讲求方式方法的。年纪大了,很有可能会得病住院,或者一些意外性支出。所以,不能将全部的存款按照三年或者五年定期存款,虽然收益率会高一些。可是万一我们未到期,急用钱,利息损失可是非常大的。

一般来讲,按照三三制原则布置自己的养老准备金比较好。

1/3用于存3到5年期的定期存款,收益稳定。

1/3用于稳健性的理财产品,收益可能会比存款高一些。

1/3用于银行可灵活提取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不高,但是好在急用钱的时候可以变现。



如果我们以前购买过商业医疗保险,退休之后,你一定要继续购买下去。因为年纪越大,得病的几率越高,这样商业医疗保险能够有效防止使用养老准备金。

年老之后,切记理财方式要统一简单灵活,不能有太多的账户去管理自己的资产,万一时间久了造成遗忘或者延期,都会很麻烦。


暖心人社


评论员四维:

老人在退休后,如果日常生活费用可由子女承担,自己的退休工资自然可以全部积攒下来。按每月8000计算,一年能攒下近10万,全部放在银行活期里当然不划算,毕竟银行的活期利息只有0.3%,10万元存一年也只有300元,太少了吧。所以建议将这笔钱进行理财。

买什么产品好呢?对于老人来说,首先,他们的抗风险能力较差,不能买风险太高的产品,建议低风险或中低风险。其次,老年人面临的最大问题一般是健康问题,万一有个病痛什么的,花钱比较多,而且随时可能会用到,因此还需要保证资金的流动性。综合考虑,可以购买以下产品:

1、国债。国债是由国家背书的一种债券,信用等级高,风险小。一般分为3年期和5年期,利率达到4%以上。国债也可以提前赎回,利率会低于到期兑付的水平,但还是比活期高不少,因此是老年人非常钟爱的一种产品。

2、银行低风险理财产品。银行一般都会发行活期(随时赎回)或短期(1、3、6个月都有)理财产品,收益率达到3%-4%,风险程度相对较低,可以购买。购买时尽量选择大型

3、货币基金。近几年国内兴起不少金融平台,如支付宝、理财通、百度钱包等。里面有一些低风险的宝宝类产品,实质就属于货币基金,收益率目前也是3%左右,随时可以赎回,同时也是一种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但注意一定要选择可靠的大平台,不要贪恋小平台高收益。


首席投资官


退休老人的资金管理,其实是一个比较精细的活,必须具体结合老人的情况来进行,在不同的年龄段(主要是身体状态不同),应当有不同的方案。我建议,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考虑:

第一段,70岁以前。

这个阶段,老人身体状况普遍还比较好,视力、听力、记忆力也正常,完全可以像普通人一样设计和应用理财方案。子女可以给父母开通微信和支付宝的支付功能,设置每月工资自动转入,平时开支也全部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进行。假设我们使用的是支付宝,那么,对每月结余的资金,可以一半进行基金定投,一半暂存在余额宝中;待余额宝资金积累到一定金额时,取出购买当地商业银行的半年或一年期理财产品。

这样的设计,既可以保证平时的资金使用,以及一些大额的突发需求,又相对取得了一个较好的收益水平。具体操作完全可以由子女代为进行,或者教会父母自己操作。

第二段,70岁至80岁。

这个阶段,老人身体状况开始变差,尤其是视力、听力、记忆力明显减退,其资金使用和理财方案应当进行简化。如果父母还能够正常使用微信或支付宝,那么可以继续使用第一段的操作模式,但不要再去购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了,为了那点钱去折腾老人,没必要。

如果父母不能正常使用微信或支付宝,那就必须使用现金和银行卡,而且应当使用家门口银行的卡,一般是四大国有银行,以方便老人取用现金。可以将银行卡开通网银及手机银行,在留足平时开支数及备用金后,对结余资金由子女通过银行卡账户进行管理,仍然采取基金和理财产品各配一半的办法,收益虽然会比第一段的方法有所降低,但减少了麻烦。

第三段,80岁以上。

这个阶段,老人已经进入高龄,去银行都困难,日暮西山,理财的意义其实不大了,还是能花钱就多花点钱吧,钱就让它在银行卡上算了。如果钱实在是太多,建议可以考虑买点实物黄金,既可以保值,变现难度也不大,也算是一种比较好的理财方式。


沉默的砖家


把钱放在银行活期真的是太不值了!活期利率往往只有 0.35% ,利率只有三年期银行定期存款的 1/10 。。。利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老年人的话,一般而言消费水平也不会太高,每月老两口 8000 元入账,消费开支不太铺张浪费的话,一个月能存个 4000 元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一年下来就能存下 4.8 万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对于很多月薪 4000 - 5000 的工薪阶层而言,根本攒不下这么多的积蓄。




那么,面对数额可观的一笔资金,应该如何进行支配呢?

