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們讀書的時候一些筆記和想法都是寫在哪的?

完美life


謝謝悟空!

讀書的時候,筆記有兩種,老師課堂上講的筆記我一般都記在課堂筆記本上,自學的筆記記在自學筆記本上,想法一般記在日記本上。我認為筆記要分開記,有利於課後複習,那感想也要記在日記本上,這樣,等後面長大了,想看看曾經讀書的自己,就可以去翻日記本。





巫山小豌豆教育


應該是作業本吧。

因為我是農村的,家裡條件很差。筆記本是買不起的,買一些一兩毛錢的作業本。作業的好處除了便宜,頁數多,可以記很多東西。但是它也有缺點,因為薄很容易爛,保存的時間只有半年。

我喜歡寫字,除了寫作業外,會記錄一些想法。看到一好語句,會用作業反覆抄寫。那時看到自己寫的滿的作業本,有種成就感,這種感覺激發我不停的寫。

讀書那時候,有種種困難,一直過來倒成了美好的記憶。



老狼閱讀


讀書的時候寫筆記是加深理解非常有效的方法,就像心電圖一樣把當時思維的脈搏記錄下來。

至於具體方法,我有幾個習慣,一是直接寫在書上,就近空白處隨便揮灑,前提這是自己的書。

二是做筆記,讀書筆記本就得弄好一點的,我記了十幾本硬皮活頁紙筆記了,還是加厚的那種,活頁本非常靈活,可前可後,非常方便。

三是手機,文檔或微信都可以,手機讀的好文章也可以隨手記錄,自己的心得或詩詞文章也可以日常整理。


慈悲拔除生命苦難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咱也是三好學生,也是班裡的前三名,到三年級以後就不是前三了,變成前十了,班裡有三十多個學生,那時候家長是不陪著寫作業的,任自己寫的,自己管自己,1-3年級可以說是根本沒有筆記,從四年級開始換了班主任,記得清清楚楚,學第一課的時候,整個書面都記的滿滿的,新班主任讓我們每個人都做好筆記和備註,下節課還要提問,想想1-3年級是啥也沒有寫過的,這才是真正學習的開始。那時候都是直接標註在書上


多色彩虹


知識改變命運。只有好好讀書,才能有了知識,才能有個好的出路。現在的社會,如果沒有知識,沒有文化,只能是在社會上幹最底層的工作。以前我沒有認真地學習,現在我上了高中,才醒悟過來讀書的重要性,每天爭取時間努力學習,考個理想的大學,對得起為我操心的父母,有了知識掙上錢好好孝敬他們


農人徐付偉



心理諮詢師甄甄


讀書筆記是人們在讀書時為幫助記憶而寫的一種應用文體。自古以來,我國的文人、學者都很重視做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既是消化書本知識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積累有用的材料,訓練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讀書筆記,它不重在於你寫了多少篇,寫的怎麼樣?關鍵是你是否在讀書時善於做讀書筆記呢?明確做讀書筆記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你的目標是什麼?因此,我們在檢查教師讀書筆記的時候,不僅檢查教師寫了多少篇?更重要地是看教師讀書筆記的內容,所表現出來的讀書反思、讀書方法、讀書經驗和讀書目標等。

讀書筆記不是把一本書的要點記下來就算。先記下這本書有多少篇,內容主要講什麼的。再記下其中的要點是什麼,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寫出自己的意見。還摘出其中精彩的話,說出自己的看法,最後提到改正書中文字的脫誤。從“三讀其辭而悲之”看,“三”字虛數,表示反覆讀。可見韓愈碰到其中精彩的話,不是看過就算,是要反覆讀的。這就是韓愈寫的摘要的讀書筆記。裡面確實摘記了要點,但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包括表達出自己的感情。還要對全書的內容作概括的說明。那就不光把一本書讀過就算,讀後還要思考,從全書的內容到精彩的篇章,到精彩的話都要考慮,直到對書中的錯字都不放過。從這裡,我們既可以學習怎樣寫摘要的讀書筆記,還可以學習他是怎樣讀書的。


