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19年在農村種植水稻還有利潤嗎?

leslie_cheung


今年我種植了70畝水稻,我認為只要粳稻,最低保護價還能保持1.3元,我就會有微薄的利潤,如果還與去年的產量相同,每畝地1060斤,我也不會賠錢,我認為在19年,能有利潤的農民主要有以下四種人:

第一種,靠技術掙錢

農村有一類人,他們不識字,書本上的農業知識學習不了,但是種地經驗豐富,也善於打聽學習,經常問有經驗的技術人員,自己也總結田地裡的情況,平時聊天也注意別人講的好方法,回家就去實驗聽到的方法好壞。

我們村就有一個50多歲的老人,他小學都沒有畢業,字也不認識幾個,每年水稻打的都是全村最多的,我就觀察了他一段時間,我發現他基本天天去地裡一次,每次水稻起蟲子或者有什麼病,他都是第一個發現,也是第一個防治的,後來他幹什麼我就幹什麼,產量還是沒有他高。


第二點,早些年水稻價高,贊下的設備錢

在水稻高價的時候,把水稻需要的所有東西都置辦齊全,像收割機,大馬力拖拉機,插秧機,覆土機,大棚,秧盤,等等這些水稻需要的所有東西都買了,在種地就不需要置辦了,投資錢就省了很多,像耙,插,收,大棚,這幾樣加在一起就有5000元錢。

我家就是在前五年,承包土地剩下的設備,當時地價高,當年就掙錢了,現在我再承包土地,就省了以上的設備錢5000元,這5000元就是我的利潤,至多不掙錢,但是什麼都沒有的人,就有可能賠錢。


第三點,特色品種

2019年與2018年基本情況相同,好的有特色的品種好賣容易賣,雖然現在市場上壞的大米,把好米搞臭了,可那也不是水稻的責任,是糧販子把大米搞臭了,現在網絡發達,從產地能直接到達農戶手中,沒有糧販子在中間參與,賣糧的多掙點,買糧的少花點。

現在大家都說五常農戶的水稻賣不動,未來糧食市場會更亂,假的會更多,我認為不會,好的優質的大米,會越來越有市場,低質低價的米會越來越少,甚至淘汰,現在防偽技術手段高超,只要肯打假就沒有打不敗的假貨。


第四點,早熟品種

今年是倒春寒,所有旱育秧水稻品種,育苗的時間都要短,如果選時間太長,積溫太高的水稻,不一定能上得好,上不好米率就不能太高,產量價格都上不去,很有可能就不好賣。

早熟的品種,能在所有水稻沒有成熟,市場上水稻空白的情況下,進入市場,價格會相對較高,但也存在後期漲價,先期早買賠幾分的情況。

2019年水稻在管理好,設備足,種植早熟,稀少品種的情況下,一定能掙錢,掙的多少就全看農民自己能打多少糧了。


以上4點就是我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2019年水稻還能盈利的四種人,希望其中有你,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請在下面留言。喜歡請關注,田俊超白哦!


田俊超白


"2019年農村種植水稻還有利潤嗎?"針對這個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進入2019年,水稻種植還有沒有利潤,要看兩點,一是,水稻的價格,這個很關鍵;二是,看天氣。詳細的分析,如下:



水稻的價格

水稻的價格在水稻種植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於水稻種植戶的積極性影響很大,畢竟直接關係到水稻種植的利潤多少。正常情況之下,一畝的水稻的產量大概1000斤,按照今年的收購價格1.2元/斤計算,畝產值可達到1200元。而一畝水稻的成本,包括了種子40元,種子處理所需要的藥費10元,耕地種植100元/畝,肥料150元,農藥200元,其他費用90元。最後,總計投入590元。加上土地租金600元,就是1190元,利潤為10元。

如果水稻收購價格可以提高到1.3元/斤,畝產值就可以增加到1300斤,利潤可以達到110元。由此可見,水稻收購價格對於利潤的影響很大。



天氣的重要性

水稻的畝產量在1000斤左右徘徊,按照這個產量,加上一直保持穩定,沒有多大變化的市場收購價格,勉強能夠盈利,就是有利潤。但是,這個利潤並不大,就像很薄的玻璃,經不起敲擊。如果在2019年水稻種植過程之中,遇到一些異常的天氣,比如干旱,苗期受到水淹等,就有可能造成減產。而減產的後果當然是水稻利潤的下滑了。所以,這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總之,2019年種植水稻是否有利潤,還得看價格和天氣,而這兩個重要的因素都是無法確定的,屬於不穩定因素。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有點意思的事兒


