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固阳县】【脱贫攻坚】土地托管:贫困户脱贫有了新希望

【固阳县】【脱贫攻坚】土地托管:贫困户脱贫有了新希望

今年,在协和义驻村工作队的引导下,东河槽村探索开展“村党委+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技术团队”的土地托管模式,全村658亩水地全部进行土地托管,托管项目涉及农户37户138人,其中贫困户10户20人。土地有了“金牌管家”,贫困户脱贫也有了新希望

11月27日,冬天的固阳县协和义东河槽村迎来好天气,村民高大海媳妇一整天都在地里忙活着,收拾着最后一波玉米。

“今年我们种的甜菜、土豆全卖完了,就剩下这些玉米今天就全收完了。”一年的辛勤劳作即将结束,高大海媳妇的话语里流露着沉甸甸的喜悦。

【固阳县】【脱贫攻坚】土地托管:贫困户脱贫有了新希望

盘点一年来的收获,高大海媳妇如数家珍,“今年我家28亩地全部托管到了合作社,收入比过去翻了一番,再加上我在托管地里务工收入的5000元,日子过得比往年更红火。”

而在东河槽村,受益的远不止她一人。今年,在协和义驻村工作队的引导下,东河槽村探索开展“村党委+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技术团队”的土地托管模式,全村658亩水地全部进行土地托管,托管项目涉及农户37户138人,其中贫困户10户20人。土地有了“金牌管家”,贫困户脱贫也有了新希望。

眼下在农村有这样一句顺口溜:“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广袤的大后山,“谁来种地、 怎么种地”,已成为当下亟待破解的现实性问题。而土地托管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正成为农村劳动力构成变化和农民现实需求下的新选择。

【固阳县】【脱贫攻坚】土地托管:贫困户脱贫有了新希望

土地托管就是在农户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将土地托管到合作社,合作社从种子的采购、耕种、施肥、打药、管理、销售全程提供“保姆式”“菜单式”服务,并通过帮扶单位帮销、企业订单等方式,有效解决产销不对路的难题,帮助村民特别是一些贫困户脱贫解困。其专业化、全方位的服务,在村民眼中就像是真正的“金牌管家”。

“我们就像把娃娃送进托儿所一样,每亩交400元的托管费,就啥也不用管了。”高大海媳妇说,今年他们种什么品种由农民集体研究决定,县农牧局农技专家负责全程技术指导,县农机合作社负责统一耕种、施肥、管理和收割。需要人手时,村民到地里干活,合作社还按天给他们发放劳务费。

【固阳县】【脱贫攻坚】土地托管:贫困户脱贫有了新希望

为调动农民积极性,合作社经营土地实行兜底保障,确保年底亩产量不低于农民常年自主经营平均的产出,如产值不足,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补齐。

今年,村民把土地托管到合作社,协和义驻村第一书记尚永福的一颗心也放到这片土地上。从土地托管前期、中期到后期,他无数次走到田间地头,了解种植动态、解决实际问题。

在他自己制作的三期美篇里,留下了托管前期、中期到后期的现场照片和视频,从土地平整现场、卸化肥、卸土豆籽种、到正式春播直至机械化收割……每一个环节他都留下了影像记录。在11月1日制作的内容里,他放进了收割机收获土豆的视频,看着一颗颗土豆从地里翻出来铺满田间,驻村干部也和村民一样心里充盈着收获的喜悦。

【固阳县】【脱贫攻坚】土地托管:贫困户脱贫有了新希望

今年国庆节,为了帮助村民卖土豆,驻村工作队成员国庆节都没有时间休息,整整卖了6天土豆。

尚永福介绍说,今年村里的10户贫困户,5户托管亩数在20亩以上,增收12000元;5户托管10亩以上,增收6000元以上,都将实现持续稳定脱贫。

该村负责土地托管管理工作的贫困户王乃元不仅土地托管种植有收获,打工也能挣不少钱。他高兴地说:“打工一个月工资2400元,今年务工8个月,光是务工收入就有近2万元。这样好啊!在地里干着活儿,还误不了家里其他营生,不用出远门打工了。”

当地农牧部门相关人员表示,东河槽村通过土地托管,实现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采用了高能种植、全膜覆盖等先进的农业技术,也帮助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同时解决了他们外出打工的后顾之忧。“下一步,土地托管作为一个新的模式可以推广运用,这对固阳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