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亲爱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要亲手挖坑逼我跳?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武汉一个10岁的男孩放学后莫名失踪,引无数人揪心。孩子最终找到了,竟然是因为作业做不好,担心被责骂而选择离家出走。

而另一名9岁的男孩跳楼自杀了,背后的原因更令人揪心:打碎了学校的玻璃,害怕被惩罚,所有先以死谢罪。

亲爱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要亲手挖坑逼我跳?

父母的严厉批评,老师的教育训斥,同学的无意耻笑,偶然的比赛失败……这些看起来无足挂齿的小挫折小委屈,却能给年幼的生命致命一击。

这也给很多家长敲醒了警钟:我们的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太弱了,是时候把温室里的花朵拉出来接受一下风雨的洗礼了。

诚然,挫折教育很重要,能增强孩子的逆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更好地适应残酷的社会。

但是在进行挫折教育的时候,很多父母却很容易走进误区——伪挫折教育,人为地给孩子刨坑。

亲爱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要亲手挖坑逼我跳?

01

故意“挖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挫折教育

一个十岁的小女孩被逼独自乘车去外婆家,而她从来没有单独坐过火车,根本不知道安检流程,也不知道该从哪个站口进站。

突然面对陌生的环境,心里又急又害怕,只能站在火车站进站口无助地哭泣。发现异样的站点警察赶忙上前询问,才知道这是女孩父亲“自导自演”的一场戏,旨在“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

网友评论说:“别人是坑爹,这家是被爹坑。”

被爹坑又何止一家?不久前,上海的一个小男孩没完成作业,竟然被亲爸在凌晨3点半送到火车站做乞丐,还给他一个碗来“要饭”。这位爸爸是想让儿子在艰苦的环境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我们的身边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的家长,打着“为孩子好”的幌子,故意设置种种的障碍来考验、磨炼孩子,美名其曰“挫折教育”。

在《家为何会伤人》中,心理学家武志红就说过:孩子的挫折教育不是不需要,而是不能额外和附加,否则就会演变成伤害。

这种额外增加和附加的挫折就是“伪挫折”。一个人的成长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天然地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坑”,根本不需要父母人为地设计障碍,让孩子受到更多的伤害。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人为地制造挫折让孩子去体验,而是在生活大大小小的挫折中,锻炼孩子“跳出坑”的抗挫折能力。

亲爱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要亲手挖坑逼我跳?

02

父母亲手挖的坑,埋没了孩子的自信

一位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年轻女生在知乎上分享了她的故事:

从小她的妈妈就对她十分苛刻,无论她的表现有多好,都得不到妈妈的一句表扬。她考试得了99.5分,妈妈只关注她为什么粗心丢了0.5分。其实她的内心是多么希望妈妈能肯定她为了这99.5分有多么努力。

她的妈妈奉行的是“挫折教育”和“打击教育”,觉得孩子是不能夸的,否则会让她“飘”起来。只有在家里接受的打击够多了,她才有足够的能力去承受社会上更大的打击。

但是呢,从来没有得到妈妈任何鼓励和支持的她,二十多年来的心理状态都非常差,极度缺乏自信。研究生毕业后去面试了几家大公司,都在面试环节因为缺乏自信而被刷掉……

很多父母以为打击孩子就是在创造挫折教育的环境,培养孩子的逆商。但,这何尝不是亲手挖坑,把孩子的自信都埋没掉了呢?

心理学家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习得性无助”的实验,狗被关在无法出逃的笼子里,每当蜂鸣响起时就会有电击刺激。多次实验后,研究人员在蜂鸣器响起的同时打开了笼子,但是笼子里的狗不但没有逃出去,反而电击还没来临就已经倒在地上颤抖。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当孩子反复遭受到打击和失败,不但不会变得更坚强,反而会因此丧失自信心,变得越来越无助。

试想,一个经常受到父母打压,从没得到肯定和认同的孩子,他怎么能自信起来?

本以为不断的打击和否定是在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殊不知,埋没掉的正是让孩子扬帆一生的自信心。

亲爱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要亲手挖坑逼我跳?

03

父母一时兴起挖的坑,孩子花一辈子都填不平

在综艺节目《四大名助》中,一位虎妈分享了自己的挫折教育,她让自己的弟弟带着不知情的10岁女儿去大沙漠里“历练”三天两夜,还特意嘱咐弟弟要狠狠地虐女儿。

妈妈以为这可以锻炼女儿的意志力,让她在以后的人生不会经历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放弃了。但是女儿却对妈妈说:“今后,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永远不会因为那三天两夜的痛苦变得坚强,我只会记得你是怎么虐待我的。”

不是所有的挫折都可以让人成长,甚至有很多人根本走不过去。也许你一时兴起挖的坑,孩子花一辈子都填不平。

心理学家柏燕谊曾经讲过一个案例:

一位事业有成的爸爸,为了锻炼女儿吃苦耐劳的品质,搬离了别墅,租了一个小的房子。生活过得很节俭,这位爸爸还经常在女儿面前哭穷。

女儿的成绩一直都很优秀,直到上大学之后,女儿才知道自己家里其实很富裕。

女儿是不是应该很开心,感激父亲精心的培养?但是并没有!女儿很气愤,父母的装穷哭穷,让她一直很自卑,现在却发现自己被骗了,她甚至开始怀疑周围所有的事情,也不再信任自己的父母了。

真正摧毁一个孩子的,是心理没有安全感了。而安全感的建立,是来自于对父母的信任。而父母故意设置的障碍,会让孩子对父母的爱产生深深的怀疑:如果爸爸妈妈是真的爱我,为啥还要亲自挖坑,逼我跳呢?

伪挫折教育,不仅不会增强孩子的抗挫能力,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的阴影,成为一生都难以磨灭的创伤。

亲爱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要亲手挖坑逼我跳?

04

父母之爱,是挫折教育的底色

什么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美国康涅迪格大学心理学博士、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陈忻在《养育的选择》一书中写道:

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情感上、认知上、思维方式上的全方位支持,不让孩子去打毫无准备之仗,通过父母的支持、引导,逐步形成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这才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爱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挫折教育的底色。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残疾,母亲强忍着悲痛走到他的病床前,告诉心灰意冷的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

从那以后,即使是得了重感冒,母亲依然按照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母亲的榜样力量深深地教育了巴雷尼,最终也因为母亲的认可和鼓励,他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和孩子一同面对挫折,做孩子的坚强后盾,他才会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父母挖好坑,看孩子往里面跳,再在一旁声嘶力竭地逼孩子赶紧跳出来,而是在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及时安抚他们的情绪,并给予他恰当的鼓励和适当的建议。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人为地增加挫折的分量,而是将挫折教育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孩子在自然而然遇到的挫折中,培养起面对输赢的正确心态,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独立能力,从而有效地增强孩子的毅力和韧性。

“越挫越勇的底气,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父母给予的爱与支持。”一个孩子只有得到足够的温暖和爱,才能练就一颗金刚不坏之心,才能抵御成长中的风霜雨雪。

亲爱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要亲手挖坑逼我跳?

作者简介:花朵之蓝,富书专栏作者;本文首发爸妈精读;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希望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带给你温暖和力量;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图片所有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