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康熙王朝》中康熙愛女藍齊兒為什麼即便背離大清也要死心搭地跟隨仇人葛爾丹?

孫見福


藍齊兒和容妃是《康熙王朝》中杜撰的人物,歷史上並沒有這兩個人,我想,劇作者之所以要加上這兩個人,一是讓高高在上的康熙皇帝表現出一點人間煙火氣,讓他迴歸一下普通人的生活。二是來自於歷史上為了確保各族或者各部落、各諸侯以及各國之間的和平共處比較通行的一項政策——和親政策,將大清與葛爾丹的關係表現得更加精彩紛呈。

當康熙最終將葛爾丹拿下的時候,藍齊兒卻放棄回到大清的想法,永遠留在大草原上,撫養兒子阿米達長大,這裡有一個重要的落腳點,就是藍齊兒對兒子阿米達說:永遠和大清和平共存(大意)。

題者認為藍齊兒是背叛大清,我認為恰恰完全相反,在經歷了丈夫與父親的生死大戰之後,藍齊兒從一個和親老婆的身份真正轉變為和親的結果,走到家國和平的道路上來了,這不是背叛,這是使命。按照藍齊兒的想法,也許她和葛爾丹就這樣和平若干年就會化去幹戈玉帛,但是康熙和葛爾丹都不會永遠保留這樣的和平,最終一戰難以避免。

歷史上有很多值得表彰的皇室子女,比如王昭君,文成公主等。史載她們和親過去之後,發揮了作為公主們的優勢,和夫君生活幸福,共同維護了兩朝之間的利益和和平,以免百姓遭遇戰爭之患。

藍齊兒生於帝王之家,當康熙皇帝還沒有實力剿滅葛爾丹的時候,便以藍齊兒為代價,實行“國際”通用法則——和親政策,來確保有時間來發展自己,最後消滅葛爾丹。說實在話,康熙的意圖比較大唐時代的文成公主和親稍顯陰損了點,他的最終目的是消滅葛爾丹,而當時大唐和親的目的則是保持和吐蕃的和平共處。

康熙很喜歡藍齊兒不假,這是他作為父親的普通之情,但是作為帝王,他必須為了國家大義犧牲藍齊兒的感情,在皇室帝王之家,真摯感情猶如一件奢侈品,很難簡單獲得。

從這個角度講,康熙皇帝最後對藍齊兒說:跟著父皇回北京吧。一半是真一半是假,真是因為那個父字,假則是因為那個皇字。

從個人感情而言,藍齊兒最愛的母親容妃已經被貶斥冷宮,毫無家庭溫暖可言,與李光地的初戀不過是過眼雲煙。孝莊皇太后已近古稀,當初她教給藍齊兒家國大義,作為在皇室生長的子女,藍齊兒領受了,因為她無從選擇。葛爾丹是她深愛的丈夫,至死跟隨丈夫是她作為妻子的責任,草原才是她真正的家,大清北京只不過是她的孃家而已。

從家國大義而言,葛爾丹剛剛被剿滅,剩下的重建工作還有很多,葛爾丹的舊勢力和影響力在大草原上並沒有完全消除,甚至還會出現小範圍的抬頭現象,草原狼葛爾丹雖然身死,但是否還有小狼崽環顧,這都有待治理。藍齊兒對愛情無從選擇,對葛爾丹的生死也無從選擇,作為皇家格格,對家國大義的理解應該高於常人,她唯有在這個問題上進行選擇,那就是帶著草原狼的狼崽子,為穩定戰後的大草原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確保大草原和大清朝更加彌久的和平共處。葛爾丹雖然已經死了,但是藍齊兒作為葛爾丹的遺孀,康熙皇帝的女兒,在治理大草原上是具備相當影響力的。這一點,藍齊兒心裡比誰都清楚。

所以,藍齊兒無論是從私情還是家國大義而言都不會再回到大清。


青燈問史


藍齊兒留在草原再沒有回大清,主要有兩點原因:其一、丈夫被父親所殺;其二、母親被父親虐待!藍齊兒的父親就是大名鼎鼎的千古一帝康熙皇帝,她不回大清主要是與父親賭氣,她憎恨父親的鐵血無情!至於說藍齊兒要扶持兒子阿密達起兵造大清的反,噁心父親康熙;那只是一時氣話,藍齊兒應該明白葛爾丹汗國已經被清朝擊滅了,清朝又扶持了喀爾喀部落起來,甚至寶公主還有康熙的血肉;阿密達起兵造反只會是以卵擊石,不僅無法報仇,還會自己身死國滅!

