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我接到的最新消息,北京市的中小学复课时间未定,有可能我还需要在家里隔离抗疫两个月到五一?!于是我只能通过发帖子消磨时间,颇有霸屏之嫌,望见谅!我发帖子大致是几篇长线游记后,几篇京郊短途游,然后再发几篇《风言疯语》的故事心得札记吧。

冬季自驾前往密云的“蟠龙山长城”。

我一定是找错了,一定的。

从家里出来,我想去古北口长城,导航输入的也是古北口长城。

走京承高速,开了100多公里,按照导航从一个“古御道村”的村口开进去,看见前面显示“蟠龙山长城”前方左转。

心想:没准这蟠龙山长城就是古北口长城的一段儿吧?

于是就开到这么一个死路跟前。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这里既不是大门也没有停车场也没有验票处,这是哪儿?蟠龙山长城!周围一个人都没有,天气也不错,远远地能看见山顶的长城,走!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上山途中远眺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蟠龙山长城简介“位于具有“燕京门户”之称的 密云 县古北口镇,距 北京 100公里。区域内长城由 卧虎山长城、 蟠龙山长城、 司马台长城组合。景区内除明代长城外,还有 北京 市最古老的北齐长城、建于1680年的古御道、建于1025年的 杨令公庙和建于1205年(金 泰和 五年)的三眼井以及充满神奇传说的杨七郎坟,1934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为纪念古北口长城抗战中牺牲的抗日将士而修建的“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等共大小30多处人文景观。”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从前我总不明白,司马台长城和古北口长城的区别。看了介绍才知道,原来司马台长城和我现在所在的蟠龙山长城都隶属于“古北口长城”的某段儿。我还是有点迷惑,既然蟠龙山长城是景区,咋没有大门和停车场呢?徒步上升了没多久,并不费力就来到了长城脚下,看见了登城墙的豁口。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图片评论(0)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图片评论(0)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蟠龙山长城地势险要,素有“南控幽燕、北悍肃漠”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全长5公里的长城上密布着19座敌楼,将军楼和24眼楼是这段长城的建筑精华。将军楼地处蟠龙山的制高点,是设置指挥机关的地方,楼呈正方形,宽10.10米,南北各有四个 箭窗;东西各有三个箭窗;有东、西、南、北四个门,在著名的长城抗战中,敌我双方争夺的最激烈的就是将军楼。24眼楼有24个瞭望孔,是长城建筑史上不多见的珍品。这段长城的城墙也独具特色,有土墙、后墙、砖墙等不同风格。七郎坟、令公庙、琉璃影壁靠大道、一步三眼井、两步三座庙,形象地说明了古北口景区内独特的人文景观。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我在上山的途中,远远看见这个浑身都是窗口的敌楼,觉得很诧异:一般长城上的敌楼大多是五眼楼,还有极个别的九眼楼,这个浑身是眼的是什么楼?看介绍才知道是“24眼将军楼”不过在近处端详这座敌楼,也是我最后几乎走到终点的时候。而从城墙的缺口登上城墙,左手边是一块大牌子提示:前方危险等: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图片评论(0)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然后,我就往危险的前方走了走,去看看到底有多危险?危险的长城我走过不少,我自然不会玩命的。但是在这个冬日的暖阳下,在能见度超高的晴天里,好像危险距离我很远吧?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穿过这座敌楼,远处的长城绵延不绝,我并没有看到任何危险的路段。并且远处陆陆续续地有几小批驴友游客在向我这个方向走,想必他们也是想去那个浑身是眼儿的敌楼去看看吧。我站在这里,拍摄了几张照片,就转过身,往“将军楼”的方向走去。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我看长城犹如看美女--怎么看也看不够,怎么拍也拍不够。我已经数不过来我走访过多少个长城了,除了明长城和秦长城在基础建设上有明显的不同外,其余所造访的长城 大同 小异,但我一样乐此不疲:她的线条,她的明暗,她的蜿蜒,她的妖娆;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季皆不同。当然,每座长城每座敌楼除了细小的差别外,最大的差别是在于她背后所承受的历史、故事、战场、经历....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我经过其中的一个敌楼,四面围墙其中的一面沿着窗洞开始坍塌,导致游人面前无遮无拦,只敢扶着内墙向外向下俯瞰,要是脚急一点,恐有滑下去之嫌,这个要是在晚间倒是有点悬!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我看这些残败的古迹古长城,就如同前一阵去 柬埔寨 吴哥窟 一般津津有味。出门总是带着单反,咔嚓咔嚓地不停享受快门的释放声音。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24眼楼简介24眼楼——是蟠龙山长城东面最后一座敌楼。 与著名的将军楼相呼应,有上下三层。1、2层四周各有三个箭窗,顶层周围是垛口;24眼楼有24个了望孔,孑然一身,高耸入天空。楼内已经坍塌,外墙被钢架支护加固。24眼楼是长城建筑史上不多见的珍品。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24眼楼确实与众不同,我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窗口的敌楼,第一次看见这么高的敌楼,而且在敌楼内的把角,还有一座类似碉堡的建筑(现在里面堆放了垃圾)。站在24眼楼,周围视野非常开阔,可以看到绵延的长城无边无际,令我却步。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其实从我踏上长城的墙体,一直到走到“24眼楼”,并没花多长时间也并不累,没有强度也没有险度。网上说,这是“蟠龙山长城”最东边的一座敌楼。我看是因为从24眼楼再往前走就是军事禁区了!那里不但封了路,而且遍布铁丝网,令我不敢贸然。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而在这军事禁区后面,让我最感惊讶的是一面城墙,准确的说,是一座敌楼因 天长 日久的风化腐蚀倒塌,四面围墙坍塌了整整三面!我就纳闷这“独挡一面”的墙体是如何支撑下来的?看了看“军事禁区”,还是远眺一眼,算了吧!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上山的时候并没有注意这片墙,如同电影里的道具布景一般。下山的时候,我抬头仔细端详了一下,还真是的,那不是一座敌楼,而只是简简单单的一面墙。如果我不做说明,仅单单上传这么一张照片,也许网友会以为那个“一片墙”似的敌楼是我PS上去的?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其他长城随手拍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随风逛京郊》密云「冬日蟠龙山长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