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豆瓣封神的电影,看完全世界都想叫他「爸爸」

前不久,第92届奥斯卡公布了最佳国际电影奖(原最佳外语片奖)的初选名单。

令人遗憾的是,10部电影中没有一部国产电影,就连备受期待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无缘十强。

至于该奖项最终花落谁家,还要等到2月9日颁奖典礼才会揭晓。

豆瓣封神的电影,看完全世界都想叫他「爸爸」

好在,我们仍能在电影院欣赏到另一部历史上的“最佳外语片”——

《美丽人生》

豆瓣封神的电影,看完全世界都想叫他「爸爸」

这部享誉世界的经典电影,在今天与中国观众正式见面。

这也是继《海上钢琴师》后,又一部以全新的4K修复技术,在中国重映的经典电影。

自1997年横空出世后,该影片荣获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戛纳评审团大奖在内的全球各类70项大奖和51项提名。

豆瓣封神的电影,看完全世界都想叫他「爸爸」

《美丽人生》是一部意大利电影,也是世界电影史上一枚璀璨的明珠。

如今,经历了22年的淘洗沉淀,它依旧是众多影迷心中“影响一生的电影”。

甚至有不少影迷还将它奉为“男士婚前教育宝典”,向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们热情推介——

如果你没有结婚,你要先看看这部电影,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一个可爱的丈夫;

如果你还没有孩子,你更要先看看这部电影,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一个伟大的父亲。

而它也是中国影迷心中的“白月光”——稳居豆瓣电影排名TOP6,评分9.5。

刚刚公布的中国大陆公映海报,看似普通,但看完电影回头来看,你会发现它暗藏玄机。

豆瓣封神的电影,看完全世界都想叫他「爸爸」

影片选取二战作为时代背景。

硝烟弥漫的年代,暗无天日的集中营是犹太人的人间炼狱。

德国纳粹种族灭绝政策将当时占据欧洲总人数近三分之二的,大概六百万犹太人,纳入了屠杀计划。

假如你以为影片展现的是各种生离死别和惨绝人寰,那就严重低估了它的艺术表现力。

和其他反映纳粹大屠杀的影片不同,《美丽人生》的叙述风格并不沉闷压抑,甚至还呈现出一种欢乐明媚的主基调。

身兼编、导、演三职,才华横溢的罗伯托·贝尼尼硬是用他独特的演绎方式,给这部战争片打上了“喜剧”的标签。

他塑造的男主圭多,一位完美的丈夫和父亲,给我们带来的是,足以让所有人微笑并为之流泪的故事。

影片前半段,浪漫美丽得像个童话。

犹太青年圭多和他的好友弗洛克,驾驶着一辆破车从乡间来到阿莱佐小镇。他们希望在这里开一家书店,从此过上平静安逸的日子。

好巧不巧,就在他们的破敞篷车途径一座谷仓时,一位叫朵拉的漂亮姑娘从天而降,跌入了圭多的怀抱。

当二人四目相对时,圭多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早安,公主”。

也就在那一刻,他明白,眼前这个姑娘就是他今生认定的那个人。

豆瓣封神的电影,看完全世界都想叫他「爸爸」

圭多立即展开了对朵拉的热切追求。

无论是奉上农场捡来的鸡蛋,抑或是面对面地真挚表白,乃至假扮督学到朵拉工作的学校进行即兴演讲,都让姑娘对这个滑稽的“喜剧演员”刮目相看。

在平静晦暗的生活里,风趣幽默的圭多无疑是一束明媚的阳光。

豆瓣封神的电影,看完全世界都想叫他「爸爸」

最终,朵拉被圭多真挚的爱情打动,放弃了社会名流的求婚。

在众人惊诧的眼神中,她骑上被刷成绿色的“犹太马”去往属于两人的幸福……

豆瓣封神的电影,看完全世界都想叫他「爸爸」

然而,就在他们有了漂亮的小王子后,腥风血雨猝不及防地袭来。

先是“犹太人不得进入”的牌子挂在了蛋糕店的门前。

儿子约书亚扬起小脸,用他那清澈的大眼睛望向爸爸,天真地问:“爸爸,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进蛋糕店了?”

圭多想了想,温柔地对儿子解释:“每个人都有自己讨厌的东西,你讨厌蜘蛛,我讨厌西哥特人。我们的书店明天就挂上‘不准蜘蛛和西哥特人进入’的牌子。”

然而紧接着,灾难就降临了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他们被送进了集中营。

为了让儿子生活在一个没有凶残杀戮的美好世界里,圭多决定,为小约书亚编织一个巨大的谎言。

豆瓣封神的电影,看完全世界都想叫他「爸爸」

他告诉儿子,此刻他们正身处一个游戏之中。

在这个游戏中,不能害怕、不能喊饿、不能想家、要经常躲起来不被别人发现……

每达到一个要求就会有加分,最后累计得到1000分就能胜出。而奖品则是一辆真正的能驾驶的坦克!