藍齊兒為什麼會死心塌地的跟著仇人葛爾丹呢?因為葛爾丹只是大清的仇人,卻是她藍齊兒的丈夫;大清雖然是藍齊兒的母國,但是卻拋棄了她,讓她去當了和親公主。葛爾丹鐵血柔情,對藍齊兒寵愛有加,忠貞不二,是草願上的大英雄,因此藍齊兒最終是愛上了葛爾丹。反觀藍齊兒的初戀情人李光地就遠不及葛爾丹了,李光地居然在守孝期間與青樓女子通姦!最後藍齊兒跟葛爾丹生下了一個聰明勇敢的兒子阿密達,對一個女人來說丈夫與子女就是她的一切!大清朝唯一讓她牽掛的只有母親容妃了。

藍齊兒晚年回孃家看父母,她最想見到的人是她的慈母容妃!當時容妃因為維護二阿哥胤礽,已經被執意廢黜太子的康熙打入冷宮,太監們強迫容妃幹髒活累活,也就是去洗馬桶,每天都規定有一定數量的馬桶要洗,洗不完就不給飯吃,還要捱罵捱打。康熙帝送給愛女一個八音盒,並讓容妃盛妝接見藍齊兒,容妃從大局出發沒有在女兒面前提一點不滿,後來在太監老李的暗示下藍齊兒發現了母親在刷馬桶!藍齊兒悲痛不能自已,她萬萬想不到父親如此薄情寡恩,虐待她的母親,故而摔碎康熙送給她的八音盒,還悲憤的說要起兵推翻康熙!之後藍齊兒再沒有回過北京,皇宮對她而言是一個冰冷黑暗的地方,還是草原自由自在。

藍齊兒是一個悲劇的角色,也是政治的犧牲品,她只是一個深愛父母、深愛丈夫的普通女子,奈何命運讓她處在權力鬥爭的中樞之中!丈夫與孃家相戰,二者不能共存,丈夫捕獲了哥哥,她哀求丈夫釋放她的哥哥;哥哥捕獲了她的丈夫,她苦苦哀求哥哥釋放丈夫,但是哥哥還是將她丈夫斬首!兩軍交戰,藍齊兒母女處在兩軍中間,要求兩軍停戰講和,但是萬箭齊發,百炮齊轟,在權力場中,兩個柔弱的女子如何能阻擋?藍齊兒後來再沒有回過皇宮,就是她厭倦了權力之爭,我相信她也不會鼓勵兒子再向清朝進攻,以免失去最後的親人兒子!


大秦鐵鷹劍士




藍齊兒的人生很苦,苦到眼淚都不夠用。

前面被迫嫁了葛爾丹,後面卻死心踏地跟隨,難道她不知道葛爾丹是父親康熙的敵人?這到底是為什麼?

藍齊兒被迫嫁了,對父親有些失望



曾經,藍齊兒是個美麗的少女,除了她老爹是康熙外,和一般的少女沒什麼兩樣,可惜的是,她生在了帝王家。

自古至今,沒有少女不懷春,沒有少年不鍾情。藍齊兒也有了心儀的對象,這個人名字叫做李光地。

關於藍齊兒和李光地的事,藍齊兒她媽清楚,康熙也清楚。如果沒有意外,這對有情人將成眷屬。



意外的發生毫無徵兆,有人看中了藍齊兒,這個人是準格爾部的葛爾丹。看中了不說,還請求康熙賜婚。

康熙為難了,答應吧,對不起女兒;不答應,可能西北會不太平。痛定思痛,康熙答應了葛爾丹。

藍齊兒快瘋了,向康熙苦苦哀求,無濟於事;跑去哀求孝莊老祖宗,孝莊讓她以大局為重。

流乾了眼淚的藍齊兒,無奈嫁了。並且決定再也不理自己的老爹和大清朝了。

十年過去了,藍齊兒接受了一切,康熙卻發動了戰爭



十年彈指一揮,藍齊兒心中的結已經打開,因為那個草原上的粗獷漢子非常愛她,漸漸融化了她冰冷的心,藍齊兒對葛爾丹,從不愛慢慢地發展到了“愛”。

最重要的是,他們獲得了上天賜給的最好禮物,一個小天使來到了他們中間,這個孩子名叫“阿密達”。

福兮禍所依,幸福的日子久了,總會出現坎坷,這次藍齊兒遇到的坎坷無疑很大。

由於葛爾丹勢力日益膨脹,而康熙休養生息十年,也有了一戰之力。於是,一場世紀大戰開始了。

一方是自己的爹,一方是自己的丈夫,藍齊兒傻眼了,為什麼上天要這麼殘酷?為什麼不能讓她藍齊兒安心度日?



