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啥有些农民一提出交城镇养老保险,就会有人阻拦,他们是什么心态?为什么?

夏荷盛开


这是典型的胡乱讲。

农民交城镇养老保险,一般都是很自我的行为,也没有几个人到处说。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地区,很正常的行为。

还有一些农民,是为了在城里买房子,然后有社保的要求,才交代。交完之后了解了社保的功能,就继续交下去。

也有一些农民,对社保不太懂,然后咨询别人。有的人更不懂,就建议他不要交,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

上面这些情况都亲自遇见过,还帮助个别人缴纳了社保医保。

没有说,有些农民一提出交城镇养老保险,就会有人阻拦。很少说有人阻拦,只有个别人因为自己不懂,或者没有能力缴纳,然后在聊天的时候,会说一两句俏皮话,倒是真的有。

所以,这个“有些农民一提出交城镇养老保险,就会有人阻拦,他们是什么心态”,问题很不科学。

现在其实很多农民都购买了城镇养老保险,因为不少人已经搬到城里生活了,所以购买很正常。包括一些在城里开店的,开餐馆的,做生意什么的。

也有一些单纯是为了养老保险,然后自己去申请户头,缴纳城镇养老保险。

因为现在国家也在推进这一块工作,都有宣传。一些经济收入比较高的农民,也愿意缴纳城镇养老保险,虽然缴费标准较高,但未来得到的养老金也更多。多缴多得,无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这样。

不要动不动以“养老金基实很有限”来误导人,老的时候劳动能力大降有个基本保障其实是很需要的。

也不要轻视农民的消费能力,现在农村里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已经很富裕了,这不是指那些早期创业的企业家。而是现在农民创富的渠道更多。

现在农村与想象中的农村是有区别的,有空去走走,会更懂得。


波士财经


作为农民,谁不希望有一份养老保险,没有劳动能力的时候 生活有保障。可是现实情况,农民要想买一份城镇养老保险确实真的不容易。

在农村 ,要说买城镇养老保险有人阻拦,个人认为并不是羡慕妒忌恨,是站在农村现实的这个立场上想的,是善意的真诚的表达。据我所知,现在的城镇养老保险一年在1万块钱以上。想想普通的农民在家里种着二亩薄地,平时打点儿零工。孩子老人需要钱,再加上日常开销,每年能按时拿出1万块钱的,真的不容易。现在的生活是收入少开销大。在农村想买养老保险的大多是中年人。大家可以看一看暗访一下农村的中年人,生活压力有多大。儿子娶媳妇要车要房要彩礼,就这一套,老爸老妈累弯了腰大半辈子挣的现金也不够,还要负债累累。想想哪有闲钱再拿出来买城镇养老保险。

换句话说,每家的经济状况不一样。当然可以根据自己家的情况而定。如果能力强,挣的钱多,经济状况好。想买城镇养老保险,管别人怎么说干啥呢!你家有钱吃肉呗,人家没钱的吃窝头,管别人干啥呢?

现实情况,在农村买城镇养老保险的,真的很少。能交个农村的社保就不错了,一年三五百块钱。农村毕竟是农村,收入有限,有钱人是少数。其实说句心里话,谁不希望有个养老保险,农民也是如此,也希望老的时候有生活保障。但是现实情况很难做到。





卢姐爱生活


农民不缴社保,又要拿城乡差别说事,不知是怎么想的?

就算是城市户口,不缴纳社保也没养老金。

种地的与缴纳社保的没有对立关系。

社保施行近三十年啦,真正交公粮的也没几个人了,(85岁以上的)请别在拿交公粮说事了。

现在许多人不知何谓交公粮,总以为是农民无尝地把粮食上交国家,其实想错了,公粮就是农业税,也可以理解为地租,(土地是国家的,把国家说成地主也行)就土地产出而言,那点地租(农业税)少的可怜,跟现在的地租没法比,遇到灾害还能减免。

农民养老是个大问题,但不能拿几十年前的事硬往现在上套,说出大天来也套不上。

如果是农民收入低交不起社保那就另当别论了,可城市交不起社保的太多了,农民还有几亩地可活。


北方老头常大昊


题主提到有些农民一提到交城镇养保验就有人阻拦,他们是什么心态,为什么对此提出本人一点看法。

一,城市,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虽然并轨了,但是与城镇职工交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差矩甚大,虽说城镇职工交费基数高,但享受国家红利比较高,也比较多,如职工保险增长机制,连续15涨,由于月工资480元,现在己2千出头,另外龄补贴也比较高,以安徽为例年满70周岁每月增加140元。城居保许多地区还没达到这个标准。

