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种玉米是下底肥好,还是追肥好?

鄂东三农


我建议玉米种植采取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适当的酌期、酌量的后期追施肥料的方式来满足玉米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而且,这种方式也是最有效、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式。

以国内现有的种植方式、机械水平以及地力条件来说,单独的以施足底肥而不追肥或者以追肥代替底肥的方式,都不是科学、有效的种植方式。而且对玉米的产量都有着明显的影响,最简单的就是后期脱肥或者前期长势不足。

对于玉米来说,营养生长的强度比较大,对养分的需求也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正常的种植都是需要播种之后多次追施肥料来满足玉米对养分的需求,也可以把这种方式叫做分段施肥。通过在玉米的不同生育期节点追施适量的玉米所需的养分,才能最大效率的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满足玉米不同剩余阶段所需的养分。

比如说现在很多农民朋友都在使用的“一炮轰”的施肥技术就是如此。通过使用具有缓释或者控释的成分来达到养分长期释放的目的,来满足玉米的生长。但是普遍的反应都是,后期肥料养分供给不足,产量降低。

所以,玉米种植最科学的施肥方式就是底肥与追肥相结合的“分段施肥”技术。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问题:种玉米是下底肥好,还是追肥好?

你好,我是卫龙,很高兴回答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种植农作物也包括玉米种植在内,是施底肥还是追肥,其实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能是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了,好多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



一般情况下,只要土地能倒开茬口,又有时间的话,都会施入底肥的。比如一年只种植一季春玉米的地方,都会先施足农家肥和复合肥等底肥,进行整地后再播种玉米的。这些地方在玉米生长中后期,或者再追施一次肥料,也有人不再施肥了。



那些一年种植两季作物的地方,在小麦收割后要紧接着种植玉米。由于时间比较紧,一般不会施底肥和整地,就是直接在麦茬地里趁墒播种玉米的。等玉米出苗以后再浇水施肥,然后整地灭茬,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还会再追施二三次肥的。



这两种施肥方式相比较来说,一次性施入底肥和整地比较简单省事,而追肥相对来说比较麻烦,费事也很累人。

以上是卫龙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卫农老头


点击右上方红色字体,关注【山农有话说】,获取农村最新热点资讯!

关于肥料的选择,在这我就不介绍了。在农村,种玉米大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育苗,再把幼苗搬到地里种下。

如果农民是用这种方式种植玉米的话,以上两种施肥方法都是可以的,下底肥肥料不会伤害到幼苗,幼苗下地后可以第一时间吸取到养肥的养分而快速成长。无数农民的经验证实:把动物粪便和肥料一起放效果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农民都没有养成看天气的习惯,如果近几天会有暴雨或者连续降雨的话建议选择一个好天气再追肥,不然养分直接给雨水冲走了。

另一种是把玉米种子直接种在地里。

有经验的农名这种方式通常选择施肥加动物粪便一起,但是要注意肥料不能放太多。

在这建议选用高钾的肥料,可以增加玉米的抗逆性和促进玉米后期增重,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每个人经验都不一样,那么对这施肥怎么看?如果是你,你是否愿意接受我这种施肥方法呢?欢迎留言评论!@新农参谋

了解更多农村热点资讯,关注:山农有话说


桥妹的乡村生活


种玉米是下底肥好,还是追肥好?


这个问题问的有水平,玉米种植我们知道的施肥过程是底肥+追肥模式,但是有没有那种情况下是不需要施底肥的呢?其实在某些条件下还真的是不要施底肥的好,下边老张就简单谈谈这个问题。

我们平时种植玉米有两个最近本的施肥关键点:基肥和大喇叭口追肥这是玉米施肥的两个关键点,其他时候也可以追肥,但是没有这两个点是必须的。但是如果在天气极其干旱的条件下播种玉米的话,其实最好是先不要施底肥,这个主要是因为土壤太过于干旱,化肥到了地里无法水溶,一直无法吸收,而且反而对种子萌发不好,假如持续性的干旱会造成像今年东北一样的情况,玉米出苗困难,如果再施用底肥就是浪费,所以在天气干旱的情况下可以不先施用底肥,在玉米出苗之后追肥。追肥的时候用施肥枪将尿素和复合肥打入地下,干旱地区后期追肥应该遵循“少施多追”的原则,这样子才有利于玉米后期的生长。


好了,以上就是老张对于《种玉米是下底肥好,还是追肥好?》这个问题的一点个人看法,不足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老张谈三农


种玉米是下底肥好,还是追肥好?

这个问题并不能说哪一种施肥方法好,而是各有各的作用,也就是说在玉米种植后各个生长阶段对肥料营养的需求,底肥与追肥同等需要。

至于说对玉米施用底肥的地方,多是春玉米或一年就种一季的区域,在种植玉米前土地进行施用底肥并且旋耕,底肥的作用也是对玉米苗期生长的营养供给,一般到了玉米快成熟的中后期,底肥营养基本也就消耗殆尽,所以说在玉米生长期的中间追肥也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一环。



在黄淮海等地区一年是中两茬庄稼的,大多都是收完小麦后,趁着墒情直接播种玉米,原先这种种植方法很少有人施入底肥,不过近年来在玉米播种时,会同玉米种混入复合肥作为底肥使用,这样能起到对玉米苗期起到催苗的作用。


但一般到了玉米苗中后期,也还需要再次追一到两次肥作为玉米直到成熟期的营养需求,并且在追肥期间结合浇水,达到对玉米营养供给的均衡,从而增加玉米产量。


农大知事


种玉米是下底肥好,还是追肥好?