豆瓣封神的电影,看完全世界都想叫他「爸爸」

看着爸爸认真的眼神,小约书亚不仅对这个游戏深信不疑,还跃跃欲试地想要拿到大奖。

他饶有兴趣地配合爸爸。把在集中营度过的每一天都当成是游戏的一个关卡。

面对饥饿寒冷,小约书亚坚强地熬过去;面对毒气枪炮,小约书亚又机智地躲过去。

豆瓣封神的电影,看完全世界都想叫他「爸爸」

然而,这毕竟是在暗无天日的集中营里。父子俩身边到处都弥漫着挥之不去的痛苦与绝望。

当小约书亚看到其他人的疲惫模样,听到集中营里的各种抱怨之辞时,他也对爸爸口中的游戏产生了怀疑。

但好在圭多拼尽一切,用夸张的动作神态,佯装淡定的语气向狱友传授坦克的使用方法,才最终化解了儿子的信任危机。

豆瓣封神的电影,看完全世界都想叫他「爸爸」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小约书亚的游戏难度越来越大。

虽然德国已经宣布战败,但关押在集中营里的犹太人,仍然躲不过纳粹分子对他们最后的疯狂灭杀。

为了让小约书亚活命,圭多将他安顿在铁皮柜里,叮嘱他:

“这是最后一次得分的机会,你要一直藏在里面,等所有人都不在了,再出来。这样,你就能一次攒够1000分,赢得坦克。”

他自己则装扮成女人,焦急地奔走于各个牢房,寻找妻子朵拉。

不幸的是,圭多被德军发现了。

虽然知道即将赴死,在路过铁皮柜时,圭多仍然装出一副轻松滑稽的模样,对着儿子所在的柜子挤眉弄眼。

豆瓣封神的电影,看完全世界都想叫他「爸爸」

而躲在柜子里的小约书亚也回应着爸爸的“暗号”。

豆瓣封神的电影,看完全世界都想叫他「爸爸」

深信自己将赢得最后胜利的小约书亚,在看到爸爸迈着滑稽夸张的正步慢慢走远时,禁不住开心地笑出了声。

圭多在他生命的最后,仍然拼尽全力让儿子相信:这是一场游戏。

豆瓣封神的电影,看完全世界都想叫他「爸爸」

天终于亮了。小约书亚看到四下无人,从柜子里爬了出来。

就在这一刻,一辆真正的坦克正徐徐开到他的面前。小约书亚惊喜得张大了嘴巴。一个美国士兵把他抱上坦克,开出集中营。

他在逃亡的犹太人队伍中看到了妈妈朵拉。母子终于团聚,小约书亚抱着妈妈兴奋地大喊:“我们赢了!我们赢了!”

天真的约书亚并不知道,爸爸圭多已在前一晚倒在了纳粹士兵的枪口下。

电影结尾处,成年后的约书亚深情地说——这就是我的经历。这就是父亲所做的牺牲。这就是父亲给予我的恩典。

豆瓣封神的电影,看完全世界都想叫他「爸爸」

喜剧的外衣,悲剧的内核。

这段惨痛的历史,任世间最滑稽的表演也难以消解。所谓含泪的微笑,大抵就是如此吧。

在咖爷看来,这部影片之所以震撼人心,在于它所设置的诸多对比与反差。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

从主题上看,它将和平与战争形成反差。

前半部分和平时光里,圭多追求爱妻的过程有多甜蜜幸福,那后半部分集中营里的生活就有多残酷。

虽然是以幽默诙谐的形式表达反对战争呼唤和平的主题,但这种反差还是给人一种尖锐的刺痛感,令人难以忘怀。

豆瓣封神的电影,看完全世界都想叫他「爸爸」

从角色和环境上看,它衬托了乐观积极的心态与绝望痛苦的困境所形成的反差。

在充斥着恐惧、饥饿与死亡的集中营里,我们没有在圭多身上看到痛苦、隐忍、挣扎与艰难。

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圭多以一种近乎无厘头的滑稽态度,去抗衡战争所带来的荒谬感。

拿出幽默滑稽来对抗恐惧与死亡,正是一种令人敬仰的大无畏精神。

正像这句话说的那样——“为了看到阳光,我们来到世上。为了成为阳光,我们存于世上。

圭多的无限热情,以及他至死都不放弃希望的乐观主义,足以震撼人心。

豆瓣封神的电影,看完全世界都想叫他「爸爸」

从剧情和情感上看,它突出了谎言与真情的反差。

追求爱情的时候,为得美人芳心,假话一箩筐是有的,但对妻子的爱却是真的;

集中营里,挖空心思对儿子约书亚编造的游戏是假的,但保护儿子幼小的心灵不被摧残的伟大父爱,同样也是真的。

于是,在妻子那里,有了“我只是个普通人,你却把我宠成了公主”的感激;

在儿子那里,有了“我只想要个玩具坦克,你却给了我一个没有阴影的童年”的感动。

豆瓣封神的电影,看完全世界都想叫他「爸爸」

圭多是默默无闻的的小人物,但他又是妻子儿子心中无所不能的大英雄。

纵使战争凶猛,也能用父爱打赢战争。

纵使身处地狱,也要留给所爱的人——美丽的人生。

2020年第一个周末,不如走进影院,在笑声与泪光之中,重温这部经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