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照顧父母直到他們老去。你的時間和青春也隨之逝去,你遺憾嗎?

亞馬遜百合yang


孝敬父母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不會遺憾。但我很遺憾,我的父母已經離世了。所以我要告訴全天下的兒子們,盡孝要趁早,這種機會不是人人都有的,千萬不要等到感覺遺憾的時候,空悔恨遺憾


用戶3381724681869352


我的父親過逝很早。

在我只是11歲的時候,尚且不懂親人離別的痛苦時,就已經離開了我。那一年,我印象深刻,先是我闌尾炎急發,動手術住院,接著家裡哥哥也因發燒住院,再最後父親也因為胃病住院了,那會的母親即要照顧家裡,又要往醫院奔波,很是辛苦。只是我們都小,未曾體驗到罷了。

再後來,我與哥哥先後出院了,父親不僅沒有出院,反而轉到了省上的大醫院去做治療。那會在我們小地方,關於癌症這個名詞還是沒有概念的,直到幾個月後,母親捧回了父親的骨灰,才恍然間覺得父親真的離開了我們,再也不回來了,才大哭一場。接著只顧著自己的成長,也淡忘了父親的樣子,雖然他在我記憶中,從未忘記,卻也不去想了。

現在我也有孩子很多年了,人到中年,但母親還在我的身旁,看著她慢慢遲暮的樣子,常常心裡很害怕,甚至會恐慌若有一天,她也要離去,自己會不會承受不住這份傷痛?害怕如果再次別離,自己的心將安置於何處?我們的成長是用親人的白髮堆積起來的,也許這一生,我就是碌碌無為的人,但我依然願意與我的親人在一起,不想不願不肯分開!

母親,你養我小,請讓我養你老吧!


愛紅說


“養兒養女防必老”。父母養我們的小,我們養父母的老。這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的。

我們做兒女的,就是父母的柺杖、胳膊、腿。當父母健康,我們應該盡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的感恩責任。父母的養育之恩,應當湧泉相報。

所以,照顧父母直到他們老去,青春歲月隨之而去,是必然的現象。自古“忠孝難兩全”,盡孝自然不能盡忠,青春不再,也是無怨無悔。

我們常說:“當你擁有時,不懂得珍惜;當你失去時,才懂得珍貴”。孝敬父母,本來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能在父母年邁時,盡犬馬之勞,才能讓我們問心無愧,心安理得。

這樣,我們自然不會感到遺憾的。





生命河歡迎您


人生的頓悟是從照顧父母開始的。

年少輕狂,不知紅塵魔杖,不知別離憂傷,不知生命衰退或終止可能是一瞬間的事。

父母年老之後,陪伴他們的日子多了起來。在和他們相處的過程中,有了對生命意義和生活意義的思考。

人生好比是馬拉松,有能力的,你可能跑完全程,能力稍遜的可能跑半程,而沒有能力的,可能剛剛起步就走了。正應了那句話“不怕掙的少,就怕走的早”,連命都沒有了,還能談其它嗎?

活不是目的,有質量的活著才會有意義。年輕時的不注意,都會成為老年的不如意。人生不應該有等待,年輕時有能力而不為,就會變成年老時能為而做不到的殤。

對父母的陪伴,決不是履行贍養義務那樣簡單,是對生命逐漸參悟的過程。

修行過的人,還有遺憾的概念嗎?



福至福歸


照顧父母,陪他們慢慢老去,是做子女的本分。即使花費時間和精力,有什麼遺憾的?!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學會說話,學會走路,送我們讀書,幫我們成家。我們大了,長大成人了,可他們的頭髮白了,眼睛花了,腰背駝了。這是歲月留給他們的印記,也是養兒育女帶來的滄桑。

沒有父母,就沒有兒女。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作為兒女必須擁有的。為人不孝,枉為人!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請好好孝順自己的父母長輩,讓他們安度晚年,享受兒孫繞膝的幸福和快樂。即使花費一些時間和金錢,又有何不可呢?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

行孝在當下!


