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果你的孩子有机会去读衡水中学,您赞成吗?

蓝天教育视角


如果我的孩子有机会去读衡水中学,我举双手赞成!

说到河北的衡水中学,很多人都想到近年来衡中的辉煌“战绩”:2018年高考,高考成绩在700分以上的,全国范围内只有两百多人,河北考生占一半左右。而衡水中学,700分以上的学生有几个呢?文科700+的有3个人,理科700+的有69人,占河北超级学霸的六成左右。

如果孩子有机会去河北的衡水中学,该不该让孩子过去就读呢?我相信,在经济条件和孩子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部分家长都赞成让孩子去衡水总学就读。

首先,衡中是应试教育的“天堂”,河北的各路“考霸”、“学神”齐聚衡中,该校的学习氛围想不浓厚都难。“跟着苍蝇找厕所,跟着蜜蜂找花朵”,跟着衡中的学生学习,自然也是为了能够找到一条直通顶尖985的“绿色通道”。或许,在衡中那么多学生当中只有两百多人才考上清北,但至少就读衡中,也相当于一只脚踏入重点大学的大门——衡中文科一本率为92.7%,理科一本率为93.91%,孩子只要能跟得上“衡中节奏”,在应试教育的康庄大道上必将一骑绝尘,一路高歌。

其次,衡中对学生的培养,不单单是高考分数这个方面。在规矩意识的增强,责任意识的提高方面,衡中做得也很到位。在很多普通中学,有些高中生就算到了高三,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整天浑浑噩噩地度过。但是在衡中,每个学子选择了这所中学,则必定对自己严格要求,并能认清前方的路——竭尽全力考清北,考顶尖985和211!

有人说,衡中的学生那么辛苦地学习,应该过得很痛苦吧?但是我要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衡中的学生以苦为乐,是什么支撑着他们顽强拼搏?是信念,是决心,是永不言败的毅力。很多衡中的学生表示,高中三年的学习是他们人生中所积累的最为宝贵的财富,因为在这三年里,他们学到的不单单是应试技巧,不单单是一张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还有一种用钱也买不来的自信和勤勉的态度。

其实,国内有很多地区的中学也纷纷效仿衡中的学校管理模式,但大部分都很难“修成正果”。我认为,衡中的成功,其他地区不一定能“复制”得过来。一所中学,无论是想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方面取得成功,都应该有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东施效颦”。

如果你的孩子有机会去衡中,你会让他(她)去衡中就读吗?欢迎留言探讨。


微雨润苗


直接上观点:如果想让孩子上好的大学,我是会选择给孩子去衡水中学。
这个选择倒不是说衡水中学有最好的教学模式,而是因为衡水中学聚集了一大堆的学霸。
2018年,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过200人
2017年是176人;
2016年是139人;
2015年是119人......

当一群优秀的学生在一起,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是非常非常明显的。
我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是地区的重点中学。在小学初中,我都是学校里面的第一名,但是到了高中,第一次考试只考了300多名。

这一次的考试失利让我重新审视学习模式,开始学习高分同学的学习方式,很快就大幅提升了学习成绩。
可以说,如果只是在县中读书,可能最后高考只能考取一个一般的重点。

我一直觉得高中的同学对我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个优秀的环境进一步激发了自己的学习潜能。实际上,不仅是学校,实际上各行各业都是如此,能够跟顶尖的高手一起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促进。
所以,我的孩子如果能够到衡水中学这样的学霸云集的地方学习,我个人当然是赞成的。

最后再强调一句:衡水中学之所以牛,在于生源很牛。它吸收了全省众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最后得到好成绩本身就是正常现象。可以说,本身一个学生能够进入衡水中学,就已经给有考上一本的潜力。衡水中学,对学生更多起到的是成就的作用。也可以说,衡水中学这样的超级学校,和超级学霸是互相成就的!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我是一个小学非主科老师。教过的一个学生在衡中上的高中,孩子和我关系非常好,18年653分考入中南大学。以我对这个孩子的了解,这个学生如果在本市一中上,如果能考上中南是让人吃惊的,我也认为这个成绩是极优秀的,后来家长告诉我,孩子看我前哭了一次,认为自己没考好,因为参加竞赛得到了一个清华自主招生机会,在清华学了两个多月,影响了高考,他说如果不去清华学习而且全力攻高考,他的目标是北航,并且有实力考上(得考686)。这个孩子一直在衡中实验班,据他说班上90%的孩子都能上985。虽然这个孩子对高考结果不满意,但孩子阳光,向上,对未来乐观有信心。我问这个孩子和家长,如果再让他们选择一次,他们会选择衡中吗?他们说毫不犹豫还是衡中。


千里走单骑1972


如果说当初我小孩有这个机会,我非常愿意,只要他能挺住:进了衡水中学,考名牌大学的机率一定会更高。

不要说衡水中学,衡水二中也争着去,问题是进不去!