二,农民的最终目标老有所养,老了与城里人一样有退休工资,所以现在年轻在外务工,有的单位已经交了五险一金,但是还不能全覆盖,为了让全民奔小康,国家应把城居民与城镇职工保险并轨,加强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人人参保,交多多得,交少少得,公平合理。

三,如果并轨以后,还有农民不参保,尤其家庭经济条件好,不願参保的,今后的养老自负,对于确实交不起的国家可以适当补助,如果能这样谁都无话可说。

四,如果真有一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轨了,决不能错过机会,砸锅卖铁都要交纳,由于有些人保险意识,许多人错过机会后悔莫及。

五,以本人经历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好处供大家参考!

我是一位农民迁移到镇里户户,,经商,因在本村交纳医疗保险不便,97年二老转为非农户,14年我区有个地方法规,本区籍非农业户口二年以上,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挂靠单位,当年本人71岁,老伴67岁共交纳6万零9百元,当年享受职工退休金,每人每月66o无,现在二人每月已有3100元,足给二人的基本生活费。

农民养老问题是农民追求的梦想,也是三农问题必须要解决,党和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关心农民养老问题,不管采取何种办法,明天一定更美好。


蒋山老徐


题主可能没有在基层生活的经历,不知道农民的生活状况,也不了解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政策,所以才提出了这样的假设性问题。我可以肯定的说,农民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给予支持,本人完全自愿,不会有人阻拦,也阻拦不了。

我在县社保局工作了十多年,每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都有扩面任务,为了让农民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社保局工作人员走街串巷,散发宣传材料,讲解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好处,鼓励农民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政策上是积极支持的。

农民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的地方为了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扩面任务,人为的设置了些带强制性的条件,比如,按家庭为单位,符合条件的都必须参加,这就有了强制的性质,不过绝大多数地方是没有的,全靠说服动员来完成任务,往往效果也不是很好。至于农民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农民有完全的自主权,没有人敢强迫,但也从来也没听说还有阻拦的。

假设有阻拦农民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那不是农民的亲戚也是农民的朋友,可能是从农民个体家庭经济条件出发提出忠肯建议罢了,不会有阻拦农民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事发生。如果真有个别想阻拦农民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那肯定这个人精神不正常,建议其亲属带他去精神病院看看。你想,农民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政策上支持,农民本人又完全自愿,而有人还想阻拦,问题不很清楚吗,对这样的精神病人不要过多评论,也没有任何意义。


温馨社保


路人蚁:聊社保,侃商保,专业答疑

结论:实际上政策是鼓励农村人口参保城镇养老保险的,也给与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利

1 我们的社保体系目前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职工养老保险,第二类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职工社保养老针对的是在职人群和灵活就业群体,城乡居民社保针对非在职人群和农村人口。职工社保缴费和待遇都是比居民养老保险高的。对于农民收入比较低,可以选择缴纳居民医保,缴费成本低,可以灵活选择的缴费档次也多。

2 职工社保是主体,居民社保是辅助,政策上是鼓励农村产业职工社保的,也比较符合当下城镇化的节奏,推动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升级完善。农民不属于在职人群,不能挂单位缴满职工社保,只能通过灵活就业身份参与职工社保,缴费全部自己承担,而在职人群则是挂靠单位参保,企业缴费和个人缴费组成,其中企业缴费占比大,个人缴费占比小,整体上以灵活就业身份缴纳社保,个人承担所有费用,缴费成本是比较高的。需要考虑自己是收入情况,而且职工社保是每月强制缴费。如果收入可以,想要享受更好的社保待遇,可以选择缴纳职工社保,退休后享受职工养老待遇水平。

综上:题主这个假设并不成立,选择缴纳职工社保还是居民社保都是个人自由,职工社保缴费成本和待遇都比较高,需要衡量个人收入 情况去选择。


路人蚁


我国的养老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2014年合并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而来。

一般大家所说的,城镇养老保险都是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在内的五项保险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

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也可以自行承担养老保险费用,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但是,在城乡分别管理的地区,农民不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养老保险的。

参加灵活就业人员保险,实际上待遇跟职工一样,但问题在于缴费钱数多。

比如全国各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普遍在5000~6000元之间,按照当地3000元的缴费基数缴费,缴费比例是20%的话,每月需要缴纳600元,一年是7200元。

