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孩子两岁半,说啥啥不听,总是不要不要是为啥?我们顺着她,是不是把孩子惯坏了?

满仔爸爸


孩子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意识了,这是发展的必然规律。

这个时候的家长要做好对孩子的教育,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家长要有原则,不要让他养成哭闹的习惯,得不到的东西一哭就得到了。尤其是跟着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在一起的孩子。

孩子有思想了,家长要把他当作正常的人来对待,在原则问题上狠心一两次就好了。比如我家孩子看电视,哥哥上六年级了,只允许在周末可以看半个小时的电视,弟弟(三岁)也跟着看,到了时间关电视时弟弟会大哭大闹一场,就是不让关。有一次,我把他单独抱到一个屋里给他讲明白看电视的规则,以后他每当想看电视的时候,就会问我们,今天星期几了?能看电视吗?我们说“不能”,他自己就乖乖的去玩别的玩具了。

所以我说,孩子是可以沟通的,是可以讲道理的,只不过有些家长觉得过程中痛苦,不如直接满足他了。但是那样只会助长孩子的无理行为,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黄金土星


我自己的经历,我儿子两岁的时候特别不听话,他想做的一定要做,不然就大哭耍赖,当时我和你的心情一样,很烦躁,管吧,说实话那么小的孩子我舍不得,不管吧怕把他惯坏了。最终,我决定管,每当他一耍赖,我吼他,甚至打他小屁股。但其实这一点用都没有,的确,这样一来,他会觉得害怕,然后闭嘴,可是一到了晚上睡觉,他梦里都在哭,还不时的惊醒,然后大哭。后来,我不再凶他,我就是转移他的注意力,当他耍赖时,说一些有趣的,他感兴趣的东西,他很快就会被吸引,我这个方法还用到了陪他打预防针的时候,成功的转移注意力,他就不再害怕。其实,可怕的两岁,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这是因为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了,这是咱们宝宝又进步了,只是他还太小,不能表现地很好。放轻松,不要焦虑,更不要以暴制暴,转移注意力,这个阶段过去,你的宝宝又变成乖乖宝了。



包子就拌饭酱


家有两岁一个月女宝,一样越不让做什么越做什么。孩子现在处于自我意识萌芽阶段,分享几个小方法:

1.转移注意力,比如她要看动画片,但是已经看过一集了,我问她要不要喝酸奶,她马上拉着我去喝酸奶,喝完酸奶就忘记动画片这回事。

2.让孩子选择,比如换完尿不湿不穿裤子,拿出两条裤子,问她是穿蓝裤子还是穿黑裤子,她会自己选择。

3.想象或者回忆法,还是看动画片问题,她要求看动画片,我会给她讲上一次我们看过的那一集。最近不能出去玩,她要出去,就给她讲假如出去去哪里玩,做什么,发挥想象。一般讲完她的欲望就没那么强烈了。

4.榜样激励法,例如不爱吃菜,讲绘本里小朋友吃菜,告诉她我们要像绘本中的小朋友一样,吃菜长高高。

5.换个说法,比如不洗手,就告诉她来玩水了,不打肥皂,告诉她打泡泡了,她就比较能接受。

6.其实只要是不危害他人安全和自己安全,并且对自己无害的事情都可以让她尝试,这就不是惯了 。孩子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好奇心也很强,在安全的前提下给她探索的机会。

许多事情孩子愿意做,在安全的前提下,家长不要干涉,我家自己穿裤子,自己穿鞋,自己吃饭,她学习了很久,直到现在都是比较慢,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来让她学习,不要因为嫌麻烦都一一代劳。

祝宝贝健康成长😃


蓁宝妈妈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孩子两岁半时进入了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凡事都爱说不,爱跟家长反着来!你家孩子这样说明他发育很正常,不用太过担心!

我儿子两岁多到三岁的时候也是叛逆,我喊他吃饭他说不,我让他洗澡他说不,我带他出去玩他说不……

后来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凡事反着说,我说你不要吃饭吧?他说不,我要吃!我说你不要洗澡吧?他说不,我要洗!我说你不要出去玩吧?他说不,我要出去玩!

就在我以为我get到了调治儿子叛逆期的好方法的时候,我看到一篇报道说这样不好,不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所以我立马停止了这样的行为!

后来我就用了另一个办法:吃饭了我喊他吃饭,他说不;我说那好吧,只能我自己吃这么好吃的饭了,随后很夸张的美味的吃起饭来,他在不远处看着我不理他了,一会就会过来说要吃饭!给他洗澡我直接放好水,跟他说你洗澡想要带什么玩具玩水啊?然后他就很认真的找玩具去洗澡了!出去玩我把门打开说我出去玩了哈拜拜了,他说我也要去,然后就一起去了!

就是换种方式跟他说话,不是直来直去的让他没有拒绝的理由,也不用万事都顺着他,过了这个阶段,你会惊喜的发现孩子突然懂事了长大了!


