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学习时报:数字科技推进数字经济进入新阶段

在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科技创新加速和应用加深,我国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共享出行、餐饮外卖等各类互联网平台企业不断涌现并迅速壮大,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典型代表,商业模式创新日益走在世界前列。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传统产业组织和经营模式,而且重构了市场供求体系,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数字科技企业和传统企业跨界融合创业创新,拓展了消费市场发展空间,创造了更多具有数字经济特征的新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


学习时报:数字科技推进数字经济进入新阶段

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日益呈现新特征。一是数字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随着互联网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互联网企业依靠用户数量增加带动的高增长阶段基本结束,流量红利逐步弱化,吸引用户成本大幅攀升,发展逐步进入存量竞争、提高效率、增加客单量的新赛道。二是数字经济的创新重点从线上扩张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随着数字科技应用深化和数字能力不断成熟,数字科技能力加快向线下渗透和赋能,近年来在零售领域“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有了不少成功案例。三是数字经济的创新领域从消费领域向社会服务和服务型制造领域延伸。一方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带动各类对线下体验依赖度高的社会服务领域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新热点,突出表现在医疗健康、教育、养老、体育文化等。另一方面,核心技术创新不断突破,为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服务型制造领域带来新的创新发展动能。

数字经济时代需要更为公平有效的发展举措

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加深数字科技创新应用,既是全球技术变革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还是我国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新阶段实现数字经济稳健发展,要遵循规律、顺势而为,适当加大对社会服务和服务型制造领域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创新完善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机制。

强化数字经济持续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服务消费的中高端供给,强化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融合互动。推动旅游、文化、购物、娱乐、健康、餐饮等行业的集聚和一体化发展,创新业态和商业模式,构建多样化消费创新的良好生态。加快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

有针对性地制定社会服务和服务型制造促进政策。顺应群众需要发展“互联网+服务业”,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健康、教育、养老家政、旅游、体育等服务领域,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鼓励“互联网+社会服务”创新示范地区成功经验推广。适应产业升级需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应用,推进制造资源、数据要素等集成共享,发展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

转变监管理念和体制机制。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监管协调机制,实施“综合监管、联合监管”,避免出现“多头监管”“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加快产业政策从“选择性”向“普惠性”转型。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监管方面的应用研究,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能力。

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清理修改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监管标准体系,加强互联网领域安全生产、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公共安全等标准的制定和普及推广,加快专业领域有关标准的研究。

夯实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多方参与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信息共享互通机制,加快实施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联合治理。强化信用约束,科学合理界定平台主体责任,依法惩处网络欺诈、假冒伪劣、不正当竞争、泄露和滥用用户信息等行为。

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建立判定和评估数字经济条件下垄断行为和不公平竞争的标准和依据。监管关注点从企业数量或市场占有,转向竞争行为。对于跨界经营的数字经济企业,要依据国际惯例,对其相互关系和业务联系进行严格界定甚至业务相对隔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