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美国为什么有尼米兹级航空母舰,而没有麦克阿瑟级?

白杨树下谈历史


尼米兹对美国海军的影响,远不是麦克阿瑟能够比拟的。所以,在尼米兹于1966年因病去世后,美国为了纪念他,将生产出的最新型核动力航空母舰,以他的名字命名。“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从1975年开始投入使用,到2015年“福特级航空母舰”下水之前,40年里一直是世界上最大、最强悍的军舰。

1901年,15岁的尼米兹就进入美国安那波利斯海军学院。他当时一门心思想上西点军校,但被告知西点已招生满员,但海军学院还有名额,于是他才改上了海军学院。虽然年纪算最小的,但他的聪明、勤奋、乐观和领袖素质,在那时就表现出来了。

1905

年,在全年级114人中,他以第7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从此终身为美国海军服务。一战期间,他担任美国大西洋潜艇部队的参谋长,后来在海军各个岗位任过职。这让他除了熟悉海军的技战术、各种军舰协同作战的重要性,还发展出一种超乎常人的战略眼光。

珍珠港事件后,尼米兹被任命为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随后是盟军太平洋中部战区总司令,负责这一地区所有海上和陆地军事行动。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几场著名海战,从中途岛之战到珊瑚海战役,再到瓜岛战役、所罗门群岛战役、吉尔伯特群岛战役、硫磺岛战役、马里亚纳战役和冲绳战役,尼米兹都是总设计师和总指挥。

因此,他被认为是美国海军最著名的战略家、指挥家之一。194412月,他被授予美国军队最高军衔---海军五星上将。1945

92日的日本投降协议,就是在他的指挥舰“密苏里号”上签署的。麦克阿瑟代表盟军,他代表美军出席了签字仪式并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战后,他升任海军作战部长。此时,美国大众正在质疑是否应该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美国海军不但面临大裁军,军费大裁减,计划建设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一度叫停。甚至有人提议,要将海军重新并入陆军。另一些人,如总统杜鲁门,同意发展核武器,但不主张大规模建设航母。

尼米兹坚定地主张发展核武器、核动力航空母般和核潜艇。二战盟军太平洋战场的胜利,一部分决定性因素便是美日航母对决的胜利,他利用自己在军界的影响,以及美国民众中二战英雄的身份,到处发表演讲,特别是游说参众两院。

他一再强调海军、航空母舰在国家防御中的重要作用,不是其他军种所能替代的。他还联系多位老朋友,向国防部甚至杜鲁门总统施加压力。最后海军作为一个独立的军种,保留了下来,尼米兹功不可没。

虽然海军和陆军一样,裁军不可避免,削减军费也不可避免,但尼米兹想尽一切办法,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预备役部队,一旦需要,便可随时调用。这也是为什么,在他死去

9年后,美国第一艘新型核动力航母,要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原因。


世界真的很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后,尼米兹迫不及待地从关岛的前进指挥部,回到了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珍珠港。人们在欢呼战争终于结束的同时,开始期盼着当兵的家人早日回家。200多万军人有序回国是尼米兹和他的舰队面临的最大问题。

但随之而来的是,裁减海军规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尼米兹四处奔走游说:“拥有一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海上力量是重要的”。但人们似乎都认为这场战争的最大功臣是原子弹,甚至连杜鲁门也在演讲中透露出对海军庞大的支出,表示不满。

尼米兹走后门,当上海军作战部部长。

现在的美国海军处于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二战期间所建造的战舰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这其中,尼米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将海军从过去配属的地位升至与陆军旗鼓相当的位置,他功不可没,如今的局面让他有些着急上火。

在他看来,维持一支强大的海军符合美国利益,但在杜鲁门眼里,海军俨然就是后娘养的。为了海军的前途和地位,他认为自己有必要争取任职海军部作战部长,可以近距离地接近总统并宣传海军的重要性。

然而,如今不是罗斯福时代,杜鲁门对他并不是太了解,甚至认为他只是一个“顽固不化的德国人”,这样的印象是不可能当上海军作战部部长的。说来也巧,他曾经的部下、好朋友德雷克在为总统的特使埃德温.波利工作。

而这个人曾帮助杜鲁门入住白宫,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于是由德雷克牵线,两人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并且让对方确信由他接任海军作战部部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两人都认为,强调和重视海权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未来美国称霸世界的关键。

波利的“能量”果然厉害,很快尼米兹便收到了杜鲁门的邀请。在白宫,两人针对美国海上力量的发展交换了意见。杜鲁门对他的印象非常好,认为他是一个与世无争,但又是一个出类拔萃的战略家和统帅,是与马歇尔将军一样的军事天才。

