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俗语:百年难遇闺九月,百年难逢岁交春,啥意思?老一辈经验之谈

俗语:百年难遇闺九月,百年难逢岁交春,啥意思?老一辈经验之谈

在过去的农耕社会,农作物几乎是平常百姓家所有的收入来源。农作物收成的好坏会影响一家人的生活。所以他们时刻关注着农作物的生长状态。

在过去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全靠人力来种植庄稼、收获庄稼。他们靠二十四节气和农历日期来判断大致的时间,因此农民们创造出许多有关二十四节气和农历日期的经验俗语。

民间有句老话叫“百年难遇闺九月,百年难逢岁交春”,闰九月“岁交春”好像都非常难得。在老人们的眼里看来,经验才是最真实的。他们是凭借以往的经验总结出来的,而我们作为崇尚科学的现代人,自然要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俗语:百年难遇闺九月,百年难逢岁交春,啥意思?老一辈经验之谈

闰月是什么呢?因为农历一年中只有十二个月份,不存在十三个月,所以多出来的那个月就叫做闰月。比如三月过后的闰月就叫做闰三月。

在如今21世纪,最常见的闰月就是闰四月。频率差不多八年到十一年。不过这不是确定的规律,随着时间推移,闰四月出现的频率会越来越慢。而闰九月的频率最低。

为什么说闰九月是频率最低的呢?上上一个闰九月是1832年,而上一个闰九月是2014年,算算俩个闰九月之间相隔了182年。不得不说,古人们真的是非常注重生活,在落后的社会时,这些跨越人一生的时间的规律都能被发现。

俗语:百年难遇闺九月,百年难逢岁交春,啥意思?老一辈经验之谈

下一个闰九月是在2109年,还有九十年,我们可能没有机会迎接这个闰九月了。不过也不用感到惋惜,说不定科技发展快,大家都能长命百岁呢。

接着我们再来说俗语的下半句,岁交春是什么意思呢?岁交就是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春呢,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所以岁交春的意思就是过年的时候刚好立春。

二十四节气的日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立春大概的时间就是每年的二月四号左后。但是过年的时间波动就比较大了,如果春节和立春能在同一天,那真是极为罕见。

俗语:百年难遇闺九月,百年难逢岁交春,啥意思?老一辈经验之谈

人们常说物以稀为贵。正是因为春节和立春重合的几率实在是太小了,人们才认为这样的日子定然是好日子。如果人们能度过这样的日子,就说明能够交好运,一整年都会顺顺利利。

上一次岁交春是1992年,接下来的岁交春在2038年,这次岁交春大家都能度过。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这却是人们心中美好的期盼,倘若能过一天这样的日子,也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情。

民间有许多俗语都是这样,尽管没有什么实际依据,但是却都是封建社会中朴素的劳动人民心中的美好愿望。生活倘若只是一板一眼,从不注意那些美好的事情,岂不是非常难过吗?

俗语:百年难遇闺九月,百年难逢岁交春,啥意思?老一辈经验之谈

人们常说,准备一个小目标,努力朝着目标前进,人才能够进步,生活又何尝不是呢?有愿望,生活才能变得越来越好。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不可小觑,尽管他们生活的时代非常落后,但是我们不能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否认他们的生活经验。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不适用的丢弃,适用的吸收借鉴,能够让我们的生活简单许多。

前人们之所以留下这么多的俗语,就是希望能给后人一些帮助,让后人少走一些弯路。所以如果你想成功的话,老人们的经验最好还是多学习一些,既然有资源,就要懂得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对待古代文化的态度。

俗语:百年难遇闺九月,百年难逢岁交春,啥意思?老一辈经验之谈

俗语可信,却也不可全信,这就是一种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拥有数千年历史,一些规矩和文化并不见得适合现代。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说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将俗语当作迷信,只是在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多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温端政主编《中国俗语大辞典》、邱崇丙主编《通用俗语词典》、温端政主编《俗语大词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