兩軍陣前,藍齊兒跪到中間,流淚、哭啼、苦苦哀求,康熙沒有後退,葛爾丹也怒目相向。藍齊兒已經做了自己能做的所有,但是無法阻止戰鬥。只有容妃,藍齊兒的媽,在萬千軍中,跑過來摟住自己最愛的女兒大聲哭泣。

兩個女人的哭泣沒有起到任何作用,但葛爾丹敗退之時,俘虜了大阿哥。看到自己的兄長被抓,藍齊兒哀求葛爾丹放了大阿哥。葛爾丹看到自己的女人如此哀求,於是就放了大阿哥,同時希望大清能因此鳴鑼收兵。

大阿哥是回去了,但康熙並沒有放棄對葛爾丹的繼續征伐。



這次準格爾部大敗,葛爾丹受傷嚴重。大阿哥帶兵追來,要取了葛爾丹的性命。藍齊兒這次開始哀求大阿哥,但是大阿哥的心比葛二丹硬多了,最終大阿哥殺了葛二丹回去覆命,只留下那個悲傷的女人,那個康熙的女兒,大阿哥的妹妹。

康熙找到了女兒,看著涕不成聲的女兒,康熙很難受,準備帶女兒回京城,但藍齊兒眼中射出深深地仇恨。對著康熙大喊,我會將阿密達養大成人,我們要和你戰鬥到底的!

康熙發動地戰爭讓藍齊兒傷了心,但葛爾丹的死,讓藍齊兒對康熙和大清寒了心。

容妃的死,讓藍齊兒再也不能原諒康熙寧願在草原終老



藍齊兒終究還是個女人,心軟了。

在康熙晚年,回來看父母。匆匆一見之後,感覺容妃不對勁,身上有異味。

於是,經過仔細調查後發現母親在刷馬桶(因為立儲之事被打入了冷宮)。

藍齊兒心裡的傷疤好不容易長好,這次直接崩裂,痛苦不已,她大哭,哭自己的命運,哭母親的命運。

她要母親和她一起去草原生活,母親不願意。

這次傷狠了,藍齊兒對康熙這個父親徹底失望,從此遠去草原,再也沒有回來。



藍齊兒前面是被迫去了草原葛爾丹那裡;後面康熙發動戰爭,殺了葛爾丹,傷了藍齊兒的心;最後,因為容妃的不公正待遇,藍齊兒徹底失去對康熙和大清的好感和信任。


藍風破曉


其實藍齊兒心有兩恨和三愛,恨康熙在明知自己心有所屬時狠心棒打鴛鴦,恨李光地與自己私通情書時與一名青樓女子通姦,愛自己的丈夫準格爾大汗葛爾丹,愛自己聰明果敢的兒子阿密達,更愛愛自己清純愛父愛國,敢怒敢言的母親容妃娘娘。

當準格爾大汗葛爾丹被剿滅之後,回家探親的藍齊兒看到自己的親生母親被罰在刷馬桶,而且已是累的身心俱疲,腿上的老毛病也因此病發,由此徹底引發了藍齊兒再次為夫為木報仇和伸冤的想法,此事也是藍齊兒背叛大清的導火索。

藍齊兒發誓讓自己的兒子準格爾大汗,讓準格爾的全部子民誓死與大清為敵,決意攻打自己的父親康熙帝,這句話到底包含了多少痛與淚?

讓我們一起打開藍齊格格的心扉:

開頭說了兩恨和三愛都是藍齊兒“背叛”大清的原因逐層疊加。

一恨:康熙自毀誓言,答應藍齊兒等李光地功成名就之後給他們主婚,最後卻以和親之名把自己嫁給遠在漠北的葛爾丹。

葛爾丹在沙俄等的幫助下,一度要求和大清和親,點名要娶藍齊格格,康熙只能“背信棄義”,用藍齊兒的幸福來換取大清一時的安寧,不論藍齊兒是多麼的痛苦和不情願,康熙毅然決然的答應了這門“親事”,和葛爾丹成為了“親家”,藍齊兒當時傷心的差點哭暈過去。

