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二戰德國最沒用的設計:坦克防磁裝甲,最大的作用是欺騙盟軍

二戰德國的科技研發能力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開創了多個獨立的武器系統,如導彈等;不過這不代表德國研發的都是東西都是實用的,德國人同樣會因為自己的嚴謹犯下一些錯誤,先進的防磁裝甲就是這樣一種科技成果。

二戰德國最沒用的設計:坦克防磁裝甲,最大的作用是欺騙盟軍

敷設防磁裝甲的虎王重型坦克


防磁裝甲的價值

防磁裝甲的出現比較特殊,二戰初期英軍步兵使用了一種塑性炸彈,這種炸彈作為士兵對抗坦克的最後手段,有點像捏泥人一樣,可以人為的控制炸彈用量,然後依靠士兵發揮大無畏的精神抵近坦克將炸彈附著在坦克身上,在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有表現。儘管這種手段過於殘忍,但是作為坦克一方卻不得不防。
除此之外反坦克的手段還有很多,其中一種士兵用重型反坦克手雷也能對坦克造成極大的破壞,德國在反坦克手雷的基礎上研發了磁性反坦克手雷,這樣手雷就不會因為士兵沒有投擲到坦克上方而掉落,而是吸附在鋼裝甲上,成功率提升了不少。

二戰德國最沒用的設計:坦克防磁裝甲,最大的作用是欺騙盟軍

噴塗迷彩偽裝

防磁裝甲的作用正是為了應對以上兩種情況,類似於水泥地的裝甲表面很難被塑性炸彈黏住,而磁性反坦克手雷也因為與鋼裝甲隔開,無法牢固的吸附住進而掉落失去價值。

防磁裝甲技術含量高

德國開發的防磁裝甲是一種軟泥狀的東西,平時裝在桶裡,使用時需要加入適當的稀釋劑丙酮,就像是調油漆一樣。在敷設的時候,需要將坦克表面的東西清理乾淨,包括防鏽漆等,然後先用小鏟子敷設第一層,厚度約5毫米,並且要在表面劃出十字形,類似於方格狀,以便於第二層有力的附著在第一層的表面,再在常溫下陰乾24小時。

二戰德國最沒用的設計:坦克防磁裝甲,最大的作用是欺騙盟軍

帶防磁裝甲的炮盾

隨後敷設第二層,這一層敷設完畢後需要用工具在表面劃出各種紋路,這樣才能有效地降低塑性炸彈的附著力。紋路的方式有水平波紋、垂直波紋等7種。最後就是自然陰乾防磁裝甲或者用燃氣噴等烤乾,一般都是用燃氣噴燈,這樣時間短,能夠儘快把坦克送到前線士兵手中。

二戰德國最沒用的設計:坦克防磁裝甲,最大的作用是欺騙盟軍

帶防磁裝甲的虎式坦克

一線部隊在交戰的時候,難免因為各種原因造成防磁裝甲脫落,士兵們可以自己調和原料塗抹,使用極為簡單。

沒有實戰價值的防磁裝甲

防磁裝甲的研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德國自己研發的磁性反坦克手雷,德國自己裝備之後,認為盟軍也會在不久的將來仿製成功並投入實戰,因此研發防磁裝甲勢在必行。這種具有前瞻性的思想本質上是沒有錯的,因為任何技術都需要突破,尤其是戰場上,一點點技術優勢很可能給戰場帶來巨大的變化。

二戰德國最沒用的設計:坦克防磁裝甲,最大的作用是欺騙盟軍

帶防磁裝甲的四號坦克

讓德國人沒有想到的是,整個二戰期間盟軍都沒有研發磁性反坦克手雷,防磁裝甲最大的作用就失去了。而塑性炸彈反坦克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遇到的事情,如果對方步兵都已經抵近到坦克身邊了,大部分情況下防磁裝甲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為反坦克教材裡更多的是教導士兵將爆炸物投擲、安放在坦克的發動機艙上面,這樣才能確保對坦克一擊必殺。

防磁裝甲真正起到的作用是迷惑盟軍。這種高科技玩意兒最初運用在“虎”式重型坦克身上,因為早期盟軍對“虎”式很不瞭解,火炮很難擊穿它,士兵們甚至傳說“虎”式坦克裝甲有自我修復能力。面對這種表面像水泥牆一樣的坦克,盟軍認為這是一種德軍高科技裝甲,長時間裡都希望得到實物進行研究。

二戰德國最沒用的設計:坦克防磁裝甲,最大的作用是欺騙盟軍

帶防磁裝甲的黑豹坦克

在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德軍也發現這種東西根本沒起到作用,反而浪費人力敷設,增加了一點坦克重量,後來德國全面放棄了防磁裝甲,至今防磁裝甲也沒有再被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