(1)三年期大额存单

不少小银行,满足10万的门槛就可以配置大额存单,普通银行需要20万起步,三年期的利率一般而言能够达到年化 4.2%。


假如存入 20 万元,一年就能稳稳到手 8400 元。风险几乎为零,收益还颇为可观(几乎达到了余额宝的一倍),又何乐而不为呢?


(2)银行理财

其实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也是颇为可观的,有专业的资深人士为我们打理财富,风险虽然存在,但是可控,年化收益率一般而言能够达到甚至超过 5% 。




(3)债券型基金

老年人投资嘛,也不用追求过高的收益率,一年能赚个 5- 6% 也就非常不错了,让手头持有的现金适当抵御一下通货膨胀的侵袭,后续的养老钱、救命钱不至于缩水太严重。


其实债券型基金就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债券本来相对于股票、基金而言风险就较低,加之有基金经理为我们打理,挑选较为优质的债券基金,甚至一年获得 10% 的收益都是有可能的。而且因为购买、配置债券基金所蒙受亏损的投资者,很少很少。


风险低,收益可观,流动性也不错,为什么不尝试着配置些呢?我们熟知的支付宝上就能非常轻易地购买债券型基金。




(4)货币基金

想要一定的收益,又想随时随地都能取用,那么货币基金就是“懒人理财”的不二选择。不需要跑银行、不需要做研究,养老金打入银行卡之后,直接转入我们的余额宝或者零钱通就可以了。简单、粗暴,又省事。



总结

请大家一定记住,老年人进行投资理财的配置目的不是为了赚取更多的财富,仅仅是为了应对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风险,每年能有一定数额的利息入账就可以了。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过高收益的理财陷阱。毕竟老年人风险防范意识较低,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知足常乐,对于好不容易辛苦一辈子小有点积蓄的退休人员而言更是如此,这样也不会发生更大的矛盾和问题。


浮云财经观


答:父母退休工资每个月8000的水平,在国内算比较高的。一直放在银行活期里是很不划算的,因为目前我国的通胀通货膨胀率是4.5%。就比如1万块钱的购买力,已经下降了450块。因此为了退休后更好的生活,

建议将这一部分钱分为三份。1/3用于应急资金,1/3用于日常开销,1/3在用于投资理财。

退休理财要按照安全性来考量,避免上当受骗。超过年化6%的理财产品就不要再考虑,在不了解项目的前提下,失去本金的可能性很大。

在投资理财产品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国有四大行。大额存单的利率在4%~5%之间,这种理财方式一般安全性较高,收益率和通货膨胀持平。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要在中国理财网上进行咨询,投符合国家法律政策的产品。

其次也可以选择长期国债进行投资,国债相对而言也在4%~5%之间的收益,而且国家信用担保,安全性不错。再次可以投资一些黄金,分为纸上黄金和实物黄金,可以抵消一部分的通货膨胀。

此外对于退休的父母来讲,可以配置一部分保险,来规避今后重大疾病和癌症等疾病发生对财务方面的风险。

未来的一段很长时间内,我国会进入利率下降的阶段,因此以上保守的存款方式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闵君


父母两人退休工资能有每月8000元,这么高的收入足以保持较高生活水准,医疗支出方面也有充分保障,毫无疑问跑赢了90%的老年人。


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35%左右,相对于居高不下的真实通胀率无异于杯水车薪,是当下理财最差的选择。


对于老年人来说,本金安全应该放在第一位,其次则要考虑理财尽量简单方便,可以重点考虑国债、大额存款、三年期大额存单、余额宝、结构性存款。


老年人往往比较节俭,即使生活在城市中花费一般也不会超过三四万元,没有医药支出的情况下每月8000元养老金一年存下五六万元很正常。


资管新规实施后保本理财产品还有一年多就会彻底退出市场了,一些银行职员为了高佣金容易误导消费者购买非保本的理财产品或理财型保险,而保险的流动性极差真实收益率又低期限又太长,因此对理财产品和理财型保险敬而远之比较好。