現時糧食價格低迷,2015年至今的水稻價格都是在下跌,雖然國家進行託底收購,種植出來的稻穀還能賣掉,而谷種、化肥、農藥、機耕費、人工、田租的上漲對種植水稻的收益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利潤卻少了許多。


水稻一年可耕作兩季,有些地區可耕作三季(我國大部分地區是耕作兩季,下面主要拿兩季來分析),每季畝產1000至1200斤,2018年的收購價格是100斤125元左右,也就是每季有1500元左右的產出,扣除種子、化肥、田租等的投入,第一季是虧錢在種,第二季才能有所賺點,整年平均下來每畝的純利潤是300元左右,可以說種水稻的利潤是非常低的。國家增加了糧食進口額度,2019稻穀的收購價肯定會繼續下跌。

個人建議如果種植大戶想穩定舒適的賺錢的話耕種幾百畝水稻一年下來還是能賺個十多萬的,如果只是耕作十幾畝的話建議將土地流轉出去,自己外出務工掙錢比較靠譜,如果自己不能外出務工的話就再流轉多十幾畝土地改種其它的高價值農作物。這需要根據自己所在地區的氣候土壤環境作出選擇,因為有些別處的農作物可能不適合你當地氣候及土壤環境。
其實種植生態蔬菜比水稻的利潤高了好幾倍,如廣東連州地區的農民種植當地的特色遲菜心蔬菜,每畝的年純利有3000元左右,當地的遲菜心因為是特色蔬菜,產量高,口感非常好,又是生態種植,很受百姓喜愛,銷路一直不是問題,現在廣東連州地區已經發展了幾十萬畝的遲菜心種植規模,已經形成了特色蔬菜種植產業,許多當地百姓因種植遲菜心也掙了錢。還有就是生薑這個被忽視的農作物,其實種植生薑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觀的,我前些時間還回答過分析生薑種植收益的問答,需要了解的朋友請關注南粵三農後翻閱,生薑是產量非常高的農作物,畝產可達6000到8000斤,市場收購平均價是2塊左右,除去成本後利潤可達8000到12000,但生薑不能連作,這個對於準備長遠發展來說是個問題,生薑種植對於土壤環境也是有要求的,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考慮下。

總結:種水稻沒啥錢掙,請考慮其它的出路。


南粵三農自媒體


19年種地是否能掙錢,得分析18年以水稻為列為什麼沒掙銭的原因,以遼河流域,一是極端天氣,18年中期正值分叉期,雨水少,:高溫時間比往年超長,造成對水稻致命的伏旱,分叉少造成秋後產量低下。二是國家收儲糧感覺少,再有國家對糧食保護價調控力度好象不極積,也可能造成收儲大戶有惡意壓價之嫌。三大戶流轉土地費,和當前水稻價格不付,太貴,以遼河流域最高時每畝千元,18年這樣劣年也達到800元,國家對大戶沒有一分補貼,種地補貼還是散戶領取,國家補貼只認承包合,也就是說不種地每畝也得近千元,不合理。'19年種地是個觀望年,天氣,國家政策沒有辦法,個人不能向左,只能壓低流轉費,合理價格應在400至50O元之間,多了不種,你自己種,大戶能種多少算多少,只有走這個過程讓散戶自己種試試,才能把價拉下來,大戶不能不種地,只種那些鐵戶的地,是指早已長期不種地為保留承包權,而不落荒,能接受降價的鐵戶,對那些一年一簽合同的流戶他不降價堅決不種,觀望遊閒一年未必不可。


用戶遼河人家


一是種植當地主要栽培品種,穩產增效,長江流域兩優688、Y兩優1928、Y兩優900等;二是種植高檔優質稻,稻米標準至少需達到部標或國標二等優質米及以上,糧食加工企業對於高檔優質稻的收購價格明顯高於普通水稻;三是有銷路的地區可種子特種水稻,如胭脂稻、黑糯米、血糯、綠米等特色水稻。四是進行種養結合, 如湖北省作為魚米之鄉,已開始調整改種規劃,比如,在田間養龍蝦、泥鰍、生態魚、青蛙等都是不錯的項目,就算種植作物沒效益,養殖總能帶來效益!


小徐金玉良種


2019年在農村種植水稻還有利潤嗎?