二恨:李光地在丁憂期間,也是在和藍齊兒私通情書期間,竟然與一名青樓女子通姦,在彈劾索額圖、太子胤礽、納蘭明珠、大皇子胤褆時被索額圖告發。

李光地被索黨和明黨夾在中間,兩邊得罪一邊都是死無全屍的結果,於是李光地選擇先發制人,把索額圖、太子胤礽、納蘭明珠、大皇子胤褆一併揭發其用心不良,用人唯親,拉幫結派等罪名一併稟報康熙,但是不料此四人反身站在同一戰線,一致指責李光地的罪行。

經索額圖口述:

康熙二十六年,李光地母親去世,李光地在家丁憂期間竟然做出了不孝不道的禽獸行為,與一名青樓女子通姦,更可恨的是李光地拋妻棄子,置此娘兩與不顧,任其自生自滅。

此等罪惡滔天,喪心病狂的醜事,藍齊兒豈能不知?

心中怎麼可能對李光地沒有怨恨?

一愛:葛爾丹用真情打動了藍齊兒,並且把整個準格爾都給了她,而藍齊格格也是真的愛上的這個準格爾大汗,並且為其生下了一個聰明果敢的兒子-阿密達。

葛爾丹為人敢作敢當,敢愛敢恨,這也是蒙古人的天性,和藍齊兒的性格一拍即合,兩人最終相愛相伴,生有一子名叫阿密達。

藍齊格格在葛爾丹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幸福感倍增。

二愛:孝莊皇太后視藍齊格格如己出,是她的掌上明珠,而且藍齊兒也是對孝莊太后恩尊倍敬。

可惜的是藍齊兒從出嫁到準格爾之後未曾見到過孝莊太后最後一面,因為在其遠嫁之後就離世入棺了。


每每想到這裡藍齊兒的內心都有一種說不出的傷感和想念。

三愛:看到自己的親孃容妃被罰洗刷腌臢不堪的馬桶之時,藍齊格格的內心復仇的導火線在這一刻徹底的被點燃了,她要讓自己的兒子,子承父願,起兵攻打康熙,此舉既是為夫報仇也是為母伸冤,更是想討伐“不仁不義”的父親。

在藍齊格格的一生中有兩個最重要的男人和兩個最重要人女人,而這兩個重要的男人一個卻自相殘殺。

自己的親生父親康熙,派兵剿滅了自己的丈夫葛爾丹,並且大阿哥恩將仇報的坎下了自己丈夫葛爾丹的人頭。

兩個最重要的女人,一個是孝莊太后,終老宮中,另一個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因勞累過度而被倒塌的馬桶砸死在馬桶堆裡,場面讓人不忍直視。

這樣一波多折的愛恨交錯,讓你一個為人女,為人孫,為人妻,為人母的女子如何不被折磨到“喪心病狂”?

與其說藍齊格格背叛了大清,倒不如說是大清拋棄了她,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拜康熙所賜,都是康熙逼出來的結果。

俗話說:事出有因,必有果。

我是追溯歷史傳奇,一家汽車公司的失效分析師,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吐槽。


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


1.大清皇帝已傷透了藍齊兒一顆晶瑩剔透的少女之心,康熙曾經向藍齊兒承諾,等李光地建功立業後讓他們二人永結百年之好,併為他倆主婚,後來出入政治需要,以和親之名把她嫁到遙遠的漠北,與葛爾丹成親了。


葛爾丹有沙俄撐腰,要求和親,他指名道姓地要娶藍齊兒,康熙從民族利益出發,迫不得已“背信棄義”,用藍齊兒個人的幸福換來大清帝國的短暫安寧,藍齊兒是多麼痛苦和失落啊,但康熙一言九鼎,她不得不和葛爾丹成為了夫妻。

藍齊兒當時萬念俱灰,傷心痛哭,幾近崩潰的邊緣;相信從這一刻起,對違背諾言的父親康熙是由愛生恨,甚至恨之入骨了。

2.李光地在丁憂守孝期間,與藍齊兒私下有情書往來,可以說正是二人情好日蜜的時候,他竟然與青樓女子通姦,後來被索額圖告發;此前,李光地被索相和明相夾在中間,得罪哪一邊自己都不得好死,他只好鋌而走險,把索額圖和納蘭明珠的罪行一併揭發出來。