变形金刚变身


每一段健康的亲子关系中,都少不了双方沟通和互动,在众多教育方式中,单方面的“讲道理”就像是“小人之学”,父母全力说理,孩子无动于衷。

小S在录制综艺《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时,就上演了“给女儿讲道理”的一幕。当时,女儿艾莉打来电话,大意是看上了一件心仪的外套。没想到小S一接电话就是一通教训。她一边告诫女儿以后不要随便上网,“知不知道你看上的这个牌子非常有名,而且非常贵”,一边很不客气地说“你要搞清楚,你才十三岁,没必要穿那么贵的衣服”。作为旁观者的大S打断了她的话,让艾莉拍一张照片给自己看,看过之后,还非常捧场地说“这个衣服很好看,而且可以穿很久”。小S依然没有松口,坚持“超过一千块的不能买”,大S打圆场说,正好艾莉舞蹈比赛得了冠军,这件衣服就作为自己送她的礼物。几经周折,小S被说服了,发讯息告诉女儿这个好消息。结果她一边说,一边还不忘教育女儿“你还是要保持节俭”、“没有必要买那么贵的衣服”。最后就连在一边的大S都听不下去了。

从头到尾,电话那头的小S女儿都没有出现,但我们不难想象这个13岁少女的心情。从最初的期待,到中间的失望,再到最后心愿得偿却不得不听母亲“长篇大论”的无奈。难怪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曾说:唠叨是把小刀子。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父母,一定要谨记五个字:别讲大道理。

最好的教育,是从对方的角度说话。当成年人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有些难题自然会迎刃而解。孙俪曾在微博中分享道:当孩子有不满、愤怒、悲伤的情绪发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个拥抱,不要说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励他,那些大道理等他们情绪好的时候再去说吧。研究表明,想要孩子接受一个观点,从情绪上入手最容易,调动孩子主动思考,让孩子有机会体验,这样比强行灌输道理有效得多。



双姐的小幸福


你好,非常高兴回复你的问题,我是三个孩子的宝妈,我家大宝现在4岁了,在我家宝宝两岁半的时间也是这样的,宝宝都要经过这个阶段,这是他们才有自己的思想,喜欢说不,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不用管的,等过了这个阶段就好了,有一句老话说的好,两三岁的孩子狗都嫌!


仨孩子的麻麻


似乎两岁左右的孩子都不太听话,所以就有专家研究出来说,两岁左右的孩子是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

两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思想了,他能听出来好赖话了。而且这个时候他还不愿意什么都听大人的安排,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尝试。可是家长怕这怕那的,老是阻止他去尝试,他的好奇心就受到了打击,他心里有不满,就想通过"对着干",引起家长的注意和重视。

可是我们家长对孩子没有足够的耐心,对他表现出来的叛逆情绪很苦恼,没能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的需求,甚至有时候情绪不好了还吵他。

对于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我们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 要对孩子多点耐心,注意倾听他的需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多鼓励孩子去尝试。
  • 对孩子的表现,哪怕做的不够好,家长也一定要尽量找出好的那一点表扬他。
  • 家里大人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保持一致,不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样孩子就分辨不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 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需要抱抱的时候,一定要满足他,给他安抚。
  • 家长不要一味的满足孩子的需求,如果是合理的就满足他,不合理的就要跟他说清楚,如果他还无理取闹,可以冷处理。

其实只要家长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理解问题,就会觉得亲子关系也不是那么难处理的。努力做个用心的家长,成为孩子最好的父母。


三个淘气包的麻麻


“不要不要”,成了宝宝的口头语,恭喜粑粑麻麻迎来了宝宝的叛逆期,西方国家有一个词叫“trouble two"(可怕的两岁),可见两岁左右的宝宝对粑粑麻麻造成的“阴影”有多大[捂脸]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叛逆期呢,这是因为宝宝已经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两岁之前自我意识只是一个萌芽,两岁之后的宝宝开始有了自己的小思想,这就是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认知到“我”,并且在自己的心里只有“别人的”和“我的”,事事都要以自我为中心,因此一开口就是否定别人,喜欢说不,不要。

这时候也是宝宝语言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很多时候宝宝大喊大叫,乱发脾气,只是因为宝宝现在虽然有了自己的思想,但是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想表达又说不出来,粑粑麻麻如果猜不对猜不透他的小心思,他就会大发脾气,让粑粑麻麻们头痛不已。

叛逆期并不可怕,科学的引导可以让叛逆期变成黄金期,因为三岁之前也正是宝宝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如果宝宝大哭大闹,这个时候请不要过多的强制,给予宝宝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等宝宝平静下来再和宝宝沟通,让宝宝认识到自己刚才“不开心”“很伤心”,认识自己的情绪,进而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慢慢下来宝宝就可以平稳的度过这个叛逆期啦。

粑粑麻麻在和宝宝沟通的时候,要给自己设置一个合适的底线,保留好底线,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让宝宝越界,这样可以更快更好的帮助到宝宝,而不是一味的退让,把宝宝惯坏,另外要学会给宝宝做选择题,当出现“是”或者“不是”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宝宝选,而是让宝宝选“是A”或者“是B”。


小冰棒棒棒冰


我家大宝现在3岁了,除了经常说“不要”还学会了顶嘴。

刚开始大宝对我的一切建议,通通头一偏闭着眼睛说:不要!不要!