去年我身边就发生过几起这种现象:从现实来看,家长无疑都愿意,但学生或许有吃不消的;或一看相差大,加上离开了家长就不习惯的。

我侄子,同时还有另外5位同学(理科4人、文科2人),去年10月2号有机会去衡水中学学习。报名后,当晚就有2人大感吃不消,父母不在身边很不习惯——次日,直接有一人跟父母回来了(女生),另一人一周后也回来了。

风气好,管理严,时间紧。但在目前高考制度下,几乎没有家长是有能力改变这种现状的,只能去适应——毕竟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进中国名牌大学,最好是清北!

剩下的4人,开始还冲劲实足,但半学期后,慢慢觉得与真正的衡水中学顶尖学生有差距,心里便开始有波动,但还是坚持下来了——本学期(正月初四)如期去开学了。


种金易


不要,我家孩子也坚决不同意去。我不会让孩子去住校,虽然这样自己获得更多空间,但绝不放弃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直到上大学我的孩子都是在家里过的,只有午休时间太短在学校,我不认为让孩子住校是一件培养孩子动手和与人交往能力的机会。孩子学习任务很重,在学校与同学也有正常交流,但也会遇到很多矛盾和困惑,需要家长及时与其沟通交流,排解烦恼。我孩子到现在都觉得自己很幸运生在这个家庭里,父母很民主,自己很开心,整个中学期间我都没有感觉到她有青春期叛逆行为。倒是上了大学离开父母到学校住校后,非常愤青。因此我们调侃说是不是青春期迟到?她反讥:谁让你们晚婚。


或许同意Maybe


如果你的孩子有一定基础(学校全年级前十名),自己也愿意去,父母也支持,家庭经济条件尚可(一年学费大约2万5千,生活费自理)。我的意见是大胆去,支持去,一定去。当然去衡水中学,孩子必须吃得下苦。那里是半军事化管理,学习压力大,自主性强,学习紧张度高,这是有目共睹的。南方去的孩子更要克服北方寒冷,干旱的气候不适,冬季我们南方几乎天天洗澡,北方是一周半月洗次澡的。

2017年9月,我们学校送了两名学生去衡水中学,一名文科生(女孩子),一名理科生(男孩子),两名学生都是学校文科和理科前十名的学生。两位同学都是高三第一个学期才去的。2018年高考回到本地参考。理科的李同学高考文化总分为698分,文科晓同学高考总分649分(其中数学150分满分)。他们两位同时分别获得郴州市理科和文科高考状元。李同学考取清华大学,晓同学考取南京大学。李同学跟我是一个村子的,他父亲是中学教师,经常在玉溪河畔散步碰到,李同学的父亲李老师告诉我,经过一年的衡水中学的学习,他儿子高考成绩比原来班上同层次,考试成绩相当的同学,高出30多分。到衡水中学读书压力很大,加上气候原因,李同学到衡水中学读完高三第一个学期之后一度想回来,是原学校班主任耐心做说服工作才坚持下去继续留在衡水中学学习,直到高考前才回来。衡水中学确实是培训人才的地方,也是磨励人的意志的地方,各位家长均可正向或反向取舍。以上观点为本人一己之见,仅作参考。


金色阳光神话


不赞成,打死我都不会让孩子去,我家孩子初中时哈尔滨德强高中和大庆试验中学都来招她了,都没有去,就在这个小县城,有时间上上网校猿辅导的清北班挑战一下难度,效果也非常好优秀的孩子在哪都是一样的,和学校一点关系没有,衡水教的再好,你让它把一个学渣教成省状元,那才是厉害,他招去的本身都是各县市的学霸,考出好成绩很正常的,说实在的去衡水的学生都有上清华的实力,但在哪里也只是考上了一部分,也坑了不少学生,有些学生如果不上衡水的话,也许考上清华了。


百步穿杨818


我是一名高中学生,学校也是属于那种比较好的那种。

我也知道有很多家长们希望他们的孩子去清华北大,希望他们异于常人,但是我们也是个普通人啊!

我的成绩也是属于中上游的那种,也不算是特别突出。我的一天就是上课听讲,把老师讲的丢听明白,回家写完作业就随便玩……我的成绩照样是中上游啊?我也是不明白,为什么你们这些家长就一定认为只有读书才有出路吗?

可能我的想法还有些幼稚,但这就是事实啊。我的天赋可能也是属于那种一般人的资质,但是我的习惯起码是好的,压力也很小,期中期末的时候也会努力复习,但时间从来没有超过两个小时,就这样,没有什么压力!

可能有些人会说,我的人生已经被毁了,但我本来就是那种平庸的人啊!反正现在我听说我们市里有个同龄人自杀的事情,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只因她是我们市里的第一!就是因为压力太大自杀的。她是我们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成绩逆天,颜值超高的那种,而且特别出名。就这样走了。

我也是想问问你们这些家长,难道我们就是天才吗?您们怎么就这么相信您们的基因有多优秀吗?您们也是收入极高的那种别人家的家长吗?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呢?


李白CHINA


我会愿意,我孩子现在才小学一年级,我觉得孩子目前的生活很教育都是非常宽松舒适型的。能接受衡水中学这样自律型的。人生时刻不多有,我愿意让孩子去磨炼,我也相信他会改变。如果有可能,我会拼尽一切,让孩子们能去衡水中学


敏儿668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