殊不料,明相與索相竟為此結成聯盟,反咬李光地; 索額圖言之鑿鑿:李光地在家丁憂期間,做出了禽獸行為,與青樓女子通姦,後還拋妻棄子,置此娘兩於不顧;李光地做出瞭如此有悖倫理,喪心病狂的醜事,藍齊兒知道後,肯定萬箭穿心,對自己的初戀已在心中畫了一個大大的叉。



3.葛爾丹給了藍齊兒熾熱的愛,對她奉獻了忠誠,傾盡所有來討得公主的歡心,把整個準格爾都交給了她;而有英雄情結的藍齊兒也真正地愛上了這個頂天立地的準格爾大汗,二人還有了愛情結晶——果敢的兒子阿密達:所以 ,敢作敢當,敢愛敢恨的葛爾丹徹底地征服了公主,使她不得不死心塌地跟隨大汗。


4.她興高采烈地回來探親,卻發現親孃容妃被罰洗刷齷齪的馬桶,在被嘲弄與譏諷的氛圍中受盡了屈辱,後因勞累過度,精神恍惚,被倒塌的馬桶砸死了;人非草木,熟能無情?自己的母親愛康熙一生,竟是這樣的下場,藍齊兒能不痛恨父親嗎?


綜合以上四個原因,藍齊兒背離大清、跟隨葛爾丹就好理解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與其說藍齊兒背離了大清,不如說大清放棄了藍齊兒,康熙親手把藍齊兒推向了仇人手中。

那麼那個尋死覓活不肯遠嫁葛爾丹的藍齊兒,為什麼即便背離大清也要死心蹋地跟隨仇人葛爾丹呢?

《康熙王朝》之所以吸粉無數,也在於把這份家國情仇刻畫得入木三分,抒發得淋漓盡致!

有書君認為一是藍齊兒對父皇的失信感到無比失望,對李光地的背叛感到萬念俱灰。二是葛爾丹的溫情暖化了藍齊兒的心中的堅冰,兒子阿密達的出生更讓藍齊兒對草原有了無法割捨的情緣。

三是康熙親征準噶爾,大阿哥手刃葛爾丹,讓藍齊兒無比絕望。四是藍齊兒說服自己回京省親,卻見母親容妃被罰刷馬桶,心理天平徹底傾倒。

一、藍齊兒對父皇的失信感到無比失望,對李光地的背叛感到萬念俱灰。

哪個少年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藍齊兒身為格格,是康熙的掌上明珠,她對愛情充滿幻想、憧憬,16歲的她已有了心儀的意中人——李光地,康熙原本默許二人的來往,也有心讓女兒找到好歸宿。