国债的门槛低,三年期年利率4%,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考虑两三个月购买一次。还可以把钱存到余额宝里面,存满5万元后就到银行存一笔大额存款,存期三年,年利率可以达到4.125%,有的银行还可以按月付息。当存款金额比较多时,还可以考虑选择大额存单了,按月付息的三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可以达到4.18%。


老年人操作智能手机不够熟练,到银行办理业务能够更放心一些。结构性存款作为保本理财产品的替代品,收益率往往比宝宝类货币基金高,存款时间较短,可以在国债到期后通过购买结构性存款调整存款时间,到期后跟新增加的存款一起存成大额存款或者大额存单,这样可以减少存款笔数,更容易管理。


不管怎么说,如今理财的风险越来越高,社会上金融骗局层出不穷,各种高息揽储和销售保健品都瞄向了老年人的钱包。要向父母输送这些信息,告知他们警惕各种骗局,不要贪图高收益。安安稳稳存钱,放放心心养老。


财智成功


父母工资每月8000,如果每月的工资都用不到,而增加在银行的活期账户里,这样是非常不合适的。现在银行活期账户利率为0.35%,10万元,一年的利息才350元,这样算下来很不划算。建议可以在银行办理理财、定期或基金业务。

1、理财业务

随着2018年9月资产新规的落地,很多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起点由5万元降至1万元,市面上已有很多起点下调为1万元的理财产品发售,包含净值型理财、结构性存款等多种产品。银行发行的净值型理财,1年期,1万元起存的,利率有4%左右,可以去银行网点咨询办理。

2、定期存款

现在很多商业银行都发行了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类似于一种保本理财产品的替代。小编所在城市的某商业银行1年期结构性存款利率能达到3.5%,1万元一年的收益为350元,与10万元在活期存款账户不动,二者收益是一样的,建议可以存取一些。

3、基金定投

现在很多商业银行都代售基金,在这里不建议一次性购买基金,因为我们不能准确的把控市场的点位,就怕高入低出,损失利益。基金定投是很多银行在推荐的投资方式,通过一次签订基金定投协议,小额资金分批买入,分散风险,谋求一个比较高的收益。

具体可以请老人咨询就近的银行营业网点,进行合理的资产搭配。

小小意见,敬请采纳。


河小葵话理财


只要是正规的理财产品,无论怎样存都比把钱放在银行活期好,现在银行活期利率才0.35%,一万块一年就35的利息,再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几乎就是亏钱把资金给银行无偿使用。

每个月8000的退休工资,一年下来也将近10万块了,银行拿这些钱放出去的贷款轻轻松松一年七八千块收益,给你的不过两三百块钱,你还要抗通货,是时候考虑购买一种合适的理财产品了。

老年人理财,“稳”字当先,收益其次。


像一些基金、股票、P2P理财之类的高收益、高风险型的理财方式一定是排除在外的。

钱亏了是小事,老年人再气不过,闹出点病来真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一、前期资金少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放余额宝,保证年化2.3%左右的收益率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资金的流动性,随用随取,安全性也可以得到保证。

二、当资金达到一定规模之后,还不到5万块的情况,可以考虑购买银行理财。

在理财新规出台后,理财产品的购买门槛从5万元降低到1万元,保本型理财一年的收益率3.5%左右,相当于银行3年期的定期存款了。

三、超过5万的资金就可以考虑购买国债了,国债收益率4%左右,国家发行的安全性有保障。

四、当资金超过20万时,就达到了购买大额存单的门槛了。

建议购买可以按月付息的大额存单,购买3年期为宜,一年利息4.2%左右可以收取8400元的利息,每月有700块的利息入账。


当然,不要忘记了给老人购买重大疾病险,每月8000的退休工资收入,完全可以考虑给自己添加一份额外的保障,不用心疼这点钱,有时候“小钱能办大事”。


财经札记


时代在进步,理财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也可以利用微信零钱通理财:

第一步:退休工资发放后全额转入微信零钱通,选择货币基金理财,收益在3%左右,比银行一年期存款收益还高,风险偏低。

第二步:平时购物、生活家居、小病医疗保健等日常开销,采用微信支付方式,偶尔还有几分钱摇一摇收益。

第三步:过几个月,零钱通里钱积攒的多了,比如有5万元以上了,转银行买国债、定期储蓄等风险小,收益高于货币基金的产品,提高理财收益。

当然退休低的老人就尽量花吧,安排好生活和健康。不过,钱平时放微信里随时可用,天天收益都可看到,比使用现金卫生又便捿。对于退休工资高身体较好的人员,定期转出这种方式理财稳健收益适中,是一种比较合适退休人员的理财方法。

以上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