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追念越剧老旦泰斗周宝奎,越剧票友:最慈爱的“婆婆”


  周宝奎

追念越剧老旦泰斗周宝奎,越剧票友:最慈爱的“婆婆”


  “媳妇大娘,我格心肝宝贝呀……”一句略带滑稽的叫板起腔,一段脍炙人口的劝说吟唱。《碧玉簪》这部越剧草台班子时期就有的传统剧目经名家巧手修改、精心演绎终于脱胎换骨成为百年越剧史上又一座丰碑。

当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戏曲电影《碧玉簪》文革后重新放映,各花入各眼,平日几乎不看戏的父亲回家就对终日操劳家务的母亲说:你赶紧看看去,那个“李秀英”多贤惠!母亲忙完了家事抽空去影院看后回家却说:你总不要做那样冷冰冰无端猜忌的“王玉林”。父亲哑然,而多年后渐通人事的我再看到这部戏、听到那唱腔却很认真地对老祖母说:能有这样好的婆婆我一定开开心心地嫁!

  如今父母双双老去,我依然云英未嫁,才终于明白这样好的婆婆实在难得呀!周宝奎的“宝奎”之名本是艺名,老人家出身农家有个很乡土气的名字“周彩娥”,科班师傅当年抱着希望越剧也出一名优秀老旦的想法,借鉴京剧名老旦“李多奎”艺名为周宝奎一锤定音,没想到竟真宏愿得偿,周宝奎这个到后来也始终身量不高的矮老旦却独树一帜在越剧舞台上塑造了多个性格迥异又让人过目不忘的老旦形象,完全和生活中的她判若两人。

越剧电影《红楼梦》复映,街头巷尾都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优美动听的越剧在那个年代被唱成了流行歌曲,但我更难忘那段“又无兄弟共姊妹,似一枝寒梅独自放,今日里接来娇花倚松栽,从今后在白头外婆怀里藏”。因为彼时的我虽与外婆疏离,却和老祖母相依为命,正是在“白头亲娘怀里藏”的娇花犹未绽放,故而周宝奎威严中又不乏慈爱的唱腔入耳听来格外亲切呢。

周宝奎饰演的贾母当时并不丰满,和后来87版王扶林电视剧《红楼梦》中李婷所饰贾母形象完全两样,但一样演出了门阀大家主君的富贵气度、雍容做派又透着凛然不可犯的威势庄严。据周宝奎自己介绍时接演贾母角色当年也很担心塑造不好贾母,但导演既然将这角色交到自己手上就不能演砸。所幸那个时代的艺人们在提高社会地位同时还有幸被国家领导人接见。周宝奎就琢磨领袖人物身上的动作、观察回想他们言行,掌握那份威严渊源和尺度,终于完美呈现了一个虽不富态却仍然富贵的老太君形象。

  《红楼梦》中周宝奎饰演老祖宗

  《碧玉簪》中玉林娘王夫人陆氏在传统越剧是以彩旦应工,此剧到了岑范手里却改成老旦,这实在是改得好。彩旦演媒婆类得心应手,王夫人陆氏毕竟还是官家夫人,有些气质是彩旦未必能掌握反而流于媚俗的。周宝奎也是认真钻研王夫人的心底善良和仁爱诙谐,“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唱段今日听来真是点睛得好。不过小时候的我因为是“骨手”非“肉手”,还一度颇为怀疑“手背怎么可能有肉”?后来接触到一些养尊处优妇人果然是“手心手背都是肉”。

手足之称向来是拉近人们彼此情感距离的最佳词汇,以“手背肉”喻儿媳、“手心肉”喻儿子,实在是精辟形象之极。再大的怨怼之气在如此亲切和善的婆婆软语款款劝说下也会给足面子顺台阶下楼呀。和如此婆婆共处,即便没有丈夫体贴,心里总不会太过绝望寒冷。幸而王玉林并没有坏到根儿上,真相大白后也知错能改,赶考前拜托母亲照顾好病中的妻子。

至于那凤冠霞帔算什么,周宝奎一句“啥个天子门生、状元及第,老婆都要轮勿着哉”道出了天下夫妻相处之道是平等的。彼此互敬互爱夫才是夫、妻才是妻,名利只为生活添保障并不该成为束缚夫妻相处融洽的处世哲学。那些面子、架子在外头,关起门来都是饮食男女,里子更要趁手舒适,也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吧。

  《碧玉簪》 中周宝奎饰陆氏

  2016年越剧走过110周年诞辰,当年女子越剧科班的名角所余不多,周宝奎又鹤归西方,想起解放前马樟花的“闪电划过”、筱丹桂的“做人难过”,周宝奎已是高寿,如大观园中贾母般福寿双全在曾经战乱劫难后。我所深思的是越剧小生、小旦为主体制虽打造了全国第二大剧种的无上荣耀却也无形中剥夺了诸如周宝奎、徐天红等等个性演员独立门户、主演大剧的机会。

京剧无论生、旦、净、丑是“老、小”都可以主演挑梁大戏,而越剧老生、老旦、小丑、花脸只在小生、小旦的夹缝中艰难求生。如果像京剧那般给予他们主演大戏机会,我们又该看到多少性格各别的老爷、夫人、公公、婆婆形象!一如周宝奎最出色弟子胡敏华的离开舞台让我心痛,周宝奎、张桂凤、徐天红、商芳臣他们在小生、小旦围追堵截下卓然站立起诸多经典人物形象更让人肃然起敬!

  《珍珠塔》 中周宝奎饰方朵花

  《追鱼》 中周宝奎饰金夫人

  《穆桂英》 中周宝奎饰佘太君

  《祥林嫂》中周宝奎饰祥林娘

  世上那个最慈爱的“婆婆”不在了,身边的女人们谈起婆婆们难得见到使用敬语的,都是嗤之以鼻“我们家那个老太”;天不怜我,若我嫁得有婆婆,不管婆媳关系如何,人前我一定尊称一声“我家婆母大人”,这是起码的敬重。

  世上那个最慈爱的“婆婆”不在了,我却不忍见到越剧老生、老旦优秀人才后续不接、纵有接续却难得用武之地。就如同越剧舞台上始终没有整本完整的《赖婚记》面世。

那个当年优秀老旦胡敏华连续多届报名江浙沪越剧演员大赛,舍此外别无剧目可演实在是莫大悲哀。越剧应该量才而用,何必所有剧团所有剧目都是“二小”、没有“二老”?更少花脸、小丑啊!京剧朱世惠丑角可以挑团、袁慧琴老旦可以挑团,我们也该让越剧老生、老旦挑团,那才能百花园中群芳争艳,而非“二老”只是给“二小”配爹妈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