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蘇雀 蘇巧兒 蘇鳥 朱頂雀

蘇雀  蘇巧兒  蘇鳥  朱頂雀

美麗的北大荒有我說不完的話題,我喜歡那裡的夏季,午時的太陽暖洋洋地照在那一望無邊,鬱鬱蔥蔥的麥田。喜歡嬉水在激流湧動,永遠也流不盡的七虎林河……。然而,我更喜歡那裡的冬季,雪花飄飄,漫天覆蓋。枝頭、屋頂、河流、山脈無一不掩埋在厚厚的,好似棉絮的大雪之下。最叫我心情暢快的是大雪過後,萬物寂靜,空氣都像是凝固似的,經過一場大雪的洗禮,天變得那麼清澈透明,涼爽清新。那種感覺真想一股腦把所有的空氣都要吸進我的肺裡,洗刷沉積體內一年的汙垢。

蘇雀  蘇巧兒  蘇鳥  朱頂雀

天剛矇矇亮,我就提著鳥籠著,踩著能發出吱吱響聲的厚厚的積雪,來到院子當中。院中有個旗杆,其實不是旗杆,是專門掛鳥籠子用的。我就像升旗似的,把我的鳥籠子慢慢的升到天空。似乎鳥兒也感覺到空氣的新鮮,不停的跳躍,鳴叫著。這種鳥兒我們叫它'蘇鳥',據說是從俄羅斯飛過來的,那個年代俄羅斯稱之為蘇聯,由此得名蘇鳥。蘇鳥體態不大,比麻雀略小,但它沒有麻雀那麼精明,傻乎乎的,人到了跟前它也不愛飛,有時我真想用手抓住它。它頭頂有紅色斑點,灰褐色的,屬雀鳥類。雄鳥胸部為紅色,雌鳥似雄鳥但胸無紅色。它們成群飛行覓食,有趣的是,一隻鳥一串串的鳴叫,就能把天空中飛行一群蘇鳥招來。叫聲悅耳動聽,銀鈴般似的,急促、激昂興奮。這種鳴叫聲不像是被關在鳥籠裡的求助呼喚,倒好象在招呼同伴說:這裡有吃的,快點下來。

蘇雀  蘇巧兒  蘇鳥  朱頂雀

我的籠子上的蘇鳥,是我精心挑選的,紅肚子的雄鳥,強壯,歌喉嘹亮。我們稱這樣的鳥為引鳥。我家的院子很大,院前有兩顆很大的沙果樹,我的引鳥的叫聲,能換來一大群蘇鳥,黑壓壓的落滿枝頭。這時候就要看我的籠子的本事了,有時,籠子一口氣能滾進五、六隻蘇鳥。我的籠子是滾籠,它做得很科學,引鳥放在中間,兩旁是滾板。滾板是用竹棍做成梳子似的,上面有一塊穀穗,蘇鳥落在滾板上準備吃穀穗時,滾板就會翻滾,由於滾板是梳子狀,鳥站不住發滑就會掉進籠裡。滾板的後端墜個鉛塊,利用槓桿的原理,又把滾板拉平。這個原理要求很嚴格,鉛塊重了,鳥掉不進去;鉛塊輕了,翻板回不來。

蘇雀  蘇巧兒  蘇鳥  朱頂雀

有一件事是叫我最傷腦筋的,那就是穀穗。我們在工廠沒有穀穗,穀穗就是沒有脫粒的小米。每年收穫下來的糧食不是馬上就加工的,據說有些穀穗來年再脫粒,這樣的糧食好保管,來年脫下來的小米還很新鮮。廠區的鐵道東我們稱那裡菜隊,有鎮裡幾十戶農民,我們只有到哪裡去尋找。說是尋找,其實是偷人家農民的穀穗,好在用的不多。那時我才十幾歲,生性膽小,最怕背個黃綠色的小書包,到人家地裡,或是谷垛去偷穀穗。遠遠看見人家,心都要了從嗓子眼裡跳出來。要是再被人家發現了,聽到一聲吆喝,我會拔腿就跑,連頭都不敢回,很是狼狽。

蘇雀  蘇巧兒  蘇鳥  朱頂雀

也許是當年看電影《地雷戰》看多了,受到啟發,自力更生,沒有子彈,沒有地雷我們自己造。我還真的自己做出穀穗來了。首先,拿來一個案板,舀一碗小米,溶化點當時有一種木工用的水膠,再把水膠淋再小米上,粘出有花生米那麼大的小米球,待膠幹後,再把小米球一個一個地堆積粘一個小木棍上,一個酷似穀穗的作品就出來了。這樣的穀穗不僅能引來蘇鳥的叼啄,而且,一粒也不浪費。膠粘得緊緊,根本吃不到嘴裡。從那以後,我再也沒去鐵道東。我小時性格比較內向,小孩子的一種自私心裡,我沒有和任何人說過。這是我兒時的一個秘密,一個專利。

蘇雀  蘇巧兒  蘇鳥  朱頂雀

我用籠子撲鳥,主要是玩,抓來的鳥放在家裡一個大號的籠子裡,每天餵它們草籽吃,多了就放飛,或和小朋友換鳥。據說當時有食鳥兒做餡的,聽起來很是殘忍。那都是七十年代的事了,現在人們的保護野生動物意識強了,人們渴望著人與動物和睦相處,嚮往著田園生活。然而,蘇鳥很少看見了,大雪也下的少了。大自然已發生巨大的變化,時而我的夢裡還能飛過蘇鳥那美麗的影子,恍惚還能想象地嗅到蘇鳥的體味。那個童年的秘密早已沒有了用場,永遠停留在我記憶的腦海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