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于都的这道特产绝了,不仅加工烹调麻烦,上桌时还必须放鞭炮庆祝

客家风味的特产算是特产界比较有名的“白富美”了吧,诸多上得了台面的特产佳肴,曾经要么是国宴名菜,要么就是从明清时期流传至今,具备悠久绵长的历史,且备受各代吃货们的考验~不过,特产间有酸甜苦辣之分,且特产与特产也是比出来哒,而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哦。

于都的这道特产绝了,不仅加工烹调麻烦,上桌时还必须放鞭炮庆祝

有一种特产,不仅是逢年过节才吃得到,加工烹调有点麻烦,就连上桌时也必须放鞭炮庆祝,这不免让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今日,小编带大家走进于都县,一同品尝品尝当地人特别爱吃的一道特产美味——于都肉皮,一解大家的疑惑。

于都的这道特产绝了,不仅加工烹调麻烦,上桌时还必须放鞭炮庆祝

其实,于都肉皮就是大家常常说的猪肉皮啦,全身都是宝的猪肉,不仅猪耳朵可以吃,肥瘦兼半的还可做成五花肉,瘦肉炒蔬菜吃,骨头炖汤喝,就连皮都可以洗干净之后,用油煎炸,炸一下也是外酥里嫩,好吃到不行。作为客家人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猪肉皮一直是以色、香、味俱佳、色泽金黄油亮、猪肉香扑鼻诱人等特点捕获众人的芳心的。

于都的这道特产绝了,不仅加工烹调麻烦,上桌时还必须放鞭炮庆祝

试想一下,一般在春节时期,一大家子亲戚团聚时,常常要摆个几大桌,这个时候菜是不可能一次性上齐的,为了保证菜肴不一下子冷掉,维持原有的口感和味道,通常是厨房里有人忙里忙外,刚煮完就端到桌上的,趁热吃,大伙儿喜气洋洋,吃的也开心。一直到上猪肉皮这道菜时,气氛才会更为浓厚。

于都的这道特产绝了,不仅加工烹调麻烦,上桌时还必须放鞭炮庆祝

原来啊,在当地,上猪肉皮时,必须放鞭炮奏乐,而且,最少都要放一挂鞭炮来庆祝,寓意发发发。猪肉皮代表着“高级菜”,是宴请客人的主人家的诚意,用一道平时不怎么吃的菜来招待客人,显得这顿宴席用心至极,也让来赴宴的亲朋邻里感到贴心体己。

于都的这道特产绝了,不仅加工烹调麻烦,上桌时还必须放鞭炮庆祝

再者就是,逢年过节一餐饭每桌大概11个菜左右,一桌大概坐10人的样子,为了让大家知道菜上到第几道了,通常会把猪肉皮放到中间来上,再加上放鞭炮,刚刚好可以提醒大家,哦,原来宴席已经过半了呀,还没吃饱的就可以再添一碗饭,吃饱喝足的就可以喝掉饮料啦,就不会出现什么大家都散场,还没吃完饭的尴尬局面啦。

于都的这道特产绝了,不仅加工烹调麻烦,上桌时还必须放鞭炮庆祝

可能有些朋友会问了,为什么这么一道备受欢迎的特产,平时却很少吃到呢?

于都的这道特产绝了,不仅加工烹调麻烦,上桌时还必须放鞭炮庆祝

那是因为加工制作有些麻烦,要想做出味道鲜美的猪肉皮,首先要把新鲜的猪皮煮熟,再把猪皮上所剩的肉削净后,将猪皮晒(或凉)干,然后放到油里炸,用水泡后,切、煮(一般都和猪肉、鸡、鸭等一起煮,或用荤汤煮),最后捞起加佐料上桌。

于都的这道特产绝了,不仅加工烹调麻烦,上桌时还必须放鞭炮庆祝

别看描述起来很简单,光是削猪肉这一个步骤,就要花费很长时间哦。

于都的这道特产绝了,不仅加工烹调麻烦,上桌时还必须放鞭炮庆祝

所以,看似有些奇葩的习惯,其实是包含爱意的,一道特产,吃出的是浓浓的温情,这是不是很划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