然而準噶爾汗王葛爾丹來京,對藍齊兒一見鍾情,非藍齊兒不娶。否則就聯合沙俄,攻打北京,要與大清決一高低。

康熙雖然發誓要剿滅準噶爾,而此時正在收復臺灣,無論人力物力財力皆無允許再與準噶爾大動干戈,為了不動搖大清根基,只有犧牲女兒的婚姻與幸福,換取幾年的太平相處。

於是一道和親聖旨打破了藍齊兒的夢想,撕碎了她的心。

此聖旨一下,藍齊兒對父皇的失信,感到無比失望。

藍齊兒哭成淚人,也不管用,她去求助祖母孝莊,孝莊太后告訴她女人為了大清國必須做出犧牲,女兒身唯獨不能為自己著想。

藍齊兒心灰意冷,本想著李光地的鴻雁傳情,能給予安慰。

哪知道卻發生了李光地丁憂期間去了青樓。(也許是李光地知難而退)情人的背叛,讓她萬願俱灰。

於是藍齊兒聽從父皇安排,顧全大局,違心的嫁給了葛爾丹。

二、葛爾丹的溫情暖化了藍齊兒的心中的堅冰,兒子阿密達的出生更讓藍齊兒對草原有了無法割捨的情緣。

藍齊兒在草原的日子,一開始並沒有接受葛爾丹,然而葛爾丹是真心喜歡藍齊兒,一直細心呵護,本可娶無數王妃,葛爾丹卻有了藍齊兒,誰也不要。

慢慢地,藍齊兒被葛爾丹的溫情感化,心中的堅冰融化,接受了葛爾丹的愛,融入了草原的生活,還有了活潑可愛,聰明伶俐的兒子阿密達。

他們一家三口在草原上快樂的生活,有了真正的家的味道,兒子阿密達更是讓藍齊兒有了保護他,培養他的責任,這家中的點點滴滴讓藍齊兒對草原有了無法割捨的情緣。

一邊是親人的失信,情人的背叛,一邊是汗王的疼愛,兒子的親情,藍齊兒有了新生活,那個讓她失望至極的大清和康熙已與她漸行漸遠。

三、康熙親征準噶爾,大阿哥手刃葛爾丹,讓藍齊兒無比絕望。

康熙用藍齊兒和親換來了十多年的和平共處。當康熙收復了臺灣,卯足了勁兒,把平定準噶爾提上了議政歷程。

兩軍對壘,藍齊兒跪在陣前,哭求雙方“別打了,別打了”,除了母親容妃無一響應。

炮火轟鳴,母女抱頭痛哭,大阿哥胤礽追到了葛爾丹,藍齊兒痛哭流涕,千般懇求,最終大阿哥還是殘忍地割下了葛爾丹的首級。

葛爾丹臨終遺言只有三個字“我愛你。”

藍齊兒抱著阿密達悲痛欲絕,康熙要帶她回京城,藍齊兒斷然拒絕。

“當初是父皇逼我嫁給葛爾丹,讓我成了葛爾丹的王妃,現在我生是草原的人,死是草原的鬼,永遠不會回去!”

戰爭讓藍齊兒明白了最是無情帝王家,和皇帝談親情那裡痴心妄想,她只有好好撫養兒阿密達,讓自己強大,才不會被消滅。

四、藍齊兒說服自己回京省親,卻見母親容妃被罰刷馬桶,心理天平徹底傾倒。

幾年後,藍齊兒難以割捨對母親的愛,說服自己回京省京,卻從母親身上的味道聞出了端倪,發現父皇因為廢太子之事,牽怒母妃,讓母親去刷馬桶,經受奇恥大辱。

母親容妃賢良淑德,卻如此悲慘,纖纖玉手變成松樹皮,看著母親搖搖欲墜的身子,粗糙的雙手,憔悴的容顏,她心裡的天平徹底傾倒。

她恨透了康熙,出爾反爾扼殺了她的愛情,殺死了她的丈夫,害慘了她的親孃,把她所有的幸福統統奪走了。

所以藍齊兒毅然決然地帶著兒子阿密達回到了草原,發誓永遠不再回大清。

她寧願做草原的王妃王后,不再做康熙的女兒大清的格格,這就是有真性情的藍齊兒!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首先交代一下,在大清的版圖中包含著內蒙古,而葛爾丹是蒙古的一個很有影響力的部落的首領,但是葛爾丹志向遠大,誓要吞併蒙古的其它部落,並且要打進北京城,做全中國的皇帝。

葛爾丹假扮護衛混在自家使團中,到在北京城中,意外見到藍齊兒,藍齊兒漂亮,大膽,活潑,葛爾丹對藍齊兒一見鍾情。


次年,葛爾丹在藍齊兒十七歲的時候向康熙求娶藍齊兒,當時大清正在收拾臺灣,所以不可能同時向葛爾丹開戰,康熙皇帝從大局考慮,便將心愛的女兒藍齊兒嫁給葛爾丹,以求能夠蒙古能夠安定幾年。

這個時候的藍齊兒正和李光地正互通書信,而且康熙皇帝也默許他們的交往,可是這和親不僅僅將藍齊兒和李光地拆散,更有一個原因是,無論是康熙還是藍齊兒,他們都知道,大清和葛爾丹會有一戰。一旦開戰藍齊兒的立場就會左右為難。

但是在孝莊老祖宗的引導下,藍齊兒知道自己的立場,孝莊說,你嫁給葛爾丹不是去當奸細,你是去做他的妻子,你要愛他,要給他洗衣服做飯,給他生兒育女。正是有了孝莊這句話,藍齊兒才不至於將葛爾丹當做父親的死敵,而是當做自己的丈夫。


後來兩軍交戰,此時藍齊兒和葛爾丹已經有了兩歲的兒子,葛爾丹敗走,容妃勸藍齊兒回京城,可是藍齊兒告訴容妃,請轉告康熙:藍齊兒不需要恩旨,藍齊兒生生死死都是葛爾丹的女人,要回家,烏蘭木通是我的家。兒子丈夫在的地方是自己的家。

而此時康熙說什麼,他說藍齊兒不像話,父皇和額娘都在京城,京城是藍齊兒的家,可是別忘了,當年是一道旨意將藍齊兒送給葛爾丹的,藍齊兒多少是有些怨恨的,所以賭氣不認那個家,一個可憐的老父親。