2018年我们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4617元。怎么可能拿出一半的收入来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呢?何况还有大量收入低于这种水平的地区。

另外,参加职工养老保险至少需要缴费15年,万一没有领取待遇就去世,可是要亏本的。

国家还有一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种保险是非常适合城镇无业人员和农民的养老保险。它的特点是:

第一,缴费档次灵活。从100元到几千元档次不等,有钱可以多交,没钱可以少交。低保家庭甚至一分钱都不用交,有政府代交。

第二,所有钱都会进入个人账户。万一参保人去世,个人账户可以返还给继承人,对于家庭来说不会亏本。职工养老保险如果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只有缴费基数的8%进入个人账户,所以有可能亏本。

第三,国家还有补贴。国家补贴的不仅仅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待遇,我们个人缴费是政府还有补贴,比如河南省按照2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0元;上海市按照5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200元。


所以,如果自己收入水平不高,承担不起相应的养老保险费用,又害怕自己辛苦的继续亏本,当然不要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好的方式还是参加城乡居民了保险,不过就是待遇低一点。


暖心人社


农民交公粮,做了多少义务工,没为国家做过贡献吗?只是白眼狼都忘记了


用户965901413121


首先我建议所有人(包括农民)应该了解一下养老保险的类别,了解一下养老保险制度。否则对国家养老保险是含糊不清的。

国家养老保险又叫社保,是社会统筹收发的,基于工资水平,地区生活水平收发的,它是一种制度,有着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不同于其它保险。基于农民和下岗或自由职业者的生活水平,所以采取自愿或分好几个档次的方式缴纳。

社保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养老保险,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四种类型。跟农民有关系的是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职工养老保险是强制性的缴纳,只要是职工的农民就有义务缴纳,跟别人阻拦不阻拦没有关系。除非失业或解除劳动合同自愿缴纳。

农村居民户口只有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可以缴纳,是自愿缴纳而且分档次的。关于交养老保险是亏是福我在以前的问答里详细说过,这里不想细说。只说明一点,养老保险是一种保险,是一种保障,它的利益是表现在将来,而不是现在。现在有二十万不能保障将来的生活,但有养老保险就可以保障,为什么,以前的万元户现在算什么,自己算算帐吧。只有一种情况交养老保险是吃亏的,那就是寿命太短,刚领几年养老保险金就名归黄泉的。如果算准了一个人只能活六十几岁,那就不要交了。有个小品演得好,人生最可怕的事情是人活的好好的,没钱。最最可怕的人老了还活的好好的,连生活费都没有着落。什么时候都要明白,甘果不会从天降,幸福生活等不来。

交不交养老保险是自己的事情,没有人会为你将来的生活买单,交也好不交也罢,都要自己想清楚,人前发牢骚,人后使绊子的不乏其人。交与不交,将来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就好。


农业空间


农民们目前是参加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自己/国家/地方乡集体三者凑份子集资建成养老资金池子,一年凑一次。多缴多得。题主说的是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吗?那是由本人/企业/国家三者一起凑资金池子,一年凑十二次。这两者有着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出资人不同,出资数量也不同。农民们没有参加企业,那么就不存在企业出资这一块,怎么参加?而且一年十二次,每个月都要买。如果农民一年一次的都嫌贵,十二次就不贵了吗?这里不存在有人阻拦,国家希望全民参保都嫌来不及,谁会阻拦。

唯一要强调的是,农民工进城打工,在干活的企业已经搭上了车,一定要记得让企业给自己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就是五险一金,一定要维权,这个权利绝不能放过。放弃了就是放弃了自己的养老金,事后哭都哭不回来。

还有人追问,是不是农民自己把企业出的那一部分也给交了,就可以像城镇职工那样拿养老金了?回答仍然是行不通。因为即便农民们替企业交了那三分之一社保款份子(实际是三分之一强),还是无法代替企业给国家上交利润(现在叫纳税),这才是大头,是问题的本质。企业给国家上交的利润是大头,国家才有能力从上交的钱里面分出一部分给这个工人出那三分之一的社保金,没有企业的上交,国家也出不起。看懂了?农民们要是替国家也把那三分之一出了,一年十二次,农民们出得起吗?是不是自己也不肯?需要谁 阻拦么?要看到问题的本质就不会乱问问题了。

要明白,企业在这里面是主角,缺了他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