对于玉米怎么样施肥好,这要看什么地块,种植面积大小来决定!简单分析一下:

一、容易造成倒伏的玉米地块,使用追肥最好。

玉米属于高杆农作物,在夏季生长周期内容易遇到大风暴雨出现倒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追肥效果好。

种植方法很简单,就是在麦子收割后,直接种玉米种,不再深耕地,防治土地疏松玉米倒伏。这种情况一般是山东河南地块种植模式,而且户均种植面积小,操作简单。



二、对于东北玉米种植基地,一般种植户是大面积种植,建议使用底肥种植好。

东北土地肥沃,便于玉米扎根,而且根系发达,不易发生玉米倒伏现象。

由于玉米价格低,使用底肥加上播种,一次性操作结束,省时省力,不用后期追肥增加人工成本,等于减少了成本。

总之,玉米种植下底肥好,还是追肥好的问题,各有利弊。底肥简单方便,不用再受玉米地里追肥的炎热;追肥辛苦,但能把玉米倒伏现象降到最低,而且肥料供应及时!


三农一姐


这个问题要根据土壤的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如果土壤肥沃黏结保肥性好,雨水适中,应一次性施足底肥,可少施或不施追肥,反之应该即要施底肥又要追肥。

在各类土壤中,保肥率最差的就是氮肥,无论施入土壤的是缓释复合肥还是尿素,经过一段时间后,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部分流失,如果是沙质土壤,氮肥流失的最快,再加上多雨的季节,会加快流失的速度。

玉米在播种时一次施足底肥后,苗期吸收氮肥的比例不大,到了中后期氮肥吸收量逐渐增大,如果是沙质或保肥力差的土壤,再加上阴雨天气比较多的情况下,这时候施入土壤中的氮肥会流失一部分,造成氮肥供应不足,应该追施一次,不然的话,即使磷钾肥充足也会减产。

所以,总的来说,应该底肥、追施两配合比较好,中后期看苗情适当追施,做到水肥不掉劲,丰收夺高产。


农帮手


我们都知道,在玉米上使用的底肥是复合肥,它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是玉米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底肥的主要作用就是为玉米的出苗及前期的生长提供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特别是氮肥。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玉米提供生长发育可我需要的磷肥和钾肥。但非是一种速效肥料,它的肥效发挥的比较快,也容易被蜘蛛所快速吸收利用。因此,如果是单纯的使用复合肥的话,氮肥在前期会被快速的吸收,那么在大喇叭口或灌浆期就会出现脱肥现象,而灌浆期正是玉米籽粒灌浆的重要时期,是百粒重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如果出现了脱水现象,那么玉米的产量肯定会受到影响。因此,从需肥规律角度来讲,需要进行追肥。追肥一般是以尿素为主,它供的是速效氮,不但能够促进玉米植株的快速生长,也能够保证光合速率所需要的养分需求。

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追肥不太容易实现,特别是灌浆期玉米植株高,行距和株距比较小,人工施肥非常难以进行。因此目前是哪种玉米的施肥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在播种的时候,底肥采用缓释肥或者控释肥,它能够将尿布爸妈的释放,满足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养分的需求。第二种就是底肥加追肥。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的方式,在水源的首部增加注肥装置和搅拌装置,将肥水混合液注入到田间管道中,输送到玉米的根系附近。这种施肥方式需要田间有灌溉设备,首部有施肥装置。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南繁北育2017


玉米要想实现高产,超高产。必须底肥+追肥相结合。

1、各地土壤类型不同,保肥保水性能不同,气候因素的不协调,单一使用很容易造成养分流失,供需不平衡,发挥不出它的最大作用。

2、结合土壤供给能力,选用优质复合肥+锌肥或 磷酸二铵+钾肥+锌肥做底肥,在玉米拔节后、抽雄前,根据具体长势追施氮钾复合肥。

3、在玉米灌浆期、籽粒形成时,若出现 丰产或脱肥的现象,结合降水或灌溉积极追施速效氮肥,改善品质增加千粒重,使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只有根据玉米长势以及叶片来判断所缺元素,采取速效追施供给,才能稳产、高产!


悠然自得8588


玉米施底肥和追肥都需要。

现在肥料品种五花八门,含量作用也不尽相同。肥效时长也不一样。应根据自家地里的土壤情况而定。

根据我这里的情况及经验谈一下我的看法,但对你不一定适用,尽供参考。

一、早春施农家粪一千公斤一一二千公斤。土杂粪多些,畜禽粪少些。

二、如用碳胺和磷肥,可以撒到田里,用悬耕机与土充分搅匀。

三、现在多用高塔造粒缓释肥。可以于播种时一起使用。机器播种下肥管与下种管之间就会有一个安全距离。

四、如底肥只有农家粪或碳胺,磷肥可以在玉米八十至一米时,结合中耕培土追施尿素二十公斤左右。再于喇叭口期追施十五公斤左右。

五、如底肥是缓释肥,可于喇叭口期追施尿素十五至二十公斤,以作补充。

六、具体情况还应与天气气候,土壤情况等结合实行。不能千篇一律,应灵活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