趙老師筆記


不遺憾!

烏鴉尚切知道反哺,羊羔也知道跪乳。人是萬靈之長,更應該有對父母至親至愛之心。子欲養而親不待,是自己人生的遺憾。

人常說,世上有三個事不能等,一是教育子女不能等,二是機會來了不能等,三是孝敬父母不能等,可見照顧父母不但是一份應該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人生的過程,沒什麼可惜自己的時間和青春逝去的,人活著對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盡心盡力也是人必須的美德,本來這一生就是一種修行,百事孝為先,照顧父母直到他們老去,自己就是時間,精力和青春永遠逝去,也是值得的,我們做人不要把最好的情緒留給外人而但把抱怨和壞脾氣留給家裡人特別是父母就行。這個世界上,父母的愛是最無私偉大的愛。我們要好好維護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遠方西沙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說來輕鬆。

沒有親自照顧老人的人很難體會到長久照顧老人的艱辛!

現在社會上很多老人的子女並不想親自照顧父母老人,有的是工作忙,有的是身體不好,有的是子女需照顧,有的是生活困難,有的是想旅遊唱歌跳舞,所以,不是期希送老人去養老院就是兄弟之間扯皮。

人老了,身體健康問題,特別是癱瘓,老年痴呆後,吃喝拉撒都不知道了,比帶嬰幼兒還難。吃的好不好,衛生搞的好不好,全憑照顧的人的良心孝心了,是否真的任勞任怨,能真的做到長久以往的照顧好老人,養老送終,不是嘴上說說那麼容易的事。


音羽4


照顧父母是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只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就不會有遺憾。相反,如果未曾盡孝,父母已經老去,那才是真正的遺憾,遺憾的連彌補一下的機會都沒了,錢沒了可以再掙,工作沒了可以再找,機會失去了,可以再等時機,只要有準備,就不愁沒機會。可是,沒有盡孝,子欲養而親不待,就真的沒有機會了,那時候會有一種無法釋懷的負罪感,即便為了事業,為了金錢犧牲了扶養責任,得到了又能怎樣?能換回重新扶養一遍父母的機會嗎?不能,神仙都做不到。所以,在父母還健在時,一定要能放下其他來儘儘孝心,即使有所失,也心裡坦蕩蕩,不會有罪惡感,不會因此背上沉重的欠債心理虛度餘生。


子墨1234


當父母年老時會很無助,就好像我們很小的時候離不開他們,如果我們肩負著拯救更多人的使命請安排好老人的生活,如果不是,那就不要拋棄他們,就算他們給你的愛沒那麼多,就算他們曾經對你冷漠無視,或者由於什麼原因虐待過你,又或者他們只是養大你的非親生父母。記住,你不是無緣無故自己長大的,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陪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幫助他們,照顧他們,忍耐他們的缺點。為什麼呢?因為你欠了他們的養育之恩,如果不報答,他們的靈魂會帶著怨氣和痛苦久久徘徊在你身邊不願離去。你的餘生會因此百病叢生,心臟病會第一個到來,因為你的心裡因此而愧疚,愧疚是最傷害心臟的一種情緒,但是沒有機會消除愧疚了,因為子欲孝親已不在。


王妍198428153


我不會遺憾我的青春隨著照顧父母而慢慢老去。因為照顧和孝敬父母,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人和動物情感上的最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大部分人會照顧自己的父母!

父母生我育我,把我帶當這個世界上,並且哺育我長大,這是給我最大的恩賜。父母為了養我長大,把美好的青春年華都給了我。而今,他們老了,我就要反做他們的父母,像當初他們照顧我一樣去照顧他們,陪他們看春花秋月,觀夏雨冬雪;陪他們慢慢變老。

動物有烏鴉反哺,有羊羔跪乳,動物尚能如此,更何況人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