见面的第二天,杜鲁门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尼米兹接替金上将,任海军作战部部长,斯普鲁恩斯任太平洋舰队司令。这个新职务,尼米兹干的并不轻松,甚至比过去还忙,因为他既是海军军官,又是服务公众是“公务员”。

新官上任,先否定自己过去的倡议。

新的任命让尼米兹几乎没有时间将家搬到华盛顿,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理会珍珠港的交接,就匆匆走马上任了。他不辞辛劳的工作,像管理舰队一样,既谦和又威严,很快与新同事们融洽相处。然而,这仅仅只是第一步,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去做。

首先,要让海军独立发展。这与他在二战期间倡导的各军种统一指挥的模式相违背,甚至在任作战部部长之前,他都一直强调美军之所以赢得太平洋战争,各军种的合作精神是胜利的关键。

随着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等人为代表的陆军,一直倡导统一美国武装力量的背后,竟然是陆军要合并一切的强势。尼米兹开始极力回避这样的问题,他提出和平时期各军种独立发展的优越性,他要维护海军的独立和应有的战略地位。

其次,忙于社交,增强海军影响力。除了繁杂的公务外,尼米兹经常被邀请去演讲,他都尽力参加。在他看来,舆论的作用至关重要,当然,他说得更多的是,让美国人了解战争,珍爱和平。人们对这位祥和的“英雄人物”崇拜至极。

他和夫人一起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原来只听说过他,没有见过他的人,经过接触后,发现他是一个健谈、极有魅力和坚毅作风的人。谈到海军的问题时,尼米兹散发的是极富感染力的正能量。很快,尼米兹夫妇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赏识。

更重要的是,引起了总统对他的关注。尼米兹的知名度和亲和力,也让杜鲁门十分欣赏他的个人魅力和影响力,经常绕开海军部长召见尼米兹,一起谈工作、一起消遣。而尼米兹也择机宣传海军和制海权的重要意义。

致力于核潜艇建设,提高海军战略地位。

尽管尼米兹极力倡导海军的重要性,但毕竟和平时期海军庞大的开支,还是让海军面临着大幅裁员和经费减少。这让一辈子从事海军事业的尼米兹很失望,但他也知道有远见的人劝说“短视”的人,无疑是“对牛弹琴”。

既然经费减少了,那就走精兵之路。二战期间,除了航空母舰外,潜艇的隐蔽性和原子弹的威力让他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当他看到海军研究室建造核潜艇的报告时,他敏锐地感到核潜艇将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武器,他给予了大力支持。

于是,一个由里科弗上校组成的工程小组负责技术攻关。俗话说得好,有本事的人脾气大,里科弗就是这样的人。他懂技术、很能干,就是不会与人相处,说话带刺,甚至有些吹毛求疵,这种个性使他很容易得罪人。

因此,核潜艇研制的阻力不是技术,而是人为。首先,他的直接领导就很反感他,不同意优先发展核潜艇,而是优先发展水面舰艇。尼米兹得知后,亲自找到这位处长做工作,里科弗深受感动,坚称在两年内研制出核潜艇。

可是不到半年,尼米兹将届满离职了,下届新部长的态度如何,谁也说不准。在尼米兹看来,只有核动力能提供潜艇不弱于水面舰艇的航速和无限续航的能力,在海底蛰伏半年以上,而不用浮出水面,隐蔽性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再加上后期能水下发射的核导弹,核潜艇作为国家有能力进行“第二次”打击的中坚武器,它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更让尼米兹感到高兴的是,到那个时候的美国海军,将拥有更加独立,或者高于其他武装力量的地位。

在尼米兹卸任前,他办的最后一件公事,就是将里科弗的报告和专家们的意见,写成备忘录提交国防部长,里科弗的科研小组将获得优先发展权。也就是说,即使新的作战部长接任,这个计划也将“无阻碍”的得到执行。

完成这件事后不久,尼米兹就离任退休了。他完成了一个海军军官所能完成的一切任务,他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担任过海军每个舰种的指挥官,他创造了个人的辉煌成就,也成就了美国海军独霸世界的强大实力。

美国人没有忘记他,“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就是最好的见证,而他的“老对手”麦克阿瑟却没有这样的殊荣。1966年2月20日,尼米兹去世,按照他的遗嘱,他的墓碑上没有墓志铭,只有围成圆形的五颗将星和他的名字: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这是一位值得大家尊敬的人。

参考文献:《二战全史》、《海上骑士:尼米兹》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白杨树下谈历史


我们来看看美军那些军舰名字。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阿利伯克是美军第58特混舰队指挥官,战后担任三届美国海军部长。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朱姆沃尔特,同样也是美国海军部长,促进了海军人事政策的改革。

尼米兹级航母,尼米兹是谁就不用说了吧?

