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技术贴:从《利刃出鞘》梳理悬疑片的观影指南

甜甜圈理论几乎是如《利刃出鞘》等类型悬疑片的基本情节走向。这种层次推理的屡屡受挫又柳暗花明而后陷于迷雾,不到结局,真相都不浮于水面的故事一向深受影迷喜爱。

技术贴:从《利刃出鞘》梳理悬疑片的观影指南

今天的这篇文章,笔者将尝试用《利刃出鞘》作为样板,用筛选故事的推进工具、利用全知视角预见反转、关注角色特殊及反差设定、评判主旨情感等四方面为大家梳理悬疑片的观影指南。

美国当代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曾指出,“叙事是依观众对统一性的追求,为满足观众、改变观众、挫折观众或打败观众组织而成。”而观看悬疑片的高光时刻,大概就是不被叙事情节所打败,敏锐地察觉到编剧埋下的一切伏笔,并正确地猜中了结局落点吧。


一、台词:故事的推进工具


悬疑片的推进工具一般有两类,一是环境变化,二是人物台词。前者通过展示环境的宏观或微观变化推动故事开展,让观众留神每一处场景设置,后者则通过角色的台词作为媒介,让观众一分辨言语的合理性,二发现对话间的矛盾点,三评估台词的功能。而《利刃出鞘》的故事推进工具正是后一种:台词。

这部由莱恩·约翰逊执导的电影,说的是富豪小说家哈兰·斯隆比在自己85岁生日的第二天被发现割喉,布朗克侦探对哈兰家族的所有人都进行了审问,包括哈兰的贴身护工玛塔。故事的前半段以三对一的家族审问展开,后半段则主要闪回护工在哈兰自杀当晚的所见所闻。在整个故事中,人物的台词占比远高于环境的场景变化,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破案的关键线索。

技术贴:从《利刃出鞘》梳理悬疑片的观影指南

关注不符合叙事逻辑的台词

《利刃出鞘》的第一次笑点出现在百岁老太看到玛塔从窗外楼梯爬下去的时候,说了一句“兰森,你这么快又回来了?”很多观众认为此处是在强调老太太的看不清听不见,但后面的情节证明,老太太当晚的确曾见过大外孙兰森从相同的位置爬下去。

一部好的悬疑片擅长把一个个关键点拆开,分埋在各个微小处,几乎不可能有闲笔。因此对于不符合叙事客观性的一切台词都需要重点关注。

比如上述情节中,玛塔从楼梯处爬下来,楼梯下的角色能认出玛塔并询问玛塔出现的原因,才是符合叙事客观性的情节。但为什么编剧要设置出现在楼梯下的是一位年迈的老人,又为什么老人错认的不是别人,而是兰森?这些角色选择的用意,以及借该角色之口说出的突兀台词,通常都是关键伏笔。

技术贴:从《利刃出鞘》梳理悬疑片的观影指南

关注角色之间的行为差异性

《利刃出鞘》在一开始很突兀地提及了哈兰家族与佣人对大外孙的称呼之别:兰森出场时,纠正了警察们对他的称呼“叫我兰森,兰森是我的中间名。只有佣人才叫我休(Hugh)。”但其实不管从电影的内容概况,还是从全人物海报来看,佣人弗兰都并非关键人物。那么显然,这句台词的重点就不是表面上对主仆地位落差的解释,因为受电影时间限制,无关人物的社会关系说明本就退之次要。

对于这种看似多余的台词,解读方法可以有两种,一是拆字词法,比如上述的关键句拆出来就是“只有佣人”和“休(Hugh)”,电影里出现了哪些佣人?为什么要特别强调First Name 和Middle Name呢?二是联系电影前后片段去思考台词存在的意义。不过,后者往往经过层层修饰,不易被人察觉。在本片中,编剧就巧妙地利用“Hugh”与“you”的音似,先让濒死的弗兰抓着玛塔的手说出“You did this”,形成一种让所有观众为玛塔倒呼一口气的紧张急切。而后揭开谜底:弗兰并非误解了玛塔是凶手,而是揭穿Hugh才是谋划者(弗兰说的其实是“Hugh did this”)。

技术贴:从《利刃出鞘》梳理悬疑片的观影指南

想迅速解读出台词间的关联性并不容易,擅长伪装信息的悬疑片更甚。需要我们有足够多的观影经验,才可能逐渐养成句意敏感。但具体可以从下述三步入手:

第一步,关注电影中刻意从弱的角色。比如以家族群戏为看点的影片,为什么会频繁出现佣人弗兰这一角色?