找圖也是心累,又回劇裡截得圖,歡迎關注😊


家庭烘焙學園


藍齊兒,是孝慈仁皇后容妃和康熙愛的結晶。她的身上,不僅有著容妃的美貌與善良,更有著千古一帝康熙的睿智與果敢。她,明眸皓齒,美麗動人。她,巾幗不讓鬚眉,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愛恨,可以這樣說,她是康熙王朝中的最為豪邁灑脫的女子。



藍齊兒雖然心裡戀著李光地,不管她起初是多麼討厭葛爾丹,多麼恨父皇康熙的指婚。在大清和愛情面前,她選擇了大清,因為她知道,康熙是愛她的,父親將她忍痛割愛給草原狼葛爾丹,父親比她心裡更痛,更難受。"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她的眼淚流給了母親容妃,流給了父親康熙,流給了曾祖母孝莊,她像一位將軍一樣,走向了草原,走向了葛爾丹。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葛爾丹對嫁過來的和碩公主藍齊兒太好了。好到無微不至,好到千依百順。藍齊兒心裡一直想念父皇,想念母妃,想念家鄉北京。葛爾丹竟仿照容妃宮模樣在烏蘭木通建了一座和碩宮。他將和碩宮當作禮物送給了藍齊兒。藍齊兒早已愛上了葛爾丹,併為葛爾丹生育了王子阿密達。當藍齊兒看到這件禮物時,藍齊兒感動得熱淚盈眶,百感交集下,她竟不知說什麼,眼含熱淚的她與葛爾丹擁抱在一起。可是,到晚上,她還是一如既往的想家。她心裡祈禱著大清與蒙古準噶爾世代和平,父親與丈夫永遠不要刀兵相見。

可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葛爾丹的野心如草原狼一樣,永遠喂不飽。康熙在平定臺灣後,毅然決定消除這大清的心腹之患。康熙親征準噶爾,第二次征討葛爾丹時,藍齊兒和母親戰場哭喊,但也挽救不了兩方的水火不容之勢。康熙勝了,大阿哥卻因冒進被俘了,藍齊兒想放了大阿哥,這樣葛爾丹便可以與康熙重歸於好。因為藍齊兒心裡想要的只有和平,心裡唸的也只有丈夫與父親的和睦相處。她以為這樣一來就能消除兵戈,她太天真,也太灑脫了。

大阿哥被釋,心心念的卻只有"砍掉葛爾丹的首級,一雪前恥"。大阿哥最終如願了,康熙第三次征討葛爾丹,葛爾丹大敗。藍齊兒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丈夫被殺。康熙將龍輦留給愛女,一句"朕想你,朕想你",藍齊兒已淚目,當看到皇阿瑪留下的"那隻完美如初的玉兔",藍齊兒淚如雨下。她大喊"皇阿瑪",內心深處的情噴薄而出。


"額娘要你與大清朝廷,與外公永遠和睦相處。"

和平二字,實屬不易。藍齊兒嚮往的是永遠的和平,她像雪白的鴿子,像一位美麗的天使。

藍齊兒回京,看到母親刷馬桶,母女抱頭痛哭。迷一樣的皇阿瑪,她猜不透。面對父親康熙的無情,她不能理解。她摔碎了那個小盒子,心痛到無法呼吸。

皇上還是以前的皇上,額娘還是以前的額娘,藍齊兒也是以前的藍齊兒。

藍齊兒灑脫的走了。她雖然愛著父皇,母妃。但紫禁城卻全是無情。她不留戀這裡,這裡讓親情蕩然無存。草原,自由,和平,才是藍齊兒的歸屬。皇阿瑪還像以前一樣冷酷無情,額娘還像以前一樣善良,藍齊兒也像以前一樣,美若仙子,心似大海。我以為,藍齊兒永遠不會背離大清,更不會掀起兵戈。她要的,永遠都是闔家歡樂,一世太平。她之後,也許會明白父皇康熙的苦,因為這個皇阿瑪,為了江山,為了天下幾乎捨棄了愛人與女兒。而藍齊兒,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往後餘生,歡迎分享吐槽關注)


風雪夢不逝


《康熙王朝》中,藍齊兒前半生的命運身不由已,成了大清和親的犧牲品;後半生的選擇可以自已做主,不管留在草原還是回大清全憑個人意願。她之所以沒有回到康熙身邊,主要是由於三個原因。

