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潮牌背后的万亿市场,Z世代都在“潮”谁看?

当Z世代的崛起带动一系列的新经济发展,全球正在进行快速的消费升级,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正在从功能性向符号化转换,品牌的个性、态度、标签和价值成为他们选择消费的主要因素。

而深深植根于街头文化的潮牌成为了Z世代年轻人竞相追逐的对象。

潮牌背后的万亿市场,Z世代都在“潮”谁看?

在眼下,Z世代消费者掌握着市场绝大部分的话语权,虽然女性经济一直都在品牌消费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然而对于潮流品牌来说,男性消费者却是最主要的,从2015年到2018年,仅仅三年时间,这些潮男们的潮牌消费就实现了29%到41%的跨越,这其中90后和95后人群最多。

潮牌自身就有着十分强烈的个性表达和独立风格,它们的推广一般是由年轻人热衷的意见领袖来引导。

潮牌背后的万亿市场,Z世代都在“潮”谁看?

潮牌背后的万亿市场,Z世代都在“潮”谁看?

潮牌背后的万亿市场,Z世代都在“潮”谁看?

比如关于时尚潮流的综艺节目。当《中国有嘻哈》在国内热播的时候,各位导师的穿搭成为了观众关注的焦点,甚至来自各个厂牌的Rapper也都为了潮牌一掷千金。据了解,嘻哈歌手小白可以为了比赛花费十几万买一些潮牌服饰,而Gai和Bridge在比赛中的穿搭也都来自国内重庆的潮牌WHOOSIS,甚至随着节目的热播和Rapper的流量增加,该潮牌频频登上微博热搜,疯狂吸粉。

有调查数据表明,2018年,潮牌的消费增速已经达到84%,而非潮牌的增速仅为21%。到了2019年,潮流品牌的消费市场开始继续扩张,国内年轻人在潮牌上的花费达到了350亿美元以上。

潮牌背后的万亿市场,Z世代都在“潮”谁看?

面对巨大的收益,很多资本都试着进入潮流圈,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明星流量艺人创办潮流品牌。

作为明星的第二副业,这些潮牌自然少不了借助当家艺人流量的热度,不管是当红的还是退居二线的,当这些在娱乐圈闪闪发光的人走进利益的市场之后,我们会发现他们依然有极大地发展空间。

潮牌背后的万亿市场,Z世代都在“潮”谁看?

像由李晨和潘玮柏创立的NPC曾销售额近亿、陈冠希的街头风格潮流品牌店CLOT林俊杰的SMG、周杰伦的Phataci、余文乐的雅痞工装Madness、韩火火的AKOP、刘嘉玲的朋克风hardy hardy、阿信的Stayreal、吴克群的Debrand、罗志祥的Stage等等。这些潮流品牌都有粉丝群自愿埋单并且承担宣传和推广品牌的责任。

其中,陈冠希开在北京三里屯的潮店JuiceBeijing,平均价格在1500元左右,月销售额能够达到70万以上。而在陈冠希亲自到店的当月,潮流店铺的月销售额竟然达到了150万元以上。

潮牌背后的万亿市场,Z世代都在“潮”谁看?

潮牌背后的万亿市场,Z世代都在“潮”谁看?

潮牌背后的万亿市场,Z世代都在“潮”谁看?

不得不承认,即使淡出了娱乐圈,陈冠希本身的流量对潮牌的市场消费依然有很大的贡献力,然而这并不是最主要的,陈冠希自身的潮流意识和理念才是其品牌成为亚洲潮流先锋的根本原因。

有人说陈冠希是亚洲潮流第一人,他一手把日潮带进了中国内地,他和一些明星艺人靠品牌捞钱的目的也十分不同,陈冠希会自己参与设计CLOT潮牌服装,同时也融入了很多中国的文化元素,每年的新品发布维持在两季,每一次都引起新的购买热潮。

潮牌背后的万亿市场,Z世代都在“潮”谁看?

潮牌背后的万亿市场,Z世代都在“潮”谁看?

CLOT还和CONVERSE推出了联名款Chuck Taylor All Star 1970s,和Nike的联名鞋款CLOT x NikeLab Silk Air Force 1,每一款都能看得出设计的用心和品牌态度。

然而目前来说,最火爆的潮牌还在国外。

Supreme在巴黎的店铺每个周四门前都会有几百人在排队,因为这一天是Supreme的新品发布日,但是排队并不意味着拥有进店的资格,Supreme店铺工作人员为了控制人流量,会在排队的人群中筛除掉一部分,在此基础上,这些买手还需要完成在巴黎市区各地的“打卡仪式”,这样才能真正可以进店买买买。

看到潮流品牌如此抢手,很多奢侈品品牌也坐不住了,纷纷放下身段和潮牌合作。

比如LV跨界联名Supreme、Givenchy与日本潮牌Rottweiler联合推出狗头T恤和卫衣、Gucci也玩起了街头涂鸦和繁复的动物图腾。

有人说“潮”就是年轻,不油腻,是专属于年轻人的态度表达;但也有人说“潮”,就是做别人,谁酷就模仿谁。可时至今日,当Z世代年轻人创造一个又一个消费热点的时候,潮流的定义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对于潮流品牌而言,它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在潮流消费的浪潮中如何找到和年轻人恰当的对话方式,得到Z世代的认同和归属。(图/文 中国国家品牌网 苑晶铭 本文原创自中国国家品牌网,转载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