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陪孩子寫作業要先吃速效救心丸?(評論笑抽)

在當孩子陪讀的時候,你更看重什麼呢?

陪孩子寫作業要先吃速效救心丸?(評論笑抽)

錯誤的修正率?答題的正確性?效率、注意力、字跡工整?還是解答思路、方法,如何應對困難?或者孩子對這門功課的興趣……只關心結果,關心做作業這件事,我們就難免會用自己的判斷標準或觀察來機械地和其他孩子對比;而如果是關心孩子本身,你就不會只拘泥於Ta在做什麼。

不要給自己和孩子設限,不要因為孩子的小錯誤火冒三丈,生氣是對自己的懲罰。

分析當下情緒、態度和語言

如果是動輒打斷孩子,不斷告訴Ta這樣做不對,還有更好的方法,或者甚至打擊、斥責孩子“怎麼連這麼簡單的都不會?”、“你怎麼不長記性,這一類型的問題和你說過多少回了?”……孩子在情緒堵塞、牴觸的那一刻,你說的話ta連聽都不想聽,更不要說有效了。

那麼輔導孩子做作業,我們究竟怎樣做才能既幫到孩子,又讓自己心情平和呢?做好下面這三點,你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可能會覺得輕鬆一點:

別用父母的身份去陪讀

陪孩子寫作業要先吃速效救心丸?(評論笑抽)

所以說在陪伴孩子學習這件事上,我們得調整自己的角色。我們不是老師,而是給孩子提供Study coaching,即:做孩子的“學業教練”。

陪孩子寫作業要先吃速效救心丸?(評論笑抽)

找到孩子的天然節律

看到孩子不做作業不復習,一味玩耍,哪個媽媽都會感到焦慮,因為我們認為這是一件對孩子成長不利的事,不由自主會腦補出各種孩子未來生活不理想的畫面,讓我們緊張、焦慮,如坐針氈……我們焦慮,是因為我們對孩子充滿期待——希望孩子出類拔萃、成績優異,自律自立。

這些因素,可以幫助我們完成一部分對自己為什麼會緊張、焦慮的理解。於是我們就可以開始思考:孩子放學一定要馬上開始做作業嗎?孩子需要一直做作業嗎?孩子不可以玩耍或不復習嗎?

要知道,每個孩子的學習習慣、節奏,身體節律都是不一樣的,有一些孩子適合先緊後松:需要先把責任範圍內的任務完成再做自己更想做的事。有一些孩子則需要先行放鬆,讓自己身心舒展之後再投入學習。如果尚在培養學習習慣的階段,父母則需要觀察,看看孩子的天然節律是什麼——什麼時候做什麼事對Ta來說效果最佳。

利用好“多”出的時間

“學霸”型的孩子也不都是在考試前有複習習慣的。一些知識吸收能力或者記憶力、理解力強的孩子,無需預習、複習,也可以很好地完成學業。如果孩子能夠做到這一點,那憑空“多”出的時間就可以用來發展一些興趣愛好或專長技能。

陪孩子寫作業要先吃速效救心丸?(評論笑抽)

網友們對陪孩子寫作業討論的也是如火如荼:

陪孩子寫作業要先吃速效救心丸?(評論笑抽)

@hi2018你好嗎:謝天謝地,陪讀陪到第四個年頭我還活著。。。

@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我同事手腫了,因為她陪兒子寫作業想給他一巴掌,結果兒子臆躲,扇牆上了……

@餘生也要快樂:我的孩子三年級了,王者農藥,吃雞等那叫精通,上網手速那叫一個快,口才也是不錯,不過成績也是不上不下,看開了,希望他童年快樂,長大了憑口才給自己找個媳婦兒,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捂臉] [捂臉]

我覺得第三位網友的心態是真的好,其實不管我們想幫助孩子做什麼,達到什麼目標,都不要忘了孩子自己才是ta學習、生活和人生的主人。

有時候我們嘗試走出自己的既定認知和常識,去攝取更多的知識,嘗試用心去感受孩子的反應和需求,讓孩子感到父母雖不完美,卻一直在不斷努力,我想已經是相當好的一種育兒方式了。

對於陪孩子寫作業,你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