第二步,关注上述角色的突兀台词。比如对于佣人的角色定位,她的台词常见的应该是“好的”、“请”、“收到”等等,但为什么本片中弗兰的台词会是“我有个表妹,就在法医办公室做接待员”、“你帮帮我藏起来”等等呢?事实上,弗兰仅有的几句台词几乎是全片的突破口。

第三步,关注配角与绝对主角间的对手戏。在《利刃出鞘》中,哈兰家族的所有成员及侦探都算是主角,但绝对主角是护工玛塔,那么与玛塔相关联的一切角色互动其实需要格外关注。尤其悬疑片最常见的套路,往往是把缺口开在弱配角最不起眼的细节里,比如弗兰把毒理报告的正本藏在了钟表下。

技术贴:从《利刃出鞘》梳理悬疑片的观影指南

二、情节:利用全知视角预见反转


电影的中间部分一般是荒谬与不合理情节的展开,观众将会对某些人事有更加丰满的全盘认识。但悬疑片最让人泄气的,常常正是掌握着所有信息,却仍然容易被故事的波折迭生所惑。要想扭转这种被动性,就得聪明地利用全知视角。

技术贴:从《利刃出鞘》梳理悬疑片的观影指南

现实向的电影,平平无奇则必然沉闷,因此几乎是日常生活的戏剧化汇总,用各种突发巧合织就和推进故事。但电影毕竟来源生活,如果巧合太多,就会因过于架空现实而显得荒诞。可以说,巧合是作为使故事变得不一样的节点而存在的,从功能上就预示着观众需要尤为关注。

《利刃出鞘》就设计了两处巧合,第一是哈兰故意掀翻棋盘,以致于玛塔慌乱中碰巧“搞混”了吗啡和酮铬酸第二是哈兰家族对玛塔继承巨额财产穷追猛打,玛塔在慌不择路间,车子碰巧打不着火。观毕全片,我们会知道前者玛塔陪伴哈兰多年,早已熟知并习惯了吗啡和酮铬酸的差异,即使不看标牌,也依然正确输液了。后者玛塔打不着火时,前来“救驾”的大孙子其实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所有的这些所谓巧合,都是为了情节反转或制造正反主角交锋的机会。事后诸葛亮谈起容易,要想真正在前期就猜测出编剧设计巧合的用意却不简单,总结这几年看悬疑片的经验,基本上可以从两方向思考:某个巧合是人为制造,或是外环境变动产生?

一,如果巧合是人为制造,则该巧合与人物行为习惯、心理状态是否存在冲突?拿《利刃出鞘》中玛塔举例,她陪伴并为哈兰老人输液那么多年,从未出事故。为什么偏偏这次出问题?这其中到底有什么伏笔?编剧是想要暗示玛塔早已黑化,还是变相指出有人想要栽赃?

二,如果巧合是外环境自然变动,则基本可以判断编剧为写巧合而写巧合,否则故事无法正常推进。这时需要关注的就变成了:哪些角色出现在被强行设计的环境巧合中,为什么他们会出现?他们又做了哪些事情,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做?比如玛塔的车突然打不着火就是一个特定的设计,那么为什么玛塔遇到的会是兰森,而不是家族中的其他人呢?为什么他要去帮一个与自己并不亲近的护工呢?

只有关注并缕清了这些巧合出现的原因,巧合才能成为一个工具,帮助我们更快更准地预判电影的情节走向。

技术贴:从《利刃出鞘》梳理悬疑片的观影指南

三、角色:关注特殊及反差设定


《利刃出鞘》里最有意思的角色设定,是玛塔撒谎会呕吐这一点。

一般来说,不同寻常的设定只有两种功能,一增加电影看点,二对故事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玛塔的设定显然就属于后者。但在本片中,编剧还更进一步地对人物设定进行了反向操作:玛塔最后强忍着自己说谎会吐的生理反应,成功骗过了大外孙并引其曝出了自己的一系列谋划,最终使案件水落石出。但这波反向操作是有行为预热的,在侦探布朗克在第一次逮捕兰森时询问同车的玛塔“他是不是一看我过来就让你开走?”,玛塔做到了强忍着呕吐撒谎了。

人不可能共用大脑,因此预见编剧对角色行为模式的走向几乎不可能。但完全猜不到角色的走向无疑太索然无味,而且悬疑片最抓人的,难道不是观众在一遍又一遍重看的过程中,反复寻找并发现自己此前没有察觉到的,可以引向最终反转的蛛丝马迹吗?因此,深谙观众这种心理的电影通常都会在各种不经意处隐藏关键线索。

要看透这种隐藏的讯息,需要关注角色看似偶然性的变动。《利刃出鞘》的前部分对玛塔撒谎会忍不住呕吐做出了重点强调,后来却突然使这一设定变得可控。这就意味着玛塔的设定绝非增加电影看点所用,而是作为故事发展可能性的开拓。