  • 宝宝,今天好冷,来穿上这件外套吧!

不要!

  • 这水果很好吃好吃,来尝尝吧?

不要!


随着她会说的话越来越多,顶嘴也开始升级:你说一句,他回一句!有时还会表现出一种极其不耐烦的样子。


  • 你不能再看电视了!

我不!我还要看!这集还没演完呢!你也在看手机呀!

  • 回家了,天都黑了。

不要,我还要玩,还有小朋友在外面没回家。


德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跟踪观察2—5岁的孩子,直到他们的青年时期。结果发现:

在儿童期有反抗倾向的孩子,84%长大后意志坚强、有主见,独立性好;

而儿童期没有反抗倾向的孩子,仅有26%长大后意志坚强,74%长大后遇事缺乏独立性。

「顶嘴」是孩子自我意识的体现,是大脑发育的结果

宝宝出生后他并没有“我”的概念,一直由爸爸妈妈照顾和安排,对父母也言听计从。随着大脑皮层发育的完善,宝宝产生了更强的“自我”意识,于是通过说“不”来表达自己的主张。喜欢顶嘴的孩子更有主见。

「顶嘴」也是孩子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体现。

顶嘴,能大大刺激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孩子通过争辩而逐渐掌握的逻辑技巧,对孩子的逻辑思维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助力。

大部分家长都不喜欢孩子顶嘴。我也一样。太仁慈了他不拿你当回事,可能之后会做出更多让你忧虑的事情;但是太严厉的话,孩子就觉得他无法表达他的情绪,于是渐渐地和父母疏远,不乐意与父母沟通。

每次面对大宝顶嘴时,我会首先冷静,先听她把她要表达的话语表达完整,鼓励她说完。听听看她是怎样想的,了解她的需求。

然后,以身作则,好好说话。“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身教永远重于言传。父母之间可以好好说话,彼此商量沟通,孩子自然也就能学会控制脾气,不急不躁。现在我有时说话声音大一点,大宝就会很严肃的跟我说:小声说话。

引导孩子,有惩罚措施也有及时的鼓励。父母平时就要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话语是不对的,还要让孩子知晓:如果做了不好的事、说了不好的话,是会受到惩罚的。孩子做的对的要及时鼓励,让他觉得大人也在听取的话理解他。

愿每个宝宝都有个理解自己的父母,愿每个父母都有个听话的宝宝。


蜀部九爷


两岁半的宝宝正在经历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也是他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宝宝出生的时候身体跟母亲分离了,但心理上还没有分离。他不知道“我是我”,在宝宝心里,他和妈妈是一体的,他一哭妈妈就来了,这个世界就是围着他转的。

从宝宝会爬,他会发现这个世界不只有他和妈妈,慢慢的,宝宝就会开始苏醒自我意识,也就是开始意识到自己和妈妈是不同的两个人。这种自我意识在2岁开始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两岁的宝宝可以自己走比较远的路了,可以自己吃饭,可以说一些基本的语言,可以表达自己的需求。他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不是必须依赖大人。

所以这个时候的宝宝内心是冲突的,一方面他想要独立,比如吃饭,出门按电梯,穿衣服等等,他都想要自己来。另一方面确实能力不到,他又有很多事情需要依赖大人。比如出门按电梯,他要自己按,结果够不到,大人要抱着他去按他又不要,就会又哭又闹。大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宝宝无理取闹,实际上,这时候大人只要弯下腰来,心平气和得跟他说,“我知道宝宝想要按电梯,按不到又好着急”就可以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宝宝的语言发展。2岁半的宝宝可以说完整的话了,我记得我儿子从22个月的时候就突然变成小话痨,一天到晚不停的说说说。这个时候宝宝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比如他说“不要”,大人就气的瞪眼睛。这多好玩啊,对宝宝来说可是前所未有的体验:原来我可以说“不”,原来我说不妈妈是这个反应。所以他当然要好好运用这个能力啊,可能还乐此不疲呢!

我儿子2岁多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句型,就是“不要不要就不要”。你喊他吃饭,他就说“不吃不吃就不吃”,你说来洗脸啦,他就说“不洗不洗就不洗”。如果你当真了,可就真的气坏了。我就当他玩游戏呢,他能真的不吃饭么?真的不要玩具么?在一些时候我还会故意反着说,他对着来,最后皆大欢喜。说到底,一个2岁的孩子心眼还能斗过大人吗😁

综上所述,2岁多的宝宝正处于好奇心最旺盛的时期,他发现了自己的力量,想要去探索发现更大的世界,那作为父母,我们尽量给他创造安全的可以探索的环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给他自由活动的空间,比如自己吃饭穿衣服,爬上爬下,尝试不同的食物等。如果确实涉及安全问题,也要心平气和,体谅一下宝宝难过的心情,也正好趁这个机会告诉他什么是不能做的。

宝宝成长过程中,还会经历好几个小波动,他可能是上半年是天使下半年就变身小魔鬼。无论是什么样子,都是生命的力量在向上发展。有了孩子,真的像是重新长大了一遍,再去体验那些生命的奇妙,这么想来,都感激孩子的到来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