2108年的水稻價格差強人意,對於2019年的水稻種植業的確衝擊很大。而且,還有很多人一直在關心2019年農村種水稻是否有利潤?我來談談我的看法吧。

據說2019年的水稻價格還會下降,但是對於利潤來說,我覺著那些只是種植自己家的那幾畝地的農戶來說,效益還是有的。畢竟自己的承包地不需要繳納地租這一大筆費用,這個成本就減少了許多。流轉金的話一畝地怎麼也得500-600元吧,種植自己的那十畝、八畝地,自然效益會高一些。但是同時也有一個問題就是自己家的土地太少,效益有限。所以,糧食價格下降對普通的小散戶來說,還是有利潤的。

真正受影響的是那些通過流轉的方式經營的種植大戶。對於這些大戶來說,流轉土地的成本是個大頭,除此之外還有大面積種植出現的大量僱工成本。這兩項加在一起,就能把降價之後的水稻種植利潤都給吃了。所以說,降價對這些種植大戶、農業合作社來說,影響還是比較大的。雖然說可能會有一些補貼,但是這些補貼對於抵抗糧食降價的影響來說還是比較難的。畢竟種植成本在哪放著,這也是為什麼這兩年總會有流轉土地半路退出的情況。

其次是糧食價格不理想,對於糧食的出售速度也是有影響。而且,很多的大戶、合作社,都是在銀行、信用社貸款來進行種植的。一旦糧食價格太低,走糧速度慢,還貸款都是個問題。

因此,2019年的水稻價格影響的不只是種植利潤,還對於銀行能否及時的回收種植貸款都是有影響。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2019年在農村種植水稻還有利潤嗎?不知道題主是自己土地種植,還是流轉土地大面積種植?水稻作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我認為只要是有些種植技術的,今年種植水稻都還是有不錯利潤的,搞的好甚至畝效益還可以2-3000元以上呢。

雖然這兩年來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不斷上漲,但糧食價格卻一直不高,甚至國家對水稻保護收購價還進行了下調,但只要對水稻懂一些種植技術,水稻畝產能保證在1000斤左右,畝產效益都還是可以保證在500元以上的,個人認為已經是不錯的了,如果畝產超千斤以上則效益更好,對於那些不能外出務工人員,土地又流轉不掉的種植戶而言,今年種植水稻還會是不錯的選擇,必定國家還對水稻進行託底收購的,雖然收購價格可能會比去年略有下調。但是對於承包土地流轉的種植戶而言,如果去掉土地流轉承包費用,其畝效益可能只有200元左右,甚至更低了,但是如果水稻種植的同時進行田間養蝦,即稻蝦共育的話,不僅可以田間產出幾百斤龍蝦,水稻產量也是不錯的,通常畝產都可以達600-800斤左右,關鍵稻田養蝦後田間用藥量不僅少了,水稻品質也提高了,銷售時的價格也通常會更高。像我們這邊去年進行稻蝦共養的,基本每畝去掉成本,效益都幾乎在3000元以上,遠比單獨種植水稻效益高出好幾倍,稻蝦共養的面積經過短短兩年也更是達到了近100萬畝。

因此,2019年在農村種植水稻利潤空間還是很大的,尤其稻蝦共養種植的,對單獨種植普通水稻的,則效益可能是比較低了,如果有條件的可以改種其它效益更好作物,或流轉出去也是不錯選擇。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2019年在農村種植水稻還有利潤嗎?從目前的糧價來看,2019年糧食價格基本不會出現大的變化,所以2019年農村種植水稻利潤還是極低的。

18年,大部分糧農都反應,水稻種植的成本在不斷上漲,而稻價卻在下跌,糧農普遍的收入都在下降,種植水稻的平均畝利潤不到300元。所以許多人對19年的水稻種植還在持觀望態度,必競18年的稻價,傷了太多人的心。

個人認為,如果是小戶個人種植的幾畝地,有人流轉的話,最好流轉出去,自己再安心外出打工,畢竟守著幾畝薄地是根本不能賺到什麼錢的。如果你是大戶,有技術、有資金,還是可以繼續幹下去的,國家的政策性資金補貼,還是一樣向大戶傾斜,照顧大戶的。



總之,19年水稻的價格,如果還維持在18年的水平,那麼水稻種植的利潤,依然還是很低的。個人建議,小戶的話就種點夠自家吃的就可以了,其他的地能流轉的儘量流轉出去。大戶的話,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及補貼標準,對所承包的地,及時做好規劃和處理。稻價在未來幾年內,是不可能出現大的漲價及降價空間的。


壞男人說小龍蝦


種植水稻的利潤非常高,高的讓你懷疑人生!


背對背的擁抱750


肯定有利潤的,還是要有一定的規模的,如果種植的規模很小,利潤都很少,幾乎是沒有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