她在草原的身份地位高於清朝

藍齊兒嫁到蒙古後,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葛爾丹在世的時候,把藍齊兒捧在手心裡都擔心融化了; 葛爾丹去世後,阿密達繼承準格爾汗位,藍齊兒又成了太后。

如果回到康熙身邊,藍齊兒只是一個寡婦,身份地位一落千丈。在保守的封建社會,嫁出去的女孩子喪夫後重返孃家,她會面對眾多的背後指點。尤其在清朝的宮廷,藍齊兒會成為被排擠對象。

當初藍齊兒遠嫁草原的時候,是一千個不願意加一萬個不捨得,最後還是被康熙拋棄。她走了,對大清的心也涼了。藍齊兒如同潑出大清的水,覆水難收。

蒙古草原相比清規戒律眾多、等級森嚴的朝廷,更加自由。藍齊兒習慣了自由,就不會願意去一個被壓迫的地方,何況那個地方到處都是爭鬥。

葛爾丹被康熙清理

葛爾丹是大清的仇人,也是康熙的對手,但也是藍齊兒的夫君。葛爾丹是草原狼,也是痴情男兒。葛爾丹的好,只有藍齊兒能夠體會。為了疼藍齊兒,葛爾丹甚至把烏蘭布通修建得與北京城一樣。藍齊兒的心早已經被葛爾丹融化,草原才是他真正的家。

康熙在與準格爾蒙古決戰的時候,毫不留情地殺了葛爾丹(女婿)。一下子發生了身份轉換,康熙成了藍齊兒的殺夫仇人和阿密達的殺父仇人。

回到仇人身邊?這叫藍齊兒情何以堪。

她現在已經是做了母親的人了,不僅考慮自己還要考慮阿密達。當母親的總會念著自己的孩子,離開阿密達於心不忍,畢竟孩子那麼小又處在權利中心,隨時會有生命危險,還是自己照顧放心。

帶著阿密達回北京?孤兒寡母成了人質,更加沒有安全感。歷史上吳三桂叛亂後,吳應熊以及與建寧公主生下的子女的下場是前車之鑑。

阿密達的教育也會成為問題。在大清宮廷,天天學習《四書五經》、孔孟之道,阿密達長大後會成為一個平庸的謙謙君子;在草原,阿密達可以放飛自我,彎弓射大雕,長大後會成為一匹有競爭力的草原狼(開個腦洞;準格爾蒙古與俄羅斯關係不錯,說不定阿密達還能去莫斯科交流學習,與彼得大帝家的子女切磋,培養國際視野)。

容妃被康熙羞辱

藍齊兒回北京探親的時候,發現容妃(藍齊兒的母親)已經成了刷馬桶的奴隸,一下就對康熙心寒了。康熙在她心目中的形象,徹底跌至谷底。藍齊兒摔了康熙送的禮物,徹底離他而去。

伴君如伴虎,在康熙身邊,今天受寵愛高高在上,明天或許就會重蹈容妃的覆轍。北京已經成了藍齊兒的傷心地,康熙成了藍齊兒的仇人。這裡的一切,已經物是人非。


秋媚讀史


當小時候就覺得父親是巍峨的高山,任何事情都可以依靠,但面對自己的愛情無限憧憬時,一道嫁葛爾丹的聖旨澆滅了藍齊兒夢,無奈嫁了,好在葛爾丹真心愛她,還在草原為王妃建造了與北京一樣的藍齊兒待嫁前寢宮,可謂用心良苦,感動了格格再加上兒子出生,她不再抱怨,只想一家好好過日子。然而康熙緩過勁來後,要西征親剿葛爾丹,兩軍對峙,一個父親,一個丈夫,格格無法取捨,只好以己勸阻,可兩個大男人一旦較勁,哪會退回來,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一次大阿哥立功心切被俘,藍齊兒下跪求情才被放回。第二次為削前恥,大阿哥砍了葛爾丹的首籍,完全沒有在乎格格的當時救命之恩。時間飛逝,兒子長大了,不能再像他爹一樣與康熙為敵吧,大動干戈對誰都不利,於是放下當時的恩怨情仇!看望北京的阿瑪、額娘,但皇阿瑪還是以前只為江山不為親情的阿瑪,而額娘早以不是以前的那個雍容華貴的額娘了,甚至連下人都不如,新愁舊恨讓格格再也找不到家的感覺,只有一句:“最是無情帝王家”涼透了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