楊陽美好的一天


我是分兩種。一種是學校的學校的教材或輔導資料之類,我會把它相關的知識點標記在書的空白處,這樣一方面呢比較方便省時間,另一方面方便以後複習。然後會再學完一個階段之後,再用筆記本把它進行歸納,比如說像高中的某科的一個單元或一個章節,我會用筆記本單獨把它歸納一次,然後在後面留一點空白的地方做以後補充。

第二種就是和日常課程無關的,課外的閱讀。這種書就完全是憑自己的興趣來。

如果有紙質書的時候,有單獨的記筆記的本子,會喜歡做一些像類似於手帳之類的,然後旁邊也留下空格,可能將來的某一天會對有一些東西有新的想法惠來再補註。

在外面沒有紙質書的時候,我會在藏書閣或者是蘿蔔這兩個軟件上,藏書閣有個很好的就是,15天可以免費借閱圖書,然後你可以做自己的檔案,還有分享你的文章,想法之類。

或者是下面這個軟件蘿蔔


學習與成長的橘貓


讀書筆記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 在讀書時,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

最簡單的一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是“摘抄法”。 所謂摘抄就是讀一本書、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來,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 摘抄的內容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定。可以抄錄領袖導師的教導,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的至理名言,人民群眾、英雄人物的豪言壯語和格言諺語等.還可以摘抄下你感興趣的詞段。

讀書筆記的主要內容: 摘抄精美語句,語段,詞語。 寫讀後感或讀書心得,內容鑑賞,探討主題,評論人物,評品語言。

讀書筆記一般分為摘錄、提綱、批註、心得幾種,格式及寫法並不艱深

讀書札記就是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綱式。以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為目的。通過編寫內容提綱,明確主要和次要的內容。

(二)摘錄式。主要是為了積累詞彙、句子。可以摘錄優美的詞語,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後熟讀、背誦和運用。

(三)仿寫式。為了能做到學以致用,可模仿所摘錄的精彩句子,段落進行仿寫,達到學會運用。

(四)評論式。主要是對讀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評論,以肯定其思想藝術價值如何。可分為書名、主要內容、評論意見。

(五)心得式。為了記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記下讀了什麼書,書中哪些內容自己教育最深,聯繫實際寫出自己的感受。即隨感。

(六)存疑式。主要是記錄讀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邊讀邊記,以後再分別進行詢問請教,達到弄懂的目的。

(七)簡縮式。為了記住故事梗概、讀了一篇較長文章後,可抓住主要內容,把它縮寫成短文。

不管寫怎樣的筆記,首先要讀懂文章,這是基礎。寫讀後感一般要先把文章主要內容做一個概括,然後根據自己選擇的角度進行評論,或者評語言,或者評人物,只要是自己的看法即可。

如何寫讀書札記?四個步驟:

第一步:概括每一段段意。

第二步:梳理論文的寫作提綱。(還原作者本意)

第三步:寫出你對論文的評價意見。(寫出好與不好的方面)

第四步:所讀論文的學術價值在哪?(對自己有什麼啟發?)





小聰明音樂坊


不同的階段,記錄讀書筆記以及想法的形式也不一樣。

小學的時候,往往會發現書上並沒有什麼筆記更何況是想法。塗塗畫畫的都是小花小草,阿貓阿狗。

初中的時候,知識具有了一定的難度,無非是在終點部位加上記號,畫直線,波浪線或者熒光筆記號等等,都是直接記錄在書上的。

高中的時候,為了讀書的方便,會把重難點,課堂重要筆記或者想法摘錄到小本子上,方便攜帶,隨時可以看。

大學時候,書面都是新的。放蕩形骸了。

工作之後,發現真的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輕時候沒有好好努力學習,工作之後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這個時候讀書都是把重難點,要背的知識點,拷貝到電腦上或者手機上,方便觀看。總不能上班的時候拿本書出來吧。

活到老學到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