福特级航母,杰拉尔德福特,海军出身,参加过二战,担任了两任美国总统。

这些有啥共同特点?这些人名,都是海军出身,都是对海军或者对美国有过杰出贡献的。那你麦克阿瑟算啥?陆军出身,对海军也没啥贡献。

陆军里面,就算是艾森豪威尔,也只是在尼米兹级下面有个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注意是号,不是级。有艾森豪威尔号,是因为他当过总统。


军武文斋


当然没有。

老麦是陆军五星上将,他又没当过总统或者参议员,海军怎么可能去跪舔他。

美国海军军舰命名是有规矩的,用人名的话要求他曾对海军做过较大贡献,比如斯普鲁恩斯和阿利伯克都是海军名将。尼米兹级航母的话,除尼米兹是名将,其他大多是总统,两个例外卡尔文森和斯坦尼斯都是参议员,长期致力于推动海军建设。

所以不要说航母,普通军舰命名也没有麦克阿瑟的份。除非他的直系后人参加海军,又当上海军上将。


真正鳄鱼不哭


美国海军航空母舰自二战后的命名规则是以历届美国总统和对美国海军的发展和建设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命名的。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海军五星上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自珍珠港事件后顶替金上将担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后,带领遭受了严重损失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顶住了日本海军的疯狂进攻,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将猖獗一时的日本海军最终消灭,为美国赢得二战太平洋战区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战后,尼米兹担任海军作战部长,一直至1947年退役为止。尼米兹于1966年逝世。美国为纪念尼米兹,所以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海军建造核动力航母时,以尼米兹的名字命名了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首舰CVN-68航母。而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是美国陆军的五星上将,虽然名气很大,资历也很高,但是他对美国海军的影响却是很小的,况且美国陆军和海军一直以来为加强自己的地位和话语权,一直在明争暗斗,互不相让。美国海军怎么可能用一个陆军将领的名字来命名海军大型水面舰艇的名字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至于有朋友说美国二战期间担任欧洲战区盟军总司令的美国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被美国海军的航母命名,那是因为艾森豪威尔担任了两届的美国总统职务,按照美国航母的命名原则是可以的。


幸运老辣椒


额...别的不说,这配钥匙的肯定会先问麦克阿瑟“3块一把,10块钱3把,您配吗?”先从军事战绩上来讲,这二战时期的世界名将,英国的蒙哥马利和美国的麦克阿瑟应该是争议最大的两个,像麦克阿瑟守菲律宾的时候的确有着美国人“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的风格,而最为最高统帅的麦克阿瑟临走前还不忘来一句“我一定会回来的”。陆军出身的麦克阿瑟


而尼米兹呢?人家是临危受命,在珍珠港之役后带领着弱小的美国海军力挽狂澜,在太平洋战争中打败日本人,可以说这么说,要不是尼米兹带领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打败日本人,从中途岛一直推到菲律宾,这麦克阿瑟有什么资格说“我胡汉三又回来”?所以麦克阿瑟的功绩并不大。人家海军用的人们都是对美国海军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贡献的人,这麦克阿瑟在战后一直在和海军抢军费,海军方面甚至出现了“海军上将造反”的事情,其中麦克阿瑟就有着不少的关系,所以陆军出身的麦克阿瑟和海军那也算死敌啊。海军出身的尼米兹

其实美国海军的军舰命名现在是有点乱了的,因为以前用人名命名的都是驱逐舰这种小军舰,像大型军舰的命名标准和中国现在的命名标准是一样的,都是用省/州、市等大中小城市命名。因为这种大型军舰的数量有限不会太多,但驱逐舰好几百艘就用人名命名。不过在二战之后这命名方式就开始改变,航母、巡洋舰开始慢慢地不用城市命名,而是和驱逐舰一样用人名命名。现在用洲名命名的有潜艇。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美国海军舰艇一般以美国总统,海军将领,重大海战地点,地名,海军战斗英雄,鱼名(仅限潜艇)来命名。尼米兹是美国五星上将,所以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美国第二级核动力航母尼米兹级航母的首舰。而麦克阿瑟五星上将是美国陆军,美国陆军的装备则以陆军将领的名字来命名。比如M1艾布拉姆斯,M2布雷德利。


晓风0511


傻逼玩意!麦克阿瑟是陆军的,海军舰艇怎么会以他的名字命名。至于艾森豪威尔嘛,人家当过总统明白吗?再说美国海军讨厌死麦克阿瑟了。


Cplahj


尼米兹是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司令,美国的航空母舰一般以海军将领的名字或者是总统的名字命名。而麦克阿瑟则是陆军将领,不可能以他的名字命名航空母舰,但同样后来美国制造出一种坦克叫布莱德雷战车,就是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的名字命名,布莱德雷在二战时期是美国欧洲方面军的司令,也是陆军将领。


骄然


当然海军要以海军将领命名,麦克阿瑟是陆军元帅,肯定不能命名海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