技术贴:从《利刃出鞘》梳理悬疑片的观影指南

美国理查德•沃尔特在 《剧本》中指出,“影片中的人物如果在第一次出场时就向观众透露了所有信息,那么他就和真实生活中初次相识就倾囊吐露自己生活状况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两者都让人厌烦。观众需要的是一些挑逗、诱惑,随着电影情节的发展,剥开人物的表面伪饰,进一步揭开他全新的性格层次。”

侦探布朗克正是这样一个在《利刃出鞘》里最具反差的角色设定,一开始看起来不太精明,最后却力挽狂澜。

布朗克起初以“我相信你善良的心”为由邀请玛塔做他的心腹和耳目,在侦查过程中给尽了玛塔抹毁自己嫌疑的机会,还装作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但电影在后来的回溯阶段揭示了布朗克其实早就发现了玛塔白布鞋上的血迹,带着她重走“凶手”之路的本意是监视和探查。而布朗克通过玛塔找到的毒理报告,串联起整个案件的起因经过更是让人看得淋漓畅快。

技术贴:从《利刃出鞘》梳理悬疑片的观影指南

其实,布朗克这个角色的反差是比较难看破的,但一来我们实则能从有匿名者(后来证实是兰森)重金雇佣他侦探案情这一常态化的客观事实来推断,他的水平绝不至于太差。二来,当再一次回顾电影时,我们会发现布朗克的细致观察早就隐藏在演员的微动作中,比如布朗克跟玛塔见面的首幕,丹尼尔·克雷格(饰侦探布朗克)的眼神确实有看似不经意地紧盯安娜·德·阿玛斯的鞋子(饰护工玛塔)。

这就启发了观众,在悬疑片的观影过程中,人物角色的每一个表情、动作等都是有设计深意的,一个好的悬疑片演员是绝不会允许自己做出有可能误导观众的行为举止。舞台剧和电影演员夏尔·迪兰说得好,“电影演员首先得思考,让想法表现在脸上,剩下的则是电影这个媒介客观本质的工作。舞台表演需要放大,电影表演则需要有内在的生命。”


四、主题:主观而无偏差式评判主旨情感


悬疑片有着抽丝剥茧般的紧张刺激,但有时候也正是这种独特的观感,容易使观众忽视了其实任何电影,包括悬疑片都有其主题。

但正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影学研究主任蒂莫西·J·科里根所指出的,“你所看到的影像是特定因素和条件的产物,而非仅是透过景框看到的世界。电影看的对象是我们生活的各种元素。”简单地说,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历过的人事,影响着我们从电影里看到的故事。

因此,电影主题可能也应当是见仁见智的。有的人从《利刃出鞘》里看到了政治隐喻,有的人看到了人际关系在面对金钱时的反复无常,有的人则认为这个悬疑故事居然有那么些许温暖的意味,等等这些都没有对错之分。

当然,主题虽说见仁见智,但也不能完全架空情节,任性天马行空。基本依据仍然是校准整部电影的台词、情节及角色设定。这部分我就简单运用上文提及的三点做汇总举例:

先说结论,个人对《利刃出鞘》的主题理解是与亲情相关。

影片中,哈兰家族几乎是一群寄生虫的存在,小儿子沃尔特没有自己的事业、儿媳乔妮骗取双份补贴、大外孙兰森不计后果地玩弄人生、即使是大女儿琳达的生意资本也是倚赖哈兰最开始的100万。而哈兰死后,家族人各怀鬼胎,急切地想要分得家产,在得知家产全部归为玛塔时又彻底撕破脸皮。玛塔曾一针见血,“为什么哈兰把遗产给我,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你们!”

技术贴:从《利刃出鞘》梳理悬疑片的观影指南

在影片最后,继承了全部家产的玛塔站在豪宅的阳台上,手里拿着那个写有“my house,my rules,my coffee”(我的房子,我的规则,我的咖啡)的马克杯。以及玛塔在高处、哈兰家族在地面的落差,不知道能否对哈兰家族的心理状态有所撼动。如果有,大概才对得起哈兰老人的一片苦心。

(电影)故事往往以生活中的某个切片出现,有如一段诗般的片段而非干净利落的完整结构。现实本来就没有完整的结构,现实主义乃依样画葫芦,生命循环不已,即使电影演完,人生还得继续。——路易斯·贾内梯

技术贴:从《利刃出鞘》梳理悬疑片的观影指南




每看一部悬疑片都是一场思考的角力,遵循一定的方法无疑能更快地脱困于各种烟雾弹,从而摸清情节思路,找准故事方向。 当然,这里用《利刃出鞘》举例分析悬疑片的观影指南也只是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人喜欢看悬疑片时,自己每每看透编剧设下的错综复杂时的酣畅淋漓;也会有人更喜欢直到结尾,一切水落石出时自己才恍然大悟的惊喜之态。所以,要怎么看悬疑片,要让悬疑片的跌宕起伏对自己造成何种程度的冲击力,都取决于观影人本身,自己喜欢就好,自己享受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