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再提“南拓”,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近日,成都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这是成都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次重要决策。


《实施方案》中,作为主要区域建立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南拓”区域,具体涉及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双流区、新津县及邛崃市羊安街道、固驿街道5个区(市)县。


示范区将进一步形成“一源双核四带”生产力布局。到2025年,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到20%,经济密度由1.6亿元/平方公里提升至2.5亿元/平方公里。


“一源”

成都新经济活力区为主要载体,高水平开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形成

新经济发展动力源


“双核”

成都科学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建成前沿创新核心引擎,强化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支撑作用,加快聚集世界一流创新平台、科研机构、研发团队和人才,打造国际创新高地。


“四带”

数字经济带,围绕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高地,依托成都芯谷、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创新水平;


开放经济带,依托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枢纽站等开放通道、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开放平台,提升国际高端资源要素聚集力,打造以航空枢纽经济为特色的开放新高地;


总部经济带,以天府总部商务区为核心营造国际化总部生态,创新营城模式,促进城市结构升级、功能提升,形成城市总部经济新核心;


绿色经济带,发挥天府绿道、鹿溪河、白鹤滩湿地等重大生态功能作用,开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建设,引领生态价值转化示范,依托天府农博园等探索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路径,打造公园城市“三生”融合可持续发展样板。
当然,一向敏感的产爷也从《实施方案》中读到了一些不一样。


1、跨区域合作。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作为弯道超车、创新发展的样板,提供了跨区合作机制的优良范本,因此,《实施方案》中强调将在优化高新、双流共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在产业功能区跨区域建设上形成示范效应。


除了高新和双流的跨区合作之外,示范区中,新津、邛崃都分别和天府新区有跨区建设产业园区,对它们来说,这是产业合作发展的一次绝好机会。


2、明确提出“无废城市”建设。推动生态优先发展走在前列,示范区将营建“无废城市”,在生活垃圾、污水、固体废物等分类处置系统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等领域率先垂范。


印象中,这应该是成都首次提出“无废城市”建设,也是对建设公园城市的一次呼应。


3、降低示范区落户门槛。支持示范区实施精准化、差别化房地产调控,保障稳定就业人员及新市民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产业功能区配套住房、孵化器等产业配套,支持重大产业项目配套建设定向销售的职工住房。


4、创新社区治理试点。示范区还将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先行先试,支持自设标准、自主调整社区规模,增设国际政务、国际商务等特色配套设施,鼓励开展民间友好交流合作。
具体如何进行?


一图了解《关于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方案》↓↓

“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再提“南拓”,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再提“南拓”,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再提“南拓”,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综合自:成都发展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